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中的爱与尊重--学校交往--丰台市新教育学校札记_新教育论文

家庭中的爱与尊重--学校交往--丰台市新教育学校札记_新教育论文

家校沟通中的爱与尊重——丰台新教育小学家校笔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丰台论文,爱与论文,学家论文,笔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孩子”,还是“孩子的问题”?

2012年11月15日星期四晚,我收到一位家长的QQ讯息,说班主任老师建议停掉孩子的某个课外班,因为孩子上课外班时非常不听话。家长想了好久,觉得这件事应该和我沟通一下。

这个家长,不是那种胡搅蛮缠的家长,而是在家长中我认为很好交流的家长之一。她对学校的理念是非常认同的,对班主任工作也非常支持。开学不久,她就曾发讯息给我,想要捐赠图书给班级。因此我明白,这事儿,她肯定郁闷了。

我认识这孩子,知道他让老师很头痛,但在还没有深入地了解过相关背景之前,不好回复家长。不过,作为所谓的学术校长,我的第一反应,不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而是:

1.这个问题究竟是什么问题?

2.课外班老师、班主任、家长(其实更应该包括孩子)各自如何思考这个问题?(即,是什么样的背景促成了他们形成这样的思考?这种思考遮蔽了什么?)

(一)

显然,这个孩子在课外班上的纪律问题,不是第一次了。碰巧,在我跟家长讨论这事的时候,课外班老师在群里进行了反馈(这是我们学校的优良传统,每天艺体组都会就各班情况如实公开反馈):

“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班主任能和他的家长好好说一下,别让他上课了。根本不想学,还招惹其他的同学。我说他的时候,他还满不在乎,甚至冲我翻了白眼,这在我眼里是不可饶恕的……气死我了……”

课外班的老师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本能地(而不是专业地)是维护课堂秩序和自己的权威。这孩子屡次破坏纪律让她恼火,更严重的是,类似翻白眼之类的行为,让老师感觉受到了冒犯或者说挑衅。所以,她采取了最简单的解决问题的办法:眼不见,心不乱。

她把讯息传递给了班主任,包括带有强烈情绪的建议。班主任正头疼,因为这孩子前面处于进步之中,这一两周退步了。课外班老师对孩子的印象与班主任对孩子的印象相吻合,所以导致班主任没有对课外班老师的讯息和建议进行沉淀反思,而是在十分忙碌的情况下采取了最简单的办法,把皮球踢给了家长。

家长当然知道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有些不遵守纪律,也很无奈。但当老师采取了这种措施解决问题的时候,家长心里肯定不舒服。家长找我,心里肯定也是纠结的:

1.孩子在学校里出现纪律问题,老师应当认真教育,毕竟这是你的工作和专业(没错)。

2.孩子为什么出现纪律问题?难道不也是因为老师的无能?你的课吸引不了孩子,孩子自然就会出现纪律问题,你为什么不反思一下自己,提高一下课堂水平呢?

3.不想得罪老师。万一老师心里不痛快了,拿自己孩子撒气怎么办?所以,生气也得忍着。

4.既然老师不让上课外班,咱就不上,上外面的课外班,没准教得更好,何必在这里受气?

一旦家长存了怨气,孩子很容易直接地或暗示性地受到影响。有人撑腰以后,孩子就会觉得不是他的错,至少他只有部分错误,于是,对抗老师就显得更加理直气壮。家长和老师,都会影响孩子的理解方式以及行为方式。

以上的思考方式,都属于消极思考。特征是:

1.归咎于他人(包括孩子)。

2.以取消问题的方式解决问题:简化、推卸、转移……

(二)

消极思考很容易走向相互指责,这种指责当然通常不是公开的,但心里是这么想的,或者潜意识里是这样理解的。

家长会指责老师:孩子送到学校,你作为老师就有义务把他教好,你教不好,就是你的失职与无能!

