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高考选择题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选择题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历史高考选择题命题回顾
1981年历史高考试题中,出现了一道赋分为8分名为“判断”而实为选择的新题型,这标志着本世纪50年代后期出现并兴起的科学检测教学质量和学生智能的标准化新式题型——选择题首次在我国历史高考试题中“崭露头角”。从此开始了选择题的“开疆拓土”和高考命题改革试验。次年,选择题名正言顺地在历史高考试题中占据一席之地。虽然它曾一度引起命题研究者和中学历史教学界的关注,但由于它被传统知识型考试命题思路所左右,考查内容仅仅是知识再现,故此赋分在10分上下徘徊不定,1984年高考试题中还突然“销声匿迹”。1985年选择题再度“卷土重来”时,一并带来了它的衍生物——选择搭配题,这一年另一个改头换面的举措是备选项阿拉伯数字序号为英文字母取代。1988年历史高考出现了多项选择题的前身——分类选择题,而且选择题赋分翻番为40分,然而这一年却是“简单再认、再现历史事实”占绝对主流的传统命题思路的时代的终结。不难看出,1981—1988年的选择题既是高考命题改革的试验题,又是知识型考试名副其实的附属品。
1989年高考选择题以赋分50%的比率并以第一卷的“半壁江山”重新粉墨登场的时候,它已具备了知识与能力并重的新气息。多项选择题(以下简称多选题)登台亮相,结束了只有三年历史的选择塔配题的历史使命。选择题部分计算机阅卷掀开了选择题命运新的一页,这也是历史高考命题改革走向新阶段的标志之一。此后,选择题的潜能相继被发掘。1990年多项选择题“另立门户”,并且以3:2的优势第一次超过单项选择题(以下简称单选题);1993年老高考材料首次伸延到单选题(第15题);1994年新高考又延伸到多选题(第26题);1995年更是“全面开花”(单选1题,多选4题);1996年仍是“痴情不改”(单选2题,多选2题)。除以上形式变化之外,这一阶段选择题的考查内容与其他题型一样走过了由知识考查为主到学科能力考查为主,以及由占总赋分50%下降为40%(1993年新、老高考)又渐趋回升至48%(1996年高考)的艰辛历程。这一阶段选择题命题技术的重要变化是,淡化知识摆脱教材束缚的试题大幅度增加。单选题与多选题的界定更为明确,序号式的组合选择题因单选、多选界线模糊而被取消。
表一 1978—1996年历史高考选择题题量、分值及赋分百分比统计表
二、历史高考选择题基本结构、基本形式和基本类型分析
1.选 择题的基本结构和基本形式
选择题一般由“题干”和“备选项”(也称题肢)两部分构成。所谓“题干”,就是用陈述句或疑问句的方式,创设解题情境,提出问题;所谓“备选项”,就是试题中列出的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单选题)或二个以上(多选题)选项符合题意,而其他均是起干扰作用的不合题意的设计。
选择题从试题指向要求的数量上看,可分为单选题和多选题;从试题考查的能力要求上看,可分为知识式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和智能式选择题(主要是考查材料处理和历史阐释能力);从试题题干情景的创设方式上看,可分为普通式选择题和材料式2选择题;从试题题干的是否属性上看,可分为肯定式选择题(又称顺向选择题)和否定式选择题(又称逆向选择题);从试题题干陈述的完整性上看,可分为完全陈述式选择题和不完全陈述式选择题;从试题题干陈述的语气上看,可分为陈述式选择题和提问式选择题。
2.历史高考选择题的基本类型
从1981年至今的15年中,高考选择题先后出现了组合、排序、因果、比较、最佳、分类、选择搭配、类比、填图、识图、材料、理论和限制性选择题等13种基本类型。
(1)组合选择题。这种题型的题干列出三组或三组以上的历史事件及其叙述,并冠之以数字序号代表,然后由备选项分解成几组备选答案构成。其组合格式有:单个序号组合、两个序号组合、三个序号组合……乃至全部序号组合。它最早出现于1986年高考,1989年达到高峰,1993年新高考后取消。
(2)排序选择题。这种题型要求将题干所列内容(时间、空间、地理方位等)根据题意的需要重新排列顺序。其目的在于检测应试者纵向掌握历史知识的熟练程度。从试题设计上看,有序号式排列和非序号式排列两种;从排列内容上看,有时间先后、地理方位、高低、长短、大小等排列形式。排序选择题除1982、1983、1985年外,其余各年度的高考中均有出现。
(3)因果选择题。这种题型是将历史事件中存在着的各种不同因素(原因、条件、结果等)列出,要求应试者根据题目指向要求(根本的、直接的、主要的、次要的、主观的、客观的等)找出与上述因素相对应的原因、目的、结果等。因果选择题1989年高考以来流行,尤其近两年高考“火爆”。
(4)比较选择题。这种题型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历史现象(诸如事件、人物、典章制度等)置于一处,由应试者从备选答案中找出符合题意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此题型以多选题较为多见。
