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在中国的创新与发展论文

论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在中国的创新与发展论文

论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在中国的创新与发展

肖影慧

(中南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摘要: 马克思推翻了唯心主义英雄史观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的统治地位,创立了以人民主体思想为精髓与核心的唯物主义群众史观。现实的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人类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人的实践是一切价值的源泉是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科学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实践进程中坚持并发展了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不断赋予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中国意蕴与时代内涵。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继承与发展了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把它贯穿于党治国理政的各方面、全过程。新时代,坚持人民主体思想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创新;发展;现实意义

马克思通过对旧哲学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多维批判,揭露了唯心史观的伪科学本质,在建构唯物史观中形成了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深刻阐释了人民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人民主体思想贯穿于中国共产党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进程,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和基本价值追求。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标志着人民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美好生活需求日益迫切,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更加重视人民的期盼和需求。“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时代表达。坚持人民主体思想,发挥人民首创精神,既是中国共产党根本宗旨的本质体现,也是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在要求。

一、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核心内容

(一)历史主体:现实的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在唯物史观诞生之前,唯心史观在社会思想体系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黑格尔无视人及其活动的历史作用,将历史视为绝对精神的发展史。费尔巴哈虽然用人取代了黑格尔哲学的绝对精神,但他只看到了人的自然制约性,而人“能动的方面却被唯心主义抽象地发展了”[1]499,因此费尔巴哈哲学中的人和人类只是抽象受动性的存在,“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1]530。马克思从宗教批判着手,认为宗教其实就是将人的本质置于非现实的幻象中,他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深刻阐述了其反宗教批判的根据就是:不是宗教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了宗教,人并非抽象栖息于世界之外的存在物,“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1]3。基于此,马克思将哲学从天国拉回到尘世,确证了人在宗教中的主体地位体现。而对宗教的批判是对其他一切批判的基础,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揭露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统治下的异化劳动是致使劳动者主体地位丧失的根本原因。整个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但在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这种“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1]162并不是人的本质的自我实现,而是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强制、压迫、摧残着劳动者。这样,马克思就在为历史服务的哲学中揭露了“具有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2]2的社会根源。此后,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2]67,因而历史的本质就是现实的人的能动的活动过程。

麦克风阵列的设计主要需解决2个问题,即麦克风的选择和麦克风阵列的空间布局。本文选择全向麦克风实现声音信号的采集。麦克风阵列空间布局采用平面十字阵形式[12],如图3所示。

在马克思看来,历史不是抽象的经验主义者和唯心论者所描述的那样——僵死的事实的集合或想象者的主观想象活动,而是历史主体的创造性的劳动实践过程的集合。现实的人一方面创造人的生存和发展所需的物质生活条件,确立了人对自然的主体地位,即“主体是人,客体是自然”[3]9;另一方面,创造了人与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关系在内的丰富的社会关系,即马克思所言:“主体即社会”[3]26。因此,历史并不是由任何神秘的力量所创造和推动,它本身也不具有任何能动的主体性特征,其实,“正是人,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在创造这一切”[1]295。由此可见,马克思解除了以思辨哲学为基础的“绝对精神”“自我意识”等所谓“主体”对人的禁锢,恢复了现实的人的主体性特征和社会历史的唯物主义本质,即历史不过是人民群众追求并实现自己目的的能动的活动过程。

其中V3表示的山塘承载能力较弱,山塘的水资源开发潜力较小,在水资源限制的情况下,若继续发展下去,当地的农业发展将受到限制,需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降低水资源的用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V1表示的山塘承载能力较好,水资源丰富,对以后的发展有较大的支撑作用,当地的水资源状况是比较乐观。V2表示的山塘水资源承载能力情况介于以上两者之间,表明当地的水资源具有一定的承载能力,对于未来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有一定的潜力。

(二)实践主体:人类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总之,基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只有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劳动成为人的本质性活动,人的能动性、创造性在劳动实践中充分迸发,人作为历史主体和实践主体的自为性得到充分实现,人们作为自由人的联合体在共同的劳动生产中获得独立的共同发展,人民的主体地位才能在价值的创造、评价与享有中实现辩证统一。

