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心理等因素对出生缺陷影响论文_张静 徐敏,苏虹

张静 徐敏 苏虹

(昆明市妇幼保健院;云南昆明650000)

摘要:目的:分析孕期心理等因素对云南省出生缺陷的影响,探讨其影响方式及作用大小。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运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选取云南省30个区县2010-2013年间曾怀孕且怀孕结局明确的育龄妇女26167人进行调查,根据以往研究结论和经验建立假设理论模型,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孕期心理因素对出生缺陷的影响。结果:云南省2010—2013年间曾怀孕且怀孕结局明确的26167名育龄妇女中,出生缺陷总患病率为1.8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10%~1.40%,其中农村和城镇患病率分别为2.00%、1.23%,农村高于城镇(χ2=15.343,P<0.001)。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不良心理因素是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具有直接的负性作用,其作用占7.3%(路径系数为0.073,P<0.05)。结论:云南省出生缺陷患病率比较严重。孕期不良心理状态是出生缺陷的危险因素,对出生缺陷产生直接的负性作用。

关键词:孕期;心理等因素;出生缺陷;影响

孕期是女性一生中的特殊阶段,由于妊娠反应、社会身份转变及对产前产后等一系列不确定因素的担心,使孕妇处于一种强烈而持久的应急状态之中,从而带来生理上的变化。在当前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下,孕期心理因素对胎儿的影响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迫切需要医务人员探索相关干预措施。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来源

来自云南省30县的基础调查数据。该项研究从2013年开始,历时1年完成数据收集工作。现场调查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将云南省各区县按城乡进行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根据城乡比例,考虑人口密集度和生育水平,抽取了10个区和20个县。每个区县随机抽取3个街道办事处,每个街道随机抽取3个社区,每个社区随机抽取60名符合纳入标准的育龄妇女;每个县随机抽取6个乡,在抽中的乡中随机抽取6个村,在抽中的村中随机调查30名符合纳入标准的育龄妇女。调查对象为2010年1月—2013年11月间曾经怀孕且明确怀孕结局的15~49岁育龄妇女及其子女,共调查30027人。本研究根据研究因素,排除数据缺失者,共纳入26167名育龄妇女。

1.2、方法

自行制定量表对出生缺陷儿和正常儿母亲孕期心理(精神)状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自拟孕期心理(精神)状况调查表,开展妇女孕早期心理(精神)状况前瞻性队列研究,探讨心理因素对出生缺陷的影响。

2、结 果

2.1、一般情况及出生缺陷分布(表1)

调查26267人,其中出生缺陷组480人,占1.83%。非出生缺陷组25687人,占98.17%。出生缺陷组孕次为(1.86±0.99)次,非出生缺陷组孕次为(1.65±0.80)次,2组比较平均孕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77,P<0.001)。出生缺陷组产次为(1.54±0.62)次,非出生缺陷组产次为(1.44±0.57)次,2组平均产次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3.839,P<0.001)。表1可见,不同户籍、胎婴儿性别、妇女文化程度、妇女职业、孕期饮酒史、孕期吸烟史、孕期被动吸烟史、孕期情绪、孕期经历、孕期关系、丈夫文化程度、丈夫职业人群出生缺陷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年龄、民族、妇女婚姻状况、孕期喝茶、孕期喝咖啡情况与出生缺陷无统计学关联。

表1不同特征人群出生缺陷分布

2.2、城乡出生缺陷发生情况

云南省2010—2013年总体出生缺陷患病人数为480人,占1.83%,其中农村和城镇患病率分别为2.00%(408/20310)、1.23%(72/5857)。城镇和农村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43,P<0.001),农村出生缺陷患病率高于城镇。

3、讨论

调查发现,妇女在怀孕期间对胎儿健康、夫妻关系等担忧,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心理。孕期心理(精神)异常状态增加出生缺陷发生的危险性,对新生儿出生体重、身长、头围等发育指标也有影响。建议妇幼保健机构开设孕期心理保健培训班,让孕妇了解怀孕及分娩的生理过程,学会自我保健和自我调节;医务人员将心理保健纳入孕期保健工作范畴,针对孕妇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辅导和健康教育。孕妇应以平和自然的心情和愉快积极的态度做好孕育胎儿的准备,尽量以听音乐、看画册等形式调节自己;情绪郁闷时多倾诉、多倾听,心理问题严重的应寻求医生的帮助,尽量避免或者减少不良情绪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

另外单因素分析中,被动吸烟可增加出生缺陷儿的发生率,这与国内诸多学者的研究结论一致。亦有单因素分析中出现的危险因素如妊娠期抑郁焦虑、孕期偏食、孕期做B超次数较少、不知孕前检查、家中有被动吸烟、孕期接受美白化妆品等因素,在多因素分析中没有出现,可能与样本量少和其他混杂因素有关,值得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云南省出生缺陷患病状况有待控制,应着重加强农村出生缺陷的预防工作。预防出生缺陷要以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为指导,充分认识到采取社会行动对出生缺陷预防的重要性。建议开展孕期心理保健培训工作,让孕妇对怀孕及分娩的生理过程有一定了解,针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孕妇,医务工作者要积极进行疏导,对孕妇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孕妇要注重孕期心理状态调整,保持愉悦积极地心态。

参考文献

[1] 刘蓉,窦海达,陈方尧,赵豆豆,郭乐倩,王红丽,毕育学.孕期心理等因素对出生缺陷影响[J/OL].中国公共卫生:1-4[2018-06-02].

[2] 王永渊.孕期心理因素对出生缺陷影响的初步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07):146.

[3] 吴汉霞,周琴.出生缺陷儿的孕期相关因素调查研究[J].护理研究,2013,27(31):3494-3496.

论文作者:张静 徐敏,苏虹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6月下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8

标签:;  ;  ;  ;  ;  ;  ;  ;  

孕期心理等因素对出生缺陷影响论文_张静 徐敏,苏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