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自主治理学校的实践探索
●马长俊
让师生成为学校治理和权利主体,共同参与学校组织管理,都江堰北街小学外国语学校探索了一条从传统“管理”到现代“治理”的科学发展之路。
师生自主治理推动了教师发展,近年来学校培养了都江堰市学科带头人6 人、都江堰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7 人,以及成都市学科带头人和特级教师2 人、成都市教坛新秀和优秀青年教师4 人,老师们展示省市级、跨省级课堂百余节。
师生自主治理助推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篮球特色学校”“全国书法教育示范学校”“全国少儿科学体验活动基地示范学校”“全国书法教育工作先进单位”,以及成都市“先进学校”“艺术教育特色学校”等,连续九年获都江堰市教学质量综合评估第一名。
师生自主治理实现了低耗高效、一人多岗的效能管理。全校1700 多名学生,校级领导仅2 人,中层领导仅7 人,绝大多数行政干部都是双岗双责,既承担部门管理职责,又肩挑教学和班主任工作。
以上事实显示,师生自主治理效能高,带来了学校管理质量与效能的显著提升。
3.7 散装食品。未预先定量包装,或者虽然经预先包装但需计量销售的食品、食品原料及加工半成品,或经营者为便于销售事先称量的简易包装的食品、食品原料及加工半成品,包括裸装和非定量包装的食品,但不包括新鲜果蔬、鲜冻畜禽产品和水产品以及需清洗后加工的原料等。
一、走向师生自主治理的学校精神文化建构
(一)价值共享
学校治理的核心是一种先进、人文的精神文化引领,其核心是价值共享。
师生自主治理学校的过程,最重要的是师生动力激发与潜能开发。我们注重建立管理主体动能充分激发、潜能充分开发的内控型考评机制。主要是自我考评与相互考评,考评的主体是上下性考核、平行性考核、自助性考核三结合,并向自主性考核转向,放大自主性考核的权重。
广州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历史的古老城市,在岭南文化的滋养下,这座城市形成了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独特的人文气质。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和经济建设的重镇,今天的广州已经发展成为珠三角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之一。目前,广州正在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民生幸福为主旨,致力于新型城市化发展的创新实践。
三是需求共享。将组织发展与个体发展统一起来,杜绝把管理对象变为工具,学校制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都要发放意见征集表,充分征求教职工的意见;实施菜单式培训,根据教职工需求提供培训福利;充分尊重、发展师生的个体需求,成就学校和师生的需求发展。
二是利益共享。让所有成员都有一种获得感、发展感,共享学校发展价值。学校不断改善教职工待遇和工作条件,切实关注其身心健康,开展健康有益的集体活动,丰富教职工的精神生活,为其缓解工作压力,增强集体凝聚力。尽心关注、维护教职工的生存权、发展权,学校采取“多劳多得”和“优质多得”的分配原则,在评选名优教师的同时注重特色教师认定,尽可能让每个人都成为特色教师。
(二)权力共享
学校治理要求构筑多元权力主体,使师生在学校组织生活中分享管理权力,而不是成为组织管理中权力压制的对象。这种分权放权的目的就是赋能,旨在充分激发所有权力主体的创造力和贡献力。
我校办学愿景强调“共享成长幸福”,让师生参与到学校决策与管理中来; 让师生在课堂生活中享有话语权,形成平等的公共交往关系;让师生共享课程权,使课程中的权力关系从“威权性”走向“共享性”。学校建立议事会,主要围绕教育教学、教育教学辅助、教职工团队建设展开专题研讨。学校邀请师生代表列席行政会议,增强行政会议的民主度、 透明度,落实师生知情权、参与权。推进依法办学,实行党支部、工会、教代会监督并举,重大事项落实民主决策,推行民意收集、整理、反馈、整改机制,增进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强化归属感。