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家长忘记了另一套逻辑:

1.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往往有一个或一对问题家长,小学尤其如此。而且多数时候,家长意识不到自己是问题的根源。

2.老师面对的压力很大,孩子越来越难教了!老师每天面对的不只是你的孩子,而是二十多个孩子。而老师为问题孩子支付的成本(时间成本、心理成本、情绪成本、专业成本),是正常孩子的数倍。有的孩子,甚至能成为老师的梦魇。

3.老师有义务尽可能地教好你的孩子,但老师并不负有无限责任。就是说,没有任何教育法规要求,老师必须把问题孩子教好。法规只能规定,老师必须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这一点,是由教师这一职业的性质和复杂性决定的。

老师会指责家长:你在家里是怎么教孩子的?人家孩子怎么没有你的孩子这么多的问题?我为你的孩子要额外付出多少精力,但收获的不是感激,反而是抱怨!

这话也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老师忘记了另一套逻辑:

1.你的职责是解决问题,而不是“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孩子已经是“英才”了,要你做什么?

2.抱怨孩子和家长,不是一个老师应有的专业反应。想想看,有没有医生抱怨病人:你为什么生病?

3.孩子在学校里出现问题,无论根源在哪里,老师都是解决这个问题的第一责任人和协调者。“第一责任人”意味着你可以指导家长,可以请求配合,但不可以推卸责任。

这种相互指责的结果,是家长与教师之间的博弈。而且,坦率地说,在这种博弈中,家长很少会胜利,因为博弈本身会伤害孩子,而只要孩子受到伤害,家长无论获得怎样的外在的“胜利”,其实都输了。

有些聪明(其实也是无奈)的家长,会选择走曲线,包括贿赂教师以获取对孩子更多的关注(即教师注意力资源的寻租化),更注重沟通技术,让老师心里既舒服,又能解决问题。有些聪明的教师,也会选择拿捏家长,以减少麻烦,或赢取更好的生存。新教育小学从一开始,就努力地防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三)

回到开头的问题,在这一事件中,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老师和家长总是纠结于孩子是不是要继续上课外班,但问题的实质不是孩子上不上或者应该不应该上课外班,而是孩子一直存在纪律问题。不让孩子上课外班,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只能使问题恶化。不上课外班的理由只能是:孩子兴趣转移了;老师教得不好,孩子感觉学不到什么东西,等等。我跟家长开玩笑说,如果孩子在正式课堂上一直存在问题,是不是你就会用转学的办法来处理?

所以家长和老师应该坐下来讨论的是,这个孩子为什么会这样?家校联合起来应该做哪些工作?

不回到问题的本质上来,只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最终,会将解决问题变成制造问题的过程。在这里,尤其重要的是,要将任何具体的问题,放在孩子生命成长的大背景下来思考。

但这只是这个问题的实质,如果进一步追问:“问题孩子的实质是什么?”

或者,究竟是“问题孩子”,还是“孩子的问题”?

这不是文字游戏,而是教育的一处关键:麻烦的是孩子,还是问题?新教育实验对此的回答是肯定的:麻烦的是问题,而不是孩子。孩子只是问题的直接受害者,家长和老师,是问题的间接受害者。将问题与孩子剥离开来,是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原则。

不成熟的老师,对问题孩子的直接反应往往是讨厌、厌弃,甚至憎恶。尤其是有暴力倾向或涉及早熟问题的孩子。成熟的老师,往往能采取一些措施控制和改善这种状况。但一个成熟的新教育老师,第一反应应该是悲悯,是对这个孩子的爱,更多的爱。这种爱的本质,是“仁”,是对生命由衷的关怀,是恻隐之心的延伸。孩子的问题会伤害别人,但同时也在伤害他自己。

首先将孩子理解为受害者,这一点至关重要。只有理解了这一点,才能真正地结成同盟。不只是家长和老师的同盟,同时也是家长、老师和孩子的同盟:让我们一起面对,好吗?

