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疮危险因素预测及预防护理研究进展论文_李婧1 汪德清2(通讯作者) 胡春梅1

1 湖北省随州市疾病防控中心 湖北 随州441300

2 湖北医药学院附属随州医院耳鼻喉科 湖北 随州 441300

摘要:目的 探析压疮危险因素及预防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26例老年住院患者为研究资料,按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分期预防护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及压疮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41%,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79.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需要对压疮危险因素进行有效预测,并给予其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压疮;危险因素;预防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1 文献标识码 A

压疮,在临床上又称之为压力性溃疡、褥疮,是指患者的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受压组织长期缺血、缺氧,从而导致周围组织溃烂、坏死。有研究显示[1],全国每年约有6万以上的人群死于压疮合并症,其中,老年患者占75%以上,可见加强临床压疮护理极其重要。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126例老年住院患者为研究资料,对压疮危险因素及预防护理效果进行评价和分析,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月~2014年6月我院收治的126例老年住院患者为研究资料,按不同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3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3例,女性患者30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60-88岁,平均年龄为(72.56±2.35)岁;病程为1-9年,平均病程为(4.32±1.21)年;患者的基础疾病情况如下:脑卒中偏瘫患者21例,骨折患者12例,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8例,老年性痴呆患者12例。观察组中,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31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61-89岁,平均年龄为(72.98±2.45)岁;病程为1-10年,平均病程为(4.52±1.23)年;患者的基础疾病情况如下:脑卒中偏瘫患者20例,骨折患者13例,严重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17例,老年性痴呆患者1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危险因素预测

采用Waterlow危险因素评估表对两组患者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和预测。

1.2.2护理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鼓励患者多做运动,避免局部受压时间过长,重视对患者的营养摄入,保 持病房环境和被褥干净整洁。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分期预防护理,具体如下:

第一,针对轻度危险患者,定期为其翻身,每2-3小时一次,在患者卧位姿势下,保持其肢体功能在功能位置,减轻局部压力,对局部皮肤组织进行保护。

第二,针对高度危险患者,使用充气气垫,每2-3小时翻身一次。在患者肘关节及足部位置安装保护措施,并保持其局部皮肤干燥。同时,指导患者摄入营养价值高的食物,提高其机体和皮肤功能的免疫能力,避免发生压疮。

第三,针对极度危险患者,按季节不同为患者配置不同的床垫,夏季使用充液式床垫,冬季使用凝胶式床垫。同时,为患者制定针对性的营养方案,提高皮肤抵抗力,加速破损皮肤的愈合速度,避免局部受压部位发生压疮。

1.3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及压疮治疗费用进行记录和对比分析。

采用我院自制的患者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对就医程序、医护人员服务态度及专业素质、医疗服务设施、病房环境以及科室内卫生情况等20项内容,每项5分,共100分,80-100分表示满意,60-79分表示基本满意,59分以下表示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s)进行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技术资料用%表示,采用X2进行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及压疮治疗费用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为4.76%,对照组的压疮发生率为23.8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压疮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讨论

压疮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卧床期疾病,由于局部组织缺氧、缺血,导致其形成压力性溃疡。临床上按压疮的危险程度将其分为轻度危险、重度危险及极度危险时期,不同时期患者表现出的临床症状具有一定差异性。严重情况下,患者的皮肤溃烂面会增大,最终形成深腔,患者的疼痛感较为剧烈,因此,治疗时间相对较长,且产生的治疗费用较高,为患者及患者家属带来经济压力。有研究显示[2-3],对压疮的危险因素进行预测和评估,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是预防压疮发生率的有效手段。由于老年患者的皮肤弹性差,且皮下脂肪层较薄,极易发生压疮。针对老年患者的病情和疾病危险情况,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每2-3小时为患者翻身一次,可有效避免患者局部皮肤组织受压时间过长,防止局部组织出现细胞变性及坏死的现象。此外,根据季节和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选择适宜的床垫,可增加局部皮肤的温度,从而增加局部组织的代谢能力,并对其进行氧气供给,减少压疮发生率。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压疮发生率及压疮治疗费用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结果与相关研究结果相符[4],从结果中可以看出,对患者进行压疮分期,并针对性的给予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压疮发生率,减轻患者及患者家属的经济压力,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针对长期卧床的老年患者,需要对压疮危险因素进行有效预测,并给予其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的压疮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因此,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田爱武,刘婷,李丽,等.Braden压疮危险因素评估量表对基层医院危重病人的适用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0,24(13):1174-1175.

[2]钟类,张军花,陶文涛.手术中压疮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8):3458-3460.

[3]孙琦,苏萌.使用有创呼吸机患者压疮发生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护理措施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12):1476-1478.

[4]黄艳,王小红,王媛.两种量表在骨科患儿压疮风险预测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护理研究,2011,25(8C):2216-2217.

作者简介:

李婧,湖北省随州市疾病防控中心,副主任护师;

胡春梅,湖北省随州市疾病防控中心,副主任护师;

通讯作者:

汪德清,湖北医药学院附属随州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护师。

论文作者:李婧1 汪德清2(通讯作者) 胡春梅1

论文发表刊物:《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5年第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25

标签:;  ;  ;  ;  ;  ;  ;  ;  

压疮危险因素预测及预防护理研究进展论文_李婧1 汪德清2(通讯作者) 胡春梅1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