炼山是造林的一个重要工序,对于造林的效果有很大帮助,不仅能够收集林木所需的草木灰,而且能够改变土壤环境,去除病菌。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改善造林技术,早造林的前一年冬季需要进行相应程度的炼山,对林地进行清理,伐根要求在20cm以下。炼山应在上一年伐区于次年1月底前完成;当年伐区当年造林的在交付伐区后1个月内完成。

(三)价值主体:人的实践是一切价值的源泉

价值在哲学领域属于关系范畴,主要指客体所能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可见,主体的需要是价值的首要评判尺度,人民群众实践活动的直接目的就是满足人的现实需要。因此,基于马克思的价值立场可以得出,人民群众是价值主体,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价值的源泉。而人民的价值主体地位体现在三个维度:首先,人民是价值的创造主体。唯心史观把社会价值的创造归功于少数英雄人物,进而从根本上否定人民作为价值创造主体的重大贡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则恢复了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和实践主体的重要地位,并强调一切推动人类进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都是人民实践活动的创造性成果。一方面,人民的劳动实践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在这个过程中,人民不仅创造了大量的社会财富,而且还自觉地、能动地建立并发展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价值联系;并且,随着人类认知能力的提高和实践活动的拓展,创造更多的价值以满足人类日益增长的生活需要。另一方面,人民通过劳动实践创造价值满足自身需要的同时,也通过参加“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2]283,不断提高自身的阶级意识,并自觉组织政党,致力于创造一个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价值世界。其次,人民是价值的评价主体。人民作为价值主体创造社会价值的同时,也是价值评价的主体。人民在劳动实践中创造价值,也不断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调整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价值关系,进而有计划地调整实践活动。最后,人民是价值的享有主体。资本主义在历史上曾经起过非常革命的作用,它为人类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但它在满足人类需求方面做得并不比之前的制度更出色,资本主义“自由、平等、博爱”这些“响亮的口号”只是资产阶级的专属,对无产阶级而言仅仅是遥不可及的乌托邦幻景,广大劳动人民被迫沦为“生产工具”“机器附庸”和一无所有的“赤贫者”。因此,在马克思看来,异化劳动造成“工人生产的对象越多”[1]157,同时也就“越受自己的产品即资本的统治”[1]157,这就造成了价值创造主体、评价主体和享有主体的分离。因而,无产阶级只有“炸毁构成官方社会的整个上层”[2]283,才能成为价值的真正占有者和享有者,实现人作为生产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确证了现实的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而现实的人的主体性的实现过程和实现程度又是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来完成,因此,现实的人既是历史主体,又是实践主体。马克思对人的实践进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刻阐释。“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1]501,作为历史主体的现实的人所独有的生存方式,实践是人的主体性得以彰显的核心要素,也是人的主体性不断发展的唯一途径。人的主体性的实现过程也就是主体能动的实践过程。但是,这种具体的历史的实践与黑格尔哲学体系所指涉的以精神为主体的实践不同,也与旧唯物主义者费尔巴哈意义上直观受动性的实践存在本质区别。无论是人民群众改造自然世界的活动还是改造人类社会的活动,二者必须兼在一定的历史前提和历史情境中进行。也就是说,人民群众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活动总是在前人所创造和积累的生产方式和物质基础上不断提高实践能力,创造更加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来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继而推动实践的纵深发展。因此可以看出,人民是社会历史发展最基本的实践主体。首先,人民是经济主体。在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劳动异化导致人与劳动产品、人与人的类本质、人与人相异化,而工人劳动主体地位被掩盖又是这种全面异化的必然结果,人民群众作为物质生产实践主体的历史地位被否定。马克思在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刻批判中看到劳动群众的主体性处于被压抑的状态,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确证了“生产物质生活本身”[2]79的生产实践是人民群众历史主体地位的实现和发展的“第一个历史活动”[2]79,人民群众通过掌握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实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其次,人民是政治主体。政治革命是阶级斗争的必然结果,而政治革命导致社会的变革,人民群众在改造旧的生产关系、实现社会历史的更替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马克思认为,无产阶级革命推翻奴役压迫人民的统治,使无产阶级掌握政权。最后,人民是文化主体。人民群众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不仅体现在社会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中,也体现在文化生产活动中。灿烂的人类文明成果是人民群众劳动和智慧的结晶,因此人民理应成为这些精神财富的享有者,真正实现其文化实践主体地位。

