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浅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苏联解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苏联曾是世界上第二号超级大国,是由16个加盟国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在40年代,德国法西斯曾经动用百万大军企图灭亡苏联,但没有成功。为什么这样一个国家在经过一年多的动乱之后会很快解体呢?国内外理论界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国外的社会主义研究大体上提出四种说法:一是归因于缺乏政治民主。二是从经济竞赛中找原因。三是认为苏联的科技落后、过时是主要原因。四是认为苏联解体是共产党意识形态实践中基本要素的僵化所导致的灾难性后果。国内的理论界也从政治、经济、历史、民族等多方面、多角度地进行了研究,可以说是见仁见智。本文认为,苏联解体有很多复杂原因,其表面原因是右,是实行多党制、取消无产阶级专政、奉行民主社会主义、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等的结果。但更深层的原因是苏联领导集团长期推行“左”的路线、政策。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在经济建设中心地位上脱轨,以阶级斗争的观点看待、处理一切问题,打着反对“右倾机会主义”的旗号,使阶级斗争扩大化。列宁去逝后,斯大林在领导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和反法西斯斗争中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斯大林上台执政后就一直坚持在党内进行反右倾斗争,把持有不同意见的人都戴上“右倾机会主义”的帽子而加以打击。这种反右倾斗争一直发展到大清洗运动。清洗期间,苏共许多杰出的革命家、一些红军高级将领和许多社会主义运动活动家被指控进行间谍活动,是“帝国主义代理人”,而被定罪。这种阶级斗争理论一直是以后苏联领导人处理国内问题的基本原则。这就引发了一系列严重后果:一是造成了很多冤假错案,错杀了数以百万计的党员干部,涉及面甚大,从领导集团内部到一般干部之间都矛盾重重;二是采取行政命令直接干预学术讨论,把哲学、社会科学甚至自然科学方面不同意见的争论,都看成是阶级斗争的反映和表现,一棍子打死。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时期尽管政策放松,有了有限的民主和自由,但缺乏法律和政策保障,行政干预学术讨论之事依然存在;三是导致苏联一直不间断地进行阶级斗争,用阶级斗争代替和冲击经济建设,没有集中力量搞经济建设,没有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主要矛盾;四是导致苏联国内建设一直服从国内外斗争的需要,一直扩大重工业生产的比重,忽视人民生活问题,使关系人民生活的农业、轻工业一直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提高很慢,人民群众积怨甚多。这样,正当西方资本主义利用科技革命浪潮大力推进生产力发展的时候,苏联恰恰在搞阶级斗争扩大化,延误了大好的发展时机。
第二,坚持苏联模式完美论。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苏联模式,即高度集权的政治经济模式,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它使苏联赢得了二战的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的彻底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进而使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范围成为震撼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强大世界体系。它使苏联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得以成为第二个超级大国。但随着科技革命的迅速发展,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这种模式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经济上,中央统得过死,地方权力太小,企业缺乏自主权,因而没有独立经营的积极性,职工劳动积极性也不高,结果造成浪费大、效益低。单纯的计划经济,排斥市场的作用,使经济发展失去了活力。片面注重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发展,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致使苏联经济陷入停滞状态,苏共20大后,苏共领导人看到了深深打着斯大林烙印的苏联模式存在着许多弊端,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进行了某些改革,但都半途而废。
第三,用“左”的政策来处理民族问题。苏联是一个拥有130 多个民族的多民族大国,民族问题极为复杂。几百年来推行的一直是赤裸裸的大俄罗斯主义和俄罗斯化,少数民族的正当权利难以得到保障。因此,占总人口一半的各少数民族一向对俄罗斯族怀有敌意,积怨难消。由于长期的单一制国家制度,特别是十月革命后的70多年间,各民族的联合和合作在反对外来侵略、建设社会主义、发展民族经济文化方面都作出了自己的贡献,也都得到了发展。但它们之间完全平等的原则却不时遭到破坏。斯大林从开始提出建立联盟方案起,便对大俄罗斯沙文主义缺乏自觉。他提出要把各共和国并入俄罗斯的主张。联盟成立后,他又强行降低高加索和中亚各民族的主体地位,并对以后他们的抵制进行镇压。还强行把某些加盟共和国降为自治共和国并入俄罗斯联邦。这些政策的长期积累和日益严重,给各少数民族造成了深重灾难。戈尔巴乔夫执政以来,苏联的民族矛盾日趋尖锐,俄罗斯民族与各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日益激化,各加盟共和国之间和加盟共和国内部各少数民族之间的矛盾交织在一起,一些加盟共和国独立分裂倾向日益严重,而戈氏的“新思维”在民族独立主义势力面前无能为力,进一步助长了民族矛盾的激化和发展。尽管苏联当局曾经采取过“软”、“硬”各种办法,试图抑制民族矛盾的势头,然而始终收效甚微。