(5)最佳选择题。它要求在备选项所列出的备选答案中,找出最符合题目指向要求的叙述。最佳选择题近年来有增多的趋势。
(6)分类选择题(又称归类选择题)。它是将一个或几个事件的共同点归类作为题干或备选项,要求应试者把同类型、同性质、相关联的内容分别指出。这种题型仅见于1988年高考题。
(7)选择搭配题。这种题型是将相互关联的历史现象分成若干组别,颠倒顺序,要求应试者找出同类现象并填上与之相对应的序号。选择搭配题仅见于1985、1987、1988年高考题,是选择题的一种变形而已。
(8)类比选择题。这种题型是先在题干部分将备选项的同类事件的某种特殊的属性特征(常有最长、最短、最高、最低、最早、最晚、最大、最小等)提出,尔后由应试者从备选答案中找出符合这一属性特征的对应者。它以单选题居多。
(9)填图选择题。这种题型是命题者在题干部分提供一幅地图,要求应试者指出某一地点的名称或特征的字母代号,一般考查应试者历史地理概念。填图选择题在高考中时有时无,是较少出现的题型。
(10)识图选择题。这种题型是命题者在题干部分提供一幅图片材料(照片、摹本、历史场景画、漫画、图表和地图等),要求应试者判断并指出其名称、地点、某个历史人物及其相关事件等内容。此题型仅见于1985年高考选择题的第1题和1989年高考的第10题,也是较少出现的题型之一。
(11)材料选择题(又称史料选择题、情景选择题)。这种题型是在试题的题干部分提供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应试者指出备选项中符合题干指向要求的选项设计;这一题型也可以在备选答案中出示材料,由题干部分的限制性条件决定它们的取舍。材料选择题1993年高考推出,成为颇为流行的命题形式,而且它将继续在今后的高考中“独领风骚”。
(12)理论选择题。这种题型是在选择题的题干部分提出一个基本理论概念,由应试者从备选答案中找出与之相对应的对象。它于1990年高考推出,近年来小有发展,但高考命题侧重于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应用,估计这种题型不会有大的动作,至多只能维持与现有水平相近的比率范围之内。
(13)限制性选择题。本题型是试题题干部分有特殊规定性的选择题,题干部分的特殊规定性(时间、方位、内容、是否限制等)决定着备选答案的取舍。这种题型在早期高考选择题中最为多见,但当今已是“昨日黄花”了。
表二 1981年—1996年历史高考各类型选择题题量、分值统计
三、历史高考选择题的命题趋势
1989年以来,历史高考各种题型的考查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发掘,这使得历史高考命题改革日渐深入。选择题作为命题改革的“重头戏”之一,几乎年年都有新动作、新变化。纵观选择题改革历程,它呈现出以下两个明显的趋势。
1.历史高考选择题考查学科能力的比重和思维层次逐年提高
1981—1988年历史高考选择题,测试的绝对主流是再认、再现历史知识,其使命主要由单选题担任。在命题思路上,比较注重覆盖面,因而难度值很低,被人们戏称为“送分题”,以致于当时有一种误解认为,选择题只能考查简单的记忆、判断能力。1989年以来,上述状况被彻底改变,选择题开始注重对学科能力的考查,在备选项的设置上,一改以前只是教科书原文“搬家”的单一形式,大多采用对知识的综合和提练,考生必须通过细致的分析、综合、比较、推理才能得出结论。这些注重对历史基本理论的有机渗透和运用,要求考生从客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方向和规律,加强对历史事件本质的认识的做法,是符合当前及今后高考和历史教学注重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主体方向的,也正是集中体现《考试说明》和《历史教学大纲》的精神。在这一命题改革思路支配之下,选择题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知识型题比重逐年下降,而考查历史思维能力的智能型题比重大幅度攀升;1994年新高考智能题首次超过知识题,其中多选题达到了80%的水平;1995年和1996年高考继续保持了这种水平。总而言之,历史高考选择题考查思维能力的题量和分值已占绝对优势,并且这一优势还将继续保持和发展。
表三 1989年—1996年历史高考选择题知识题、智能题的数量、分值和百分比统计
2.历史高考选择题的命题技术日趋成熟和提高。
近年来,选择题的命题思路和命题技巧有了进一步的拓展。这主要表现在,备选项的设计越来越多地立足于历史基本知识内在规律或本质的挖掘与揭示,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和对历史基本理论观点的灵活应用能力。在这一主体命题思路的指导下,选择题的备选项设计不再局限于中学历史教科书的表述,而是根据《考试说明》所规定的、要求考生应该达到的知识水平和思维特点,设计出新的结论和提供新的信息。这样,摆脱教材束缚、旨在考查考生高层次的历史阐释、材料处理能力和考生依据已有历史知识和唯物史观独立地分析、判断、推理问题能力的备选项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据统计,1996年历史高考选择题在总体难度有所下降的情况下,摆脱教材束缚的备选项设计依然有所增加(见表四)。选择题命题技术提高和成熟的另一个重要表现是历史基本理论的渗透和材料的延伸,这些做法加大了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同时对考生的思维深度和广度以及思辨能力提高了要求,客观上有助于其由已知的到未知的质的飞跃。材料在选择题中延伸的事实,还昭示出今后选择题将注意试题的历史感和现实感的结合,真正体现出历史学科独有的、丰富而生动的内涵特色,并带动中学历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
