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临夏市第一中学 731100
摘 要:为了提高我国初中生对法律的基本认识,培养其基本的法律意识,了解国情、国策,所以专门开设了道德与法治这一门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思考要教给学生什么,还要思考如何更高效地让学生了解课本知识。只有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地调动起来,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出法律意识健全、遵纪守法、知法懂法、有较高道德水平的人才。
关键词:道德意识 法律观念 教学
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期,学生从少年儿童逐渐迈入青春的门槛,他们的心中既新奇又迷茫,既想证明自己与众不同,又常常陷于无能为力的矛盾中,这一阶段的学生叛逆自我,缺乏对生活和自身行为的理性思考,而且心理脆弱,一旦遇到挫折就有可能萎靡不振。基于此,在初中道德与法制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这些实际特点设计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通过教学创新促进道德与法制教学能效的提高。
一、教师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
新课标要求下的道德与法制教育课程是为了满足我国“依法治国”的大政方针的要求。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计划制定的过程中要注意对道德与法制教育的课程机构、内容涉及方面都要有所变化,要能够满足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需求。既然道德与法制教育的要旨是在于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那么教师就应当转变过去对思想政治课程不重视,仅仅作为应试教育内容进行简单传授的观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尊重学生作为课程教育主体的身份,教学内容要跟随我国法律政策的变动进行及时的调整,始终坚持将最先进的价值观念及时传递给学生,引领学生向着更加健全的人格发展方向前进。
二、注重学生的教学主体性,联系实际激发教学活力
教师需要结合新课标精神,在道德与法制课堂上充分注重学生的教学主体性,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将学生吸引到课堂教学中,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开教学活动,进而激发教学活力,提高道德与法制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憧憬美好集体”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让学生说一说构建“美好的集体”需要哪些因素,怎样才能让集体更加和谐美好。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提出了“关注集体利益、具有共同的目标、善于合作、有团队精神”等,接下来教师可以根据每一点内容让学生来举例说明,可以是自己在校园生活中的亲身经历,也可以是自己看到或者听到的,这些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联系的事例,往往会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从而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道德与法治教育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在建设美好集体中能做什么,以后该怎么做,从而建立起学习和实践之间的密切联系,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和行为指导基础。
三、开展合作探究学习,健全学生认知兴趣
在素质化教学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更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这种课堂机制下,老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学生成为了课堂主体。德国著名教育学家佛拉尔斯基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知识传授而在于学生个体兴趣培养,只有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现代动能教学理论研究认为:“学生知识学习并不是单纯知识接收与理解的过程,是始终伴随学生个体意志及情感的能动活动,其中学习兴趣是最活跃的情感因素,只有全面激发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质量才能提升。”因此,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整个课堂教学实践中就要创造和树立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情境,要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通过学习互动健全学生认知模式。构建主义认为:“人是善于表达情感的高智商生物,只有创造贴合于学生认知模式的真实互动场景,才能让学生源于社会经验理解道德与法制知识。”设计教学情景问题的梯度和坡度要合情合理,与学生认知模式要相符,要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课堂学习主体。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设置与教材知识内容相关的教学情境,根据学生认知模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背景材料,只有全面激发学生的思维认知能力,促进学生保持积极的学习兴趣,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四、注重课堂互动,师生互评
教育在不停地发展,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地改变。但是,目前很多的课堂都是教师一个人在讲解,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较少。长此以往,这样的课堂似乎已经成了教师和学生们司空见惯的现象。我们必须深刻意识到这一状况的危害性,课堂缺乏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就不能对学生的课堂学习状况做出正确的判断,不利于后续教学工作的开展。所以,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新课改背景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需要进行一些改革与创新,这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初中阶段青少年的成长与发展要求。无论是对教学内容的调整,还是对教学手段的革新,其根本目的都是希望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所以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教师要在对我国道德与法制建设实际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对我国的道德与法治建设有一个更加全面的理解,从而推动学生综合性、全面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郑晴晴 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8,05。
[2]杨翠萍 初中思想品德有效教学策略探究[J].学周刊,2018,26。
[3]李玉春 实践新课程,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实效性[J].赤子(上中旬),2015,16。
论文作者:张磊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8月总第3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6
标签:学生论文; 道德论文; 教师论文; 互动论文; 初中论文; 法治论文; 课堂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8月总第3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