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医学影像档案的信息共享策略分析论文_李方舟,赵洪波

大数据时代下医学影像档案的信息共享策略分析论文_李方舟,赵洪波

山东省青州妇幼保健院 山东潍坊 262500

摘要:医学影像档案是由X线、CT、磁共振、超声、核医学等诸多检查所形成的影像资料。随着先进医疗设备仪器的应用,辅助检查项目越来越多,医学影像的数据量越来越大,人们迫切需要各种时效性强、具有高价值的影像档案实现信息共享。传统的影像存储和管理方法已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医学影像档案的信息共享已成为卫生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医学影像档案;信息共享

1开发医学影像档案信息共享系统

由于医学影像的数据量非常大,数据的采集、存储、传输和系统建设所需设备和所应用的技术都与处理文字信息的系统有非常大的差别,因此建设医学影像系统需要专门立项。医学影像管理系统通常被称为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主要包括数字化医学影像的采集、存储、传输和重现。

将PACS系统与医疗上的医生站、护士站系统以及计算机管理系统、图书馆联网一体化等现代化信息技术联网,实现医院影像档案的资源共享。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科学的分类方法,组织规划医疗影像资料的检索界面,便于医生的查询使用,同时提供智能、准确和高效的模糊检索功能,对医疗影像资料的患者姓名、诊断时间及主治医生等内容进行检索。根据诊断报告的类型,编制相应的报告模版文件,提供编写诊断报告的功能。按使用人员(医生、护士和管理人员)的不同,具有严格的操作查询权限和管理功能,并具有可靠的数据库资料备份和恢复功能。

2实现医学影像档案的信息共享的意义

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医学影像档案的信息共享,是医疗卫生系统档案管理的一种新模式,对患者和医疗单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1节省空间,提高查阅效率

传统的影像存储需要很大空间,对场地、温度、湿度、设备及档案管理人员均有较高要求,在进行影像资料查阅时,也耗费较多的人力和时间。此外,传统保管模式下的影像资料具有独占性,一张胶片被借走后,其他人就无法再借阅此胶片。实现影像信息共享后,则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独占问题,在系统中的影像资源能被多人同时访问,电子检索功能使档案管理人员从繁重的查找工作中解放出来,大大提高了查阅效率,既节约患者的检查时间,又使临床医生及时、准确做出对疾病的临床诊断。

2.2减少诊疗差错,有利于珍贵资料的保存

传统的CT、MRI、X线等医学影像均是以胶片形式保存,存在着占用空间大,胶片易损坏、丢失、变质,不便于保存、查找、使用,增加了科室成本和发生医疗纠纷的隐患。实现医学影像档案信息共享,所有影像均可传输到工作站,可刻录成光盘保存,大大减少了科室成本,影像资料不易丢失,在线影像资料随时、随地可取,历史影像可检索、恢复,不仅减少了诊疗差错,有利于保存珍贵的临床经验和病例资料,而且有利于教学、科研。

2.3有利于比较分析,避免重复检查

在诊断上,由于资源的合理整合,避免了不合理的重复检查和不必要的检查,在诊断过程中可在同一时间内调阅不同时间的资料进行比较和分析,使诊断更加科学合理,工作效率也有了明显提高。

2.4实现流程管理,提高医疗质量

所有临床医护人员在熟练掌握影像系统的具体操作之后,各种影像及报告均可通过院内信息网络及时、迅速传输。工作流程监控和管理从患者登记、检查、报告编辑、报告审核到报告打印等均有时间记载,可反映影像链的每个环节所用的时间、参与的人员等。报告及质量审核管理诊断报告除上级医生对报告审核把关外,科主任可调阅已发出的报告,指出报告和审核中出现的问题,使诊断质量得到持续性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5具有统计功能,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医学影像档案信息共享系统还提供完善的统计功能,详实的报表使医院管理者及时准确地掌握各种设备的使用情况和工作质量,管理者还可据此了解不同时期、不同检查患者分布情况,据此调配管理,科学决策。

