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汉中市勉县武侯中学 724212
摘 要: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在于它承载着诸多的功能。有效的阅读教学能够引导学生形成对社会、对人生、对生活的认识;能够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阅读能力;能够训练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感悟能力;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思维等等。在新的高中语文课程中,阅读教学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此,笔者谈谈自己在《新课标》指导下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三点粗浅体会,以期与同仁共同探索交流。
关键词:高中语文 阅读教学 思维
一、不要因为教学时间紧迫而剥夺学生独立阅读文本的权利
《新课标》要求阅读教学要“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的阅读”。独立阅读强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能够作出自己的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个性化阅读则强调要使学生最终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要实现个性化阅读,就要让学生独立阅读文本,这是阅读教学的前提和必不可少的环节。当学生面对一篇课文时,他们是带着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对世界的感受、思考和理解去与作者交流,倾听与关注作者对世界、对人生、对生活的另一种感悟与解读。当学生的认知、思想和情感与作者产生冲突的时候,他的头脑中就会产生问题,这时,学生就会有一种深入探究的渴望,老师也就有了引领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必要,我们的阅读教学也才会有意义,所以学生的独立阅读是极其重要的。
如今,大多数学校用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内容以代替学生独立阅读文本的现象有很多,尤其是学习文学作品时,教师动辄就播放电影、电视剧片段,那些动感十足、色彩艳丽的画面的确能够吸引学生,也有利于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但是,这样却会影响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不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难道我们对文学作品的学习就只是让学生了解情节、理解主题吗?那些渗透人物情感、凸现人物性格的精彩语句就不值得让学生好好去读、去悟、去品吗?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为什么还要学文本,看电影、电视剧不就行了吗?要知道,文学作品的魅力决不是影视剧能够表现的,我们还是应该让学生多亲近文本,让学生自己在阅读中去感受作品的魅力。
二、不要因为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就放弃引领学生深悟文本的责任
首先,教师要纠正学生对文本理解的偏差和错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学生的理解脱离课文,不着边际时,老师不能因为要尊重学生的体验就放弃对他们的引导,而是要在认真倾听学生观点的同时发表自己对问题的看法,指出并纠正学生观点中的偏差,不要只做忠实的听众,只用一些无关痛痒的评价来打发学生。
其次,老师要启发学生多角度理解文本。既然提倡理解的个性化,那么理解的结果一定是多元的。所以,老师要启发学生结合人性的多样性、作品的时代性等,从不同的角度去解读文本。例如,教学《项链》一文时,传统的解读是:玛蒂尔德是一个小资产阶级的妇女形象,小说尖锐地讽刺了人的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我们可以启发学生思考:穿漂亮衣服难道就是虚荣心?参加舞会何尝不是改变命运的一次机遇?玛蒂尔德含辛茹苦,不惜以十年代价偿还债务,这不正是现代人所缺乏的“诚信”吗?面对意外的命运,主人公义无反顾,不正是体现了一种坚强不屈的、与命运抗争的可贵品质吗?我们在引导学生批评了主人公的虚荣心后,也应该启发学生同情主人公的不幸,肯定主人公的诚实品德和奋斗精神。
第三,教师要引领学生深悟文本,使学生的理解力得到发展。我们知道,学生的理解是可以发展的,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发展学生的理解。由于年龄、阅历等方面的因素,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有时是肤浅的,如果没有教师渐入佳境地引导和因势而发地促进,学生就不能在更高的层面上把握文本,学生的阅读水平就会停滞不前,那么提高语文素养也就只是一句空话。
三、不要因为要挖掘文本的人文内涵而忽略了对语言的品味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细致地感受语言、推敲文字、激发想象,使他们在阅读品味中迸溅出思维的火花,得到思想的感染。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我在教学实践中注意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无论是诗歌、散文,还是新闻作品,都要设计语言品味这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出文中喜欢的或印象深刻的精彩语句,结合语言环境进行揣摩品味。通过语言品味,不仅能够理解文本局部的含义,更能由此及彼,透视全文主题。
品味语言的过程就是学生对文本的体验过程,这个过程往往会调动学生个人的知识及情感储备,因而结果也会是因人而异的。正因为如此,我们在语言品味的过程中总会听到一些与众不同的声音,而这些声音常使人耳目一新,甚至令人产生豁然开朗的感觉。如学习《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时,学生品味揣摩文中最后一句话“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有人认为表现了中国人民雪洗百年耻辱后的自豪,有人认为仅仅是对事实的陈述,但有一位同学认为这句话的含义是:你从哪里来,就滚回到哪里去!实在是太形象了,一句平常如口语的话,却道出了中国人扬眉吐气的豪情,够份量!诸如此类的独到见解常常出现在我们的课堂上,成为课堂教学的一个个亮点,照亮了教者和学者的思维。现在,学生们已经习惯性地将语言品味作为阅读文本的一项基础内容,即使在自读课上,他们同样会自觉地去读、去悟、去品。
论文作者:李锋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学生论文; 文本论文; 语言论文; 阅读教学论文; 独立论文; 引导学生论文; 能力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第34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