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现代化”观念的理性精神及逻辑表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表征论文,逻辑论文,理性论文,观念论文,精神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所谓邓小平“现代化”观念,是指邓小平有关“现代化”的理论学说和思想体系,以及邓小平对现代化历史进程的一种肯定的理解和态度。作为一种理论体系,它是邓小平对现代化的历史根据、逻辑前提、发展过程、实现途径的反思形式;作为一种肯定和肯定理解,现代化观念是邓小平对现代化这一历史现象及现实发展的主观趋向。这两方面又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前者构成后者的内核,后者则为前者孕育了适宜的文化氛围。它们在相互强化中共同形成邓小平“现代化”观念的整体结构。
一、“现代化”的逻辑实质与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特点阐述
作为一个比较的概念,现代化的规定首先是在历时过程中通过时间维度的转换及其比较获得的。因此,无论是理解它,还是逻辑地确立它,都离不开“传统——现代”这种两极对立的时间结构。
作为一种解释框架,“传统——现代”的二分结构只有在进化论模式中才能被显示出来并获得合理性。因为它暗示人们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乃是一种进步。事实上,包括马克思在内的许多社会学家都对社会类型作了这种区分,并赋予其以时间上的演进意义。应当说,这类二元划分并不仅仅是一种客观的描述,而是隐含着某种价值意向和评价。由于被旋转在人类历史进化的框架中加以定位,不同类型之间就具有了落后与先进、不发达与发达的分别。“在19世纪90年代,进化论早已从一种理论变成了一种时代气氛,几乎没有人怀疑它作为一种分类原则的价值”(注:埃里克·J·夏普:《比较宗教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116-117页。)。进化论从理论变成一种时代氛围,为邓小平“现代化”观念的孕育和发展提供了可能。
那么,邓小平“现代化”观念又包含那些理论暗示呢?一般地说,它包含因果性和抽象普遍性两个基本假定。前者提供进化论框架的时间结构,后者则提供它的空间结构。
(一)现代化所揭示的生长、进化和发展地程实质上乃是因果关系在时间维度上的必然展开。正如M·兰德曼所说的,“现代化”思想,其实质就是“从单纯地考察形态上的相似进到研究遗传的发展,从‘此后’(post hoc)进到‘因此’(propter hoc)”(注:《哲学人类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156页。)。由“这之后”到“由于这”的过渡,意味着赋于先后顺序以内在的必然联系,从而使之获得因果关系的意义。就此而言,现代化理论是一种关于社会历史和人类文化发展过程的因果描述和因果解释而已。同时,撇开因果联结的历史和文化事实就象“一袋马铃薯”,不过是一堆偶然事实的机械堆积和排列罢了。
(二)现代化描述的进行过程是普适的,它是抽象普遍性的体现。摩尔根认为:“人类是出于同源,因此具有同一的智力原理、同一的物质形式。所在以相同文化状况中的人类经验的成果,在一切时代与领域中都是基本相同的。”(注:《哲学人类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版第156页。)显然,对人类社会发展的抽象普遍性设定,构成“现代化”理论的内在前提。只有这种普遍性规定,才能把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社会和文化统统纳入同一进化链条当中。现代化理论承认不同国家、民族具有各自的特点(否则比较研究便是多余),但它只是把这些特点作为普遍规定的特殊表现,来确认和接受。这种特殊性无论怎样被强调,都不能超越或危及普遍性规定的根本限制。
作为现代化理论基本假定的因果性和普遍性,恰恰是理性精神所固有的基本内涵,是理性方式的真正展开和体现。因此,现代化理论模式归根结底是理性精神的产物,在理性视野内才能找到自己的终极根据,从而成为合理的规定。以上分析展现出这样一条基本上溯线索:“现代化”观念——“传统—现代”二分模式——进化论框架——因果诠释模式和抽象普遍性设定——理性精神。这一线索表明,理性精神最终构成了邓小平现代化观念的精神内核,它为人们真正理解现代化观念的实质提供了一把合适的锁钥。
由此可见,邓小平现代化观念的理性精神包含着因果性和齐一性这样两个原则。前者是必然的,后者则是普遍的。那么,邓小平现代化观念的理性精神的基本特征何在呢?笔者认为,它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作为一种态度,邓小平现代化观念的理性是客观的。邓小平的理论总是以实践作为自己的最终尺度,因而与主观随意性相对立,它要求人们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邓小平现代化观念理性的客观性特征包括对事实的客观确认和超私人性的客观认同。客观性是邓小平现代化观念理性方式表现出来的最直接特征。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邓小平领导和支持了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它的《解决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禁锢,促进了思想解放,引导了我们国家实现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发展生产力为中心。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的重要讲话在新的实践的基础上,深刻的回答了许多重大问题,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到了一个新阶段。
