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军强[1]1999年在《公路建设项目对区域经济影响效果的评价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在概述国内外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关关系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公路建设项目促进区域技术进步的作用,探讨了公路建设项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依据公路建设项目对区域经济影响效果评价应遵循的原则,阐述了设置地区收入分配评价指标的必要性,建立了一套区域经济影响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最后,结合开洛高速公路实际数据对公路建设项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效果进行了分析验证。
周红梅[2]2009年在《特大公路建设项目区域经济与宏观经济影响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特大公路建设项目,由于投资巨大,建设周期长,技术难度大,建设前后对区域经济和宏观经济的影响作用是十分巨大的,针对不同阶段对项目区域经济与宏观经济影响效果进行分析评价是十分必要的。论文在概述交通运输、项目评估及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现有项目经济评价方法的局限性。通过阐述区域经济与宏观经济的运行、作用机制,探讨了公路建设项目对区域经济与宏观经济影响基本原理,提出了建设项目经济影响分析常用的五种经济数量分析模型。在以上工作的基础上,探讨并研究了特大公路建设项目对区域经济和宏观经济的影响,定性地分析了特大公路项目的区域经济和宏观经济影响效果,给出了特大公路建设项目区域经济与宏观经济影响效果分析内容。为了解决定量分析评价特大公路建设项目区域经济与宏观经济影响效果难的问题,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和方法,建立了特大公路建设项目区域经济与宏观经济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并提出了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动态投入产出模型、系统动力学模型三种适用于特大公路建设项目数量分析评价的模型。最后,以镇江至扬州长江公路大桥为实例,对特大公路建设项目区域经济与宏观经济影响分析评价理论与评价方法进行验证。基于公路建设项目对区域经济与宏观经济影响分析基本原理,定性分析了该项目对影响区域的区域经济与宏观经济影响效果。结合江苏省统计数据,定量分析、评价了项目建设前后镇江市、扬州市及江苏省三个区域的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及就业的变化,并对项目的国力适应性进行了定量分析评价。
谢喜丽[3]2010年在《重大建设项目区域经济影响评价方法研究》文中提出由于投资规模大,建设周期长,技术难度大,重大建设项目的建设运营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是十分大的。2006年7月国家发改委和建设部颁布了《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文中新增加了对重大建设项目进行区域经济与宏观经济影响分析的内容,因此如何对项目的区域经济、宏观经济贡献进行合理量化评价就成为关键。重大建设项目从宏观角度看,对促进区域经济总量增长,改变区域经济结构,促进区域产业合理布局协调发展,提高区域经济的综合效益,对整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对于重大建设项目可实际应用的区域经济影响评价的理论与方法,国内外尚处于不断探索研究阶段。首先,本文在项目评价、项目区域经济评价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现有重大建设项目区域经济评价方法的局限性。通过阐述重大建设项目与区域经济的特点、作用机制,探讨了重大建设项目对区域经济影响的基本原理。其次,本文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定性分析了重大建设项目对区域经济产生的影响,给出了重大建设项目区域经济影响分析的内容。最后,为了准确的定量分析评价重大建设项目的区域经济影响,根据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和方法,从区域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地方财政、就业和收入分配等角度建立了重大建设项目区域经济影响评价的指标体系。
奚宽武[4]2004年在《高速公路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认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速公路得到了迅速地发展,这种超常规的发展速度在带给我们宝贵经验的同时必然也产生一系列从未遇到过的问题,对这些经验和问题若不及时地进行总结和分析评价,它将制约我国高速公路的健康稳定发展。为了吸取教训、总结经验,完善已建项目,改进在建项目,指导待建项目,提高高速公路建设项目投资决策与管理水平,有必要对高速公路进行后评价。作为工程项目基本建设程序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是项目管理周期中不可缺少的信息反馈环节,通过项目后评价,可以及时总结项目建设程序各阶段的经验教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项目管理工作,提高项目的投资效益。