第四,以“左”的眼光看待西方资本主义,固守帝国主义与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同时代论,不积极发展与资本主义国家的交往,拒绝资本主义国家中的一切先进东西,以两种制度、两个阶级是不可调和矛盾的观点来处理同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问题。社会主义要发展,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必须吸收和借鉴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内的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而苏联社会主义自诞生之日起就受到资本主义仇视,它们联合起来,对苏联采取政治围攻、经济封锁和武装干涉,给借鉴资本主义的先进技术、经验带来困难。同时,苏联过分强调与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和对立,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始终保持封闭或半封闭状态。20—30年代,斯大林虽不否认同资本主义国家“互通有无”、“互相依赖”,但他过于强调国家环境的险恶,强调加入世界体系就会使苏联成为“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附属品”,自恃国大,资源丰富,国内市场广阔,不注重与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往来。在社会主义阵营出现后,他又进一步提出了“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的论断,认为社会主义国家已经可以不从资本主义国家输入商品了。这就使苏联把自己限于自己的狭小圈子里。与此同时,对西方的文明成果不做具体分析,把它看成是姓“资”的,都是属于社会基本制度的范畴而加以排斥,对市场经济的批判就是典型的例子。苏联把市场经济视为资本主义,担心商品经济产生的新资产阶级将其强大的经济力量转化为政治力量,威胁社会主义国家的生存。因此,多次扼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探索。为了保护意识形态的“纯洁性”,对西方的哲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甚至连有关的专业人员也往往禁止往来,对他们与西方同行的学术交流也严加限制。在自然科学和技术领域,连系统论、控制论、遗传学等优秀成果都被视为“资产阶级的伪科学”而加以摒弃和批判。这样,在当代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国际化的大趋势下,这种闭关自守、盲目排外的政策,使苏联脱离了世界经济文明大道,失去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和科技方面进行交流学习的机会,使苏联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越来越大。
第五,站在“左”的立场上来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超越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阶段。社会主义苏联诞生于生产力不发达、经济落后的情况下,社会主义尚处于不发达的阶段。但长期以来,苏联以“左”的观点来研究社会主义,把社会主义看得很短暂,急于摆脱落后的面貌,企图进一步跨入富足康乐的境界,因而急于向共产主义过渡,急躁冒进,追求“一大二公三纯”,人为地过高地估计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提出“社会主义建成论”或“发达社会主义社会”。1936年,在苏联实现合作化、重工业生产占主要比重之后,斯大林就宣布苏联已经消灭了私有制和剥削阶级,已基本上建成社会主义社会。1939年2月, 斯大林在联共(布)18大上提出“我们还要前进,向共产主义前进”的号召。他认为,只要苏联工业产量按人均赶上并超过资本主义国家,就可以过渡到共产主义,而这大约需要10—15年。〔1〕1952年10月召开的苏共19 大明确规定,苏联现阶段的基本任务是建设社会主义。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20大上提出,苏联要在20年内基本建成共产主义社会。1967年勃列日涅夫放弃了这一荒唐提法,却又提出苏联已建成了“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斯大林、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都过高地估计了苏联社会的发展阶段和社会主义发展水平,使苏联社会主义发展出现曲折。
第六,把马列主义教条化,没有提出适合苏联特点的新理论。在某些方面,斯大林能够根据苏联的具体情况,灵活地运用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于实际生活。但是,他有教条主义和公式化的倾向,往往把马列主义的某些观点凝固化和普遍化,成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万古不变的教条。尽管客观情况已经发生变化,理论却刻舟求剑、僵死不变。毛泽东说:“斯大林有许多形而上学,并且教会许多人形而上学”。〔2 〕这就窒息了马列主义的发展。这种情况到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时期虽然有些变化,但却没有根本变化,仍把马克思主义科学搞成普罗克鲁斯特之床,用教条主义对待列宁的学说。“实际情况发生了很大变化,马克思主义却停滞了。从整体上看,马克思主义落后于现实形势的发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威望和影响在人们心目中”“下降的原因”。〔3〕这样,从斯大林后期到勃列日涅夫时期,马克思主义在苏联这块土地上越来越缺乏新鲜活泼的内容,越来越失去吸引力和指引人民前进的魅力,越来越失去生命力。这就不可能从苏联的现实出发,提出适合苏联特点的科学理论。
综上所述,苏联领导集团长期推行一系列“左”的路线、政策,造成苏联国内矛盾重重,导致了苏联解体。它深刻地说明,右可以葬送社会主义,“左”也可以葬送社会主义。
注释:
〔1〕《斯大林文选》(上),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第225、 256页。
〔2〕《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版,第347页。
〔3〕罗·麦德维杰夫《政治日记》,山东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48页。
标签:斯大林论文; 苏联解体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政治论文; 社会主义阵营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国家社会主义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帝国主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