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干部综合管理能力与素质评价要素体系的构建_能力素质论文

事业机关干部一般管理能力素质评价要素体系构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机关干部论文,要素论文,素质论文,体系论文,评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般管理能力素质作为影响管理行为有效性的一种内在心理特点,为事业机关干部管理角色及其职能所决定,综合性、稳定性、差异性和可塑性是其基本特性。一般管理能力素质的评价要素体系,应包括管理意识、管理策略、管理技能三个层面,权威意识、责任意识、授权意识、协调意识、政策法纪意识、管理策略、计划决策、组织协调、管理控制和应变创新10种要素,是一个相对独立、彼此依存、相互影响的互动性结构体系。

在拥有近13亿人口的现实中国,各级各类干部多达3000余万,而事业机关干部是其主体成份之一。他们的知识水平、思维方式、能力素质如何,是否人与事相配、能与职相称,将直接关系到一个团体、一个系统、一个地区事业的进程与兴衰,乃至影响到政局的稳定、国民的心向、民族的振兴和社会发展的速度。因此,在农业文明已成落日余辉、工业文明已日过中天、知识文明快速崛起的当今时代,如何以科学管理“产出效率、速度和财富”,便引起了我国管理界的普遍关注,而建设一支具有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能力的高素质事业机关干部队伍,已是时代赋予中国领导者的崭新使命。

本文拟以前期事业机关干部一般管理能力素质测评的实证分析资料数据,就如何科学确立我国事业机关干部一般管理能力素质评价要素体系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事业机关干部的选拔、培训、配置以及测评量表的研制等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一、事业机关干部一般管理能力素质的内涵及特性

事业机关干部一般管理能力素质是一个特定、综合而又宽泛的概念,其内涵的界定,切不可将管理、能力和素质三个上位概念的内涵机械罗列或简单相加,而应首先明确界定的基本前提,即作为概念的四种属性。第一,概念的对象属性。这里的一般管理能力素质,特指从事事业机关管理活动所必备的基本管理能力素质,故应针对事业机关干部在管理活动中承担职责、扮演角色所需具备的自身条件来考察。第二,概念的活动属性。“管理总是对某种社会活动的管理”,它必须依附于某种社会活动,离开了具体的社会活动,就不能单独存在。而管理能力素质,也只能在实际的管理活动中才能得以显现。因此,对事业机关干部管理能力素质这一概念的界定,必须把握事业机关干部在事业机关管理活动中所体现的能力素质。第三,概念的层次属性。从事事业机关管理工作的能力素质大致可分为一般能力素质和特殊能力素质,前者是进行各种活动都必须具备的能力素质,后者才是从事特定管理活动所必需的能力素质。而在特殊能力素质中又因管理对象和管理内容以及管理方式方法的共性与个性,区分为一般管理能力素质和特殊管理能力素质。本文所使用的概念,是将事业机关干部的管理能力素质定位于一般管理能力素质,即从事事业机关管理活动必须共同具备的基本管理能力素质。第四,概念的潜在属性。本文所研究的是事业机关干部一般管理能力素质而并非事业机关干部能否胜任具体管理活动的现实管理能力,亦即对影响事业机关干部管理行为有效性、相对稳定的内在心理特点的考察。

基于上述分析,笔者将事业机关干部一般管理能力素质界定为:以先天生理素质为基础,在教育和实践锻炼中逐步形成的、影响事业机关干部管理行为有效性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心理特点。或简要概括为:影响事业机关管理者行为有效性的一般内在心理特点。它包括管理意识、管理策略和管理技能(或谓基本管理能力)三个层面。

有关能力素质的特性,中外学者不乏研究,且结论明确,但对一般管理能力素质的特性则尚无专门的解析。根据上文对一般管理能力素质内涵的分析,并从这一特定向度去考察事业机关干部的一般管理能力素质,我们以为其基本特性有如下四种:

其一,综合性。事业机关干部的一般管理能力素质,是其个体多种素质有机的整合,综合性是首要的特性。在日常工作及素质测评中,人们为便于观察、测量,常将一般管理能力素质分解为多个相对独立的部分或不同的测评要素,但在实际管理活动过程中,任何一项管理事务的解决,都需有几种甚至多种能力素质的参与。或者说,任何一项事业机关管理活动的完成,都是靠管理者的综合能力素质来实现的。

其二,稳定性。事业机关干部一般管理能力素质一旦形成,便呈现出一贯性、经常性、稳定性的特点,并成为管理者构成具有个人管理行为特色,促使事业机关管理工作得以持续稳定向前推进的重要前提。但稳定是相对的。相对于不断变化和发展的事业机关管理活动及其要求来说,事业机关干部的一般管理能力素质,它必须随管理活动需求的变化发展而不断更新和提高。

其三,差异性。事业机关干部个体间的一般管理能力素质差异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差异既反映了不同个体、不同部门和单位间管理水平的差异,同时又因此构成了影响事业机关管理活动成效大小的直接因素。正是由于事业机关干部一般管理能力素质的差异,才使得合理的分工与协作至关重要,并使不同管理能力素质者能否各安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能和各得其所成为评价事业机关组织管理水平的基本标准之一。

其四,可塑性。事业机关干部一般管理能力素质是个体先天素质、后天学习实践以及管理活动环境影响的“合金”,具有较大的可塑性。其可塑性的程度,主要取决于管理者自身努力的程度,既可“勤能补拙”,也有如“逆水行舟”。

事业机关干部一般管理能力素质的综合性、稳定性、差异性和可塑性,是事业机关干部一般管理能力素质与其他管理能力素质相互区别和相互联系的性质。这些特性是事业机关干部一般管理能力素质内在本质的外在表现,而它的深刻本质却蕴含在一般管理能力素质的组成结构之中。从这一角度讲,人们对事业机关干部一般管理能力素质的认识水平,亦是人们对事业机关管理活动的认识水平,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人类认识自身的水平。

二、事业机关管理活动及其对一般管理能力素质的要求

事业机关管理活动是一种人为的社会活动,其“资源系统呈人为的结构状态是其主要特征”。如果离开了管理者(或谓管理主体),这种结构功能也就不复存在。而作为履行事业机关管理职能、充当管理主体的管理者,必须具备从事管理活动所需的能力素质,并拥有相应的权威和责任,这是事业机关管理活动对管理者的内在需求。其实质是促使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相互协调,在整体上处于最佳功能状态,从而达到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形成推动管理活动发展的内在动力。正由于此,一方面,事业机关管理活动便成为事业机关干部一般管理能力素质的作用对象,事业机关干部一般管理能力素质通过管理活动这一载体得以外显;另一方面,事业机关干部的一般管理能力素质又因管理活动运行的内在需求在事业机关管理活动中得以发挥,促使组织与环境、组织与个人的相互适应,保证管理活动朝着确定的目标运行,进而实现管理效能和活动效率的最大化。所以,研究事业机关干部一般管理能力素质及其评价要素,就势必考察我国事业机关管理活动及其对管理者能力素质的要求。

我国事业机关是“从事为党政机关和国民经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服务的,为国家创造或改善生产条件,增进社会福利,满足人民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方面的需要,不以为国家积累资金为直接目的”的单位。为切实履行事业机关的职能,谋求事业机关活动的效率,如期实现事业机关活动的目标,科学有效的管理是必然的,同时也是必需的。事业机关管理活动作为人类管理活动中的一种,其内涵与人类社会其他领域的管理活动不无相通之处,其活动本身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活动体系,是管理认识活动、管理实践活动和管理评价活动的辩证统一,三者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形成了事业机关管理活动的全部内容和过程。其中,管理实践活动是核心和基础,它检验管理认识和管理评价的正确性,使观念形态的管理认识和评价的结果对象化、现实化;管理认识活动和管理评价活动是围绕着管理实践活动而展开的,管理认识和管理评价决定着管理实践的方向和内容,并影响着管理实践的结果及目标实现的程度。但是,管理认识和管理评价又只能在过去管理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必须服务于管理实践活动。在事业机关的实际管理活动中,管理认识、管理评价和管理实践三种活动的实施主体均由管理者充任,其能力素质的优劣,将直接决定管理活动的效率。

