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正出新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183;语文》简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论文,素养论文,教科书论文,人教版论文,提高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了贯彻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落实《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的课程理念,推进我国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改革,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与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合作,研究编写出一套包括5门必修课和16门选修课在内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系列教材。
一
这套教科书,以马克思主义教育科学理论为指导,努力贯彻国家课程改革的精神,落实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力图遵循语文教育的规律,正确处理五方面的关系: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关系,学科逻辑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和学生经验的关系,接受性学习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关系,学科的独立性与关联性的关系,农村地区与城市地区的关系。目的是使这套教材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更加符合我国中学语文教育实际,更加适应学生发展的需要。
这套新编教科书跟以往曾用和目前在用的各类高中语文教科书比较,主要有以下几个特色。
1.坚持“守正出新”,适应新时代的特点和各类中学的教学需要
本套教科书的一个基本特色是:没有一味追求内容和样式的“新”“奇”“特”,而是在坚持“守正”的基础上力求有所“出新”。
“守正”,就是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为指导,严格遵循中学语文教育的基本规律,注意继承我国高中语文教科书编制工作的优良传统和成功经验,适当考虑中学语文课程和教材改革的循序度和适用面。因此,在编写工作中,没有全盘推翻以往的教材体例,也没有轻易改变基本的教学内容,同时特别注意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和教师的教学难度,从而使整套教科书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了教科书体例的大体稳定和与现行高中语文教科书的衔接过渡。
“出新”,一是从整体面貌看,这套教材贯彻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主要精神,落实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突出了现代教育科学的理论方法,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二是从教学角度看,这套教科书注意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紧密结合的特点,在内容体例和呈现方式上力求做到不拘一格、新颖活泼,并留有充分的选择空间和开发余地,以满足不同学校使用的实际需要。三是从学生角度看,这套教科书努力适应新时期高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扎实的基础性和灵活的选择性,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
2.构建“立体系统”,体现内容的综合性和体例的模块化
这套教科书具有“综合性”和“模块化”的结构,也就是注意了内容的综合性和体例的模块化,这也是本套教科书的一个主要特色。
“综合性”是指:第一,教学目标的综合。教科书中包括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综合。第二,课程内容的综合。教科书中包括了语文学科本身各种要素的综合,语文学科与跨学科内容的综合,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内容的综合,以及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的综合等。第三,过程和方法的综合。教科书力求让学生体验多种学习过程,运用多种学习方法,并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避短、各显神通,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
“模块化”是指教科书内容的呈现方式不拘泥于通常采用的“文体系列”或“表达形式”的纯文学性概念角度,也避免陷入现时流行的“生活主题”或“人文专题”的泛语文化编排倾向,而是注意遵照语文学习的规律,用语文几方面基本要素构建模块化的教学系统。一方面是“化整为零”,把整个教学内容系统分解成不同模块。如每册中均包含了“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部分。同时每一部分又分成若干个子系统,如“阅读鉴赏”安排了不同类型的文选,又分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表达交流”分成不同专题,再包括相关内容单元,从而适应教学安排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聚零为整”,在教学以及学生自己学习中,各个不同模块可以灵活组合。例如,在“阅读鉴赏”部分学习“情节与语言(中外小说)”文选系列时,就可以结合学习“表达交流”部分中的“语言表达(深刻、丰富、有文采、新颖)”专题,同时结合学习“梳理探究”部分中“文学作品的个性化解读”“走近文学大师”等内容,从而让学生举三反一,收到学习训练的体验与认识反复归拢、提升的效果。
3.突出“过程和方法”,以浸润式学习的设计整合各个方向的教学目标
把“过程和方法”放在突出的地位,并在多种教学目标实施的设计中细腻地体现浸润式学习的思路,是这套教科书的又一特色。
整个教科书的教学目标包括了“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向,但其中“过程和方法”是一条基本线索,用以联系、整合“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课程目标和相关内容。
“过程和方法”的教学目标包括:鉴赏的过程和方法,领悟的过程和方法,应用的过程和方法,启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通过几个方面的反复训练去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全面提高学生的鉴赏力、领悟力以及应用、梳理和探究的能力,同时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受到陶冶。例如,“阅读鉴赏”包括三部分内容:“品味与赏析”“思考与领悟”“沟通与应用”,其设计都充分考虑如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学习方法的了解、模仿与反复训练。其中包括:赏析的过程和方法,如“情感与意象”“情趣与理趣”“含英咀华”“感受与共鸣”“披文人情”等;领悟的过程和方法,如“提要钩玄”“质疑解难”“融会贯通”等;应用的过程和方法,如“博观约取”“知人论世”“概括与归纳”等。再如“梳理探究”同样注重过程和方法。其中包括:梳理的过程和方法,如“怎样梳理成语”“怎样梳理古代文化赏识”等;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如“怎样探究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怎样探究影视文化”等。由于教材所设计追求的是浸润式的学习“过程”,又重在“方法”上的引导,学习训练的落脚点在“能力”,从而改变了以往常见的那种偏重课堂灌输的方式,有可能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和创造性来学习,在读写能力得到稳步切实提高的同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自然得到陶冶。