(三)责任共担
学校实现师生自主治理决策权、 参与权、 知情权、监督权“四权统一”机制。决策权显示管理的主体性,无决策权就只能是被管理者;参与权体现的是治理者既是管理主体又是实施者; 知情权是决策与参与的前提;监督权是监督他人与被监督,是实现管理功能的重要保障。“四权”统一的制衡性权利机制,是保障自主治理的外驱性推动力。
有那么一会儿,皮特和我只是站在那里,盯着对方看。接着,皮特缓缓抬手到脸旁,胳膊肘弯曲,膝盖也屈了下来,好像随时准备跨步进攻。
二、构建师生自主治理体系
师生自主治理体系是一个具有融通性、动态性、开放性、发展性的学校治理体系。各治理主体融会贯通,治理目标、内容、过程、评价等动态呈现,不断总结经验并根据新的变化调整修正,从而带来发展新动力。就师生自主治理体系的发展性而言,包含三层内涵:一是要素发展;二是结构与要素互促发展,以要素的整合、要素互补促进发展;三是优化治理结构促进人的发展。
(一) 构建师生服务体系和学校课程发展体系
学校实施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改组教导处为课程发展与指导中心,指导教育教学课程活动实施;成立课程质量监控中心,督导评价课程实施效能。改德育处为学生发展中心,注重学生心理教育、家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成立课程服务管理中心,保障教育教育课程有序实施。工会下设教职工评优委员会,决策、主持学校评优、晋级、评职工作。
推进教育教学活动全科课程化,学校成立课程决策中心,成员包括校长、老师、学生和家长,让师生参与课程建设决策。学校课程调控中心组织运转,各课程组负责实施,课程调控中心指导和评价学校课程实施情况,向课程决策中心反馈课程调控情况。课程质量监督评价中心督导课程调控决策和课程实施情况,分别向课程决策中心和课程调控中心反馈课程实施情况。其优势在于:第一,从决策到实施,责任分明,权力分散性集中;第二,克服传统的课程教学只管决策实施,缺乏第三方监督评价的弊端,形成相互激发、相互制约、促进发展的管理闭环体系。
(二)实现师生自主治理的“四权”统一机制
学校治理的核心是入情入心,促进心之和谐、心之共鸣。管理是管人不管事,治理是管心。只有把心管理了,才能进入治理层次。师生自主治理是基于治理理论和教育发展现实的价值选择。我们在明晰多元治理主体职能边界的基础上,寻求一种互动、合作、博弈、制衡与共生的多元治理方式,以解决恒久性、永久性问题。
实现学校利益主体价值共享,做到权力共享、责任共担。我校在“尽责至善,和谐向美”文化引领下,强调每一位师生的责任感,要求每一位教育参与者做到最好,在和谐的氛围下突出“教育品质”的核心追求和“培养人、发展人”的核心责任。深入了解、全面关心教职工发展,促进其整体素质提升; 深入研究、全面尊重、深切关爱学生,促进其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做到“校长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服务,教师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服务,学校为师生的共同发展服务”,实现“教师领先发展、 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持续发展”。以此明确学校治理的目的和方向——走向师生自主治理,合理解决保障学生基本教育需求与满足多元教育需求之间的关系,尽可能维护教育过程公平,保证差异公平,提高教育效能,顺利实现教育目标。
对于关涉自身利益的事情,师生更应有知情权。如有权知道与课程教学、奖励处罚、纪律规范等有关的信息,以及奖励、惩罚、学业、考核等问题。学校在公共管理中出现的公共问题也应让学生知情,比如学校公共卫生问题、学校建筑存在安全隐患、学生感染流行病等,既要让师生知情,更要调动他们一起协商解决,发挥其自主治理的主体作用。
并不是所有撒料区域都符合需要撒料的条件.例如,若某些区域面积过小,可能会导致装甑撒料执行机构最小撒料量大于实际所需撒料量,故可以根据分割完成的撒料区域所拥有的像素点数量对撒料区域做进一步的筛选,并将撒料区域像素点的数量作为撒料区域面积.图7是撒料区域面积大于的撒料区域,并保留图6中的编号.