四、历史高考选择题命题思路和命题技术的探讨
面对历史高考选择题注重全方位多层次考查历史思维能力这一不可逆转的命题趋势,要提高学生选择题得分率,必须加强选择题命题思路和命题技术的研究。虽然高考选择题的命题技术越来越成熟,难度愈来愈大,区分度愈来愈高,但其干扰项设置方法也愈来愈清晰。笔者将其概括为以下几种:
1.偷梁换柱法,即试题在推理、判断历史事件发展的过程中,用偷换概念、偷换命题、移花接木等方式来造成考生推理、分析、判断的障碍,从而达到掩人耳目的目的。如1995年高考第21题“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的共同之处有 A.按血统关系组成 B.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C.过着定居生活 D.妇女掌握统治权力”,其D项“掌握统治权力”即偷换“起主导作用”的概念。此方法是目前高考选择题提高区分度和效度的常用手段之一。
2.以偏概全法,这种做法往往用局部代替全部,以部分代替整体,以一种情形代替所有情形,有意用片面性的说法制造全面的假象。如1996年高考第27题“以下各项中,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席卷全球的民族独立浪潮无关的是 A.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斗争的发展 B.社会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 C.殖民主义国家完全改变了殖民政策 D.亚非会议的召开和不结盟运动的形成”,其中的C项设置即是佐证。
3.舍本求末法,它是以表面现象或假象否定历史现象的本质和客观规律,以细枝未节、无关紧要的叙述来代替根本的、主要的因素。如1996年高考第13题“‘府院之争’的激化,从根本上反映了 A.国内各派政客之间的权力之争 B.南方、北方军阀之间的地盘之争 C.是否要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 D.美国、日本抢夺对华控制权之争”,本题的A、B、C项设置就属于这种手法。
4.因果倒置法,它的主要目的是将历史现象发生的原因和结果倒置,以混淆视线,惑人视听。如1996年高考第15题“1927年,大革命失败了。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 A.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没有完成 B.蒋介石、汪精卫背叛革命 C.共产党内右倾投降主义占了上风 D.工农运动转入低潮”,此题的B、C两项是原因,而题目旨在分析结局,是典型的因果倒置的题例。
5.似是而非法,这种题目备选项表述含有科学的、合理的成分,但整体上有很大的缺陷;有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成立,但题目中缺少这种条件;有的虽整体上勉强可以如此表述,但内涵不透彻。如1995年高考第7题“1900年初夏,清政府对义和团的策略由‘剿灭’改为招抚,是为了 A.消除与义和团的矛盾 B.承认义和团的正义性 C.控制和利用义和团 D.依靠义和团抗击帝国主义”,此题A、B、D项均有一定的合理成分,但均未能切中要害,故此存在着内涵不透彻的缺陷。这是干扰项设置惯用的“伎俩”之一。
6.渔目混珠法,这一设置法是在备选项中并列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史实、观点,正误交错,渔龙混杂,以扰乱考生的正常思路。如1996年高考第34题“在新文化运动中,对新文学具有重大影响的有 A.陈独秀的《敬告青年》 B.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 C.鲁迅的《狂人日记》 D.李大钊的《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此题A、D两项就是要考生“弃目得珠”。
7.变换叙述法,这一做法是在题干、尤其是备选项部分,将教材原有叙述变换为新的面孔,或者设计出高于教材的新结论,以考查考生的独立思考、应变和变通能力。这种方法在近年来的高考试题中逐年上升,1995年和1996年多选题已达1/3以上的比率,而且大有继续上扬的态势,是一种高级的考查手段。
表四 1993—1996年历史高考选择题题干、备选项摆脱教材束缚的数量及百分比统计
