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近视;LASEK;PRK;疗效;Haze
[中图分类号]R779.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6-YS
在临床之中近视属于常见眼科疾病,调查发现我国近视发病率呈上升趋势[1]。在临床之中一般会选用激光手术进行治疗,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本文研究对象主要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近视患者(例数=40例,患眼=80眼),主要分析PRK、LASEK应用在近视患者治疗中所取得的临床效果,观察PRK、LASEK对疗效所产生的影响,研究如下文详述:
1. 研究资料
1.1患者资料
研究对象主要选取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近视患者(例数=40例,患眼=80眼),按照患者接受的治疗方案纳入分组研究中,实验组(例数=20例,患眼=40眼)在治疗期间施予LASEK进行治疗,常规组(例数=20例,患眼=40眼)在治疗期间施予PRK进行治疗。实验组男女之比为12:8,平均年龄为(23.27±0.35)岁;常规组男女之比为11:9,年龄均值为(22.79±0.38)岁。本次参与研究的患者均符合本研究手术适应证候,患者两眼屈光度低于0.50D,将原发肾脏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肝脏疾病、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障碍、严重感染、意识障碍、脑部功能疾病、过敏体质等排除在外,患者资料完整,患者及家属了解治疗方案,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常规组(例数=20例,眼数=40眼)治疗期间施予PRK进行治疗,患者应用准分子激光治疗仪器展开治疗,将其屈光度数录入计算机中,光学区直径为5.0-6.5mm、修边区直径为6.0-7.0mm,30000um的切削厚度,之后患者进行扫描削。切削时间、激光能量密度、使用频率分别为50秒、0.6um/scan、30Hz,应用盐酸奥布卡因滴眼液(浓度为0.4%)进行滴眼,每次五分钟,术中一共进行三次滴眼。应用钢丝开睑器进行开睑后需进行机械角膜上皮的刮除,7mm的刮除范围,在操作完成之后需将上角膜接处镜戴上直至上皮完整才可摘下。在术后应用氟米龙滴眼液(浓度为0.1%)进行滴眼,在第一个月每天进行四次滴眼。实验组(例数=20例,眼数=40眼)在治疗期间施予LASEK进行治疗,应用的仪器、仪器参数和常规组一致。在术前需要给予患者麻醉眼液进行滴眼,每次五分钟,一共进行三次滴眼。应用钢丝开睑器进行开睑后需要进行结膜囊的冲洗并将水分吸干,应用M型板层角膜刀吸引环把眼球吸住之后角膜暴露,待眼内压升高,在角膜上皮表面应用环钻将瞳孔作为中心展开刻痕处理,直至生皮层停止,之后应用乙醇锥把上皮刻痕覆盖,应用乙醇(浓度为20%)进行40秒之后 吸干乙醇,之后做好冲洗处理之后将角膜上皮刻痕作为起始点展开掀起、折叠,保留上方80度(12点位置)上皮的完整性,并将其作为上皮瓣蒂,应用激光治疗之后对创面进行平衡盐液的冲洗,将上皮瓣进行复位翻转,之后将水分吸干之后进行一分钟的干燥处理,将角膜接触镜戴三天,之后用药的方式和常规组一致。
1.3 统计学研究
研究获取的试验数据经SPSS22.0软件进行统计,以(n%)的形式对计数资料展开试验结果表述的检验,以( ±s)的形式对计量资料展开试验结果表述和检验,应用t对实验数据结果展开你检验,以P<0.05的试验结果表述对检验水准展开对比,试验数据P值若小于0.05,则可认为试验结果数据在研究中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实验组经治疗后其疼痛指数、Haze比常规组低,组别间结果数据分析和比对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后上皮愈合时间比常规组更长,组别间结果数据分析和比对有显著差异(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详细见表1:
表1两组治疗指标的对比和分析
组别 疼痛指数 Haze 上皮愈合时间 常规组 2.49±0.50 0.49±0.38 3.51±0.65 实验组 2.01±0.78 0.25±0.21 2.86±0.47 T 4.329 3.316 3.894 P 0.018 0.021 0.020 3.讨论
因不正确的用眼方式致使近视的发病率在近些年来呈现出不断递增的趋势,近视对患者的学习、工作、生活造成严重影响,在临床之中一般会选用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术进行治疗,该术式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准确性以及成功率,目前已经成为近视治疗的主要方法[2]。LASEK在角膜瓣制作的过程之中,主要将重点放置于角膜环钻钻刻,钻刻需到位,并且需要加强乙醇接触时间的控制。在正常状况之下可将角膜上皮层钻透到位,在施放乙醇的过程之中可保障乙醇弥散至角膜上皮下方,并可观察角膜上皮钻切边缘的改变。加上该术士保留了患者的上皮瓣,角膜修复级联反应发生抑制作用,参与至角膜细胞凋亡环节,可干扰器发生,进而将上皮雾状浑浊度发生机率降低[3]。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经治疗后其疼痛指数、Haze比常规组低,组别间结果数据分析和比对有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后上皮愈合时间比常规组更长,组别间结果数据分析和比对有显著差异(P<0.05)。概而言之,近视患者接受PRK、LASEK进行治疗,均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和PRK术治疗相比较,LASEK术可降低患者疼痛状况,将Haze发生可能降至最低,且该手术操作比较简便、安全,可在近视患者治疗中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吕欢,薛丽霞,万艳丽,穆建华.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和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治疗中低度近视术后早期疗效观察[J].临床眼科杂志,2018,26(05):436-438.
[2]金颖,王雁,杨坤,王璐,赵金荣,耿维莉.去上皮瓣LASEK与飞秒激光辅助LASIK矫治中低度近视的比较[J].天津医药,2018,46(09):978-982.
[3]李敏,邹俊,刘林,施岳辉,孙丽娜,王方.MEL90 Triple A 500 Hz模式LASEK手术矫正中高度近视的临床效果评价[J].中国激光医学杂志,2018,27(02):139.
论文作者:刘欢 董丽春 刘媛
论文发表刊物:《药物与人》2019年6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8
标签:角膜论文; 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近视论文; 例数论文; 常规论文; 组别论文; 《药物与人》2019年6月上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