二、中国共产党对人民主体思想的创新和发展

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同志在对长期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科学总结的基础上,赋予了人民主体思想新的时代内涵,激励广大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践创新。第一,将人民利益作为衡量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兴衰成败的根本标准。经过长期“摸着石头过河”的实践探索,邓小平同志对人民主体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理性认知,他在1980年12月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特别强调,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7]368,要从人民创造历史的实践活动中汲取有益经验。中国共产党只有将执政为民的理念融入具体的工作方法、工作态度、工作作风中,并贯彻落实到基本政策、基本纲领、基本路线的制定和实施中,才能推进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具体而言,就是要把“人民高不高兴”“人民答不答应”“人民拥不拥护”作为党制定各项路线方针的出发点和落脚点。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衡量党和国家工作得失的判断标准。不难看出,这“三个标准”具有明显的价值主体倾向性,即人民利益至上性。此外,邓小平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主义本质论,虽然他并未明确提出人民主体思想和突出人民主体地位,但却有人民利益至上的人民主体思想的本质呈现。第二,充分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邓小平同志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他明确指出,改革开放中的许多创造性举措都得益于群众的实践经验,“这是群众的智慧,集体的智慧”[8]1350,而中国共产党的功劳就是“就是把这些新事物概括起来,加以提倡”[8]1350。在对人民群众创造性肯定的基础上,邓小平同志还特别强调调动人民群众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的重要性,他指出,没有勇于冒险、大胆尝试的精神,就“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9]372。在世纪之交,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综合分析国内外大势,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指出,“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10]280。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在总结30年改革开放经验的基础上,围绕新形势下的发展问题,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对人民主体思想的内涵进行了新的诠释。胡锦涛同志指出:“以人为本,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11]4,是我们党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高度体现。后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胡锦涛同志用“人民主体”“人民民主”“人民幸福”等颇具人民思想的词汇总结了广大人民群众在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程中的伟大贡献。

马克思在历史的宏观视域中深刻阐释了人民群众作为实践主体在具体的社会历史情境中能动的实践呈现,而这种实践是主体与客体、能动与受动的辩证统一,即“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545。因此,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过程就是人在实践中超越现实,主体性不断发展的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的能动过程。

毛泽东同志是我们党在推进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在中国理论演进与实践发展的早期探索者。人民主体思想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对“人民”范畴的合理界定。合理界定人民范畴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基本前提。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一文中,以唯物史观的立场和方法对“人民”这一概念作出了初步界定,他指出,“人民”这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以及各个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一切赞成、拥护和参加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阶级、阶层和社会集团,都属于人民的范围”[4]205;并明确指出,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以及知识分子都是人民的具体组成部分,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精神主宰历史发展的“唯心史观”和帝王将相创造历史的“英雄史观”,“人民”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促进历史进步的广大劳动人民的统称。第二,人民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思想。在党的七大报告中,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5]1031在抗日战争胜利前期,对黄炎培提出如何跳出“兴亡”历史周期律的问题,毛泽东同志指出,我们已经找到了跳出历史周期律的新路,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群众监督政府,政府才不会松懈,“才不会人亡政息”[6]920。1960年5月,当毛泽东同志读到新闻草稿中的“中国人民在毛泽东主席领导下取得的伟大成就”这句话时,严厉指出这不是唯物史观的,而是唯心史观的说法,一切成就都来自人民自己的努力。第三,科学的群众路线思想。群众路线是毛泽东人民主体思想的集中体现。早在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强调,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立场,并全面阐述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群众的意见和经验是党制定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前提,因此在党领导群众的实际工作中,必须贯彻落实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始终与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因此,毛泽东同志把“相信群众”和“相信党”概括为必须遵循的两条根本原理,而“相信群众”是“相信党”的“首要基本原理”。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把坚持人民主体思想、贯彻人民根本立场、实现人民主体地位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不倦的根本追求。在领导人民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史进程中,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不断赋予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中国意蕴与时代内涵。正是因为我们党将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创造性地应用于党领导人民的伟大历史实践活动中,坚持群众路线,依靠人民力量,才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