五、选择题的解题方法述略
从近几年历史高考选择题发展趋势可以看出,它除了命题技术等方面有显著的进步外,其立体感和动态迁移感亦愈来愈强。针对这一典型特征,在指导学生解题时必须“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培养他们科学的审题方法和解题方法。
1.审题方法,针锋相对地采用“立体化”审题方法,即多层次、多方位、多维视角地观察题目所提供的历史现象的方法。包括:①审时空范围,对那些时间隐晦的题目,要充分利用题干暴露的“蛛丝马迹”,提取其隐性时间信息;此外,对历史现象的横向、纵向历史空间的进程进行透视,揭示这一表象的本质属性和阶段性特征。②审基本题型,审清题目基本类型,“对号入座”,根据题目各自不同特点,“顺藤摸瓜”。③审性质立场,主要指材料式选择题,通过对原始材料的信息处理,领悟材料的褒贬爱赠,判别材料的真伪,去伪存真。④审理论运用,现在大多数选择题都自然而然地渗透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意识形态和社会存在,共性与个性等基本理论,审题务必仔细辨析,由表及里,再现其“庐山真面目”。⑤审相关学科渗透,近几年选择题加强了与相关学科的联系,试题中政治、语文、地理等学科尤其是政治学科内容频繁出现、屡见不鲜,因此与相关学科联袂,利用相关学科的互补性,对解题将大有裨益。
2.解题方法,在指导学生解答选择题时,应向学生详尽剖析高考选择题的命题手段和干扰项设置技巧,使学生在备选答案的取舍时,能充分利用审题时获得的信息,“按图索骥”,减少解题的盲目性。
科学的审题方法和解题方法是提高选择题得分率的有效手段,但它只是“治标”之法。笔者认为,“治本”之策还在于转变教学观念,加快教学改革,超前意识,把培养学生学科能力放在首位。
六、历史高考选择题亟待改进的问题
历史高考选择题命题已经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对中学历史教学起到了良好的导向作用。但毋庸讳言,它还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亟待改进。
1.评分不尽合理。多选题评分规定“多选、少选或错选均不给分”,那么考生只有绝对正确方可如愿以偿。这虽然杜绝了猜测碰运的行为,却使其他有不同程度失误的考生一概被拒之门外,这一“同等待遇”严格而不科学。如果采用选对一项得1/4分,放弃得0分,错选一项倒扣1/4分,似更合乎情理、更有区分度。
2.命题形式仍显呆板。近年来选择题在命题手法上有不少突破,但其命题思路和方式总的来说仍是严谨有余,活泼不足;抽象有余,具体不足;教化有余,实用不足;鲜见有历史感和现实感的结合,一副冷冰冰的面孔。如何用新颖趣味的情境创设,再现历史本身绚丽多姿、引人入胜的特点,缩短历史与现实的距离,调动学生学习历史学科兴趣和主观能动性,是今后高考选择题命题有待填补的空白。
3.对《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知识范围的延伸缺乏有效控制。高考试题考查内容合理游离于《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显性范围之外,这本无可厚非。然而游离失控,年年有之,实有害无益。以1996年高考题为例,第29题B项“北方各族基本完成封建化”,考生要选对此项,非得弄清北魏末年,汉化主流和鲜卑化支流这些大学教材涉及的问题;第36题D项“1905年革命的全国性斗争最高潮是莫斯科武装起义”,考生要排除此项,又要知道俄国1905年十二月起义是革命的最高潮,而这些内容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均只字未提。考生以50%的概率揣测,试题还有什么效度可言呢?
4.错误和失题现象屡有发生。高考是国家级权威性考试,按理不应出现明显失误,但事实并非如此。如:1994年新高考第18题“1906年,印度国大党提出的新主张是……”,此题对应项是A“印度实行自治”,而稍有常识的人知道,印度国大党左翼提拉克早在左右翼分化之初,就提出过这一主张,“新”从何而来?又如:1995年高考第32题题干云:1945年3月,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贻人以口实。再如:1996年高考第22题选项A“印度士兵(“土”乃“士”之误)是起义军的主力”,无需指责,然C项“德里是全国起义的中心”的表述在大学教材里赫然写着;第26题与题目无关的的确是D项“法国贝当政府实行卖国政策”,可B项“德军主力突破了马奇诺防线”居然能成立,谓之“弥天大错”并不为过。高考选择题出现的这些错误和失题现象,究其根源,乃工作不细、论证不周所致。而1996年高考出现之多,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思索和关注。
“青山遮不住,必竟东流去”。高考命题改革将促使选择题命题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中学历史教学也会因此而“渐入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