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经常看到有的孩子每到吃饭时就闹情绪,一看到饭桌上的饭菜不是说“我不想吃”就是“我已经吃饱了,吃不了了”。有的孩子边吃边玩,有的孩子需大人一口一口地喂,甚至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吃下一口饭而和孩子边捉迷藏边引逗……综观孩子进餐的种种表现,我们不得不反思:为什么孩子们会养成偏食、挑食、厌食等不良进餐习惯?答案只有一个,就是现代家庭的娇惯。
那么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呢?笔者就自己在工作中的实践和经验谈几点体会:
一、改善幼儿进餐环境,为良好进餐习惯的养成创造条件
现在的孩子都喜欢吃肯德基、油炸食品,喝可乐等饮料,却不爱吃蔬菜。于是,我们针对小班幼儿进行了“真好吃”的主题探究活动,并和孩子们一起画了又大又鲜艳的各种蔬菜娃娃(有白菜娃娃、黄瓜娃娃、青椒娃娃、菜花娃娃、萝卜娃娃、冬瓜娃娃等)和各种肉类兄弟(红烧排骨、鸡翅、牛肉等),画好后张贴在教室醒目的地方。为了激起幼儿的食欲及兴趣,结合小班幼儿对颜色鲜艳的物体感兴趣的特点,我们还配备了图文并茂、色泽诱人的食谱照片。每天根据食谱,指导幼儿看一看、找一找是哪种蔬菜娃娃和哪种肉类兄弟做好朋友了,它们做好朋友后又有了一个新的好听的名字,试着给它们起个名字(如冬瓜炖小排、冬瓜海米小豆腐等)。这些食物好朋友都各有自己的营养,鼓励幼儿也和它们做好朋友,这样蔬菜娃娃和肉类兄弟才会感到高兴。这样,幼儿心里萌发了对蔬菜和肉同样的喜爱。孩子吃东西时是有差异的,对于那些确实不爱吃某种食物的幼儿,开始可鼓励他尝一尝,或能吃多少就吃多少,如果孩子不愿吃可让他看着别的孩子吃。要力求尊重每一个孩子的需求和特点,不要让孩子感到紧张和为难。
二、多种方法,激发幼儿的食欲
激发幼儿食欲是良好进餐的前提,因此我们通过带领幼儿参观厨房,了解他们的工作,并帮助他们做一些事情,如摘菜。对于小中班的幼儿来说,并不需要他们做得如何好、如何到位,只要孩子参与就行,并体验到其中的乐趣。进餐时,老师可扮演午餐报告员,运用富有启发性的语言,边盛菜边向幼儿推荐。如:“今天我们小朋友亲手摘的××菜,闻起来真香呀,一定很好吃,你们吃了一定长得有高又壮。”此时幼儿的食欲就会被调动起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结合教育活动,培养幼儿良好的进餐习惯
首先,我们利用孩子们喜爱听故事的特点,给孩子们讲《小河马吃饭》,指导幼儿吃饭时应该怎样做,教育幼儿不挑食。在《胡萝卜宝宝,我爱你》中使孩子们认识到胡萝卜不但有营养还能使人的眼睛明亮,在虚拟中使小朋友和胡萝卜做了好朋友。乐乐每次吃饭都撒得满桌满地都是米粒,我们通过故事《大公鸡和漏嘴巴》的故事并结合随机的表演,乐乐逐渐改掉了撒米粒的不良习惯。
四、提供条件在游戏中了解幼儿,设置情境,进一步帮助幼儿巩固良好的进餐习惯
游戏有助于培养幼儿各种良好的行为品质,它对幼儿各方面的发展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如我班的真真小朋友,一向吃饭是个大难题,父母也没有办法。可在一次娃娃家游戏中我发现一向厌食的真真总跟在瑶瑶“妈妈”的屁股后面转,“妈妈”让她干啥她就干啥。“妈妈”从篮子里拿了一个“大鸡腿”给她吃,她接过来,显得有点为难,可是在“妈妈”的说服下终于高兴地接过“鸡腿”啃了起来,“妈妈”自然夸赞了“孩子”一番。从那以后,她俩经常在一起玩,而真真的角色一直是“孩子”,于是我们就把真真和瑶瑶“妈妈”安排在一起,渐渐地一向胆小的真真开始敢说话了,进餐也有了很大进步。记得有一次中午吃牛肉,可真真的脸上露出了难色。正好瑶瑶吃完了,她刚要走开,我说:“哎呦!‘妈妈’已经吃完了,可是你的孩子还没有吃完呢,你是不是应该也让你的‘孩子’把饭吃完,否则营养跟不上,孩子会长不大的!”瑶瑶笑着又坐下来,看着真真吃饭。过了一会儿,瑶瑶对我说:“真真把饭都吃完了!”“真的?”我假装惊讶地问,然后又表扬了她俩,此时真真和瑶瑶的脸上都洋溢着胜利的微笑。从那以后真真就像换了个人似的,不但吃饭的速度加快了,而且有时还能主动让老师帮她添饭。家长也时常反映说孩子在家吃饭进步了,而且更喜欢上幼儿园了。后来,我们利用这种角色游戏方法,指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家园配合一致,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
在幼儿园里,老师可以让孩子互相说一说最近有哪些孩子进餐方面进步大,然后再奖励这些孩子一个小笑脸或一朵小花等;同时,我们有针对性地指导家长配合纠正幼儿挑食、偏食,帮助他们了解不良进餐习惯对幼儿的危害等知识,以达到家园共育的目的。或者在家里,家长可以用表扬的形式,记录孩子在家时的点滴进步,如能自己独立进餐、不让爸妈喂饭等;或者可有选择地捕捉孩子的一些进餐镜头拍摄下来,让孩子自己观察评议,以养成孩子良好的进餐习惯。
论文作者:范德巧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8年10月总第15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4
标签:幼儿论文; 孩子论文; 娃娃论文; 习惯论文; 孩子们论文; 妈妈论文; 食欲论文; 《教育学》2018年10月总第15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