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伟
聊城金信置业有限公司 山东省聊城市 252000
摘要:如今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建筑技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于安全性的思考,这些因素都促使着土建结构朝着更具有安全性和稳定性方向发展。工程质量是土建结构建设最重要的一个话题,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都与土建施工直接相关。在施工时,各个部门应当做好质量把关工作,从而创造出一个可靠的建筑。
关键词:土建结构;安全性;耐久性;提高措施
引言
土建工程结构成承载着人们生活的衣食住行,因此只有切实的保障土建工程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才能保证人们的生活水平以及生命财产的安全。安全性、耐久性作为土建工程结构的生命主体,作为土建结构的质量标准,应当对建筑施工的每一个环节加以控制,从建筑结构的设计、选材、选址以及施工技术、施工工艺、施工进度包括后期的养护维修等全方位立体化的对土建工程的安全性、耐久性进行监测,切实保障土建建筑工程结构的质量。
1土建工程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现状
当前我国工程结构设计规范性存在较多的认识误区,并为土建工程结构带来众多隐患。第一是不顺应经济发展潮流,被历史所抛弃。在现代化土建结构时过于固守过去老化的工程结构设计用来建设现代化建筑,造成现代化建筑的安全性欠缺。第二是我国土建架构工程针对抵御自然突发灾害的设计要求较低,对于这种突发性的自然灾害存在着较大的结构安全隐患。第三是系统安全尚未完成,项目管理人员对有足够的重视。最后是我国土建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规范主要将重点放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结构强度要求,然而面对各种自然环境因素时,例如干湿、冻融、大气空气侵蚀以及施工工地附近水土中各种有害化学矿物质时的考虑较少,以及混凝土结构因钢筋生锈腐蚀或者混凝土自身质量问题所带来的结构安全事故。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当前土建工程结构的首要问题,耐久性问题的严重性和迫切性在于我国依旧延续老旧腐朽的土建结构设计。
2对土建结构工程构建常见的问题
2.1重视结构承受载荷能力,忽视了结构的整体牢固性
有证据表明土建结构的整体牢固性直接影响到土建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在一些建筑工程设计时,大部分人往往只计算了结构载荷能力,忽视了土建结构的牢固性,当土建结构被破坏时,它波及的范围比较广,而且会产生连锁反应,往往一个小的损害,可能导致整个建筑发生坍塌等重大损失。
2.2工程设计指标低
在我国的很多工程项目当中,都存在低指标的问题。低指标相比于高指标,其建设难度低,成本比较低。因此当重要指标达到预定的情况时,不重要指标就会采取酌情考虑。这样就会造成土建结构的安全性和牢固性下降。受我国国情的一些影响,同等类型的建筑相比于外国,特别是日本,德国等这些国家,他们的土建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都要比我国的强一些,这有我国国情的原因,也有一些人的职业操守有关。
2.3材料问题
建筑用材料是决定建筑质量的直接因素,土建结构受材料影响更加明显,在我国发生的众多建筑坍塌事故中,大多数事故是由于使用的材料质量差,以及材料用量达不到要求的原因,这也涉及到部分人员的职业操守问题,在施工过程中以次充好,随意更换材料的规格,或者少用材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些问题不是由单一环节造成的,在生产商,批发商,买家,施工人员之间都有可能产生上述问题。究其原因还是管理不到位,造成因材料而造成的问题。
2.4缺乏保养
一些地方在工程完成之后缺乏相应的保养工作,或者没有保养工作,特别是在民用方面,缺乏保养更加突出。在一段时间后,建筑物由于所处的环境或者所受的外力影响,在缺乏保养工作的前提下,会慢慢产生一些变形和破坏,经时间累积,会逐渐对建筑物的性能造成一些影响,使稳定性降低,进而影响建筑使用的安全性。建筑物由于缺乏保养工作,其寿命要比正常寿命小得多。
3提高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耐久性措施
3.1提高建筑安全性措施