新教育小学的老师,都非常爱孩子。如此辛苦工作的背后,这份爱是非常关键的支撑因素。

在新教育小学,从一开始,我们就如此地看重这笔奖赏。

但是,这种爱只是源头,它本身需要丰富和发育,需要由本能的爱丰富为专业的爱。老师爱孩子,不只是因为孩子可爱,不只是因为孩子依恋和信赖自己,当孩子不断地为自己制造麻烦甚至伤害时,仍然坚定不移地爱孩子,这才是真正的爱。并且,这种爱是专业的,它包含了教师深刻的教育学领悟。

这六年的相伴中,注定会遭遇无数的麻烦和伤害,这些会刻入生命中,会让老师疼痛。但没有这种刻写,就没有老师和学生(其实也包括家长)的深度编织,教育,也会沦为技术,而丧失应有的意义与尊严。

(四)

我们(老师、家长、学生)常常会被一些东西遮蔽,从而无法看到更真切的真相。这些东西包括:

1.处境与立场。我们的处境与立场,决定了我们看问题的方式,这就是所谓的“屁股决定脑袋”。

2.自我辩护。生命惧怕被否定,从而,我们会倾向于寻找有利于自己的解释。

3.情绪。旋生旋灭的情绪是最难于控制的,就像蝴蝶效应,先是一阵轻风,最终酿成飓风那样的灾难。因为,有时候我们不断地用大错误去试图掩盖小错误,最终导致了灾难性的后果。

彼此支持的家校环境,并不源于“沟通”,沟通只是润滑剂,强调沟通本身是对沟通的异化。异化后的沟通,往往会肯定彼此生命中的负面因素,而企图遮掩、回避、交易、彼此阿谀……

彼此支持的家校环境,源自爱、信任、对家园般的学校的肯定、以实际行动体现出来的彼此支持,以及价值观。或许最重要的是,对一切问题的思考,总从反省自己开始,积极地谋求解决之道。在这种环境下,纵然家校之间有误解,有冲突,也会很快地自我修复并变得更为密切。

所以我期待家长,是积极、坦率、不掩饰,但对老师充满了信任与尊重。你要相信,退一万步讲,哪怕老师这次误解了,在漫长的交往中,最终一定能感受到家长的支持与善意。

所以我期待老师,同样坦率坦诚,同样通过不断的自我反省让自己更具专业性。只要有爱,不怕犯错,不要轻易抱怨家长或讨好家长,而是真正地一天天地显现自己的专业进步。

所以我期待我们的孩子,在这种充满了爱与反思的环境中,也成为一个有爱,有担当,有反省的人。

有了这一切,就不必担心孩子。孩子最终会变得优秀,这是这所学校必将实现的承诺。只是,不必太着急,相信种子,相信岁月。

二、家校沟通经济学

我经常秉持的信条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这里的“朋友”,同时涵盖了同事与家长。而且,这里的“信”并不是“童叟无欺”的“信”,因为“无欺”的目的是从交易中获利。这里的“信”,是一种康德主义式的对道德的持守。

但我又经常讲经济学,讲博弈,这些词会让人不愉快。但我想说的是,人同时是生物的人、经济的人、文化的人、道德的人,处于高位的道德,仍然是生存程序复杂化、高级化后的结果。所以不理解生物的、经济的人的逻辑,便无法真正理解文化的、道德的人的逻辑,而实际运行的逻辑,从来不是单一的。

(一)

就像师生、上下级一样,老师和家长,也是一对矛盾体,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

这种矛盾主要体现在:

1.家长的利益诉求与教师的效益诉求之间的矛盾。

2.家长的教育观念与老师的教育观念之间的矛盾。

家长的利益诉求比较单一,就是自己孩子的成就。家长纵然愿意有更多的奉献,往往也是建立在这一前提之下(这只是就一般情形而言的,不排除那些“兼济天下”的家长)。但教师的效益诉求就比较复杂,教师必须更着眼于公平与效益。