尽管我国事业机关所含各部门有其特定的职能、任务和目标,对管理者的具体能力素质要求不尽相同,但所要承担的基本职能则是相通的,都应履行如下五项管理职能:其一,计划职能,即在工作或行动之前,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预测未来,制定明确的工作目标和切实可行的行动步骤,为工作任务的完成和各项具体活动的展开提供依据。其二,组织职能,即把各种管理要素按目标的要求结合成一个整体,为管理功能的发挥提供组织保障。其三,指挥职能。正确运用组织权责,发挥领导权威,围绕计划总目标的要求,把各方面的工作统率起来,形成高效率的指挥系统,使全体人员通过自己的努力,共同实现团体的总目标。其四,控制职能。管理过程亦即控制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必须根据既定目标的要求、工作标准和准确可靠的反馈信息,对工作的运行及时检查和纠偏,使工作严格按照预定计划、发布的指令和确立的原则推进。其五,协调职能。协调就是调节和改造各种管理对象之间的关系,使之相互适应,在整体上处于最佳功能状态。协调是管理的本质所在,它包括外部协调——系统与环境的协调和内部协调——上下级之间的协调与同级之间的协调,目的在于保持整体的协调、平衡,使各方面步调一致,能形成总体优势,促使目标预期实现。事业机关管理者在行使上述职能的过程中,还必须遵循管理的“效益原理”,恰当处理三种效益关系,即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直接效益与社会总目标、短期效益和长远效益的关系,真正按照总目标的要求,以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显然,无论是五项管理职能的行使,还是各种效益关系的处理,都要求事业机关管理者以具备相应的能力素质为前提。

管理者的能力素质是发挥管理功能的基础,管理功能的发挥,必须以管理者自身所具有的能力素质为条件,而实际管理活动对管理者能力素质的要求,又决定于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所充当的角色及其所承担的职责。在我国事业机关管理活动中,管理干部作为“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五项管理职能的行使者,就其所负的一般性管理职能(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共性职责)而论,必须扮演如下四种角色:

首先,计划决策角色。事业机关干部在管理活动中面临的首要任务,即是根据工作任务的目标要求,认真分析主客观条件,结合对未来情况变化发展的预测,对实现任务目标所采用的路径、规程、方法、措施等做出决断,并制定出符合实际、行之有效的行动方案,以此构成实施管理的依据。同时,在管理活动运行的过程中,管理者还需根据主客观条件的变化,不失时机地权衡利弊,果断排除各种干扰,恰当选择代价最小的最佳思路和措施。

其次,沟通协调角色。信息是计划、决策和调控的前提,沟通是实施管理的必要措施,协调是整合组织效能、形成合力、实现目标的根本手段,从事事业机关管理活动的管理者,既是信息的接受者和传播者,同时也是信息的生产者,如果没有他们及时、准确、灵敏的信息沟通,就无所谓组织活动的运行。与此相伴而行的是,事业机关的管理者还必须处理上下左右的人际关系,协调部门内外各种矛盾与冲突,排除不利于计划落实和组织目标实现的障碍因素。

第三,组织控制角色。在事业机关的管理活动中,作为管理活动主体的机关干部,不仅要科学划分权责、合理配置各种资源、注重人员的培训与考核,而且还要随时调控活动的方向、进程与标准,创设良好的环境,使各方面的力量彼此协调,高效率地完成既定目标。