上述提到过,我国对于土木工程的相关监管制度与国外的标准具有差距,这是因为我国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对于土木工程设计领域的标准不能过高,要激励和鼓励市场准入,加快发展。根据时代的发展需求,我们对于土木工程的标准越来越高,所以相关制度需要与时俱进,多重完善。一方面国家有关部门应当加快完善关于土木工程设计和建筑过程的监管制度,做到有据可依,以严格的管理监督规范来促进开发者、设计者的行为规范;另一方面结构设计人员应当提高自身素质,认真严肃学习和执行国家的相关规范标准,以高水准来进行设计开发。工程的安全性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并不是选择合适的材料就可以了,任何一个细节都会影响土木工程的安全性和耐用性。加强土木工程的检查检测,能有效的提升工程的进度。严格的执行相关检测制度,建筑安全无小事,无论是监督者还是开发者都要严格的执行国家标准,确保建筑的安全合标。同时要加强监管以提高建筑的安全性。建筑行业的市场监管需要从两方面进行,第一是政府层面的干预,这要求政府相关部门严格按照国家建筑标准对建筑企业、建筑项目进行全方位监管,并且通过明确的责任划分原则、加大惩罚力度等手段,严格按照要求对恶性竞争、不良竞争进行处罚,以提高外界监督的有效性。
3.2提高土建结构工程耐久性措施
混凝土作为建筑的主要材料,其本身的耐久性对建筑的质量具有一定影响,因此,保障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与安全在保护建筑安全中心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混凝土的保护,要从购买符合安全生产标准的混凝土开始,以高质量的原材料进行正确的混凝土配比,根据建筑的不同承重要求进行不同硬度、强度的混凝土配比;在实际施工中,一定要参照相关的标准进行,避免出现误差。随着实践的发展,更环保、科学的材料被研发并用于建筑。开发者可以根据建筑的用途以及高度进行合适的材料选择同时可以针对性的选择不同材料的建筑的不同环节,如可以引入CFG桩作为建筑桩基的材料,以不同硬度的CFG桩来承载建筑的不同强度需求。在建筑施工中选择新型环保材料取代以往的有毒有害材料,避免环境污染,加强建筑施工的安全性,提高建筑施工的社会价值。建筑类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公司内部人员素质水平参差不齐,劳动力表现不统一,这种现象并不利于建筑行业的长期发展与稳定发展,对建筑的稳固性也有不利影响。建筑企业若想在竞争激烈的今天,提高核心竞争力并保障建筑安全,需要对企业内部人员以及施工人员进行培训,保障所有参与到建筑中的人员对建筑建造是有了解的,从而保障施工安全。要求实际施工人员掌握安全用电知识、材料配比知识、建筑标准、建筑要求,从而进行规范性的工程建设,以保障建筑效果、建筑安全。针对关键岗位的施工人员,更要引进具有专业技术的人进行实践操作,要审查其是否具备专业资格。
建筑的安全性与耐久性是体现在实际运营中的,在建筑工程投入使用后,一定要做好检测工作、维护工作,以良好的后期维护提高建筑的使用寿命,避免建筑过早老化带来安全隐患。在实践中,很多企业并不重视建筑的后期维护,造成建筑耐久性降低。所以加强建筑的后期维护检测,要从法律法规角度出发,提高建筑企业的认识,以保障建筑后期维护与检验工作顺利开展,降低后期维护不当而出现的质量问题。
结束语
现阶段,我国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仍存在诸多问题,为了改善我国土建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建筑企业与相关部门须积极协调,通过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提高土建工程结构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加强对工程的检测与维护等方法提高我国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与耐久性的整体水平,从而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我国国民经济快速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周强.浅谈土建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5,9:258.
[2]张伟.浅谈土建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J].四川水泥,2015,4:56~99.
[3]韩硕.浅谈土建工程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J].中国科技博览,2015,45:215.
论文作者:周建伟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4
标签:土建论文; 建筑论文; 结构论文; 耐久性论文; 安全性论文; 工程论文; 材料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