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系统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控制技术研究论文_梁泰汕

供电系统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控制技术研究论文_梁泰汕

清远市新能电力工程有限公司阳山分公司 广东清远 511899

摘要:进入新时代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就给供电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必须了解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的优势,并通过各种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运用,加强对供电系统的管理与控制,保证供电质量与安全性,从而为供电企业更好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关键词:供电系统;电气工程;自动化;控制技术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人民生活质量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每个家庭都会应用大量的家用电器,随之对电力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供电企业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因此,现代的供电企业需要通过各种先进技术更好地运行供电系统,从而为我国人民群众服务。

1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控制系统的优势

1.1自动化控制技术具有强安全性

自动化控制技术最显著的特点是不用人工操作,一切由系统自动运行,显著提升了安全性。即使是降低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工作成果,设备的安全性也要得到很好保证,充分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避免人身遭受各种意外。将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控制系统应用到供电系统中,能够有效增强各种工序的先进性,提升检测质量和能力。通过高精确度仪器分析相关工作,可以有效提升质量和精确度,更好地开展相关工作。自动化控制技术能够24h不间断有效监控电气系统的运行状况,有着十分显著的控制能力和技术优势,从而能够及时查找各种异常问题,最大限度降低可能造成的危害,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改善企业管理不当的问题,保证企业的利益。同时,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控制系统还能有效自动储存和记录各种数据,及时分析,采取措施有效实现自动调节,加强系统的适用性。

1.2便于对电气系统进行实时监控

如果通过人工方式对电气系统进行监视,很容易出现管理盲区或者人员在深夜情况下由于疲劳、困倦对相关工作马虎,会增加电气故障的发生率。采用自动化的自动控制技术对电气系统进行监视,能够有效避免这些问题的发生,显著提升电气工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保证电器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延长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

2供电系统中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

2.1监控技术要点

2.1.1分层分布式监控技术

从逻辑层面来看,这一自动化监控技术可以分成站级监控、通信以及间隔三层,其中站级监控层主要就是在通信网络的作用下,管理间隔层并实现信息交换;通信层则主要有通信管理机、光纤电裸以及电缆网络等,在现场总线技术的运用下,其可以完成数据汇总、指令传送、规约转换以及数据传送等工作;间隔层的主要构成部分则是终端保护测控单元,通过面向电气一次回路或是电气间隔的设计方法,可以就近把测控单元与保护单元安装在相关设备周围,如开关柜、一次设备等。分层分布式的自动化监控技术具有就地安装、组态灵活、可靠性高以及占地面积小等特点,不但可以降低控制与操作难度,还能够减少成本。同时,这一监控系统可以采集大量数据,保证监控信息的完整性与全面性,可以为系统运行维护提供便利,并且在局部出现故障时,其不会给其他模块正常运行带来不良影响,可以有效满足供电系统实际需求。

2.1.2集中式监控技术

集中式的监控技术主要就是把强电信号转成弱电信号,并通过空接点与直流信号(标准为4~20mA)等方式,利用电缆硬接线,以一对一的方式,将电气模拟量与开关量信号接到分布式控制系统的I/O模件柜,从而达到监控电气设备的目的。目前,这一自动化监控技术主要有两种形式,即远程接入与直接接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远程指的就是将VO采集柜安置在与主控制室有着较远距离设设置现场,并通过分布式控制系统与通信方式对主机连接进行控制;直接指的则是将电缆与电子间的集中组屏连接到一起,两种方式在本质上并不存在区别。在供电系统中,集中式的监控技术主要有硬接线技术成熟、速度快、运行环境好以及便于维护等优点,但也存在着投资大、信息不准确以及安装量大等不足。因此,在运用这一技术时,供电系统应该对独立电气监控主站系统进行设置,并加强对电气运行的管理。

2.1.3现场总线监控

在供电系统中,现场总线监控主要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运用,自动化技术最突出的优势就是保证总线安全运行。由于不同装置功能具有相对独立性,在日常运行中,其都是独立进行工作的,并仅由网络实现连接。这样,不但可以有效联系各种设备,还能够灵活发挥各种设备作用,即使是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也可以快速从整体系统中分离出来,为系统正常、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在对现场总线监控系统进行设计时,就必须充分考虑企业需求与安装地点,提高系统的针对性,并使其具备远程监控能力。

2.2计算机技术要点

在供电系统中,计算机技术也得到了广泛应用,其控制要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①电网调度自动化。在供电系统自动化中,电网调度自动化具有重要地位,其可以分成五个层次,即国家电网调度、大区调度、地区调度、省级调度以及县级调度。在实际调度中,控制中心的网络系统发挥着关键作用,其可以连接各种设备,如服务器、工作站、打印设备、变电站终端设备以及发电厂等,并完成实时采集电网数据、预测估计电力负荷与状态以及监控电网调度运行等工作。②变电站自动化。变电站自动化是以计算机技术为基础的,同时,在供电系统自动化建设中其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变电站必须加强对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加强对计算机光纤的利用或者是由电缆来替代传统电力信号电缆,促进变电设备向着集成化、网络化以及数字化方向发展,并达到记录自动化与计算机屏幕化的目的,从而实现对变电站系统的自动化管控。③智能电网。智能电网是从全局对供电系统进行控制的一种技术,在现代信息管理中,其有着广泛运用,并涉及到了各环节内容,如用户、发电、输变电、调度以及配电等。这一技术形成的自动化供电系统属于智能化电网雏形,为智能电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因此,在运用智能电网技术时,必须结合供电系统实际需求,综合考虑计算机技术的实时性、双向性以及可靠性等特点,加强对先进网络技术的运用,促进信息管理系统的形成,以此来为智能电网建设工作更好发展提供保障。

2.3PLC控制要点

PLC属于数字化电子系统,是专门为工业生产设计的,其主要作用就是为供电系统实现相应指令工作提供帮助,如采集、编辑、记录以及计算等,减少系统能耗并促进其灵活性的提升。通常情况下,PLC控制要点有以下三方面内容:①PLC技术要对供电系统的温度、压力以及流量等进行连续模拟闭环控制,以此来有效调控系统中的各环节;②在实际控制中,开关量是主要的控制对象,PLC技术可以自动化控制输入/输出信号的通与断,有利于供电系统生产效率与自动化程度的提升;③一般而言,供电系统内部控制主要有开关控制和顺序控制两种,目前,节能减排理念深入人心,社会生产向着减少损耗、增加效益的方向发展,加强对PLC技术的运用,可以对电力工作进行辅助,减少废弃物、资源的排放与消耗,增强供电系统生产效益。

结语

供电工程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在提升供电服务质量以及安全性方面,自动化技术所起的作用不可替代。可借助数字化平台实现对有效工程体系以及管理体系的进一步构建,通过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促进电力工程的高效运行,保证供电系统的稳定与安全。

参考文献:

[1]李晨.供电系统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控制技术[J].工业b,2016,(9):254.

[2]凌安飞.关于供电系统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控制技术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7):191.

[3]王珏,杨文刚.供电系统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控制技术[J].中国设备工程,2016,(11):118-119.

论文作者:梁泰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  ;  ;  ;  ;  ;  ;  ;  

供电系统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控制技术研究论文_梁泰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