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推广前景_品牌服装论文

我国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推广前景_品牌服装论文

我国发达地区产业簇群发展模式及推广前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达地区论文,前景论文,模式论文,我国论文,产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7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685(2003)08-0016-05

随着中国加入WTO,我国企业将在更大范围、更宽的领域和更高层次上融入世界经济。面对日益激烈的全球化市场竞争环境,我国中西部地区如何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产业簇群是一个十分紧迫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发达地区产业簇群的发展模式进行理论探析,以便指导我国中西部和大多数地区培育和发展产业簇群,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一、东莞模式——产业转移型(外向经济型)

1.东莞产业簇群的现状。东莞是占地只有2465平方公里、户籍人口仅150多万的地级市,却在全球电子制造业的地位举足轻重,现在东莞产业簇群特征明显,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脑资讯制造业基地之一,其电脑资讯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有相当的份额:电脑磁头、电脑机箱及半成品占40%,敷铜板、电脑驱动器占30%,高级交流电容器、行输出变压器占25%,电脑扫描仪、微型马达占20%,电脑键盘占16%,电脑主板占15%。

2.东莞产业簇群的主要特征。(1)以外商投资为主导。目前在东莞投资500万美元以上的外资企业近800家,其中1000至5000万美元有130多家,5000万美元以上有40多家,广东福地彩色显像管、新科电子、三星电机、裕元电子、光宝精密机械等集团在东莞的投资均超1亿美元以上。(2)专业镇经济特色鲜明,产业集聚效应明显。东莞外资企业大部分集中在广深公路(107国道)、广深高速和东深公路沿线,特别是虎门(1122家)、长安(1059家)、凤岗(1036家)、厚街(863家)、清溪(756家)等镇,已逐步形成了以电子、服装、家具、制鞋、灯饰、皮革、五金、塑料等多个出口加工为主的“商圈”。(3)外商在东莞的运作模式主要是“外商接单、大陆生产、产品全部或部分出口”,形成了大中小企业配合、上下游联动的模式。如东莞的台商绝大多数是电脑资讯业,此行业最为讲究的是配套,台商相互之间已形成了难以割舍的裙带关系,即每一家企业都带来了自己的上下游企业。如台达公司在东莞投资办厂,其上下游企业为减少成本也跟着来,一家大企业就带来了22家中小企业。

3.东莞产业簇群发展的原因。(1)发展的内在原因。主要是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成就了东莞全球IT产品制造的霸主地位。东莞市地处珠江三角洲东北部,东临惠州、博罗,南连深圳,西与番禺隔海相望,北靠广州,毗邻香港,位于穗港深经济走廊中间。这些条件加上成本低廉的优势使东莞成了中外IT制造业厂商建厂首选场所。(2)发展的外在原因。首先是世界产业转移的结果,如台湾电脑资讯业近年来受世界经济影响利润下降而纷纷寻找新的投资地,发达国家电脑资讯业因人力成本居高不下而设法到发展中国家投资办厂等。其次是东莞市制定许多有利于引进外资的优惠政策。

4.东莞模式推广前景。东莞产业簇群最大特点是以外向型经济推动产业簇群规模的扩张,以外资企业带动产业簇群的形成和发展。推广东莞模式的主要难点是,吸引外商投资需要良好的区位优势和成本优势。但应注意到,随着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不断地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产业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某些产业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东莞模式正是产业转移的结果。显然,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经济发展中产业转移规律都在延续着,而我国区域经济的差异性和随着各区域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使各地区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必须面对并接受其他地区或国家的产业转移的事实。因此,东莞模式具有很实用的推广价值。

二、义乌模式——市场与成本优势推动型

1.义乌产业簇群的现状。目前,义乌已形成了服装、饰品、针织、印刷包装、文具用品、家具、毛纺、拉链等在全国具有很高市场占有率的八大优势产业簇群,涌现出“浪莎”袜业等一批知名品牌。据介绍,全市涌现出产值超千万的企业110多家,5000万元产值以上的达22家。义乌袜业企业年产销规模达40亿元以上,占全国袜业产量的33%,成为全国袜业系列生产基地。义乌饰品的年产销量逾60亿元。人口仅1万余人的大陈镇,有服装加工企业500多家,日产衬衫(服装)达50万件。目前义乌小商品市场年成交额已连续9年名列全国十万家集贸市场榜首。义乌式产业簇群在浙江省普遍存在,成为浙江省经济的主流。