开展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标志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象征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管理机制逐渐走向健全。全文研究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首先论述了高速公路后评价这一概念,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已应用的后评价基础理论、评价方法,对高速公路后评价的内容体系、指标体系和实施体系进行了剖析。针对交通部《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报告编制办法》的要求及已做的诸多高速公路后评价研究报告情况,建议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的内容体系宜补充目标评价、技术评价及综合评价,并提出各自的评价方法;并提出了指标体系和实施体系的改进与完善方法。第二部分: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针对现有后评价理论中的薄弱环节,对后评价中的效益评价和影响评价进行了专题研究,提出了经济效益评价和社会影响评价的定量分析方法。在效益评价方面,以高速公路建设期和运营期为时段分别计算。在高速公路建设期,以投入产出法和投资乘数法分析了高速公路的投资效益计算方法。在高速公路运营期,利用经济潜力模型对高速公路对沿线和周边地区的经济带动效益进行了定量计算。在影响评价方面,对模糊层次综合评判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利用最优化理论对其中的权重进行了优化计算,最后得出基于有无对比法的社会影响评价测算结果。第三部分:包括第六章。考虑到后评价的信息反馈性,设计开发了基于GIS的后评价分析软件,并根据“四阶段”法的预测思路,对后评价中的交通量预测部分编制了交通量预测分析模块,实现了图文一体化,为数据的共享及其可视化提供了通用的思路。第四部分:包括第七章和第八章。结合工程项目实例,根据青吴高速公路后评价中的实际数据资料,利用前面提出的数据模型和方法,对高速公路后评价中的效益分析、影响评价及其它相关研究内容进行了实证分析。论文最后总结了主要研究成果,并提出本课题未来的研究方向。
徐丽营[5]2007年在《区域高速公路网社会经济影响系统分析与评价》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的通过与实施,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进入了新一阶段的跨越式发展,各地高速公路建设逐渐成网。在高速公路网络化、规模化程度不断加强的过程中,其修建所带来社会经济影响日益显著,科学评价此系统有助于进一步指导区域高速公路网的完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迄今为止,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社会经济影响评价大多为针对具体高速公路项目的评价,从区域整体高速公路网建设角度出发的影响评价方法尚处于探索之中。不仅如此,目前广泛采用的针对具体项目的后评价方法或为以系统动力学为代表的定量化评价方法,或为以模糊综合评价评价法等方法为代表的综合评价方法,前者在分析含多重反馈环、元素关系非线性的复杂系统中具有其他计量经济学无法比拟的优势,后者则具备评价角度更为全面的特点,因此,建立一套既具备定量化评价方法精准特性,又具备综合评价方法全面特性的评价方法与体系十分必要。本文主要针对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社会经济影响评价问题,在分析高速公路建设发展现状及其社会经济影响特点的基础上,对这一复杂大系统及子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同时比较几种现行的社会经济评价方法,结合该系统特点,选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经济效益影响子系统进行定量测算评价;继而选用物元可拓综合评价法结合定量测算对该系统进行综合评价,最后本文结合湖北省高速公路网案例进行该模型的案例分析,运用SAS软件,进行模型参数设计,使用VENSIM进行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并对模型输出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检验模型的有效性,进而根据可拓学优度评价法(物元可拓评价法)的应用原理及特点,通过确定物元经典域、节域,建立关联函数进行综合评价,运行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和发展前景。
