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继电保护装置是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继电保护装置是一套在电力系统本身或电力系统的相关元件出现问题或发生故障的时候能自动启动,直接向所控制的断路器发出跳闸命令以停止供电,迅速切除系统故障元件,并发出告警,使电力系统运行人员能及时接收并作出应对策略,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预防和减少电力事故发生的一套自动化设施或装备。继电保护装置是提高电力运行的安全性、稳定性、高效性的必要设备,十分重要。电力系统中配备完备的、高质量的继电保护装置并保证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顺利运行是电力安全管理的必要举措。
关键词: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管理
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工作原理及影响因素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就是系统工作中所选择的故障防范保护,特别是系统故障时继电保护将作出反应能在第一时间定位故障并分析成因,同时发出告警信号,通过跳闸的方式来隔离故障,以此来缩小故障范围,保障系统的整体安全运行,告警信号发出后继电保护也将采用合理的方式来通告工作人员具体的故障部位、范围与成因,这样就减少了故障查找与排除的时间,缩小故障影响面积,检修人员接到信号后有目标、有侧重地查找与修复,及时解除故障。
1、系统自身因素。系统软件质量直接干扰到继电保护安全,如果软件设计不科学,无法达到工程标准,实际运行中,保护范围、逻辑以及程度等都可能受影响,甚至可能出现继电保护误动作、拒绝动作现象,无法发挥继电保护应有的作用。同时,电力系统存在多重硬件设备,例如:辅助性设备、继电保护设备、通道等,其中任何一个部分存在故障都可能影响自动化系统整体安全。
2、人为操作因素。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中,工作人员由于技术水平较低、经验欠缺,实际的设备安装与操作中都出现了违规操作、非法安装等现象则可能导致接线错误,甚至可能造成继电保护无法正常工作。
二、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运行管理策略
1、遵循运行维护原则,加强检验维护。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维护,应坚决遵循两个原则:一切对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检测维修维护活动,都不能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损坏,应在保障继电保护装置完整、功能正常的基础上开展检测维护工作,应加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状态的监测,根据实际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监测维护周期、检测维护计划、制度,确保继电保护装置得到系统的、完善的维护管理;继电保护装置的监测维修活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的、难度较高、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并且电力系统一般比较庞大繁杂,所以继电保护装置的监测、维护工作应制定相对规划,既要纵览全局系统布局,又要有层次、分角度地逐步推进,减少检测维护工作对继电保护装置正常工作的影响,保障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
2、培养专业的检验维护人才。为了电力系统的运行安全,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的配备通常数量较多,并且专业性较高、针对性强,相应的检测维护人员在数量、质量上的要求也很高。然而目前的现实是,我国在相关方面的人才比较缺乏,导致继电保护装置的定期、不定期的检测维护跟不上,造成很多用电安全事故,或者检测出问题的继电保护装置没能得到及时有效的维修,出现故障的继电保护装置直接被替换,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也不利于成本节约。所以,加强培养继电保护装置检测维护维修相关方面的人才培养十分必要。
2.1强化继电保护安全运维技术培训。组织一批专业性技术人员,专门针对继电保护设备的结构、功能与运行等展开培训,全面提高人员的素质、水平,使他们掌握继电保护设备的运行原理与故障类型,保护出现故障时能够及时地识别辨认并采取措施来防范。
2.2竞争上岗与考核评估制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于继电保护技术岗位实行竞争上岗制度,也就是任何一名人员上岗之前都需要接受考核测试,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其中要重点测试变电站的接线方式、继电保护的运行原理、故障成因分析等,实际工作中也要定期考核、定期测试,而且要严格考核程序,高端人员现场测试,以此来严格技术人员的素质和业务水平。
2.3加强企业间合作。为了达到继电保护安全技术交流,提高企业自身安全技术水平,可以尝试定期同其他企业交换工作人员,通过交流来充实、丰富、优化并提高自身的继电保护安全技术水平。
3、加强继电保护装置配套设施性能的维护,提高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配套设施的性能,加强维护,是促进继电保护装置的正常运行、延长使用寿命的重要措施。
3.1应详细了解继电保护装置的初始状态,全面掌握其信息,为后期的检测维护提供参考和依据。可通过建立继电保护装置数据库的方式,将电力保护装置的名称、型号、参数、规格、元件构成、服役具体地点、服役天数、有效期、维护历史、每一次的检测状态、负责人等等相关信息存入数据库,便于数据的更新、对比、信息共享,一旦检测中发现问题,或是继电保护装置出现故障,可以为检测和维护提供参考和数据依据,提高检测、维护效率。
3.2要及时做好元件的参照替换。继电保护装置出现故障,经常是某一元件因人为破坏出了问题,或在高负荷电压下遭到损坏,或是使用时间过长性能衰退,装置的内部元件比外部元件更容易损坏,所以,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中,元件替换法是非常普遍而重要的一种方法,即采用参照法,通过对比分析,找出故障所在,然后用参数、性能、规格相同或相近的元件替换损坏的、需要淘汰的元件。元件替换法也用于故障的判定阶段,比如通过测试和对比接线,快速确定和解决继电保护装置系统存在的问题。
3.3应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相关设备的抗干扰性。继电保护系统大多为自动化系统,必须保障信号的畅通无阻,能及时地接收电力系统运行的相关信息并将装置做出的反应传递出去。继电保护装置的各类元件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应高度重视系统的磁性干扰,所以,必须加强继电保护装置的硬件质量,具有较高抗磁性,材质要能尽可能地屏蔽周围磁场的干扰。另外,要科学布线,为电路之间设置安全距离,避免线路过于密集、彼此之间的电流等影响继电保护装置的信息采集,造成误动作。
3.4建立健全安全制度。继电保护安全技术制度是安全技术的有力保障,健全完善的继电保护安全制度能够为安全技术的运用创造有利条件,对此必须积极地健全并完善继电保护安全技术制度,这样才能有效地依靠制度来解决系统运行中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而从根源上解除电气自动化系统的故障和问题。对此首先要实施继电保护安全技术责任制,将职责、任务分配并落实到具体的人员和岗位,也要把管理目标加以细致划分,而且要将加紧落实,不断地优化、发展并完善继电保护的相关设备与装置,从根源上控制一切软硬件问题导致的继电保护安全问题。
结束语
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离不开继电保护装置的良好高效运行,除了科学的安装,选择正确的安装位置,保障继电保护装置系统的质量外,加强装置的运行维护十分重要。文章从电力系统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要求出发,从遵循维护原则,加强监测检验,培养专业人才,加强配套设施性能维护等几个方面探讨了提高继电保护装置的维护质量的措施。上文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对电力行业的从业者的实际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参考作用,比较实用,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黄文辉.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运行维护分析[J].自动化应用,2017(28):174-176.
[2]高明,杨继东.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应用浅谈[J].山东工业技术,2018(23):194.
[3]刘志航.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维护管理工作探讨[J].科技经济导刊,2019(13):205.
[4]袁瑞华.探究提高继电保护装置可靠性的措施[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6):187-189.
论文作者:何志鑫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4
标签:保护装置论文; 继电论文; 继电保护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故障论文; 元件论文; 系统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