教育从心开始论文_练小莹

教育从心开始论文_练小莹

广东省佛山市张槎中心小学 528000

事情已经过去整整4个月了,今天我提起勇气叙述这件事,还心有余悸,还满腔悔恨。

记得那天是星期二,早上组长向我汇报:小豪又没有做作业!我不由得怒火冲天:昨天放学才叮嘱过他要完成作业,怎么这么快就忘记了?于是,我把他找来,声色俱厉地呵斥道:“今天做完作业才可以放学!”

星期三早上,一到课室,我就径直来到了小豪的桌前,要求“交货”。谁知道,他竟然漫不经心地答道:“还没做完!”岂有此理,竟敢如此大胆违抗“命令”!于是我勃然大怒,一句气话冲口而出:“不想读书就马上给我滚回家去!”边说边拎起他的书包扔到教室门口,把小豪也“丢”出了门外。

在转身的一刹那,我就后悔了:“怎么可以这样?把学生轰出教室,这不正说明自己的无能吗?这是教师道德所不允许的……”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待情绪稍为平静后,再次走到了教室外面,只见小豪背着书包往四楼的方向走去,我心里想——四楼没有出口,想必他也去不了哪里!于是我回到教室安排好学生早读后,快步来到四楼,在四楼迅速地转了一圈,却吓得直冒冷汗:四楼一个人影也没有!唯一的美术室也紧锁着大门,通往阳台的大门也紧闭着。

我好不容易稳住自己,开始找小豪。学校各个大大小小的功能室,厕所等,凡是能藏得住人的地方我都找过了,一遍、两遍,就是不见踪影;打电话到他家,无人接听!此时的我,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后悔、什么叫无助!脑海中不断的冒出一个又一个可怕的“如果”:如果他跑到外面出了事故怎么办?如果他想不开干了傻事怎么办?……我不敢再想下去,可是种种念头却又不受控制地浮现在混乱的脑海中,我整个人都被巨大的恐惧感包围着。

六神无主的我,第三次急匆匆地来到了四楼。我用力推美术室的大门,还是推不开。我试拧拧后门,居然开了!我冲了进去,压得我喘不过气来的心头大石终于落地——小豪正坐在里面一边抽泣一边做作业!

我来到小豪面前,在他的旁边坐下,看着他做作业,望着作业本上一处处被泪水模糊的字体,我羞愧无比,我不断自责:我这是怎么了?为什么就不能用一颗尊重、宽容的心对待学生的过错,而要用一种伤人的方式来加剧师生间矛盾,恶化师生关系呢?要是这个孩子一时想不开,从四楼跃身而下的话……想到这里,我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冷气。

好不容易等他做完了作业。我用手拍了拍他的肩膀,真诚地对他说:“对不起,老师刚才太冲动了,不应该把你赶出教室,更不应该把你的书包扔出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现在,我郑重地向你道歉,你能原谅我吗?”

我话音刚落,小豪“哇——”的一声放声大哭起来,那一刻,我也泪流满面。

整整一个星期,他都不理睬我;整整一个星期,我也不能原谅自己:他为什么总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我了解过原因吗?没有。他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时,除了对他进行“说教”外,自己给过他具体的帮助吗?没有……没有,没有,没有!这么多的“没有”,可见我是多么失职!我该如何挽回我的失误呢?我思索着。

只有了解他,才能对症下药!后来,我经过多方面的渠道了解到,他的爸爸是保安,工作繁忙;妈妈也身兼数职,根本无暇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许多时候,小豪放学回到家,迎接他的都是冷冷的锅碗瓢盆。好不容易约好他的父母,去他家进行了家访。我先肯定了小豪的优点,再坦诚地跟他们分析了小豪的现状,指出如果长此以往将会导致的后果,并和他们深入地剖析了原因以及小豪的内心世界,他的父母听后十分内疚,表示以后会多关心孩子。

彻底地了解了小豪的情况后,我对症下药,制定了“四步走”帮扶措施。第一步,对小豪采取了“特殊政策”,适当降低作业要求,作业量也酌情减少;放学之后,尽量让他做完作业再回家。根据他的最近发展区,为他指定目标,平时多关心和照顾他,及时了解他的思想状况。第二步,利用小组互助的方式,给小豪安排了三位性格温和,即乐于助人又有耐心的学习伙伴,带领他们小组制定同伴互助计划,一方面让小豪发挥特长,带领同伴们进行体育锻炼;另一方面,让同伴们督促小豪的学习。第三步,我还利用短信与他的家长保持联系,及时反映他的点滴进步,及时了解他在家中的表现,并多次婉转地提醒他们,要多关心孩子的生活、学习情况。第四步,为了增强小豪的自信心,我还用心地给小豪搭建舞台,在班里举行篮球比赛,足球比赛等,让小豪充分展示他的运动才能……慢慢地,小豪对我的敌对情绪渐渐消失,学习积极性也不断地提高,从此不完成作业的日子一去不复返。

前几天,我收到了小豪妈妈的信息,她说:“小莹老师,小豪越来越开朗了,常和我说在学校的事情,他的学习也越来越自觉了,成绩也进步不少,真得非常感谢你!”小豪在一次周记中写道:“最近妈妈经常问我学习的事,还向我问起老师的事呢!我的学习进步了,家里的笑声也多了,老师,谢谢您!”看着这两句“谢谢”,看着小豪的进步,我的心感到无比的欣慰。

事后,我想了很多很多,也从中获得了深刻的启示。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深入地了解每一位学生,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生活背景。也只有这样,才能因材施教,才能对症下药,才能取得良好的育人效果。记得一位特级教师说过:“教育有时真的很简单,只要从“心”开始,伸手就能成功。”确实如此,只要从心开始,我们的教育将离成功不远!

论文作者:练小莹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9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3

标签:;  ;  ;  ;  ;  ;  ;  ;  

教育从心开始论文_练小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