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机构债务结构的变化及其影响_银行论文

金融机构负债结构的变迁及效应,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金融机构论文,效应论文,结构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引言

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和理论分析都说明,金融部门的发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金融产业的发达离不开整体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金融产业的发展与结构的优化,对整个经济的增长和结构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导向和推动作用。

本文主要从资金来源角度研究了近十余年来我国金融负债的总量变动,负债在不同融资主体之间的分布以及各类金融负债的结构变迁,以此分析我国金融负债结构演变的成因,对国民经济运行的正负效应及优化途径。

一、金融机构负债总量加速增长,负债主体仍集中于国家银行[①]

我国的金融机构在城市主要以国家银行为主,在农村则以农村信用社为主(这也为后文的实证分析所证明),二者负债总量综合考虑,基本反映了金融机构的负债总量情况,表1给出了从1980~1994年国家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负债的变动情况。

表1 国家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负债的变动

注:①包括流通中现金、各类存款和金融债券;国家银行为人行、工、农、建、中、交行。

②仅包括存款。农村信用社的负债本来还包括借入银行款、其它负债等,但由于资料限制,且考虑到存款占其负债的比重一般均在75%以上(1990年75.8%,91年为83.2%,92年为79.6%),故以存款近似反映农村信用社的负债。

③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85,1995。

从表1可以看出,国家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负债由1980年的2277.18亿元增至1994年的42371.2亿元,14年增长18.6倍,年均增长达23.22%。并且,这种增长呈明显的加速趋势。如表1,1981~1985年的5年内,国家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负债总额年均增长率为21.32%,而90~94年的四年间,年均增长率达26.54%,比前者提高了5.22个百分点。[②]

从负债在不同机构间的分布看,1980年中国仅有国家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两类金融机构,尚不存在非银行金融机构,其中银行负债又占了总负债的近90%。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逐渐出现了城市信用社,信托投资公司和保险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然而,到1992年底,国家银行及农村信用社负债仍占金融机构总负债的91.05%,非银行金融机构所占比重甚小。银行作为金融机构负债主体的格局仍未改变(如表2)

表2 金融机构负债增长及结构变迁

注:①包括各项存款、债券、流通中现金,由于国家银行负债和农村信用社负债之间存在一定的交叉和相互依存关系,表2中第一项数据反而小于表1中一、二项数据之和。

②仅含各项存款。

③包括金融信托投资公司各项存款、发行债券和代理发行债券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保险责任准备金。

④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年鉴》(1993年)

进一步观察1993、1994年金融机构负债的机构构成的变动,可以看出1994年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负债(1+2+3)仍占总负债的89.25%(如表3),但比1992年还是有所下降。银行系统负债(1+2)占77.66%,而商业银行负债的91.80%又集中在四大专业银行。与1992年比,城市信用社负债增长迅速,集中的社会资金从1992年的821.9亿元增长到1994年的2535.5亿元,增长了两倍多,占金融机构负债的比重上升了2个百分点。其它金融性公司如各类财务公司、保险公司、信托租赁公司也有进一步发展(到1994年底,全国共有387家金融信托投资公司,29家财务公司,11家金融租赁公司),但负债比重却略有下降。

表3 1994年中国金融机构负债状况表

余额(亿元)比重(%)

1.中央银行①10582.821.60

2.商业银行②27470.456.06

其中:四大银行 25217.951.47

3.农村信用社 5681.111.59

4.城市信用社 2535.5 5.17

5.其它非银行金融机构③

2728.8 5.56

合计 48998.6100.0

注:①含发行货币、非金融机构存款、中央政府存款、债券。

②商业银行为按《金融年鉴》口径的国有商业银行、全国性商业银行、其它商业银行;四大银行指工、农、建、中四银行,还包括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③含财务公司、信托租赁公司负债及中国人民保险公司责任准备金。

④由于94年统计口径的变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分开统计,三者加总不能和表2直接对比,但大致可以反映变动趋势,故和表2分开列出。

⑤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年鉴》1995年

综合表1、表2、表3,14年来,我国金融机构负债迅速增长,14年内负债增长20倍以上,年均增长率在25%左右,且负债呈明显加速趋势。从负债的机构分布看,虽然非银行金融机构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银行、信用社负债仍占绝对比重(近90%),特别是四大专业银行占有绝对优势。

从数量上看,金融机构负债总量的加速增长,一方面反映了其集中社会资金的规模迅速扩大,另一方面它反映了非金融机构以对金融机构债权形式所持有的金融资产的迅速扩大。这是与我国经济发展进程相适应的,是金融改革的重要体现。从负债的分布看,负债机构的多样化反映了筹资渠道的多样化,说明金融组织体系日趋完善,也增加了非金融机构资产选择的可能性。

