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邓忠华

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邓忠华

(乐至县人民医院 四川 乐至 641500)

【摘要】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进行治疗,观察75例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斑块面积和斑块厚度、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等,分析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的临床价值。结果: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压分别为(156.38±12.85)mmHg和(128.35±11.24)mmHg,舒张压分别为(88.62±5.26)mmHg和(75.29±4.18)mmHg,治疗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后的斑块面积分别为(2.42±1.15)mm2和(1.32±0.56)mm2,治疗前后的斑块厚度分别为(1.08±0.24)mm和(0.34±0.11)mm,治疗前后的斑块面积和斑块厚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钙;高血压;动脉硬化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4-0184-02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月到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患者75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有40例,女性患者有35例,年龄在48~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8±2.1)岁。排除患者合并有严重的肝肾功能不足、免疫类疾病、肿瘤类疾病等,确保不会影响研究结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75例患者均给予常规的降压治疗,同时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安徽东盛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140126),服用剂量为100mg,每天晚餐后服用;联合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为:国药准字H20121008),剂量为10~20mg,每天晚餐后服用,连续治疗3个月。

1.3 观察指标

观察75例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斑块面积和斑块厚度、治疗后的不良反应等,分析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的临床价值,旨在提高高血压联合动脉硬化的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1.5统计分析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患者治疗前后的收缩压分别为(156.38±12.85)mmHg和(128.35±11.24)mmHg,舒张压分别为(88.62±5.26)mmHg和(75.29±4.18)mmHg,治疗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前后的斑块面积分别为(2.42±1.15)mm2和(1.32±0.56)mm2,治疗前后的斑块厚度分别为(1.08±0.24)mm和(0.34±0.11)mm,治疗前后的斑块面积和斑块厚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有2例患者腹痛,1例患者出现便秘,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不需要采取特殊处理措施,可自行缓解。

3.讨论

高血压是持续血压过高的疾病,会引起中风、心脏病、血管瘤以及肾衰竭等疾病,致病因素比较复杂,分为遗传和环境两个方面。动脉硬化是动脉的一种非炎症性病变,是动脉管壁增厚、变硬,血管失去弹性,管腔逐渐变小,也导致心肌梗塞和脑梗塞的主要致病因素。高血压是导致动脉硬化的关键因素,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血压长时间处于过高的状态时,血管壁的冲力加大,对血管内膜造成损伤,内皮功能受到损伤后血液中的脂质会更加容易沉积在血管壁,最终导致出现动脉硬化[1]。阿司匹林是临床上的常用药物,具有解热镇痛和抗炎效果,能够有效抑制血小板的聚集以及释放反应,具有抗血栓作用,是预防心血管类疾病的主要应用药物。阿托伐他汀钙片是他汀类药物,根据相关的动物研究实验显示,阿托伐他汀能够通过抑制肝脏内的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与胆固醇的合成,降低血浆胆固醇与脂蛋白水平,能够增加肝脏细胞表面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数量,对低密度脂蛋白的摄取和分解代谢功能功能具有增强作用[2]。因为总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血脂水平的升高都会加重动脉硬化的形成,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阿托伐他汀通过降低总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血脂指标可以起到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根据胡红平[3]等人法发表有关?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的疗效观察?的文章中报道,患者治疗后的收缩压(128.35±11.24)mmHg明显低于治疗前的(156.38±12.85)mmHg,舒张压(75.29±4.18)mmHg明显低于治疗前的(88.62±5.26)mmHg,治疗前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后的斑块面积(1.32±0.56)mm2明显低于治疗前的(2.42±1.15)mm2,治疗后的斑块厚度(0.34±0.11)mm明显小于治疗前的(1.08±0.24)mm,治疗前后的斑块面积和斑块厚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有3例子患者出现腹痛和便秘等不良反应,但可自行缓解;表明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患者的血压、斑块面积以及斑块厚度等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张灵,田国祥,魏万林.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伴早期肾损害患者动脉僵硬度的影响[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3,21(8):745-750.

[2]王广军.常规降压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高血压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J].中国医学工程,2016,24(10):78-80.

[3]胡红平,文媛,郑娟娟,等.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的疗效观察[J].疑难病杂志,2016,15(6):559-562.

论文作者:邓忠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5月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4

标签:;  ;  ;  ;  ;  ;  ;  ;  

阿司匹林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高血压合并动脉硬化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邓忠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