第二,作为一种方法,邓小平现代化观念的理性是逻辑的。邓小平现代化观念表现出来的理性主要以归纳与演绎作为基本的思维途径,因而对理性来说,不存在无法诉诸逻辑表达的主观感受。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的回答了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根本问题。邓小平现代化理论在中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党的领导和依靠力量等重大问题上提出的理论观点是相互联系的,全面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领域,形成了完整的逻辑体系,从而具有逻辑的严谨性和系统性,体现着理性方式的逻辑特征。
第三,作为一种视野,邓小平的现代化观念的理性是可以确证的。亚里士多德说过:“科学具有可证明的实质。”(注:《西方哲学原读》上卷第118页。)这种证明当包括实证的和逻辑的两种情形。由于邓小平现代化理论包含了普遍的必然性,其结论就是有待证明并且原则上也是能够证明的。这种证明诉诸逻辑途径时,其尺度便是逻辑的自足性,即自给性和相容性。它意味着一种理论所揭示的内容要具有必然性,必然在逻辑上自圆其说,即由前推演出来的结论同前提相吻合,同时还应使新理论与作为其知识背景的原有理论相统一。就实证性的证明而言,邓小平现代化理论能够确证客观的必然性联系,人们按照归纳法所进行的经验证明的有效性,已表明邓小平现代化理论在揭示社会主义现代化必然性这一客观实践中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和意义。
第四,作为一种表达,邓小平现代化观念的理性是精神的。理性内容的表证形式只能是精确语言。这是由理性的抽象本质决定的。邓小平现代化理论坚持了以人民为本的价值主体取向,坚持了以满足人民利益为最高价值目标取向,体现了很高的可度量性。在邓小平看来,我们想事情、做工作,想的对不对,做得好不好,要有一个根本的衡量尺度,这就是“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他多次重申了“不管黄猫黑猫,只要捉住老鼠就是好猫”的那句名言,语言干净利索,从而避免了解读过程中的歧义性、模糊性,保证了理性表达的精确性。
由上述邓小平现代化理论四个方面的特点,也就不难对邓小平“现代化理论”给出一种可能的界说:所谓邓小平现代化理论,就是邓小平在实践基础上运用逻辑方法揭示生产力在时间历程中表现出来的普遍必然的因果关系结构时所展现的进化状态。
二、邓小平现代化理论中理性精神在现实中的逻辑表征
既然理性构成邓小平现代化现象的精神内核,那么,现代化的现实进程只能是理性精神的具体体现。对理性在现代化进程中的表征进行分析,可以进一步反观并确证邓小平现代化观念与理性精神之间无法剥离的内在联系。现从以下层面展开分析。
(一)经济层面:工业革命构成了现代化的物质和技术基础。现代化在历史上对应于工业社会。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曾实证地考察并描述过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产业革命的因果链条,在逻辑的意义上为科学技术确证为生产力提供了可能性。马克思因此把科学看作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近代社会生产力的一个重要时代特征,就在于它不再仅仅(甚至主要不是)来自经验,而是来自人们对于自然规律的理性认知识。邓小平现代化观念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观点,在中国现实国情的基础上展现其理性精神:
第一、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关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学说,揭示了科学技术对当代生产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位的变革作用,对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也深刻地体现了邓小平的理性精神。
第二、邓小平指出:“发展才是硬道理”,“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的中心是发展生产力,这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就我们国家来讲,首先是要摆脱贫穷。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中国“能不能顶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压力,坚持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关键就看能不能争得较快的增长速度,实现我们的发展战略”(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54页;第2卷第146页。)。邓小平提出发展经济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争取国民经济隔几年上一个新台阶。这些思想无不散发着理性精神的光辉。
第三、邓小平指出:“要让一部分地方先富起来。”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各地区资源分布不均,经济条件差别很大,因此,如何促进地区合理布局和协商发展,成为“三步走”战略的一个重大问题。邓小平的“先富”和“后富”思想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同时展现了其处不在的理性精神。
(二)政治层面:在政治上,现代化是一种民主化、法制化的过程。梅思所谓从身份到契约的转变,较准确地揭示了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过渡的实质。民主只有在法律的约束和保障下才是可能的。在操作的意义上,民主主要是一个法制化过程。而现代化进程中的法律及法治社会的建构与理性精神也存在着内在联系。