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是贯穿马克思经典文本的核心思想,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的背景下对人民主体思想进行了顺应历史潮流、符合时代特征的新的诠释,不断实现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在中国的理论发展和实践演进。因此,从根本上说,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与中国共产党历代领导人“中国化”的人民主体思想存在着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内在联系。可以说,贯彻人民主体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是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宝贵经验和独特优势。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人民主体思想恰如其分的当代阐释,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实践中丰富和发展了人民主体思想。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人民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12]5,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心向背关系党的前途与命运,中国共产党只有始终保持“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12]368,才能在任何时刻都做到“安如泰山、坚如磐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抓住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创造性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致力于在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切实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党与人民要“始终保持血肉联系”[13]40,与人民风雨同舟、生死与共。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主体思想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应用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沿着前人未走完的路、未竟的事业继续勇往直前”[14]10,才能向历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三、新时代坚持人民主体思想的价值意蕴

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性飞跃。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重温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回顾中国共产党人对人民主体思想的创造性发展,对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要的价值意蕴。

(一)新时代坚持人民主体思想的理论价值

在理论上,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对人民主体思想的新时代阐释。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毛泽东的群众路线和为人民服务的理论、邓小平的“三个有利于标准”、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都是以人民利益为根本政治立场的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重要理论基础和依据。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核心要义在于始终视人民群众为历史发展的主角。在马克思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充满了奇异的幻景和拜物教的狂热,资本持续不断地复制扩张并奴役压迫劳动者,资本逻辑的主宰造成了人在异化劳动中物质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全面异化。无产阶级的悲惨境遇促使马克思将批判的重心从理论领域转移至现实领域,这样,马克思便聚焦于实现无产阶级的解放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个历史重大课题,由此逐渐演绎出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深刻领悟到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的重要性,并将人民主体思想作为党执政的理论基础,把人民群众视为党和国家工作的力量源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时代之基,顺应时代潮流,回应人民关切,继承和发展了人民主体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15]党的十九大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做出了精准判断,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当作促进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作为党和国家推动发展的重心,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使人民在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提出,深度契合了当前中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现实状况,是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在新时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和创新,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理论指导和基本价值遵循。

1.3 测试项目与方法 样品测试分析由国土资源部合肥矿产资源监督检测中心完成,测试项目包括As、Cd、Cr、Cu、Ni、Hg、Pb和Zn元素。各分析方法的检出限、精密度和准确度满足《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规范(1:250000)》(DZ/T 0258—2014)要求。其中As和Hg用王水溶解后,采用原子荧光光谱法分析;Cd、Cu和Ni用HCl-HNO3-HF-HClO4溶解后,Cd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法分析,Cu和Ni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分析;Cr、Pb和Zn用粉末压片法处理后,采用X荧光光谱法分析;pH采用电位法测试。

(二)新时代坚持人民主体思想的实践意义

在实践上,人民主体思想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实践提供指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习近平总书记基于对世情党情国情的实践考量的理论成果,是对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新时代价值的生动诠释,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提供价值指引和路径参照。党的十九大报告开篇就指明,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针对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境遇,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从全局性的战略高度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实践进行了具体部署。具体而言,在社会经济建设中,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加丰富的物质财富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在政治建设中,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发展,切实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主体地位。在文化建设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反映人民心声的文艺创造,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在社会建设中,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为人民创造一个文明、和谐的社会氛围。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16]243,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新期待。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毛泽东文集:第7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

[5]毛泽东选集: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6]毛泽东传[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

[7]邓小平文选: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8]邓小平年谱 (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

[9]邓小平文选: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0]江泽民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11]胡锦涛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1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1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14]肖影慧.《共产党宣言》的“人民立场”及其新时代传承[J].大连干部学刊,2019(6).

[15]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讲话 [N].人民日报,2012-11-15(01).

[16]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学习出版社,2018.

中图分类号: A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6183(2019)12-0024-06

收稿日期: 2019-11-25

基金项目: 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项目编号:18BDJ047)“维护党的领导核心的政治哲学研究”、湖南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专项研究重大项目 (项目编号:2016ZDAM05)“发展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语境、逻辑与路径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肖影慧 (1995-),女,湖南邵阳人,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责任编辑:于洋]

标签:;  ;  ;  ;  ;  ;  

论马克思人民主体思想在中国的创新与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