公平与效益是一对矛盾,所谓公平,就是一视同仁,公立学校往往会公平优先,因为是用纳税人的钱办的学校,就要确保每一个家庭的权益。但效益也很重要,即整个班集体的“成就总量”。应试教育的公平,是片面的公平(考试面前人人平等),落实到每个班级每所学校,往往是效益最低的,这导致了教师资源会投向最有效益的学生,问题学生会因为缺乏效益而被忽略或粗暴对待。

新教育学校也面临着效益与公平的矛盾,但在这里,效益不是以考试成绩为唯一指标,成就指标中包含了人格、智力、情感等多项维度。而公平,绝不意味着平均主义,而是意味着机会均等。实际操作中,更强调资源分配的多元化。例如,优秀生、有特长的学生,就会获得相应的资源(这是强调资源配置中的效益),问题学生有可能获取更多的资源(尤其是注意力资源),这是为了谋求公平,以及体现学校对社会的责任感。老师应该在效益与公平之间努力地取得平衡。

观念的冲突反而更容易处理。因为在家校关系中,教师(而不是家长)才是真正的教育专家(至少应该是),对于理念成熟,拥有自己的使命、愿景、价值观的学校而言更是如此。学校和教师,永远应该倾听家长的呼声并处于不断的调整之中,但根本一点,是家长选择学校,学校领导家庭。——这就像医院一样,病人选择医院,医生主导诊治。轻易地迎合家长的想法,是教师不成熟、不自信的标志。

(二)

家校的冲突是非常多的,而且大半是潜在的。

一个成熟的教师,如何处理这种冲突?并通过良好的应对,获得效益最大化?(一些无良教师,只获得个人利益最大化,这是师德的沦丧。)

说远一些,人类社会,在交往中有两条非常重要的原则:以牙还牙和以德报怨。你遵守哪条原则?实际上,若没有“以牙还牙”,任何种族,包括人类本身,可能根本无法存活,这是最根本的生存原则;若没有“以德报怨”,那么人类也将处于永恒的杀戮之中,也将无法发展甚至存活。这是两套重要的程序,一个较为低级,一个较为高级。但其实人同时拥有和运用这两套程序在应对生活,低级程序并不因为高级程序的出现而消失。因为低级程序乃是本能性的:有人伤害你,你本能地想要还击。如果有人伤害了你,你还能以德报怨,有一颗悲悯之心,那是你大脑高级部位运算的结果,它或许会成为本能,但那已经是后天修炼的文化本能或者说第二本能,而不再是原始本能。

在家校关系中,这两套程序同时起作用,而且必须让它们同时起作用。

一个家长,也可能毁掉一个班级。除了一些极端的家长,每个班级里,还会有一些冷漠的家长。他们看不到老师的辛劳,但老师的些微过失,却会引发他们强烈的反应。所以,这一切都要求老师作出反馈,而老师的反馈,将深刻地影响家长的行为。

(三)

如何反馈?

我首先要强调的是“以德报怨”。如果家长不好,老师就迁怒于孩子,这是有违职业道德的。因为有不好的家长,孩子已经够不幸的了,老师不能雪上加霜。

我通常会对极端自私的家长、冷漠的家长抱以深切的同情。他们自以为聪明,自以为只有这样才能占便宜,但他们意识不到自己以及孩子会因此而付出怎样的代价。在我看来,对这样的家长,教师不要气愤,而首先要抱之以悲悯。这是弗洛姆所说的缺乏爱的能力的人。一个缺乏爱的能力的人,很难获得真正的幸福。

所以无论如何,教师不能因家校关系对孩子进行任何报复,因为孩子是无辜的(哪怕一个自私自利的孩子,也是无辜的,因为自私自利是受害人表现之一),教师必须公平地对待孩子。

说得再明确一些,无论家长如何,孩子送到学校,全部有权利享受应得的权益,享受教师应有的关爱与辅导,这是为人师者应当遵守的底线(实际上,守不住这个底线的大有人在),也是对教师职业道德的考验。

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就无所作为,软弱可欺。这两条原则可以重新表述为:

1.教师必须以德报怨,不因家校冲突而迁怒孩子,确保每个孩子享受自己应有的权益。

2.教师必须恩怨分明,让支持自己工作的家长获得更多利益。

这又是两条貌似冲突,其实必须并行使用的原则。前一条原则,适用于底线;后一条原则,适用于奉献。此外,我们也应当明白,教师的责任,并不是无限责任,而是有限责任。“把全部生命奉献给孩子”,这是一种激励性的说法,并不是教师应该遵循的原则。

(四)

打个比方,一份职业,要求教师支付100个能量单位。但教师实际上支付的,可能是150甚至200个能量单位。那么,这100个能量单位,必须公平(而不是平均)分配,确保每个孩子享受到应有的权益。但多出来的50~100个能量单位,却不一定要公平分配。这里还是一个经济学问题,其目的,仍然是增进班级的效益总量。

多出来的部分(主要是注意力资源),如何分配?正常情况下,会分配给两端(问题学生与优等生)。但是,你必须拿出一部分来“支付”部分家长,主要是那些支持理解你的家长,尤其是为班级作出贡献的家长。

这其中,尤其重要的,是让负责任的家委会成员,以及为班级提供较多协助的家长,获得最大的利益。这里的效益是多重的:

1.这是一种回报:家长的“投资”应该获得回报,虽然有些家长很愿意做义工,并不见得要求回报,但是给予回报,正是对他们贡献的最好的肯定方式。

2.如果参与度高的家委会(形同虚设的除外),他们自己的孩子在学校里得不到更好的发展,这不但会降低他们的热情,而且会令他们难堪和难以服众:我自己的小孩都在一天天退步或停滞不前,怎么好意思说三道四?

3.如果热心家长的孩子相形之下进步很大,就对其他家长形成了暗示,班级就会获得更大的积极支持。

这是一种家校沟通的经济学,也是一种经营班级的智慧,更是一种对于家长的责任感。家校之间需要这样的不断的激励,否则,不但会影响到积极的家长的热情,还可能导致更多家长对班级工作的冷漠。

(五)

老师有时候会动辄得咎,被家长指责。很少有家长能够体会到教育教学工作的复杂性,以及老师为此承受的心理压力和精力成本。

所以,老师必须运用经济学杠杆,作出反馈。

有家委会倡议家长交纳一定的费用用于班级(这种行为老师不应该暗示和支持,更要明确地反对强制),有家长不乐意了:这是公立学校还是私立学校?

这个家长说的是对的,学校姓“公”,为什么还要私人再给予支持?但这个家长为什么不反过来想想,对应的逻辑是,学校姓“公”,为什么还要教师额外付出?如果教师也一副公事公办的面孔,而不倾注心血,只完成教学任务,会是怎样的结果?

权利与义务是对等的,永远不要忘记这一点。教师如果不对个别家长作出反应,会导致自身的软弱可欺,必须通过反应培养家长的责任感。

有位家长永远是气势汹汹地指责老师,动辄为一件小事打几十分钟甚至一个小时电话,老师很苦恼,问计于我,我说,这很简单,拒绝接听他的电话,永远冷处理。他要跑到学校来责问:为什么不接听电话?就明确地告诉他,放学后的时间,是老师的私人时间,老师没有义务下班后还处理公务(很多家长都意识不到,下班后跟老师沟通,要心怀感激,幸亏是中国老师,要在美国,这是对私人领域的侵入)。如果是上班时间,对不起,我正在上班,有一班孩子等着我,没时间。老师确保处理问题的流程规范,家长不服气,请你逐级上访吧,只要我行为无过失,上访何用?