2.义乌产业簇群的主要特征。(1)以市场流通高度发达为背景。义乌是我国最早开放小商品市场的城市之一,商品批发市场繁荣,从事商品流通的批发商和零售商队伍庞大,商品流逗渠道多,集运网络发达,营销网络遍及全国各地,有的甚至在国际市场已形成销售网络。(2)属于低成本和低技术扩张。产业簇群内的每件成品价格低廉,加工业企业资金投入不大,产品生产成本低,产品生产的技术含量低,产品生产的模仿性强,对技术工人的要求不严,企业通常没有自己知识产权和专利技术。(3)专业化程度高。

3.义乌产业簇群的发展原因。(1)发展的内在原因。首先是义乌人的商业文化素质较高,由于源远流长的商业精神和商业文化积淀在义乌老百姓的血液中,成为支撑义乌经济发展的精神支柱。其次是经济资源优势明显,义乌是我国最早开放的小商品市场,义乌交通运输网络较发达,因经济开发较早而拥有较雄厚的资金资源等。(2)发展的外在原因。这主要是经济体制创新和政府的合理引导,义乌市场取向改革较早,在体制和机制创新上先行了一步,政府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如发展私营经济,这曾遭受来自各个层面的各种非议,可各级政府并没有对改革开放的新事物“一棍子打死”,而是允许看、允许试,老百姓作为创业主体最大程度地发挥了积极性和创造性。

4.义乌模式推广前景。义乌产业簇群最大优点是可以实现低成本、低技术的经济规模迅速扩张,但这也成为其主要的缺点,因投入少和加工技术简单而容易被其他区域模仿,产业簇群竞争优势难以保证。目前我国市场经济已深入民心,全国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已获得良好发展,同时我国地域广阔并有庞大的十几亿人口,各地区的市场基础建设和交通已获得长足发展,这使我国许多地区的义乌模式产业簇群的发展内部原因基本成熟。同时,随着我国成为WTO成员国,经济一体化进程快速发展,这使我国许多地区的义乌模式产业簇群发展的外部原因步入成熟期。义乌模式在当前我国西部大开发前景下极具推广应用价值。

三、宁波模式——品牌优势带动型

1.宁波产业簇群的现状。近年来,宁波服装业得到长足发展,至今已形成庞大的产业规模,成为宁波工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宁波市共有服装企业近2000家,年服装生产能力达13亿余件,占全国服装总产量的12%左右,宁波已成为我国服装大市。2000年全市服装总产值达270亿元,服装出口9.2亿美元,产品出口86个国家和地区。宁波服装产业已形成以西服、衬衫生产为龙头,集羊毛、羊绒、童装、针织、丝绸、皮革系列服装的生产群体,一批拳头企业在全国以实力称雄。宁波在长约10公里的区域内,聚集了几十家具有相当规模和品牌效应的服装企业。这几十家企业的总产量占宁波服装总产量的60%以上。目前宁波已建成了世界最大的服装生产城,拥有中国最大的西装、衬衫生产和销售企业。

2.宁波产业簇群的主要特征。(1)品牌服装带动服装簇群的发展。宁波不仅拥有杉杉、雅戈尔两个全国知名品牌,也有罗蒙、培罗成、布利杰、洛兹、太平鸟、爱尔妮、爱伊美、豪鹰、人头鸟、步云等知名度很高的品牌,宁波服装业与国内其他地区服装业相比品牌优势非常明显,品牌优势不仅占据了国内服装市场的主导,且带动、促进了更多与服装相关企业的产生,也推动了更多企业创造更多的品牌。(2)一批重点服装企业抓住了市场营销的核心,培养了一支庞大的服装营销销队伍和网络,建立起一套良好的市场营销机制。

3.宁波产业簇群发展原因。(1)发展的内在原因。首先,宁波是红帮裁缝的发祥地,具有深厚的服饰文化底蕴,人们有较强的服饰观念和服装市场意识,也有较好的服装企业管理能力和服装生产技能。其次,宁波服装企业有较先进的生产和加工技术,特别是掌握了关键的生产技术。再次,有资金优势和市场优势,自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经济平均增长率为19%左右,同时外资涌入较多,这些都为宁波服装相关企业融资提供了很好的条件,而宁波服装企业众多的营销网络及营销机制创新又为服装产业簇群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市场条件。(2)发展的外在原因。在服装产业簇群的形成和发展中,政府在政策制定和协助企业开拓市场等方面给予了很大支持,如制定服装产业发展规划,多次举办服装博览会等。目前宁波市正对服装产业进行全面调研,在近期将出台一系列加快服装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措施。同时,投资七亿多元、广场1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9万平方米的新国际会展中心已在近期正式启用,有数百家国际国内知名服装品牌进驻,宁波中央商务区天一广场也已启用。