为更好推进师生自主治理,我们让师生充分参与学校公共管理和重大问题决策: 学校管理活动涉及师生权益时,必须邀请师生参与,充分协商讨论;涉及学校公共生活重大决策时,把师生纳入决策过程,如实施学生大队、中队、小队自主管理模式,班队干部实行自主报名、 竞选参与、轮流担当机制。
这种师生自主治理体系的构建,通过赋权赋责体现赋能,促进了教育教学生产力的优质高效发展。
1.产品标准:GB/T 18477.1—2007 埋地排水用硬聚氯乙烯(PVC-U)结构壁管道系统第1部分:双壁波纹管材。
三、促进管理主体动能的充分激发
一是价值取向一致。学校加强文化渗透,强化理念认同,通过学校文化解读,让学校发展理念、服务理念、质量理念、运营理念深入人心。落实“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体育人理念,让“学生喜欢,教师幸福,家长满意,同行认可,政府信任,社会称赞”化为全员认知认同的奋斗目标。
在实践探索中,我们让班级、学科、教师个体、管理组织自己提出发展目标,经组织论证转化为可行性目标。考评标准也由自己提出,经组织论证转化为组织的考核标准。自己展开考评,并经组织论证形成考评机制。
我校实行教师考核三级评价体系,学月绩效、学期绩效、年度绩效均是老师提出,提交教代会和全校教师大会修订,表决通过,自我评价分值占50%。教师的评优晋级、评职由工会组织实施。学校设立展示栏,参评教师张贴申请表,自行阅读其他老师的材料,对照进行自我考评和自我淘汰。特别是学生对老师、老师对行政的满意度评价,占学校评价70%的权重。这种考评体系的运行,最大化激发了管理主体的动力与潜能,有效促进了学校发展。
在探索师生自主治理的实践中,我们获得了两点启示:一是走向科学高效的师生自主治理,学校组织的公共权力不能由少数领导或教师享有,而是全体师生共享。二是必须实现治理主体权力制衡、责权共担。我们坚信,只有做到这样的学校治理,才能充分赋能,带来学校发展、师生成长的蓬勃生机与旺盛活力。
【编后点评】
邓 云(1973-)为本文通讯作者,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食品加工与营养,email:y_deng@sjtu.edu.cn
怎样建设师生自主的现代学校治理体系,文章论证了以下路径:一是基于师生自主治理的学校精神文化建构,做到价值共享、权力共享、责任共担”。价值共享做到价值取向一致,实现利益与需求共享;权力共享要构筑多元权力主体,放权赋能。二是建立自主、扁平、协同、闭环、高效的管理结构。实施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改教导处为课程发展与指导中心;改德育处为学生发展中心,建立课程服务管理中心、课程质量监控中心,充分发挥各主体力量,通过协作与制衡,实现管理效能最大化。三是运行决策权、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四权统一”机制。四是充分激发管理主体的发展与创造动能,实施管理主体动能激发、潜能开发的内控型考评机制,放大自主性考核权重。其经验启示我们:走向科学高效的现代学校师生自主治理,要求价值共享、权力共享、责任共担;建立充分赋能的自主管理体系与机制,从而充分激发学校人的发展力与创造力。
“她的学习能力我一点都不担心,就怕她不喜欢这里的生活,不能适应这边的学校,唉,像你们年轻人喜欢这边的生活么?”她问道,问得很急切,仿佛我就是她的女儿,想知道我的回答如同她所想的一样。
(作者单位: 都江堰市北街小学实验外国语学校,成都611830)
(栏目责任编辑:张泽科 jyglzzk@126.com)
标签:学校组织管理论文; 自主治理论文; 师生论文; 实践论文; 外国语学校论文; 权利主体论文; 共同参与论文; 科学发展论文; 都江堰市北街小学实验外国语学校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