为人师者,要有善良,但不能没有智慧,初为人师尤其要注意。

(六)

在师生关系方面,我们讲彼此驯养;在家校关系方面,最好的状态也是彼此驯养。

这意味着,彼此之间建立起高度信任关系,纵然教师不成熟,纵然有种种过失,家长也知道教师是爱孩子的,并非有意要伤害孩子,这种谅解,是教师努力工作的重要动力。同样,教师也会让家长感觉到自由放松,一个孩子,不应该因为自己父母的富贵贫贱而得到差别待遇。家长支持学校,更多的是情感支持,是表达信任,是传递正能量,不能把财物置于家校关系的核心,并成为判定家长是否支持学校的唯一尺度。

所以家校工作中的经济学,不是为了中饱教师的私囊,恰恰是为了教育教学的尊严,为了教育理想,为了整个班级能够得到最大的发展,为了所有孩子能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三、家校沟通中的爱与尊重

丰台新教育小学门前的路很窄,又有小区的车停在路边,门口经常就堵上了。尽心尽责的家委会提出了许多建议,学校决定,家长的车不要在学校门口停放。

结果,没几天,就发生了一场冲突。一位老师阻止一位家长在校门口停车,家长不乐意,言语间就冲突起来了。家长居然还往窗外吐了一口痰(家长后来解释,是自己的习惯,不是故意的)。

老师把这件事记录下来,包括跟家长(实名)的对话,发到了家长群里。结果,引发了新一轮的波澜……

我建议把这件事的整个过程做一个详尽的记录,原始发言全部保存,永久性地作为学校的档案。

作为学术校长,我始终考虑的是,所有人能从这件事学到什么?

(一)

停车冲突的是非是很清楚的,责任主要在家长。(具体言语冲突中,或许双方都存在沟通方式的问题,暂不计。)

事止于此的话,解决方案很清楚:

(1)由班主任出面,详细了解情况,并建议家长来学校向值周的老师致歉。最好夫妻都来,这样有一个人可以从中调整,避免尴尬。致歉,主要是做自我反思。在致歉过程中,老师也应该做一些沟通方式上的反思。责任有主次,但并非得理者就不需要反思。何况,这种反思主要是传达一种善意。

(2)学校层面的反思。学校层面的反思,是重点,这件事,要反思的不仅仅是当事人,学校也要为校门口管理停车这件行政行为本身进行深刻的反思,并作出积极的调整。

学校首先要反省:乱停车的问题,责任真的全在家长吗?

未必。作为学校,要追问自己:

(1)我是否确定了明确的停车规则?这规则合理吗?是不是经过了实地勘察与反复讨论?有没有跟家委会讨论过?有没有给家长对规则进行审议的空间和时间?

(2)我是否把规则发布给了全体家长?网络发布是有缺陷的,家长不一定上网,上网了也不一定能看到完整的信息。我有没有做到将规则书面化,并要求家长提交回执?

(3)我是否在确信规则已经被家长知道并理解后,及时在学校门口进行反馈?反馈很简单,一开始提醒(家长可能忘记了),如果有家长反复如此,记下车牌号,在家长群公开批评,这是为了捍卫规则。

作为学校,在这类事务上,一定要防止草率,必须考虑:

(1)如果不允许家长把车停在校门口,那么,家长可以把车停在哪里?不替家长着想,肯定不合理。

(2)确定了规则之后,要严格执行规则。以这次为例,很可能的情况是,规则未明确,许多家长乱停车,然后你抓住一个家长批评,这个家长肯定有意见:别人可以,我就不可以?!就是说,要确保规则被执行且始终如一。

这起冲突,本身并不是什么大事,但是类似这样的冲突,可以帮助新学校快速成长,完善自己在行政方面的诸多漏洞——这是它的积极意义。

(二)

继发的波澜,始料不及。值周老师显然非常生气,将门口发生的一幕记录下来,发到了家长总群中,四个班家长都看到了。并且,立即引发了一轮针对那个家长的批评,有些批评过火,几乎成了讨伐。

这让我非常不安,我知道,这次是老师做错了。为什么?我先说明几条原则:

第一,老师是有高职业素养的人群,必须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简单地“以牙还牙”。无论何等情境,都要让自己的言行符合职业规范,不能意气用事。意气用事必定导致犯错误,使事件复杂化。