然而,国家银行仍是金融负债的主体。虽然这从宏观调控上或许有利于政策的实施,但在银企关系尚未理顺,产权制度尚未彻底解决前,银行的“软资产,硬负债”的矛盾仍将很突出。负债过分集中于银行增加了银行经营的风险,加速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有利于减轻国家银行压力。

二、银行负债以存款为主,商业银行处于“超借”状态

如前所述,14年来银行作为金融机构负债主体的格局始终未变,可以说银行负债状况的好坏体现着整个金融负债结构的优劣。

把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合在一起考虑,整个国家银行体系的负债包括各项存款、债券、流通中的货币及对国际金融机构的负债。

近14年来,存款一直是国家银行体系负债的主要部分,约占80%左右,这一比例变化不大。现金比重却从16.98%上升至19.75%,这体现了一定的通货膨胀压力。债券从无到有,有了较大增长,但所占比重仍不到1%。而对国际金融机构的负债从量上虽然增长了5.34倍,比重却有所下降(如表4)。

表4 国家银行负债构成

1980年 1994年

余额(亿元)

比重(%) 余额(亿元)比重(%)

1.各项存款 1658.64

81.3429327.879.46

2.债券......

73.7 0.19

3.对国际金融机构负债 34.271.68 217.3 0.59

4.流通货币 346.20

16.98 7288.619.75

总计

2039.11

100.036907.4100.0

注:本表国家银行含人民银行及工、农、建、中、交五大银行。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85,1995

以上给出了整个国家银行体系负债的纵向对比,若只考虑商业银行,则其负债可分为存款性负债和借款性负债,前者包括各类存款,后者包括对中央银行借款、同业拆借和债券发行。1994年,我国存款货币银行和国商业银行的负债结构中存款性负债的比重分别为76.65%和70.34%,借款性负债(2+3+4)的比重分别为23.35%和29.66%,其中借款性负债中近95%是向中央银行借款(如表5)。需要强调的是,向中央银行借款是会增加基础货币投放的。

表5 1994年存款货币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负债结构

注:按《金融年鉴》口径,存款货币银行含国有商业银行、全国性商业银行、其它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城市信用社、财务公司和中国农村发展银行。故存款货币银行的统计口径大于商业银行,以此近似反映我国全部商业银行的负债状况。国有银行含工、农、建、中四行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年鉴》1995年

由此,可得我国存款货币银行负债的两大特点。

1.负债形式单一,基本上未改变单一存款形式的格局,存款性负债占总负债的四分之三强,债券比重不足0.5%,其中四大银行又垄断了债券发行的96.53%。

2.存款货币银行,特别是四大银行对中央银行处于“超借”状态,1994年,四大银行对中央银行负债占存款货币银行对中央银行负债的98.7%,反映了其在对中央银行借款中的垄断地位。这既不利于中央银行执行独立的货币政策,也不利于专业银行转换经营机制。

形成这一格局的原因对外是由于来自企业和地方强大的贷款要求压力,对内则由于存款货币银行缺乏内部约束机制,为求盈利性,片面追求规模。在规模管理的环境下,银行一方面争取较大的贷款规模,另一方面千方百计寻找资金来源,包括努力吸收存款(特别是储蓄存款)和争取更多的中央银行贷款。在很大程度上依靠中央银行的支持扩大自己的业务是中国存款货币银行行为很突出的特点之一。

在讨论这一格局的后果前,我们先需结合银行在资产方面的情况。1994年末存款货币银行对其它部门的债权为38640亿元(其中债券部分极少,绝大部分为贷款),对中央政府的债权为460亿元(参见附表1)。二者之和远大于其吸收的各项存款之和,这也是其向中央银行超借的主要原因。从贷款的对象看,占84.07%的贷款为对国有企业贷款(参见附表2)。而国有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国有企业资金利税率已从1980年的24.8%下降至1994年的9.77%。从贷款质量看,我国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低下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按保守的估计,不良贷款率在20%左右,以38640亿元债权计算,不良贷款当在7728亿元左右,而存款货币银行的所有者权益仅为2919亿元,仅占不良贷款的38%。更为严重的是,绝大多数坏帐贷款为信用代款,既无担保又无抵押。

附表1 1994年存款货币银行资产构成表

年末余额(亿元)

