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管桩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论文_翟阳,高志峰,李伟

中建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100071

摘要: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软土路基承载力不足,需要对路基沉降进行控制。预应力管桩以承载力高、施工便捷、穿透力强、桩身强度高等优势应用于软基处理。本文主要介绍了预应力管桩处理软土地基的施工方法,并对施工方法进行了总结分析,对类似软基处理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路基沉降;预应力管桩;软基处理

0 引言

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投资趋势,道路桥梁建设的施工规模逐渐扩大,各地区的道路桥梁建设与规划线路数量逐渐提升。当工程建设遇到软土地基时,若处理不到位,就会导致路面沉降,塌陷,桥头跳车,小则影响交通运行,大则危害生命安全。尤其是,在沿海软土地基修建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等,需要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以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1~3]。

预应力管桩以桩身强度高、承载力高、穿透力强、施工方便等优点,被广泛用于高速公路的软基处理[4]。对天然地基承载力较低,无法满足工程需求,且工程所在场地地下水位较高,采用常规桩型成桩困难,采用高强预应力管桩作为竖向增强体来进行复合地基处理,能有效的控制地基沉降[5]。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用于处理高速公路软基路段时,管桩与桩间土能共同分担上部荷载,能有效地提高路基的承载力、减少总沉降量、降低工后沉降等问题[6]。

本文以沿海高速接线工程软土路基承载力不足为背景,分析预应力管桩处理软基加固技术,为类似工程提供技术借鉴。

1 工程概况

浙江省台州湾大桥及接线工程软土路基段起讫桩号K106+500~K111+900段,路线全长5.4km。路基工程是本段的重点工程,本地区的路基处于软土(淤泥和淤泥土),路基的承载能需要加固提高。依据设计K106+500~K111+900区段,主线一般路段软土采用预应力管桩或者水泥搅拌桩处理,目的以提高路基的承载能力,防止建成后由于路面动载作用产生路面沉降,塌陷等病害。

2施工流程与方法

2.1施工流程

施工顺序如下:清表→回填35cm清宕渣→测量放线→桩机就位 →复核桩位→ 起吊桩→ 初步加压→ 检查该桩身垂直度→ 正式压桩→ 观测校正桩身垂直度→压至桩顶至地面1米时,需要接桩时候,再吊入桩就位→焊接接桩→继续压桩 →作压力值记录→ 成桩→截桩→预应力管桩检测→施工桩帽,工艺流程图如图1所示。

2.2测量放线定位

根据测量控制网,并在施工现场打桩影响范围外设置坐标和高程控制点,并经监理复核无误确认后方可投入使用。

2.3桩起吊

桩现场驳运采用二吊点法、喂桩时采用一吊点,吊点设置在0.3L处,起吊过程中,用托绳稳住桩的下部,吊机尽量减小吊臂仰角(并尽量减少吊臂促出长度),缓慢地将桩拖至桩机就近处后再开始垂直起钩,平稳地把桩喂至桩机夹持器中。

2.4预应力管桩布置

根据试桩及检测总结报告,管桩施工按照设计桩长和终压静压力值两种方式进行控制,桥头台后20m范围内按照终压静压力值控制,静压力值通过设计填土高度计算获得;桥头20m-25m设置过渡段,过渡段按照每排减短1m阶梯递减;一般路段按照设计长度施打。预应力管桩布置按照正方形布置,桥台部位布桩时,应注意留出桥台灌注桩的位置,并适当调整与灌注桩有冲突的桩位,与灌注桩净距不应小于1m,预应力管桩处理软基图,如图2、3所示。

2.5竖桩与插桩

根据已设定的控制点用坐标法对桩位进行二次复核,正确后下放首节桩,首节桩桩尖的中心点与桩位的偏差控制在20mm以内。

2.6垂直度控制

当桩尖进入土层500mm后,用经纬仪调整桩机桩架处于垂直位置,然后再调整首节桩的垂直度,使桩架与桩身保持平行,其精度误差小于桩长的1%(首节管桩插入地面时的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0.5%),即可压桩,并在压桩过程中进行跟踪监测,指挥桩架保持其精度。

3桩帽与褥垫层施工

3.1开挖桩帽

根据设计要求撒出白灰线,按照施工顺序依次开挖桩帽,从底层宕渣顶面向下开挖35cm,露出桩头为止。绑扎钢筋前应清理干净桩头上的浮土和铁锈。

3.2桩帽

桩帽钢筋在加工厂集中加工,后运输至现场固定。混凝土采用自建站混凝土,在桩基检测合格后,能够提供桩帽施工工作面时,开始进行桩帽施工,管桩嵌入桩帽0.05m,桩帽为1.0m×1.0m、1.1m× 1.1m、1.2m×1.2m三种尺寸,厚0.35m,采用C30混凝土现浇。桩帽施工前应先根据设计图纸进行测量放样,施工顺序按照整平开挖、支设模板、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养护、拆模进行。管桩与托板连接按照设计图纸相关要求施工。施工中应保证钢筋位置准确,钢筋保护层为5cm。C30混凝土质量符合设计要求,保证桩帽混凝土和管桩连成整体。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进行覆盖养护,桩帽施工如图4所示。