董一哲[6]2008年在《高速公路项目区域经济影响后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文中提出工程项目后评价始于上世纪30年代的美国,继而在60年代,由于向“贫困宣战”的规划中使用了巨额国家预算资金,使项目后评价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形成完整的评价体系。高速公路项目后评价在中国的应用是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事情,并随着国内公路运输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随着建设工程体制改革的深入,建立完善高速公路项目的评价内容和方法是当前一个急迫而又崭新的课题。文章首先对国内外项目后评价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结合高速公路和区域经济的概念,分析了高速公路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机理。在此基础上分析了高速公路区域经济影响后评价的作用和意义,并对国内外关于高速公路区域经济影响后评价的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阐述。其次,结合投入产出分析方法,深入分析了高速公路为区域经济带来的直接效益,前项乘数效益,后项乘数效益,消费乘数效益,诱导效益和产出效益的产生机理,并综合利用投入产出模型,投入产出对称模型以及投入产出局部闭模型,结合高速公路自身特点,讨论了这些效益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包括高速公路建设期和运营期产生的GDP增加值的测算方法,高速公路对沿线土地价值、就业水平、产业结构带来的影响的分析方法,以及高速公路节约运输时间和运输成本所产生的效益的测算方法。文章的最后,结合宁靖盐高速公路后评价项目,在搜集相关实际数据的基础上,利用理论研究部分所得到的数学模型,以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一方面量化了宁靖盐高速公路对区域产生的直接效益,前项乘数效益,后项乘数效益,消费乘数效益,诱导效益和产出效益,另一方面定性分析了这些效益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
李平, 王宏伟[7]2011年在《大型建设项目区域经济影响评价理论基础及其评价体系》文中指出大型建设项目具有影响范围大、作用深远、技术复杂、不确定性高以及利益相关者众多等特点,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举足轻重,其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成为大型项目决策的关键。目前有关大型建设项目对区域经济影响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还很薄弱。在梳理和归纳项目评价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总结和探索大型建设项目对区域经济影响评价的理论基础,明确大型建设项目对区域经济影响评价分析的主要内容和评价方法等,有助于规范大型建设项目区域经济影响评价体系,增强大型建设项目决策依据的科学性,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赞西[8]2007年在《老挝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体系及若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工作的必要性、优越性逐渐显现出来,项目后评价得到了各国、各行业的重视,各国对后评价的实际需求和评价的应用范围在公路建设领域后评价工作的发展呈上升趋势。由于项目后评价是整个项目管理的一种延伸,是项目周期中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而老挝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的研究领域其概念、特点、内容、作用及理论方法的认识还在不断深入之中,因此,进行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研究是十分必要和紧迫的。本文首先通过研究中国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体系的主要研究内容,并针对现有后评价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研究探讨,提出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问题的具体改进方向;其次分析老挝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存在的问题后,指出了中国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对老挝的借鉴意义;再次分别重点研究了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交通量预测分析和交通安全后评价;最后在综合考虑影响老挝公路建设项目社会影响评价的各方面因素后,建立了社会影响评价指标体系。
顾海军[9]2006年在《公共项目经济评价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公共项目经济评价不仅关心投资的财务收益,更为关注项目造成的社会公共福利的改善效果。传统的福利经济学理论为公共项目的社会效益费用评价方法提供了基本概念、原理和福利标准。近年来经济评价理论的发展以及我国经济发展目标的调整,有必要根据公共项目的经济特征,在现有投资项目经济评价体系的基础上,构建和完善公共项目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根据公共项目的经济外部性、经济福利性、以及循环经济特征,公共项目可划分为“平台型”、“福利型”和“资源型”公共项目三类。以福利经济理论为核心,引入实物期权思想和循环经济理论,建立公共项目经济评价的指标体系,同时结合现有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可作为公共项目经济评价的依据。实物期权方法应用于“平台型”公共项目价值增量评估的应用逻辑在于:将公共项目视为政府投资的手段和载体,其价值增量表现为“由于项目的实施,对国民资产的正面影响”。