二
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这套高中语文教科书分必修和选修两大部分。其中必修部分依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五个模块编为五册,每个模块编为一册。另外,作为必修教科书的配套教材,还有《扩展阅读》和《教师教学用书》以及相关的音像资料等。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的每一册都分为“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部分。
1.阅读鉴赏
“阅读鉴赏”包括“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用*号标出)”,同时后面还有“扩展阅读”和“名著导读”,这就形成了从课内到课外、校内到校外、单篇文章到整本书互相回环结合的阅读系列。为避免分量过重,“扩展阅读”部分单独成册,供学生在课外选读,使学生得法于课内,获益于课外。
每册的“阅读鉴赏”部分都安排了四个单元。其中两个单元侧重于“品味与赏析”,另外两个单元分别侧重于“思考与领悟”“沟通与运用”。每个单元都有四篇精读和略读课文,教学中可以灵活处理,部分作课堂教学文选,其余的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每册“阅读鉴赏”部分的四个单元都分别由“单元提示”“课文”“研讨与练习”三个板块组成。“单元提示”简要说明单元教学要求以及学习重点、难点与学习方法,在《教师教学用书》中还会有比较详细的教学提示与建议。“课文”比以往的通用教材有明显的更新,所选课文大都是名家名篇,注重经典性,同时兼顾时代性,适合高中阶段语文教学和高中学生的接受水平。全套教科书的选文,除古代诗文作品外,现当代作品及外国作品总数54篇,其中新选课文35篇,占总数的64.8%。古代诗文作品在全套教科书中的比例,约占45%。古代诗文的选目以传统经典名篇为主,也适当扩大了选材范围,新选了一些古代优秀作品。“研讨与练习”的设计,精读课文一般有四道题,略读课文两至三道题,帮助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突出学习要点,激发学习兴趣与主动性,部分题型和内容设计为开放式,为教师和学生留有发挥的空间。必修教材中“阅读鉴赏”部分的单元安排见表1。
表1 “阅读鉴赏”内容安排表
2.表达交流
“表达交流”部分包括“写作”与“口语交际”两个板块。
教科书中关于“写作”的教学内容实际上有三个子系统:首先是集中独立的“写作”专题,每册共安排了4个专题,5册共20个专题;第二个系统是与阅读整合在一起,在每篇课文后的“研讨与练习”中也安排相应的写作练习,写一些读书笔记,强调读写结合;第三个系统与“梳理探究”整合在一起,安排了一些带有综合性、研究性的写作练习。这样安排有利于引导学生进行初步的研究思考,同时引起学生更为浓厚的写作兴趣。
独立安排的写作专题的特点是:第一,过去的写作教材往往只着眼于写法,容易导致纯技术性训练。这套教科书中的写作专题,既讲“写什么”,又讲“怎么写”。也就是每一个专题开头都先提出“写什么”的问题,接着对“写什么”进行具体分析,在分析的过程中带出“怎么写”,在写法上加以点拨。最后在这个“写什么”的范围之内,设计若干个参考题目,让学生练习(可以选做)。第二“写什么”“怎么写”与“参考题目”三者密切结合,使学生在人文素养和写作能力上同时得到提高。第三,在解决“写什么”的基础上谈“怎么写”,符合形式服从内容、写法服从题材的写作规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必修教材中“写作”专题的具体安排见表2。
表2 “写作”专题安排表册次
单元
专题第
一
心音共鸣——写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一
二
亲近自然——写景要抓住特征册
三
人性光辉——写人要凸现个性
四
黄河九曲——写事要有点波澜第
一
直面挫折——学习描写二
二
美的发现——学习抒情册
三
园丁颂歌——学习选取记叙的角度
四
想象世界——学习虚构第
一
多思善想——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三
二
学会宽容——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册
三
善待生命——学习论证
四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第
一
解读时间——学习横向展开议论四
二
发现幸福——学习纵向展开议论册
三
确立自信——学习反驳
四
善于思辨——学习辩证分析第
一
缘事析理——学习写得深刻五
二
讴歌亲情——学习写得充实册
三
锤炼语言——学习写得有文采
四
注重创新——学习写得新颖
教科书中关于“口语交际”也包括三个子系统:一是结合“阅读鉴赏”部分的课文学习,安排相关的口语交际练习,如朗读、背诵、复述、讨论等;二是在“梳理探究”中的专题实践活动中设计相应的口语交际练习;三是每册设计四个专门的口语交际单元,分别是:朗诵、演讲、讨论、辩论和访谈。活动的设计强调具体情景的设置,少讲理论知识,多给学生以实际锻炼的机会。必修教材中“口语交际”专题的具体安排见表3。
表3 “口语交际”专题安排表第一册
第二册
第三册
第四册
第五册 朗诵
演讲
讨论
辩论
访谈
3.梳理探究
教科书中“梳理探究”部分实际上是一些语文专题活动。这些活动有的侧重于对学生以前在语言、文学、文化等方面所学过的内容进行梳理,便于在长期积累基础上的巩固和整合;有的属于专题研究,重在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一些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些专题活动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不同地区和学校可以有选择地开展。必修教材中“梳理探究”部分的具体安排见表4。
表4 “梳理探究”考题安排表第一册
第二册
第三册
第四册
第五册优美的
成语:中华文
交际中的
逻辑和语
文言词语汉字
化的缩微景观
语言运用
文学习
和句式奇妙的
修辞无处不在
文学作品
走近文学
古代文化对联
的个性化
大师
常识
解读新词新
姓氏源流与
语文学习
影视文化
有趣的语语与流
文化寻根
的自我评
言翻译行文化
价
4.名著导读
为了落实课程标准中的“关于课外阅读的建议”,这套教科书还安排了“名著导读”栏目。每册教科书介绍两部名著,以中外文学名家名著为主,其中部分与学过的课文内容衔接。“名著导读”分为“背景介绍”“作品分析”和“思考与探究”三部分,主要也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在课外阅读,养成阅读经典和优秀作品的习惯。必修教科书中“名著导读”部分的具体安排见表5。
表5 “名著导读”专题安排表 第一册
第二册
第三册
第四册
第五册《论语》
《三国演义》
《家》
莎士比亚戏剧
《红楼梦》《大卫·科
《巴黎圣母
《高老头》
《谈美》
《堂吉诃波菲尔》
院》
德》
(顾之川/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