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锅炉节能现状及节能技术发展探讨论文_王斌

电厂锅炉节能现状及节能技术发展探讨论文_王斌

(国能昌图生物发电有限公司 辽宁铁岭 112599)

摘要:火电厂就是依靠锅炉燃煤来将热能转化为电能的企业。国家在“十二五”时期就对环保法进行了细化,对火电厂提出了节能减排的要求,明确企业主体责任;“十三五”时期又实施了污染排放总量和环境质量双控,更加细化了对污染物排放的浓度、总量和排放速率的管理措施,增加了目标控制范围。火力发电厂,只有加快锅炉燃烧节能减排的技术研发,不断优化锅炉燃煤技术,才能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环保法规要求。

关键词:电厂锅炉;节能现状;节能技术发展

传统的“先污染,后治理”的意识和观念要彻底摒弃,要以循环经济和绿色经济为理念和引领,在电厂锅炉运行中应用先进有效的节能降耗技术,明晰节能降耗技术在电厂锅炉中应用的重要意义,并探讨电厂锅炉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节能降耗技术的应用,提升电厂锅炉运行的节能降耗空间,使电厂锅炉运行和生产更好地顺应时代的要求和发展趋势,全面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对环境的保护、资源的节约。

1 当前锅炉节能技术方面的主要问题

1.1 运行负荷较低的原因和危害

由于企业在设计自身的生产能力时,估计过高。认为在低负荷工况运行时锅炉也能正常运行,还能产生比较高的生产效率。而实际上,由于低负荷工况运行,锅炉燃料量减少、炉膛温度降低,锅炉使用率低下,煤耗增大,热效率低,生产效率自然也就受到影响;能源浪费高,厂用电率增高,企业效益降低;同时还增加环境污染。

1.2 余热利用效率低

我国80%的电能供应都来自于火电厂。火电厂发电是通过燃煤锅炉的热能转换来实现的,热能转换利用率的高低就直接决定火电厂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存在热能利用不充分情况,主要是余热利用率低下。所以,加强电厂余热利用开发是提高热值利用率的重点研究课题,挖掘潜力,既做到节能,而且还减排,降低了对环境的热污染,同时还增加经济效益。无论是从企业经济效益出发,还是从企业的环保责任考虑,企业都有义务和责任做好余热的回收利用。就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对余热的利用还存在一些问题,节能环保效益不明显,需要企业和政府有关部门共同努力。

1.3 煤炭的质量问题

火力发电厂锅炉的主要燃烧原料就是煤,电厂用煤占我国煤炭总量的50%左右。所以煤炭自身的质量,是保证能效的先决条件。煤作为热能供应的主要原料,其品质的好坏对锅炉的热能生产和能效有直接的影响。我们不仅对发热量有要求,大于4000卡,而且要求含硫量低(最好经过脱硫处理),对煤炭的颗粒大小、灰粉值、挥发都有具体的要求。严格控制煤炭质量,既能提高热能效率,还能减少有毒有害气体排放,既经济又环保。

1.4 锅炉自动化水平低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锅炉燃烧运行缺少自动化控制,或是自动化程度不完善,自动化控制技术水平低下,都会导致燃烧不充分,燃料利用率低。既浪费燃料资源,还会产生更严重的温室效应,加重环保负担。从国内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在一些中小型火电厂里表现得最为突出,需要高度关注。

2 节能降耗技术在电厂锅炉运行中的应用措施

2.1 辅机节能技术在电厂锅炉运行中的应用

在电厂锅炉运行的过程中,辅机节能技术是不可忽视的内容,它与锅炉动力装置的运行效能有直接关联,设计者和改造者要重视对辅机的节能设计和利用,最大程度上减少辅机系统对能源的浪费。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通常来说,在对电厂锅炉辅机节能改进应用中,一般是对风机叶轮进行技术改造和优化,通过提升风机的运行效能而实现节能降耗。在对风机的改造过程中,要采用轴流式风机替代原有的离心式风机,以更好地实现其节能降耗的作用。具体的锅炉辅机的启动优化是不可忽略的方面,要从以下方面着手:(1)合理控制预铺设床料。要合理控制锅炉辅机的预铺设床料,尤其关注和控制床料的厚度及铺设粒子的大小,以有效地确保辅机启动安全和有效;(2)优化锅炉底部加热系统。在对锅炉进行加热时,要快速提升其温度,使锅炉内部的温度处于饱和状态,可有效节约燃料;(3)注重配风方式的优化。在锅炉辅机配风方式的选用上,要关注风量大小及燃烧效果,要加大二次风量的供应量,以减少排烟量和耗电量。