第二,在家长群中,对于这类事件,通常必须作出反馈。但反馈时,要隐去家长姓名(其实也是孩子的姓名)。因为反馈的目的,不是打击报复这个家长,而是提醒其他家长注意,不能再犯类似的错误。事是核心,人不能成为核心。我们教育孩子时,要遵守“对错误零度宽容,对灵魂无限爱护”的原则,我们与家长交流也是一样,家长再怎么犯错,除非极端的情形,通常都是“人民内部矛盾”,是自家人之间的冲突,坚持是非观,但是,对人始终要有宽容,要保持一份善意——哪怕你对我不善,我也对你保持一份善意,这非常重要。

第三,最重要的一条原则,是家长与老师的冲突要让孩子毫不知情。如果教师借家校冲突惩罚孩子,是严重违背教育伦理的行为。(你可以减少对孩子的额外付出,但你不能不履行作为一个教师的职责。)家长和教师在孩子面前彼此维护对方的权威,这是极端重要的,不能因为一时意气,让孩子承受不应该承受的东西。

第四,在任何沟通或反馈中,教师必须以自我检讨开始。哪怕无可检讨,也可反思自己的沟通方式,这种姿态中,也包含了一份职责素养。

第五,只要发生此类事,教师都应该对事件的前因后果进行不带感情色彩的客观的描述,尤其不能隐瞒自己做错的部分,尽可能地还原真实情形。

(三)

老师公布名字的行为,又引发了家长们的对峙。

有些家长指责该家长行为不妥,没有给自己的孩子树立榜样。另一些家长,主要是该班家长(抱团行为是可以理解的),又出来反击,说为什么老师要组织讨伐家长?

这一次,双方都有对的地方,但双方都同时也错了:

(1)该家长行为不妥,所有人都要认识到。

(2)不应该把批评变成讨伐,对事转为对人。

那么,最好的反应方式是什么?是恕,是“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家长可以这样反应:校门口乱停车确实会影响到孩子们的安全,影响到学校秩序,老师提醒得对,我们一定注意,一定从自身做起,不违反学校的停车规定。(有家长就是这样反应的,这就是聚焦于事,是让事件朝着积极方面发展。)

家长也可以这样反应:这件事,确实是家长的不对,我也能理解老师的感受。但强烈呼吁,不要公布当事人的姓名。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家校作为一个共同体,应该“对事不对人”,所以建议其他家长,我们不要再批评这位家长了,我们更应该反思自己,有没有乱停车,有没有遵守相关规则?(如果是家委会成员,还应该说,这件事,家委会也有责任,工作没做好……)

只是抱怨对方,而不自我反思,很快就成为相互攻击,这有助于解决问题吗?

很快,二班家委会作出决定,二班家长退出全校性的家长群。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家委会撑腰了,犯错误的家长说话不一样了……

我替他难过,因为他缺乏真正的担当。我如果是他,我会这样反应:

(1)这件事情,责任主要在我,我不应该……

(2)但是,也有误解的地方,我有摇下车窗乱吐痰的习惯,那天早晨我的这个行为是不自觉的,根本不是也不可能是针对老师的,但老师误解了,再次致歉……(如果还有其他类似的细节被误解了,一一指出。)

(3)感谢各位对我的批评,我一定改正错误。虽然有些家长言辞激烈,但用心是好的,我们都是为了这所学校,为了自己的孩子啊。

老师公布姓名,从学校、老师、旁观者的角度,是一个错误。但作为当事人,则反而不能认为这是一个错误,而应该选择坦然承受,这种承受,是表达歉意的最好方式。

这次,事情变得非常严重。因为前面是家长们各自发表自己的观点,而家委会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组织。这不是一个人的意气用事,这代表了一个组织的意气用事。如果作为一个组织的意气用事的话,我就必须作出回应。

我的原则很简单:每个人,请为自己的言行负责,家委会也不例外。因为家委会的决议,是代表全体家长意见的,否则,不成非法决议了?

