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囊切除对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意义评估要求论文_刘珊

湘阴县华雅医院普外科 湖南岳阳 414000

【摘 要】目的:探究腹腔镜胆囊切除对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7年3月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60例根据方法不同分开腹组、腹腔镜组各30例。开腹组进行开腹胆囊切除手术;腹腔镜组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治疗效果;手术全程耗时、切口平均长度、术中平均出血量、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胆漏、切口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治疗效果比开腹组高,P<0.05;腹腔镜组手术全程耗时、切口平均长度、术中平均出血量、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比开腹组好,P<0.05;腹腔镜组胆漏、切口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比开腹组低,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对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效果确切,切口小,并发症少,手术操作时间短,可减少出血,加速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对患者康复有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意义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是发生在胆囊壁的急性化脓性炎症,其发生和胆囊结石堵塞胆囊管继发感染、胆囊积液的存在导致胆囊内压力升高相关,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出现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甚至胆囊壁坏死[1-2]。本研究探讨了腹腔镜胆囊切除对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意义,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1月-2017年3月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60例根据方法不同分开腹组、腹腔镜组各30例。开腹组男性、女性各有20例、10例,年龄23-75岁,平均(39.14±5.70)岁。腹腔镜组男性、女性各有22例、8例,年龄24-75岁,平均(39.79±5.16)岁。两组患者资料差异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入院后完善检查,对患者进行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饮食控制、解痉镇痛等常规治疗。开腹组进行开腹胆囊切除手术,经右腹直肌切口进行开腹胆囊切除手术,长度10-12厘米。腹腔镜组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进行三孔法操作,采取脐下切口、剑突下、右锁骨中线肋缘下切口。常规闭合之后建立人工气腹,取头高脚低左倾斜位,术中结合钝性和电凝分离胆囊,将胆囊动脉切断之后用剥离钩对胆囊进行剥离。剑突下切口将胆囊取出。文氏孔右侧置一根腹腔引流管。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治疗效果;手术全程耗时、切口平均长度、术中平均出血量、肛门首次排气时间;胆漏、切口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

显效:症状消失,B超检查正常,无并发症;有效:症状改善,B超检查改善,并发症轻微;无效:症状和B超检查结果均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3]。

1.4数据处理

SPSS19.0软件统计,P<0.05为差异显著,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两组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2.1 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治疗效果比较

腹腔镜组患者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治疗效果比开腹组高,P<0.05。见表1.

2.2 手术全程耗时、切口平均长度、术中平均出血量、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比较

腹腔镜组手术全程耗时、切口平均长度、术中平均出血量、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比开腹组好,P<0.05。见表2.

2.3胆漏、切口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腹腔镜组胆漏、切口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比开腹组低,P<0.05。其中,开腹组胆漏4例,切口感染4例,出血2例,发生率为33.33%;而腹腔镜组患者未出现并发症。

3 讨论

传统对于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治疗的认识多认为需先进行内科保守治疗,在症状消失之后和生命体征稳定后再考虑进行手术治疗,可提高治疗的安全性。但对于内科治疗无法控制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反复发作的急性化脓性胆囊炎需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以彻底解除病变,以治愈疾病[4-5]。因此,对于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来说,入院后若经评估无手术绝对禁忌,需尽快进行手术治疗。腹腔镜手术治疗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效果确切,优于常规开腹手术,其处理过程先行胆囊减压,有利于胆囊钳夹,并有效解剖三管结构,在术中对胆囊周围粘连组织分离的过程中,可明确解剖结构,避免胆管损伤,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和术中出血,提高手术效果[6-7]。在手术时机方面,研究显示,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发病72小时内是手术治疗最佳时机,主要是因为在72小时内病变胆囊壁虽然有充血水肿症状,且胆囊壁和周围存在粘连,胆囊壁张力较高,但其所形成的粘连比较疏松,胆囊和周围组织之间仍有清晰的解剖关系,容易分离粘连且出血较少。若在急性化脓性胆囊炎发病后72小时后进行手术治疗,则胆囊壁和周围组织之间粘连持续加重,可导致治疗难度增大[8-9]。

本研究中,开腹组进行开腹胆囊切除手术;腹腔镜组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结果显示,腹腔镜组患者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治疗效果比开腹组高,P<0.05;腹腔镜组手术全程耗时、切口平均长度、术中平均出血量、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比开腹组好,P<0.05;腹腔镜组胆漏、切口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比开腹组低,P<0.05。

综上所述,腹腔镜胆囊切除对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效果确切,切口小,并发症少,手术操作时间短,可减少出血,加速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对患者康复有促进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黄堂和.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合并肝硬化的胆囊结石治疗中的应用[J]. 中外医学研究,2016,14(6):129-130.

[2]崔砚峰,肖芳荷,杨元敏,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合并肝硬化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9):123-125.

[3]李克清,刘斌,沈忱,等.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的临床分析[J]. 徐州医学院学报,2030,35(4):249-251.

[4]龚健斌. 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研究[J]. 医学信息,2016,29(10):208-208.

[5]禹良国,王崇高. 胆囊结石合并肝硬化的腹腔镜治疗分析[J]. 浙江临床医学,2030,17(1):24-25.

[6]张敬坡,冯雷,张传宝,等.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手术治疗合并肝硬化胆囊结石的疗效观察[J]. 肝胆外科杂志,2030,23(4):259-261.

[7]国同歌,李鑫,刘双等.胆结石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当代医学,2016,22(13):60-61.

[8]郝青.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7):192-192.

[9]陈安.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胆结石30例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分析[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16,33(4):17-18.

论文作者:刘珊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5

标签:;  ;  ;  ;  ;  ;  ;  ;  

腹腔镜胆囊切除对急性化脓性胆囊炎的意义评估要求论文_刘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