2.2 采用锅炉烟气余热回收技术

这种节能技术包括如下几方面:(1)烟气余热预热空气。为了达到节能降耗的生产目标和任务,烟气余热预热空气的节能应用可较好地快速提升炉膛的温度,并减少排烟损失、不完全燃烧损失等不良燃烧状况;(2)烟气余热预热燃料。这种方式可较好地达到降低燃油粘度的效果,实现对入炉后的燃油雾化的改善和优化,在燃油温度升高的状态下,锅炉内的辐射换热系数随之增高,确保锅炉运行的热效率,实现了能耗的降低;(3)烟气余热预热给水。这种方式可较好地增加锅炉入口的介质温度,避免传热过程中的较大温差现象,由此可较好地减小排烟温度,提升锅炉运行的热效能。

2.3 降低排烟热损失

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一部分提供给锅炉,将热量转化为水的内能。而有一部分热量通过一样的形式排出到空气中,这一部分热量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大。但是锅炉运行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造成热量损失现象,现在学者对锅炉的研究集中在尽可能地降低热量损失量,目前研究的方向有两个,一是控制漏风量,锅炉对应的总风量不同,因此,送风量大小可以根据锅炉的运行负荷变化进行调整,为了降低热量散失,需要定期对锅炉水封槽进行检查,在锅炉停止运行时对锅炉的烟道和炉膛进行检查,确保没有漏风,另一是要定期清理锅炉内部的灰尘,尤其是产热位置,积累的灰尘越厚,增加水温所需要的能量越多,不利于节能减排计划实施。

2.4 循环水系统改造

循环热水量、热水温度、供水温差、水力平衡及系统调节对热水采暖系统供暖起到关键性作用。采用分区供暖,减少循环水量可节能并提高工作效率。在锅炉供水总管引出一根旁通水管,不仅方便调节生活区供水温度供水量,还能够降低锅炉和管路通水量,降低系统阻力和耗电量。改造之后能够使供暖系统循环水量下降约百分之二十,水泵的工作效率高达百分之八十以上。

2.5 锅炉开启时使用汽动给水泵

锅炉运行时需要不断灌入水,锅炉能够为下一设备提供充足的蒸汽,现在有的电厂使用的是电动给水泵,每天工作量要在10h以上,经过计算,每天电动给水泵需要花费1万元,现在有学者提出使用气动给水泵为锅炉供水,并且该方法在一些电厂开始投入使用,经过计算,使用气动给水泵可节约大量的经济资源,但是会将电动给水泵作为备用水泵,以应对突发情况。汽动给水泵能够循环利用锅炉中的蒸汽,以蒸汽推泵运转,为锅炉提供水,锅炉为气动给水泵提供充足蒸汽,能源循环利用,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电厂锅炉节能降耗技术的应用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和作用,在对电厂锅炉不同系统的改造和优化过程中,可引入先进的节能降耗技术和设备,如:变频调速技术、照明节能技术等,使锅炉运行的能耗降至最低,实现运行状态下的节能减排,减少锅炉运行中的风险因素,使锅炉处于高速、节能的优化运行状态,提升运行效能,促进中国的电厂向节能降耗的方向不断迈进。

参考文献:

[1]付小文.电厂锅炉的节能现状及节能降耗技术初探[J].科技风,2014(18):218.

[2]常家宾,那仁.电厂锅炉的节能现状及节能降耗技术[J].科技与企业,2014(18):79.

[3]谢志富.电厂锅炉的节能现状及节能降耗技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3(9):56-57.

论文作者:王斌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

标签:;  ;  ;  ;  ;  ;  ;  ;  

电厂锅炉节能现状及节能技术发展探讨论文_王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