负责意味着什么?首先,全校性的家长群,将拒绝已经退群的家长再度加入(没退的当然也不清除)。因为,你们已经作了选择。

本来,家委会合宜的反应应该是:

(1)分担错误。家委会出面,意味着这个班级所有的家长都是“一家人”,所以,一个家长的错误,整个“家庭”要为此道歉。

(2)保护“家人”。呼吁停止带有讨伐行为的批评,对事不对人。

在新教育小学,有过类似的事情。有一次,有老师不点名地在工作群里批评了另一个年长得多的老师。那个老师看到了,非常诚恳平静地说:“这个没点名的老师是我,这件事我做错了,感谢××老师的提醒,我以后一定注意。”这个行为,赢得了我的敬意,相信也赢得了其他老师的敬意。

没有自我反思的批评,不但是缺乏力量的,而且是没有合法性的。这不是批评,也不是维护,这只是相互攻讦。

(四)

什么叫“正能量”?什么叫“相互支持的家校环境”?一遇到冲突,有多少人会首先反思自己?冲突的积极意义,是所有人都要从中学习。

我想,在良好的家校关系中,都要遵守一些共同的原则,罗列如下:

第一,家校关系不是交易关系,不是敌我关系,而是相互支持的关系。凡是不利于营造相互支持的环境的行为,都是错误的行为。在冲突中,要控制自己的意气,始终保持必要的理性,确保事情最终朝着建设性的方面发展。

第二,家校关系要遵守一些恒定的价值观,人人要有是非心,不能因为自己的立场,不顾是非,只考虑对自己是否有利,而不管别人的感受。

我喜欢这样的场景,有家长跟我剧烈地争吵,因为他认为我的言行违反了原则(而不是因为我的言行让他不舒服),他甚至不在乎自己的小孩在我们学校读书,他只是坚持他认为对的事情。这样的家长,我会始终保持敬意,因为我知道他有底线,有超于利己行为的原则。

有些时候,家长会因为不想得罪老师或校长,而发违心之言,这是令人难过的。因为家长低估了你,以及你的老师们的人品。他们觉得如果得罪了你,你会迁移到他的孩子身上。

事实上,我会作出反应,经常是剧烈的反应,因为我是一个原则性非常强,并且骨子里很强悍的人。但迫使我作出反应的,不会是讲道理的家长,不会是观点和我不一致的家长,而是自私自利,置共同体利益于不顾的家长。而且,我的反应也不会是突破职业底线,或拿孩子作为工具。再生气,我也会履行工作职责。我的反应是甘地式的,“非暴力不作为”,但“不作为”,不是指工作职责内的不作为,而是工作职责外的“不作为”。因为我如果不反应,家长就不会反思和调整自己的行为,最终,不利于整个团队的发展。

第三,对事不对人,彼此的爱与尊重,在良好的家校关系中具有特别的意义。所以,我们不收家长礼物,我们提倡老师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学生,我们将爱(而不是分数)置于师生关系的核心,我们自然渴望得到同等的对待。但是,凭什么说我们彼此是相爱的?如果一点小小的冲突,一点小小的面子,都能引来彼此攻击的话?

家长错了,但我要求学校和老师首先反思,尤其是学校。而家长姓名被公布,也让我尤其不安。我立即提醒相关老师必须致歉,提醒班主任这些事不能涉及孩子,提醒其他家长要对事不对人……这基于我的原则,基于我的立场,也基于我一直把家长没当成外人,而是觉得在新教育学校,家校都是一家人。对我来说,这些不是口号,我会把这一切变成实实在在的行动。

老师错了,我会批评老师,和老师深度交流,协助老师理解为什么错了。但我爱我们的每一个老师,我知道,相比其他学校的老师,他们非常辛苦。对我来说,批评或交流,都不是指责,而是爱的深刻表现。如果我不爱我们的老师,我就没有资格批评他们。

标签:;  ;  

家庭中的爱与尊重--学校交往--丰台市新教育学校札记_新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