国外资产 29.5

储备资产 7601.1

对中央政府债权

460.1

对其它部门债权

38640.0

对非银行金融机构债权 645.0

合计 47375.7

注:资料来源《中国金融年鉴》1995年

附表2 1994年国家银行贷款构成表单位:亿元

年末余额

1.工业生产企业贷款7209.4

2.工业供销企业及物资部门贷款 1016.4

3.商业企业贷款1052.7

4.建筑企业贷款1116.8

5.城镇集体企业及个体工商户贷款1195.4

6.农业贷款1554.1

7.固定资产贷款2285.4

8.其它贷款 12.0

合计 31602.9

注:84.07%=(1+2+3+4+7)÷合计。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95年

在这样的资产质量下,我国银行负债的后果只有两个,一是风险,二是通货膨胀,这是一个问题的两方面。

在现行的银企关系下,银行替企业承受了巨大的信贷风险,因银行自有资金不足,这一风险又通过银行负债的两个来源——各项存款和在中央银行的借款,转嫁给存款人和中央银行。存款的沉淀部分构成了银行运营资金的主要来源,一旦清算,贷款损失变为现实,因银行自有资本不足,大量存款无法兑现,存款人就要蒙受损失。另外,在通货膨胀下,实际利率为负,还使存款人承受了利息损失。至于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借款,一方面弥补其相当部分的资金缺口,另一方面又伴随着贷币供应量的增加和通货膨胀压力的增大。所以由中央银行承担的风险,最终以通货膨胀形式表现出来,由社会公众共同承担。

在我国,只要存款货币银行保证存款的支付,不清算,那么其信贷风险的转化渠道也只有个——通货膨胀。由于政府和企业都是净借款部门,所以目前居民才是银行信贷风险与损失的最终承担者。事实上,即使出现支付危机,存款货币发生清算,贷款损失变为现实,资不抵债,在现行体制下,中央银行也不会见死不救,可通过货币发行对存款货币银行注入资本遏制危机。那样,最终结果仍是通货膨胀。

总之在目前银行负债以旀款为主,商业银行对中央银行又处于一种“超借”状态的情况下,银行对企业承受的风险正通过通货膨胀的形式转由居民承担,包括正常情况下持续的通货膨胀和可能的清算危机时的恶性通货膨胀。

三、银行存款由对公存款转向以对私存款为主

由于存款性负债在我国银行负债中占了绝对比重,有必要进一步分析银行存款的构成。

银行国内存款按对象主要可分为对公存款和对私存款,前者主要为企业存款,财政存款,机关团体存款,农村集体存款等,后者主要为储蓄存款。

从存款的对象看,14年内最明显的变化是对公存款的大幅下降和居民储蓄存款的大幅上升。14年内居民储蓄存款所占比重已由1980年的17.03%上升到1994年的54.03%.而对公存款的比重则由1980年的82.96%下降至1994年的45.52%,银行已基本上从主要对公共机构负债转为主要对居民个人负债(如表6)。

表6 国家银行存款结构变动

单位(%)

1980 1985 1990 1994

1.对公存款 82.96 75.24 50.1845.52

企业存款

34.55 48.48 34.3339.10

财政存款9.77 8.62 3.27 2.84

基本建设存款

10.35

机关团体存款

13.83 7.62 5.28 2.91

农村存款

14.46 10.52 7.30 0.67

2.城镇储蓄存款 17.03 24.76 44.5954.03

3.其它存款 5.23 0.25

合计

100.0 100.0 100.0100.0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1985年,1995年

造成这一负债结构变动的原因首先是和改革以来社会财富分配格局的变化密不可分。到1992年末,国家所得占国民收入的比重由改革初期的32.8%下降到12.9%,而个人所得份额却由1987年的57.3%上升到1992年末的64.7%。企业在初次分配中增长的财力,通过再分配大部分流入个人手中,收入分配呈明显向个人倾斜趋势参考文献。国民收分配格局的变化,使得储蓄投资结构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过去单一的政府储蓄结构转为多元储蓄结构,个人储蓄(广义)已成为我国资金积累和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

在储蓄结构向以个人储蓄为主转化的情况下,由于我国金融市场不发达,金融工具单一,投资渠道贫乏,使居民储蓄存款成为个人储蓄的主要形式(1991年储蓄存款占个人金融资产总量的70.1%,见参考文献2)。当然,随着金融改革的深化,金融工具的多样化,金融市场的完善,资产选择对储蓄的分流作用将会加强。

从发展趋势看,由于巨额储蓄存款余额(1994年末为21518.8亿元)意味着每年巨额利息的支付,个人收入具有自我循环和增值的功能。在分配格局上未出现变动时,储蓄存款占银行负债的比重将会继续上升。

