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矿山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探究论文_童永杰

信息技术在矿山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探究论文_童永杰

新疆宝地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渗透到社会各领域中,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与传统产业的有机结合,自动化控制使得生产水平和生产效率明显提升,信息交流的时效性和便捷度明显特生,使得企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当前矿山安全管理中普遍存在安全管理法规不完善、技术水平低等问题,导致矿山安全管理的有效性较低,因此探讨信息技术在矿山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具有一定重要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矿山;安全管理;应用

矿产资源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属于基础性资源,但实际矿山安全管理过程中,极易受到安全管理信息体系不完善、管理手段先进性不足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矿山安全管理的有效性较低。信息技术的应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矿山安全管理水平,本文就此进行简要分析,以促进矿山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1矿山企业安全管理问题解构

第一,在市场经济长期发展的过程中,领导层部分人员将经济效益作为主要目标,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意识严重不足,没有正确认知安全和生产之间的关系,严重忽略了安全管理工作。尤其是在矿产品市场逐渐转好的背景下,超核定能力开展生产活动,引发了严重的安全事故[1]。第二,企业内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与奖惩管理方法等都不具备科学性以及系统性特点。在矿山组织机构以及安全监管机制发生变化的背景下,传统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当前组织机构的发展需求无法适应。与此同时,企业奖惩考核的内容也相对简单,并没有将奖励机制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另外,在安全管理方面力度不到位且工作失误几率较高,这些行为并没有接受处罚。第三,企业减员增效与机构合并的问题。矿山企业在减员增效以及机构合并方面,将安全管理部门合并,因而安全管理工作始终处于应付与被动局面。在企业机制改革以后,仍有部分工作人员无法形成正确地理解,呈现出较大的思想波动,严重忽视了安全生产,引发系列安全事故。第四,企业用工机制改革不合理。矿山企业在用工制度改革方面,使得职工队伍结构明显改变,而外包工与农民工的数量不断增加。在此基础上,很多老员工退休,新引进员工的文化素质薄弱,不具备丰富的经验,随意性十分明显,使得安全生产隐患不断增加。第五,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素质偏低。矿山企业内部安全管理工作人员必须要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样在实践经验方面也应当丰富,责任心与敬业精神也是安全管理工作必备的职业能力。但目前阶段,矿山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水平偏低,严重制约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2信息技术在矿山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2.1矿井通风网络监测系统

矿山安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信息技术的应用体现在多个方面,其中之一就是矿井通风网络监测系统,该系统的结构组分内容丰富,为保证矿井通风网络监测的可靠性和有序性,需要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实现安全监测机制的有机联合,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和模拟仿真系统进行配合,做好系统安全性评价和动态模拟工作,并对矿山安全相关的各个设备性能进行评估,保证矿井通风网络监测系统运行的高效性。就矿山安全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看,矿井通风网络监测系统所应用到的设备及通风方式都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因而系统监测的有序性和实效性直接关系着网络系统监测效果,甚至对矿山安全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也产生一定影响。

2.2矿井矿压监测系统

矿井矿压监测系统的建立与应用,以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在矿压传感器和信息传输设备的配合下,实现了多元化的矿井矿压监测系统。矿山安全管理过程中,矿压传感器在不同区域内设立监控点,以液压支架信号实现传输,为矿井矿压监测系统提供数据支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应当注意的是,矿井矿压监测系统设计中,应当准确把握传输信号对矿压传感器设计的影响,明确监测点与矿压值的变化情况,以保证矿井矿压监测系统建立及应用的有效性,促进信息技术在矿山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得到最大程度发挥。

2.3矿山安全技术咨询系统

信息技术在矿山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推进了矿山安全管理的网络化和智能化,矿山安全技术咨询系统就是一个鲜明体现。该系统性质为网络应用系统,通过Web数据库形式多子系统进行开发研究、技术推广、远程咨询和安全评价等,为矿山安全管理工作中的科研立项和联合开发等项目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矿山安全技术咨询系统具有一定交互性特征,在成果共享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双向多媒体信息交换,为专家与用户之间的实时交流提供平台。与此同时,在矿山安全技术咨询系统内,完全可以实现安全评价相关信息交流查询,并具备专业文献资料检索等功能,满足矿山安全管理的多重需求,推进矿山安全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2.4射频识别技术

信息技术的种类丰富,其在矿山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应具有针对性。射频识别技术主要通过信号获取、信息识别及信息分析来实现,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所形成的一种新型识别技术,也称作电子标签。射频识别技术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即便是在恶劣条件下,只要在了解环境特征的基础上做好处理错输,该技术便能够得到合理应用。射频识别技术卡自身具有一定防水防尘功能,实际应用中应当对射频识别卡进行密封处理,以免其外露而影响使用性能的发挥。矿山安全管理中应用射频识别技术时,为保证无线传输的可靠性,应当事先对卡内序列号进行规范排序固定,以保证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必要情况下可以通过多个目标同时识别分析,兼顾信息安全性和操作时效性。

2.5井下安全测试系统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所建立的井下安全测试系统结构相对简单,在原有安全考勤系统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地面井口设计形式要求,将通讯线与计算机规范连接,合理设置不同考勤点,完善安全测试系统,以保证区域内监控的有效性,提高矿山安全管理水平。

2.6矿山安全信息管理系统

矿山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属于矿山安全管理中的基础性系统结构,其价值在于,通过对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对矿山安全相关的各项信息进行收集,以提高矿山安全管理成效。一般情况下,矿山安全信息管理系统以矿山地质资料、地理环境及自然环境信息、矿山生产特点等作为信息收集对象,并对此进行采集、存储和管理,为矿山安全管理提供可靠的信息支持,便于各项管理活动的有序开展。

2.7安全报警应急管理

安全报警系统主要由报警以及预警模块组成。报警模块与客户端直线联系,在工作过程中一旦出现危险,系统将会直接发送危险信息传输到客户端。而预警模块主要是通过对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有效的采集,并对其生产过程中各种因素进行监控和监测,一旦出现危险,将会直接反馈到报警系统中,保证安全生产的实现。

3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矿山安全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也逐渐凸显出来,但当前我国矿山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对于信息技术的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为有效加强矿山安全管理,在未来发展中应当准确把握技术管理的超前性、规划性和指导性特征,将现代信息技术妥善应用于矿山安全管理中,探索经济且效果显著的矿山安全管理方式,提高矿产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凌素芳,陈兴和.浅析统计技术在矿山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统计与管理,2011.

[2]王敏.图像放大技术在矿山安全管理系统中的应用研究[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1.

[3]孙卫东.射频无线识别技术在矿山生产调度和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矿山机械,2007.

[4]吕苗荣,古德生.分级技术在矿山信息管理系统中的应用与实践[J].金属矿山,2003.

论文作者:童永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1

标签:;  ;  ;  ;  ;  ;  ;  ;  

信息技术在矿山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探究论文_童永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