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天心中心小学 342111
摘 要:在教学实践中因为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和传统的考试制度的制约,有效教学往往流于形式而缺乏应有的效果,成为数学教学质量发展的瓶颈。为此,需要不断加强课改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结合教学实际,调整教学方法;注重教学引导,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从而全面升华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堂教学 有效性 教学方法 引导 主体地位
新课程提倡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因为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和传统的考试制度的制约,有效教学往往流于形式而缺乏应有的效果,成为数学教学质量发展的瓶颈。为此,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际,对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进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和思考。
一、结合教学实际,调整教学方法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标要求来分析教材难点、深度,从而明确教学目标,选择处理教材的恰当方法,精心设计教案,结合教学实际,调整教学方法。对“课标”中有的而教材中没有的要作适当的补充,对教材中难度较大的要敢于降低难度,对教材中理论性太强而课标中又没作要求的要敢于删掉,对教材中顺序处理不妥的要敢于适当调整顺序。
当然,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堂内容与学生状况,选择是否需要情境创设、教材中的情境是否可以换成更符合学生实际生活的情境;教师还要善于根据所教不同学生的差异进行分层教学设计,让全体学生都得到适合于自己的不同的成长。
二、注重教学引导,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传统数学课堂教学过分注重结果而忽视了过程,过分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思维的培养,过分强调教学任务的完成而忽视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为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教学引导,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生动、形象的描述,能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展现知识的内在规律,突破时间、空间、抽象、宏观、微观的限制,让学生充分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开拓学生的视野,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强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是通过一段时间教学之后,让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或发展。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不想学或学了没收获,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也是无效教学;同样,如果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没有得到应有的发展,也是无效或低效教学。所以,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解题策略,体现自主,创设合作,引导探究,注重过程,让学生在有效教学过程中获得有效的个性发展。
三、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升华教学效果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充分组织好课堂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更积极主动地发挥其学习的主体作用,从而升华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无论怎样改,教师都应该以学生能力的发展为重点,在教学过程中防止表面化和形式化,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要有一定难度,但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踮一踮,摸得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只是注意外在表现方式,应更多地注重内在品质,根据学科特点与学生年龄特点,设计真正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活动,设计具有挑战性、激励性的活动,激发学生复杂的思维和高水平的认知。例如问题:跳绳比赛时,每人跳3分钟,丽丽跳了327下,佳佳平均每分钟比丽丽多跳了12下。佳佳一共跳了多少下?
不少学生的解答是:(327÷3+12)×3=363(下)。
我引导学生:有没有更多的解题方法?为此,学生有了更直观的理解和解法:327+12×3=363(下)或12×3+327=363(下)。
当然,让学生懂得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在多样性的方法和途径中,通过比较和判断,选择正确、合理、科学、简捷的方法是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为学生以后参与数学及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和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奠定必要的基础。
新课程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不断加强课改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结合教学实际,调整教学方法;注重教学引导,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从而全面升华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叶澜 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2]刘杰 课程改革中令人困惑的几个问题[J].教师博览,2007,(02)。
[3]杨庆余 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史宁中 教育与数学教育[M].东北师范大学,2006。
[5]刘加霞 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教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论文作者:廖建财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6月总第20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2
标签: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小学数学论文; 注重论文; 教学方法论文; 教材论文; 《素质教育》2016年6月总第20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