1996年随着通胀率的下降,国家两次降息,这对居民储蓄存款的增长可能会有一定抑制作用,但由于收入效应及投资渠道的狭窄,储蓄绝对额仍将继续上升。

居民储蓄存款的大幅上升和银行存款结构的变动,使银行成为将个人储蓄转为投资的主导中介。对居民个人的负债约束越来越硬,加大了其经营风险,也加强了其有效使用资金的压力。储蓄存款比重的提高也意味着银行经营成本的上升。银行利润的一个主要来源是利差,而储蓄存款的利率较之对公存款的利率则要高得多,上述储蓄存款和对公存款的一升一降,造成银行利息支出迅速上升,利润逐年下降,部分基层行亏损严重。

对比看来,国外商业银行的负债主要是吸收工商企业的活期存款和其它领域的资金,居民储蓄存款不占主要成份,而是一般由储蓄银行调剂。在储蓄存款成为我国银行主要资金来源的情况下。银行的主要功能是把生活领域资金集中起来投向生产流通领域,这必将导致资产结构的单一化,不能创造更多的金融商品,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信用流通工具,从而引起银行商业化进程缓慢(见参考文献3)。

四、改善金融负债结构的若干对策

综上所述,我国金融负债结构的主要问题是负债主体过于集中,银行的负债占全部金融机构负债的77.66%,银行内部负债形式过分单一,特别是近十余年来银行的存款负债中居民储蓄存款比重大幅上升,银行负债成本上升,经营风险迅速加大。

针对上述问题,就如何改善金融机构负债结构,降低经营风险,提出以下建议。

1.大力发展直接金融,分散风险。由于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动及金融市场发育落后,直接金融进展缓慢,形成了我国间接金融占主要地位的局面。间接金融又主要集中于银行,使银行承受过大的贷款压力。间接金融的所有风险集中于银行,不利银行业的稳定。

发展直接金融,将风险分散在众多直接投资者身上,体现其自我决策,自担风险的机制,另一方面也使企业面对更强的债务约束,更注重资金使用效率。对银行而言,居民在债券股票市场上多样化的资产选择必定分流一部分储蓄存款,与此同时,企业因直接融资减轻对银行贷款的压力,相应也减少了银行资金运用中企业贷款的部分,从而优化了银行资产负债结构。

2.加速非银行金融机构发展,减轻银行压力,降低金融业的垄断性。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负债主要是其创造的各种非货币间接证券,往往提供较高的收益率,同时期限也相对较长。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有助于为投资提供稳定的长期资金来源,减轻商业银行贷款的压力。在当前情况下,其多样化的金融工具有助于在不增加银行负债的前提下提高居民储蓄倾向,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发展还有助于提高金融系统的竞争性,给银行经营带来压力,促使银行制度创新,采用多种负债方式,完善负债结构。

3.加速商业银行体制改革,促使银行主动采取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单从银行负债中存款性负债比重过大本身并不足以说明问题,关键在于资产质量低下使得资产与负债无论在规模、期限、利率上都极不对称,从而使银行的经营成本越来越高,经济风险越来越大,亏损严重。而银行实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目的,就是要对资产和负债组合进行协调,以确保收益的实现,并使收益与资金的安全性及流动性需要相一致。随着银行商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银行实施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就可以使资金来源的规模和结构制约资金运用的规模和结构,避免过度贷款及短期资金长期运用,防止超负荷运行可能引起的到期无力偿还。此外银行通过将资金贷给效益好、信誉高的企业以及要求借款者提供抵押或担保,提高资产质量,缓解我国银行资产负债状况的恶化。

4.建立适合我国的存款保险制度,维持银行和金融体系的稳定性。银行的破产和一般工商企业的破产不同,它往往会造成整个社会经济的动荡。随着我国金融体制的改革,金融机构之间竞争的加剧,银行负债约束的硬化和资产质量的低下,为银行业的进一步发展留下了不可忽视的隐患。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存款保险制度,是保证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手段之一。同时,也只有在建立保险制度的基础上,才可能比较放手地使广泛的金融中介机构展开服务竞争,提高金融运行的效率。

注释:

[①] 由于在分析金融机构总体负债及负债在不同机构之间的分布时,若考虑金融机构相互之间的负债,必引起重复计算,夸大金融机构负债的总量水平,故在本章中只考虑金融机构对非金融机构的负债。

[②] 若考虑全部金融机构负债总额,按后文表2、表3数据,94年底达48998.6亿元,是80年(2057.3亿)的23.82倍。由于两表口径不同,以此计算增长率会略有出入。*

标签:;  ;  ;  ;  ;  ;  ;  ;  ;  ;  ;  ;  ;  ;  

金融机构债务结构的变化及其影响_银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