3充分利用医学影像档案的信息共享系统功能

3.1利用医学影像档案的信息共享,加速医学影像诊断和治疗一体化进程

通过医学影像档案的信息共享,使诊断与治疗更加密切,在诊断过程中考虑治疗问题,在治疗过程中考虑诊断问题,避免了盲目性;此外,由于信息共享,影像科与介入病房、门诊之间的相互联系和沟通更加便捷,有利于全方位管理,有效地促进影像诊断与治疗一体化的进程。例如:治疗前图像的直接调阅和多种影像学图像的综合显示、比较、分析,避免术前误诊、漏诊,也便于介入治疗操作,有利于病灶的准确定位;影像学图像直接传人手术室,手术医生在工作站上进行虚拟手术预演,设计手术入路和方案,更好地为外科医生服务;影像学图像连接激光导航系统,直接指导外科医师术中操作等。医学影像档案的信息共享从根本上对学科进行了全方位的资源整合,使整个学科在统一的轨道上运作,有利于学科管理。

3.2通过医学影像档案的信息共享,实现与国际医院的接轨

为充分开发、利用这一庞大的影像档案资源,医疗单位应利用已建成的局域网,开发医院影像资料信息化系统,不但实现医院内部影像资料各科室的共享,同时还应开发对外影像信息的交流和远程会诊。影像信息跨国传阅,实现了医院与国际级医院相互间临床信息的采集、分析和处理,提高对患者的诊治水平,提高对医疗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同时医护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也得到跨越式提高。

3.3使影像档案的信息共享成为临床医学教学特色

以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为例,作为一所省属教学医院,采用医院计算机中心自行编写的教材《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计算机系统培训教材》对即将进入临床的医学生进行多媒体教学,使学生对医院数字化医院管理的概念、数字化医院管理构架及实施以及各项数字化管理系统的技术基础、工作原理、功能、操作步骤和方法等进行整体系统计算机理论知识教育,使医学生从概念、理论上对医学计算机信息技术有了整体认识。随后,授课教师利用影像档案信息系统,快捷方便地随时大量调阅可任意选择的教学图像和临床典型病例,反复阅读,多人同时阅读,同时阅读多种形式成像的医学图像等,使教学形式多样化。任课教师制作课件更加方便,内容更加丰富,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象。学生容易产生兴趣,便于理解复杂的多种影像技术采集的图像。学生课后便于复习和广泛阅读练习相似的疾病中的多种图像,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解决了传统教学面临的弊端,丰富了教学内容,大大拓展了教学资源并及时地被教师和学生共享。

3.4利用医学影像档案的信息共享为患者建立个人健康档案

个人健康档案是患者管理和保存自己健康信息的手段,近年来受到重视,它提供了健康信息交换共享的理想方法,能为患者带来许多好处并直接受到患者自己的控制。目前国内许多电子健康档案工程比较关注患者的文本信息,内容包括门诊处方、医疗检验等信息,一般以上传方式存储在数据中心,尽管医学影像是患者健康档案的重要部分,但目前几乎没有成功实现医学影像档案信息共享的相关案例。通过医学影像档案信息共享,可以建立患者个人健康档案和保护密码,在不同的医院就医时,患者的诊治资料信息在这些医院就能够共享并进行交换,避免了重复检查,减轻了患者的就医负担。通过个人健康档案的积累,动态观察健康的所有数据,动态比较所有的资料和数据,就可发现自己健康状况的变化,疾病发展趋向、治疗效果等情况。

参考文献:

[1]杨明,刘斌,杨小庆,等.PACS系统在医学影像学教学及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中的作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41-42.

[2]刘向东,崔亮,罗建,等.西京医院医学影像档案化管理与通讯系统[J].医疗卫生装备,2001,22(5):48-49.

[3]沈海霞.加强医院档案管理促进医院持续发展[J].中华现代医院管理杂志,2004,2(12):70.

论文作者:李方舟,赵洪波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4

标签:;  ;  ;  ;  ;  ;  ;  ;  

大数据时代下医学影像档案的信息共享策略分析论文_李方舟,赵洪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