4.宁波模式推广前景。宁波产业簇群最大特点是以品牌优势推动产业簇群规模的扩张,以几家名牌大型企业推动产业簇群的形成和发展。这种产业簇群培养难点主要是,品牌优势需要较长的时间和较多的精力来培育,而名牌大型企业更很难培育。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以品牌、名牌抢占国际市场已是不争的事实,我国各行各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赢得一席之地必须有能在国际市场上叫得响的品牌,培育一批国际知名品牌是我国加入WTO后的迫切要求。可见,通过培育品牌优势以推动产业簇群的发展是目前及今后几十年内我们必须选择的路子,宁波模式具有较高的战略参考价值。

四、寿光模式——农业产业化型

1.寿光产业簇群的现状。山东寿光市是个农业大市,被国家命名为“中国蔬菜之乡”。该市以寿光蔬菜批发市场为核心,以8个乡镇蔬菜批发市场为主导,形成了的较为完善的农副产品市场体系,全市大型专业市场有34处,农村集贸市场有180处。各种蔬菜运销组织竞相发展,蔬菜购销公司、经纪公司近百家、农民专业协会180多个,运销专业户、专业村、联合体1.7万个,流通大军10万人。全市现有蔬菜种植面积56万亩,其中蔬菜大棚28万个,大棚蔬菜面积占蔬菜种植面积一半多。近几年,随着市场发展,知名度不断提高,得到了国外许多客户的青睐,蔬菜加工出口业务随之带动起来。现在围绕市场已建成了38处蔬菜深加工出口企业,其中年加工能力在5000吨以上的8处,年加工出口蔬菜近20万吨。产品远销日本、韩国、新加坡、俄罗斯、欧美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带动了全市1.33万公顷创汇蔬菜基地。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年交易量15亿公斤,交易额20亿元,已成为集信息传递、技术推广、贮运销售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龙头企业。同时,与蔬菜生产密切相关的竹杆竹器、钢丝、农膜、农药、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市场应运而生,其中竹杆竹器市场已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竹杆竹器市场。

2.寿光产业簇群的主要特征。最主要特征是以推动农业产业化为核心促进蔬菜产业群形成和发展。寿光蔬菜批发市场以“为菜农服务、为客商服务、为消费者服务”为宗旨,不断加强市场规范化管理,努力搞好市场硬件建设,完善服务功能,极大地提高了市场的辐射带动能力,走出了以市场带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

3.寿光产业簇群的发展原因。(1)发展的内在原因。首先是寿光农业基础较好,农民有种植蔬菜的传统和掌握一定的种植技术,农业技术人员比较重视蔬菜种植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其次是拥有得天独厚的土壤种植条件,土壤很适于各种蔬菜的种植。再次是市场开发优势,早在1984年寿光蔬菜批发市场就已建立,在随后的十几年中各类蔬菜批发市场得到较好发展并形成了网络,这在全国范围内还是少有的。(2)发展的外在原因。首先是政府的大力支持,如批发市场建设、技术推广应用、举办博览会等政府给予了很大的财力物力方面的支持。其次是坚持依法治场,制定出台了《蔬菜经营单位管理办法》、《交易秤管理办法》、《票据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关于市场管理的规章制度。再次是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外地客户到寿光建立购销办事机构,现已有北京、天津、沈阳、乌鲁木齐、海口等100多个大中城市在寿光市设立了长期办事机构或派驻办事人员。

4.寿光模式推广前景。寿光产业簇群的最大特点是以实现农业产业化为契机,通过龙头企业或龙头市场的推动促进产业簇群的形成与发展。推广寿光模式的主要难点是,龙头企业或龙头市场有足够的辐射能力和带动能力,政府应从财力物力上大力支持龙头企业或龙头市场建设,并提供从技术到市场的一系列服务。我国农业的基础性地位及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使我国广大省(区)的农业产业化得到了很大发展,政府也给予很大支持,农业产业化建设获得了较好成绩,但随着我国加入WTO,政府职能的转变使政府支持农业的策略也要转变,市场作用将起决定性作用。在这种经济前景下,寿光模式的法制理念、政府支持和市场运作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

