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外群体同质性效应研究述评,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同质性论文,述评论文,效应论文,群体论文,国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们在对他人或自己进行知觉和判断时,总要根据一定的群体类别来进行,如性别、年龄、种族、职业等。但是根据群体类别进行的知觉和判断,往往容易出现偏差,我们最为熟知的一种就是“刻板印象”。它是指根据性别、种族、年龄和职业等社会分类而形成的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印象,外群体同质性效应就是刻板印象研究的一个特例。
1 内群体、外群体和外群体同质性
Tajfel关于社会类别的研究表明,人们由于所属群体不同,往往过分强调群体差异,具体表现为内群体的偏爱性和外群体的同质性(见Ostrom Sedikides[1])。所谓内群体(in-group)就是自己所属的群体,而外群体(out-group)是自己不属于的群体。内群体的偏爱性是指人们往往相信自己所属的内群体要优于其他群体;外群体的同质性(out-group homogeneity)则是指人们倾向于认为外群体比内群体具有更加固定、刻板的特征,外群体成员间比自己所属的内群体成员间相似性更多、变异性更少[1,2]。Park和Rothbart在实验中,要求三个大学的女生联谊会成员对他们自己团体和另外两个团体的群体内相似程度进行判断,发现被试认为他们自己团体的成员比其他团体成员间具有更大的不同,即表现出外群体同质性效应[3]。Loftus和Yarney的研究表明,白种人不易区别个别的黑种人,当罪行的见证人是白人,犯罪人是黑人时,见证人多无法在黑人中正确认出黑人犯罪者(见Brown Smith[4])。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往往倾向于认为本国人都是彼此不同的,个个都有特点,比较容易识别,而外国人则都是一样的,难以识别。
对外群体同质性效应,研究者提出了大量的理论解释,其中最有影响的是Turner(1975)提出的社会认同理论。此理论包括三个中心观点:分类、认同和比较[5]。如果知道了某人或自己属于某个类别,就可以推论出许多关于他人和自己的信息,并能根据自己所属群体的规范,产生合适的行为。认同即认同自己属于的群体,有两层含义:一是确定自己的身份,二是指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是相同的,或者其他人是相同的。再次是比较,在比较中以积极的方式定义自己的群体,将一些积极的品质归于自己以及自己所属的群体。个体复杂性与异质性就是两种这样的积极品质(尤其在西方文化中),当被试面对外群体内群体方面的问题时,外群体成员间往往被评价为具有更多的相似性和更少的变异性。
2 外群体同质性效应研究的演变
早期的外群体同质性效应研究具有如下两个特点:第一,多以种族或民族等自然群体为对象。第二,认为内群体、外群体身份本身是产生外群体同质性的关键。随着研究的深入,目前的外群体同质性效应研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2.1 研究对象更为广泛
不仅有种族群体,还有性别、年龄等其他自然群体,并且进一步发展到对小群体、亚群体,甚至一些特殊群体的研究,这为进一步理解外群体同质性效应提供了可能。
所谓小群体,也就是为实验需要而人为创设的群体。小群体研究具有一定的优点,如较易控制更多实验变量等。但是由于被试缺少与内、外群体交流的不同经验,远离真实社会背景中的日常交往,而且在实验室中,被试也缺乏对自己所属群体的认同感,因而研究结果容易低估这种效应,而且生态效度也不高,很难应用到实际社会情境中去。自然群体则是社会真实生活情景中存在的群体,如性别、年龄、种族等。此类研究虽然影响实验的无关变量较多,但如果实验控制得好,其结果的生态效度会比较高。
2.2 测量方法多样化
Park和Judd区分出三种类型的测量方法,分别是刻板印象认可、知觉到的相似性、知觉到的特征分布。每一种方法内部又有许多不同的因变量指标(见Ostrom Sedikides[1])。刻板印象认可是对有关群体成员与刻板印象相符程度的测量。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对自然群体的研究,对小群体则不适用。它又分为刻板印象百分比和刻板印象强度,前者是要求被试估计群体成员中具有特定刻板印象与反刻板印象的人的百分比;后者是给被试一个从“有刻板特征”到“无刻板特征”的多点量表,要求评估一般群体成员在此量表上所处的等级。
知觉到的相似性是要求被试对某一群体的所有成员的相似程度在一个多点量表上进行评定,对某群体评估的相似性程度越高,说明该群体越具有同质性。
知觉到的特征分布法使用的量表和刻板印象强度法使用的量表是一致的,也是要求被试在一个有刻板特征到无刻板特征的量表上评定某群体的成员,不同的是,刻板印象强度法关注的是评定等级的平均数,而知觉到的特征分布法关注的是评定等级的变异性。因此这种方法使用的因变量指标有全距、标准差、分化率等。
2.3 从现象的描述到机制的探讨
研究者们除了对外群体同质性现象进行测量和描述外,还进一步探索了此现象的内部心理机制,也就是群体知觉的表征方式。在研究过程中提出了以下几种有代表性的表征模型[6]。
2.3.1 原型模型(prototype model)
原型模型的基本观点是:群体印象是通过对群体特质的抽象和概括来表征的。原型是“中心趋向”或是类别成员的一般水准,它包括最能代表本类别而较少代表外类别的特征。原型是从经验和事例中抽象出来并独立于情境和知识结构的,是这一类别中想象的或实际的范例,是抽象的特征集合。一旦形成了一个类别或群体的原型,就会根据原型性或与原型范例知觉到的相似性来评定此类别或群体的成员资格。原型模型在刻板印象研究中很受青睐,也较为经济,但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中最严重的一点是对类别中心趋向的抽象概括不能表征类别内的变异性。同样原型模型也不能解释分类中的启动效应及其他效应。