认为将因“平台型”公共项目的实施而产生的“外溢效益”视为项目产生的一个潜在投资机会,其价值衍生于公共项目的实施,因此通过计量项目产生的这些实物期权价值,可以将“平台型”公共项目产生的一部分“外溢效益”追溯作为公共项目的“内部价值”。由于公共项目在被视为标的资产时,具有不可交易性,根据PDE解析法计量方法,需要将不可交易的公共项目逐步分解至可交易的资产组合,以此可交易资产的市场数据作为评价公共项目标的资产实物期权价值的承载体。论文以G—D铁路建设项目为例说明分析了公共项目实物期权价值量的计量方法。对于“福利型”公共项目,论文讨论在现有的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中引入公共项目的福利效果、经济福利量指标和分配效果指标,作为评价公共项目投资过程效果的一个重要评价依据。首先对社会福利函数的形式和性质进行比较分析,提出评价公共项目福利效果的社会福利函数形式。测度公共项目的分配效果的指标是本章的一个关键内容和核心创新点,构造的分配效果指标包括区域分配效果,不同利益者分配系数,以及综合分配指数等。论文选择了秦巴扶贫项目作为案例分析了相关指标的计算方法和评价结论。论文针对“资源型”公共项目,根据循环经济理论,借鉴公共项目社会评价指标体系中对资源、环境、能源、社会经济评价的若干指标的设置,以及项目评价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三层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并讨论了以模糊评价方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
孟巍[10]2006年在《高速公路对区域经济影响分析与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探讨了高速公路建设项目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内在机理,阐述了区域经济学中的区位理论、发展极理论以及梯度推移理论。在此基础上,运用系统分析方法,从区域经济发展基础、区域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三个方面分析了高速公路对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高速公路影响区域发展形态有潜伏型、输出型、发展型和扩散型几种类型,从时间的角度,高速公路影响区域发展有短期效应和中长期效应,从空间的角度,高速公路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在演进模式上是成一个非线性梯度推进的过程,同时伴随着产业的整合与资源的再配置,由此以高速公路线路为发展轴形成高速公路产业带(IBE)、高速公路交通经济带(TEBE),并最终为区域经济圈(REC)的形成奠定了必要的基础。界定了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在前期阶段、建设阶段、运营阶段内的经济效益的主要内容和类型,并进行了量化分析。站在可持续性发展的角度,研究了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对生态系统和环境的破坏作用,提出了高速公路对建筑物的影响系数κi和量化价值模型P =κiC。在对综合评价理论与方法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小波神经网络的自适应机制,建立了基于小波神经网络的多属性综合评价方法。依据高速公路建设项目对区域经济影响评价应遵循的原则,建立了一套高速公路对区域经济影响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EMWNN (15,20,1)。提出了高速公路区域经济增长指数DI和高速公路区域经济增长率K的概念并介绍了各自的计算方法。最后将评价模型EMWNN (15,20,1)应用到已建成的宜黄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结合实际数据,进行了分析验证。
参考文献:
[1]. 公路建设项目对区域经济影响效果的评价研究[D]. 张军强. 长安大学. 1999
[2]. 特大公路建设项目区域经济与宏观经济影响评价方法研究[D]. 周红梅. 长安大学. 2009
[3]. 重大建设项目区域经济影响评价方法研究[D]. 谢喜丽. 重庆大学. 2010
[4]. 高速公路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研究[D]. 奚宽武. 北京工业大学. 2004
[5]. 区域高速公路网社会经济影响系统分析与评价[D]. 徐丽营. 北京交通大学. 2007
[6]. 高速公路项目区域经济影响后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D]. 董一哲.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8
[7]. 大型建设项目区域经济影响评价理论基础及其评价体系[J]. 李平, 王宏伟.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1
[8]. 老挝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体系及若干问题研究[D]. 赞西. 长安大学. 2007
[9]. 公共项目经济评价问题研究[D]. 顾海军. 河海大学. 2006
[10]. 高速公路对区域经济影响分析与评价方法研究[D]. 孟巍. 长沙理工大学. 2006
标签:公路与水路运输论文; 交通运输经济论文; 评价指标体系论文; 区域经济一体化论文; 经济模型论文; 项目分析论文; 综合评价模型论文; 经济论文; 区域经济学论文; 经济学论文; 综合评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