五、我国台湾新竹模式——高新技术园区型

1.新竹产业簇群模式现状。新竹科学工业园区位于台湾西北部的新竹地区,已开发面积625公顷。截至2000年底,园区通讯厂商共计57家,营业额新台币561亿元,较1989年增长11%,产品技术发展重点为网际网路应用产品、无线区域网路(WLAN)、宽频传输设备(ADSL等)、无线通讯及语音/讯设备等。至2000年12月底核准入区的光电产业共计51家,2000年园区光电产业中以平面显示器厂商营收最多,营业额达新台币290亿元。其次为光电材料元件系统厂商,营业额新台币128亿元。新竹科学园区11家精密机械厂商2000年总营业额48亿元。

2.新竹产业簇群主要特征。(1)众多电子企业及跨国企业聚集在园区内。园区内聚集着积体电路企业、IC设计公司、通讯厂商、光电企业等众多资本密集型及高技术型企业300多家,其中有不少是美国、日本等国的跨国公司。(2)园区办企业具有全球性战略。如园区内许多厂商早与美国、日本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进而成为美国高科技产业在海外最重要的合作伙伴。许多区内资讯大厂采取全球产业水平分工、全球运筹式产销策略,藉此进行技术与人力交流,目前已有60家园区公司在世界各地设立据点,藉由国际合作与策略联盟结合国际研发资源,发挥整合效应,积极转型成为世界级企业。(3)专业分工结构合理,产品整合能力强。园区内产业链中各环节专业化分工与产品整合能力很强,如半导体产业链包括IC设计商、光罩供应商、晶圆代工厂商、封装厂商、测试厂商等等,园区内都应有尽有。

3.新竹产业簇群发展原因。(1)发展的内在原因。首先,是区位优势,新竹科学工业园区距离新竹市中心约15分钟车程,公路交通以中山高速公路为主,距台北70公里,至桃园中正国际机场车程约50分钟,往北到基隆港、往南至台中港分别需约两小时车程。另外亦可经由国道三号高速公路自台北经竹东直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铁路交通则以贯穿台湾西部的纵贯线铁路为主,新竹是北部大站之一。其次,科研能量强。台湾的清华大学、交通大学两所历史悠久的大学与园区为临。这两所大学除提供优秀人力之外,并在人才培训上给予园区厂商充分支援。位于园区东方约5公里处的工业技术研究院,设有电子、光电、电脑与通讯、材料、机械、化工、能源与资源7个研究所以及航天、量测、纳米、生物医药工程、工业安全卫生5个研究中心。成立28年来研究开发出许多技术成果,以技术移转或成立衍生公司方式,于园区成立的公司已超过30家。(2)发展的外在原因。首先是政府的支持,科学工业园区管理局,是园区主要的行政中心,提供单一窗口服务,项目包括企划、投资服务、劳工行政、工商服务、工程建设、地政景观管理、资讯网路、公共福利、医疗保健、仓储服务、环境保护、消防救灾以及安全防护。另外还设有园区审议委员会,解决有关跨部会的议题。其它相关服务单位,为园区厂商提供一贯化服务。其次是硬环境建设成绩突出,工业区内除规划有政府兴建的标准厂房、厂商自资的自建厂房外,银行、邮局、诊所、储运、报关等事业机构也都位于工业区内。住宅区则建有各式住宅,加上包含运动休闲设施及餐厅、书店、人工湖、购物中心在内的休闲娱乐区。为园区从业人员提供了一个良好舒适的工作与生活空间。

4.新竹模式推广前景。新竹产业簇群最大特点是资本密集型高新技术企业聚集,产品技术含量高,产品国际影响力强。推广新竹模式主要难点是,需要大量资本的投入和雄厚的科研力量,需要良好的软硬环境等。我国的大多数地区经济基础还不强大,科学研究与开发特别是具有全球竞争力项目的研究与开发也不够,这注定着我国目前还难以形成和发展这种产业簇群。但也应看到,我国从中央到地方都已意识到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性,许多省市创立了各种工业园区、高新区、开发区等,这些园区在过去的十几年中无论是引资还是产品开发方面都获得了很大成绩。可见,新竹模式将在我国大陆今后各种园区的建设中具有很大的借鉴作用。

收稿日期:2003-06-15

标签:;  ;  ;  ;  ;  

我国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发展模式及推广前景_品牌服装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