2.3.2 范例模型(exemplar model)
与原型模型不同,范例模型认为类别知识是通过类别例子即范例来表征的。社会知觉依赖目标激活的范例集合,对任一目标,在印象形成过程中都会激活大量的范例,这些被激活的范例彼此间或与目标不一定属于同一类别范畴,而只是与目标具有许多共同的特征。范例模型允许同样的特征被储存于多个例子中,其表征是具体的而非抽象的。范例模型允许刻板印象具有高度的灵活性,但不够经济。
2.3.3 混合模型(mixed model)
因为原型模型和范例模型的理论和实验的局限性,许多研究者采纳了一种包括抽象信息和范例信息的混合模型,也就是把以类别的一般特征作为一个整体来编码的原型表征和对类别的特殊例子进行信息编码的范例表征结合起来。混合模型还认为,影响知觉者依靠范例信息还是抽象信息的一个重要变量是知觉者关于判定目标的知识量。Sherman(1996)的实验发现[6],当应用一个新的群体作为知觉对象,且被试经验水平较低时,对此群体的知识来源于此群体的特定的范例,随着经验的增加,抽象的群体印象形成;当应用一个众所周知的群体作为知觉对象时,此群体的知识是以抽象的形式被表征的。
2.4 注重对中介变量的探讨
尽管对外群体同质性效应已基本达成共识,并且得到许多实验的支持,但是这方面的研究结果并不总是一致的。据统计,大约有20%以上的公开发表的实验报告中没有发现此效应[7]。由于不同实验结果的出现,研究者们已经认识到对外群体同质性效应是否存在的争论已不再有意义,重要的是搞清楚它何时产生,也就是应该去探讨外群体同质性效应产生的背景及中介变量,从而使我们一方面更好地理解社会水平上的群体间的行为,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寻找消除偏见的途径提供依据。
3 影响外群体同质性效应的因素
研究者对影响外群体同质性的中介变量进行了探讨,发现了如下一些影响因素。
3.1 群体规模(group size)
Mullen和Hu认为群体规模是影响同质性知觉的重要因素,当内群体规模比外群体规模大时有很强的外群体同质性效应(见Ostrom Sedikides[1])。如,白人(多数群体)看待黑人(少数群体)比黑人看自己要具有更多的同质性,但是黑人和白人看白人时则很少有差异,存在知觉中的不对称性。也可能由于人们应用群体大小的知识作为一种启发式来估价群体变异性,所以多数群体被看作比少数群体具有更多的异质性。
3.2 特征典型性(typicality of judged attributes)
Wilder认为特征典型性是外群体同质性效应的中介,他的实验中发现,在刻板印象典型性量表中出现了外群体同质性效应,而与刻板印象无关的量表中则没有出现此效应(见Judd Park[8])。在这里,量表的典型性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如果知觉到的分布差异是从刻板特征及与他们有关的行为中引申出的,那么仅应在刻板印象典型性量表中观察到此效应;另一方面,如果此差异是从“所有外群体成员都是一样的”这样一个一般的、非特殊信念引出的,那么,此效应在刻板印象典型性和刻板印象无关的量表中都应被观察到。
3.3 群体地位(group status)
有些研究者提出群体的相对地位是影响外群体同质性效应的重要因素。如,Lorenzi-Cioldi和他的同事们的研究表明,相对男性来讲,女性群体知觉中的外群体同质性效应并不那么显著[9]。他们认为是由于男性比女性具有更高的地位和更大的权力,这一点在许多有关性别刻板印象和男女行为差异的社会心理分析中早已得到证明。社会地位将会影响人们关于记忆中社会信息的组织。低地位的群体比高地位的群体会被知觉为更具有同质性,不管知觉者自己属于地位高的群体还是地位低的群体。
3.4 群体熟悉性
Linville等人以年龄、国籍、性别等为研究群体探讨外群体同质性效应时,发现在年龄和国籍为研究对象的实验中,具有明显的外群体同质性效应。但在性别群体中则没有出现此效应,而且出现了相反的趋势[7]。在此研究中,Linville提出了熟悉性差异的假设,认为熟悉性可能是影响外群体同质性效应的重要变量之一。对于熟悉的群体,知觉到群体成员间更大的差异,不产生同质性效应,对于不熟悉的外群体,才产生外群体同质性效应。
这可能因为个体对于熟悉的群体,一方面接触到更多的个别成员,头脑中储存了更多的范例,知觉到的变异将会随着不同范例数量的增加而增加。另一方面与其成员交往相当密切,对每一群体成员独特的、个别的特征相当了解,那么知觉到的外群体同质性将会减少。
4 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研究方向
综观国外有关的实证研究,我们发现,外群体同质性效应存在的可靠性已毋须怀疑,但其研究还存在着一些值得探讨的问题,从中我们也可以预见其今后的研究方向。
由于不同研究者们所采用的实验群体、实验材料及因变量等方面的不同,因而提出了影响外群体同质性效应的不同的中间变量,但这些变量只能解释某一部分实验结果或适用于某一些群体,另外可能存在其他潜在的变量对此效应产生影响,因此通过实验廓清到底哪些中间变量影响外群体同质性效应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之一。
在外群体同质性效应的机制,即群体知觉的表征方面,不同的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表征模型,但每种模型只能解释部分现象,如何将之融合值得探讨。
目前有关外群体同质性效应的研究大多是理论探讨,今后需要加强在实践应用方面的研究,寻找消除群体偏见的途径,为实现不同群体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提供指导。
国外的跨文化研究发现,在群体知觉中存在着文化差异,因此在我国特定的文化背景下不同群体间的知觉是否存在外群体同质性效应,还需要我们作进一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