3.3绑扎钢筋

钢筋制作,钢筋绑扎前,钢筋作业人员、现场工长、技术员、质量检查员应全面熟悉图纸,并对照图纸及配料单检查钢筋品种、规格、尺寸及使用部位,全部符合要求后,才进行钢筋的绑扎施工。钢筋安装时,钢筋表面要洁净,粘着的油污、泥土、浮锈使用前必须清理干净,钢筋安装时,保护层厚度必须符合施工图纸及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要求。为控制保护层厚度,制作水泥砂浆垫块,其厚度等于保护层厚度。

3.4浇筑混凝土

钢筋绑扎检查合格后,方可浇筑C30混凝土,混凝土采用搅拌站集中拌制,混凝土运输车运输,混凝土用料应严格按照配合比计供料,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动棒振捣密实。混凝土浇注后,要及时抹面、收光,保持大面平整。

3.5养护

混凝土浇注完2h后、12小时内,应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进行保湿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小于7天。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养护用水应与拌合用水相同,采用塑料布覆盖养护的混凝土,其敞露的全部表面应覆盖严密,并应保持塑料布内有凝结水;混凝土强度达到5Mpa前,不得在其上踩踏。

3.6褥垫层施工

桩帽上先铺设20cm碎砸垫层压实,然后铺设第一层钢丝格栅,再铺设剩余的30cm碎石;对设置多层格栅的,在下层格栅上铺设30cm的路基填料并压实,再铺设上层钢丝格栅。钢丝格栅采用钢丝度钢丝焊接成网后表面涂覆塑料而成,纵向抗拉强度≥100KN/m,横向抗拉强度≥100KN/m,极限延伸率≤3%,焊点抗剪力≥l600N/结点,单根钢丝直径小于2.5mm。桩帽上先铺设20cm碎石并压实,最后按要求填筑路基材料。

格栅强度大的方向沿路基横向铺设。格栅辐边搭按时,搭接宽度大于30cm,并每隔20cm进行绑扎处理。铺设格栅时,要加强保护,避免格栅破损,格栅铺设时不允许有褶皱,应用人工拉紧并固定。

4成桩质量检测、质量标准

4.1质量检测

桩完成后,待土体恢复固结后,按设计要求需进行静载荷试验,以确定桩身承载力,同时可对地质情况进行一定的判定。土体固结时间按规范具体要求,一般砂土为10-15天,黏土及淤泥土为15—20天,加荷要求为2倍的单桩承载力特征值,操作方法可采用堆载,获得桩身沉降量值,描绘Q—S曲线进行分析,获得桩身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本项目质量检测由业主委托的第三分检测单位完成。

4.2质量保证措施

1.压桩前,再次复核桩位,请监理部门验收,及时校正,以免产生错误。

2.压桩前检查桩机各部件和电源情况,以防中途停机较长,土体固结不能施压造成废桩。

3.压桩前认真检查预制桩的质量,如有质量问题,禁止使用,绝对不压不合格的桩。

4.按设计桩位平面图绘制桩位编号图,填写压桩原始记录,监理审批。

5.压桩时,随时注意桩的轴心受压,若有偏移要及时调整。

6.严格按图施工做好压桩记录,已压的桩在桩位编号图上做好日期标出记号,以防多打、漏打。

7.控制桩的垂直度是确保压桩质量的关键之一,以单向线锤和经纬仪控制桩的双向垂直度,确保在压桩过程倾斜度偏差不大于0.5%。

8.严密监视压力值,如发现压力值突然上升或下降,暂时停压桩,待处理正常后才能续压。

9.每根桩必须连接压入,不得无故间断,直到达到设计规定的控制标准。

5总结

本文分析了软土地基地层的施工处理技术,成桩质量的检测。经过现场检测证明:对软土地基的加固处理,采用本预应力管桩施工速度快,节约了工期,能保证应力管桩施工质量,安全可靠,本文对预应力管桩施工技术的总结,为今后类似的软基处理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吴浩宁,李科,黄醒春. 采用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管桩法处理吹填土地基的加固效果[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13,47(9):1430-1434.

[2]赵新益,李时亮,汪莹鹤. 铁路软土地基路基沉降控制技术研究[J]. 铁道工程学报,2015,32(5):18-22.

[3]蒋鑫,耿建宇,邱延峻. 高地下水位软土地基高速公路路基拓宽方式力学行为比较[J]. 中外公路,2013,33(1).

[4]何旭龙. 预应力管桩在铁路软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J]. 路基工程,2017(1):174-178.

[5]马中成,丁海方,李玉兰. 高强度预应力管桩在高承载力复合地基处理中的应用[J]. 煤炭工程,2015,47(3):38-40.

[6]万年华. 预应力管桩复合地基在公路工程软土地基中的应用[J]. 中外公路,2013,33(4):49-53.

论文作者:翟阳,高志峰,李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8

标签:;  ;  ;  ;  ;  ;  ;  ;  

预应力管桩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论文_翟阳,高志峰,李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