第四,决策执行角色。事业机关干部在充当管理主体的过程中,既是决策的制定者,同时又是决策的执行者,他们必须将上级组织的决议,尤其国家和上级机关所颁布的政策、方针、法规等,及时准确地贯彻到相关活动之中,正确处理局部与全局利益的关系,维护部门目标、系统目标与社会总目标的一致。

在事业机关所属系统的各类部门,以及相同部门不同职位的管理者中,虽因具体职责和工作特点的差异而存在着扮演角色侧重面的不同,但在其普遍意义上,所有事业机关干部都要扮演上述四种角色。同样的角色便有同样的职责,进而也就要求具有相同的角色意识和行为,并具备相同的管理素质。

事业机关干部在管理活动中所扮演的四种角色及其所负的相应职责,便决定了他们充当管理主体必备的管理能力素质。这种管理能力素质包括一般管理能力素质(事业机关各级各类管理者从事管理活动所必备的共性能力素质)和特殊管理素质(不同管理岗位所要求的特定能力素质),就一般管理能力素质而言,它是具有普遍意义的一种推动、激励、组织、引导和控制被管理者去实现既定目标的综合能力素质。主要表现为:具有正确的现代管理观念或意识;懂得事业机关管理的一般管理策略和技巧,能正确认识和把握事业机关管理活动的主客观条件与运作方式,并对管理目标和实现目标的途径作出正确的选择;能有效调动所属人员的积极性,合理调配人力资源,使之协调一致地为本组织的目标而共同努力;能对实际工作任务提出规划目标和具体实施方案,有效协调组织与成员之间、组织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创设相互协作、彼此支持的良好工作环境;能觉察事物的变化动态,发现矛盾,提出问题,通过联想、反思、推理、顿悟、验证等获得新的认识,并运用自己所具有的知识、经验,按照新的设想分析、解决面临的矛盾或难题。

事业机关管理活动对管理者所要求的这种一般管理能力素质,作为事业机关干部履行管理职责所必需的心理特征,是在自身生理素质基础上,“经过教育培养,在实践活动中吸取他人智慧和经验形成、发展起来的”。在其关联结构上,是一个金字塔形的综合结构体。其中观念居于顶层,处于支配地位;策略居中,处于中介地位;技能位居底层,既承受观念、策略指令,又将观念、策略转化为作用管理客体的行为。三者间的彼此依存和互动,便构成了事业机关相应层面的管理活动体系,即事业机关管理的认识活动、管理的实践活动和管理的评价活动。

根据上文有关事业机关管理活动的构成和事业机关管理活动主体所要履行的职能的探讨,以及对事业机关干部在行使职能中理应充当的角色和所需具备的管理能力素质的分析,我们认为,事业机关干部要在管理活动中成功负起所扮角色的职责,除需有良好的语言、思维、记忆、观察、反应、想象、判断、分析、理解等基础性能力素质外,还必须具备由权威意识、责任意识、授权意识、协调意识、政策法纪意识、管理策略、计划决策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管理控制能力和应变创新能力等要素构成的一般管理能力素质。

三、事业机关干部一般管理能力素质评价要素体系的构想

本文所称一般管理能力素质评价要素,特指我国事业机关干部一般管理能力素质评价要素。笔者试图在国内外前期相近能力素质测评要素研究已有的基础上,首次探索性地构建我国事业机关干部一般管理能力素质的评价要素结构,并以简便易行,能用于大规模测评为条件要求,即能以结构化的客观性纸笔测验付诸实施。

其一,构建事业机关干部一般管理能力素质评价要素体系的依据。

所谓评价要素,系指构成一般管理能力素质的基本因素,或谓基本组织成份,而评价要素体系,则是由诸种评价要素按其特定的相互关系组合而成的要素系统。建立事业机关干部一般管理能力素质的评价要素体系,必须具备相应的科学理论和基于社会实践的事实依据。