马克思说:“法律是肯定的、明确的、普遍的规范,在这些规范中自由的存在具有普遍的、理论的、不取决于个别人的任性的性质。”(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71页;第283页。)法律之所以具有超越个别人主观意志的特点,能够成为对个体的人说来是他律性的外在的客观化了的规定,就在于法律本身所蕴含的理性精神。马克思认为,这一特点在市民社会才得以充分体现,因为只有高民社会政治领域的内容才“同它的形式一样,是类的内容,是真正的普遍物”(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71页;第283页。)。邓小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思想的观点,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的目标,贯彻了其现代化理论的理性精神。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邓小平提出要在中国实行民主法制,其精髓就是依法治国。邓小平指出:“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民主要坚持下去,法制要坚持下去,这好像两只手,任何一只削弱都不行。”(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54页;第2卷第189页。)早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夕,他就指出:“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这就充分体现了邓小平现代化理论中理性精神在政治层面所表现出的法治精神。
第二、邓小平认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把社会主义民主看成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本质体现,这也是其理性精神的民主理念在政治层面的展开。
(三)社会生活层面:从社会生活观之,现代化乃是一个世俗化的过程,即人们生活态度和生存方式由“出世”向“入世”的转变。以宗教信仰为基础的生活方式是出世的,而以肉体需求及其满足为基础的生活方式则是入世的。世俗化意味着人们对现世幸福的追求和肯定:实现现世幸福的手段只能是理性方式。美国学者D·C·麦克利兰在探讨现代化的动力时,认为个人的成就欲跟一个国家的发展有非常密切的关系(注:参见《现代哲学》1987年第1期,第33页。)。承认人民的物质需求使邓小平的现代化理论的理性精神在社会生活层面有两个方面的突出体现:
第一、邓小平现代化理论把“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邓小平认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创造的财富,第一归国家,第二归人民。”这种把富强、生产力的发展作为根本的目的理论建构,是深深植根于理性精神的基础上的。
第二、在邓小平现代化理论中,“三个有利于”标准中的“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标准是邓小平现代化理论对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肯定。
(四)文化层面:在文化上,现代化表现为理性不断地走向独断化的过程。恩格斯指出,在启蒙时代,“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一切都必须在理性法庭面前为自己的存在作辩护或者放弃存它的权利。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注:参见《现代哲学》1987年第1期,第33页。)。其实,把理性当做一切现存事物的唯一裁判者,不仅仅是启蒙时代的特点,而且也是贯患整个邓小平现代化理论文化层面的基本特征:
第一、邓小平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就其主要内容来说,同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贯倡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致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个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邓小平提出要保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科学性、民族性、大众性、时代性、开放性,这实际上承认文化要面向世界,相互交流,彼此借鉴,从而用理性精神改造封闭的文化和带有浓厚民族片面性和局限性的文化。
第二、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邓小平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把马克思主义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相结合而创立的,形成了科学的体系。这是邓小平现代化理论性精神在哲学层面的超越。
综上所述,经济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的民主化和法制化、社会生活的世俗化、文化的科学化,构成了邓小平现代化理论中理性精神这一内核的具体表征。这也正是我们考察邓小平现代化观念之逻辑内涵的外在表现时得出的现实描述。
标签:现代化理论论文; 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论文; 现代化论文; 关系逻辑论文; 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观念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