构建我国事业机关干部一般管理能力素质评价要素体系,既不能照搬国外同类测评模式,也不能简单移植我国公务员、领导干部、企业管理人员的测评要素体系,更不可直接将一般管理能力素质要素简单等同于评价要素。但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的事业机关干部一般管理能力素质评价要素体系,并不排斥对各国现代人员测评中某些合理的评价要素建构思想的借鉴。本评价要素体系的构建,不仅依据心理学、管理学、行为学、领导学、人才学、考试学、统计学和系统论的原理和原则,同时还借用了国际著名的大型统计软件包SPSS,对评价要素和要素体系进行定量研究,以证明其合理性和科学性。

须指出,影响管理者管理活动有效性的因素可归结为两大方面:一是管理者因素;二是管理环境因素,两者为相互作用的动态变化关系。由于我国事业机关干部面临或将要面临的环境特征及条件约束大体一致,故将管理者环境因素只作为应变适应要素列入管理者自身因素范畴。另外,在管理者自身因素中,非能力因素(影响管理活动有效性的间接因素)如动机、价值观、个性特征等目前已有成型量表可作检测,不作为本文研究的主体内容。因此,我们对事业机关干部一般管理能力素质评价要素限定为管理者自身因素中一般管理能力素质的要素。

事业机关干部一般管理能力素质评价要素体系,不是少数单位的经验模式,亦非凭个人经验的推断,它必须是从我国相关行业系统各级各类人员管理行为的事实中概括出来。为此,本研究对具有代表性的部门职能和岗位职责,及相关工作标准、执行标准和考核标准进行了收集整理和分析,并以问卷调查方式征询了事业机关不同类层人员和专家意见,再通过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综合分析,获得较为可靠的事实依据。

其二,我国事业机关干部一般管理能力素质评价要素体系的构想。

基于以上理论和事实依据,以及前文有关事业机关干部管理角色及其对一般管理能力素质要求的分析,笔者将我国事业机关干部一般管理能力素质评价要素体系确立为三个层面、十种要素。具体结构如表1所示。

表1 事业机关干部一般管理能力素质评价要素体系

表1所构评价要素体系是用于大规模测评的、从结构化客观性纸笔测验为工具的一般管理能力素质评价要素体系,具有普遍适用性。它主要是对事业机关干部有关管理活动的认识观念、事物关系的分析判断、处理现实管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倾向,以及在一般管理环境中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基本技能等管理能力素质的测评,其核心是测查管理者在管理实践和学习体验方面的有效积累水平和相关技能发展的平衡情况,进而间接反映出管理者一般管理能力方面能够适应现代管理工作要求的程度。管理意识是从事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先决条件。而管理意识转化为实际管理技能还需要中介——管理策略。管理策略并非指具体谋略,而是指思维品质和思维向度,而这决定着管理者看问题的角度与深度。管理策略的高低往往可以决定管理者事业的成败和贡献的大小。管理技能则是与管理工作相适应的实际管理技能。三大层面所包含的各评价要素彼此关联,是一个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互动性结构体系。

总之,事业机关干部所应具备的一般管理能力素质,取决于事业机关干部在事业机关管理活动中所扮演的角色及其职责。而事业机关干部一般管理能力素质的评价要素,则决定于一般管理能力素质的内在逻辑结构,并与事业机关干部认识和驾驭事业机关管理活动的一般规律相吻合。如果说社会发展对事业机关管理活动效率的客观需求,是事业机关干部一般管理能力素质更新发展的直接动因,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对立统一的矛盾,是事业机关管理活动不断演进的内在动力,那么,事业机关干部一般管理能力素质的不断提升,又是事业机关管理效率上增的根本条件。但是,事业机关干部一般管理能力素质的有效开发和合理利用,又必以准确界定、正确把握和科学评价事业机关干部一般管理能力素质及其组成要素为基本前提。

标签:;  ;  ;  ;  ;  ;  ;  ;  

事业单位干部综合管理能力与素质评价要素体系的构建_能力素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