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人类与疾病的斗争史中,抗生素的发现与应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青霉素的发现到一系列抗生素的产生与应用,开始时人类因为医学的进步而喜悦,但是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抗生素的一些弊端也逐渐显露出来,比如抗生素过敏、滥用及不良反应。抗生素经过漫长的使用,耐药菌逐渐增多,再加上现在癌症、心脑血管等疾病的高发,人类不得不再次开发新药。自然生物降解素是我公司经过多年的研究开发出来的一种新型药品的有效成分,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抗菌效果,可以调节人类免疫系统,对各种疾病都有较好的辅助治疗效果,为了广大医学界能够更详细的了解该药的用途及效果。
关键词:抗生素 自然生物降解素 干扰素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危害人类疾病的种类也越来越多,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也随之上升,导致多种耐药菌的出现。为了克服当前危害人类的多种疾病,笔者提出了全新的药物理论,并开发出了一种以自然生物降解素为主要成分的新药,自然生物降解素是笔者理论核心,现笔者从抗生素发展史来讲述自然生物降解素的出现对医学及人类发展的意义。现做如下阐述:
1 抗生素发展史
人类多半疾病都与病原微生物感染有关。但是病原微生物带来疾病苦难的同时,也促进了人类社会科技的进步,促使了人类进化,提升了人类的智慧。微生物、真菌、细菌、病毒时时刻刻地危害着人类的身体健康。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疾病的发病原因得到了医学专家的重视,许多病原微生物逐渐地被发现,但要杀死它们却十分困难,因为药物不仅要杀灭病原体,而且不能对人体造成伤害。格哈德?多马克首先用化学合成物治疗病原菌的动物实验,终于研制出了对梅毒螺旋体有效,能杀死锥虫,且对人体无害的“百浪多息”,即磺胺的前身[1,2]。
磺胺药物有较强的抑菌效果,它成功的克服了困扰人类的多种疾病,消除了患者的痛苦,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这是人类研制的第一款可以消灭病原菌的药物,具有历史性的划时代意义。因此,其研制者也荣获诺贝尔医学奖和生理学奖。但经过临床应用,不久它的缺点就逐渐暴露出来,比如,有很好的抗链球菌效果,但对其他细菌却没有效果。几乎就是同时,英国科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3]在培养葡萄球菌的实验过程中发现培养基中一些灰绿色的霉点,并且其周围无葡萄球菌生长。选取这种灰绿色的霉点,将其接种到培养液中,在生长繁殖期时期,将含有霉菌的培养液滤出,添加到葡萄球菌和其他致病细菌的培养基上。这时科学家惊讶地发现细菌不再生长。然后科学家们将这种液体稀释100倍、200倍甚至800倍,它们仍然可以杀死大多数细菌。这种溶液就是早期的青霉素。但因当时条件限制,未能大量研发应用,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青霉素才被科学界重新重视和并研发[4,5]。青霉素的出现成为许多细菌的“克星”,人类克服了多种细菌感染性疾病,人类医学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如果认为“百浪多息”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可以对抗病原菌的药物,那么青霉素则是彻底扭转了人类与细菌大战的局势。因此青霉素被称为现代医学史上最有价值的贡献,被誉为是人类医学史上的一个重大的里程碑。
20世纪30年代,链霉素也问世了,它是另一个开创抗生素新纪元的药物。美国科学家发现,经过一段时间结核杆菌在土壤中就会消失。这一现象使他们意识到能否从土壤中分离出抑制结核杆菌的物质呢?经过研究人员的努力,终于在几万份土壤标本中筛选出一株能杀死结核杆菌的霉菌,研制出了链霉素。从此以后链霉素成为一种治疗结核的特效药物,经过不懈努力人类终于克服了结核分枝杆菌[6,7]。
青霉素和链霉素是人类进入抗生素时代的胜利之作,它们在多种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中有很好的效果,如脑膜炎、肺炎、结核、败血症、产褥热等。青霉素和链霉素发现的重要性可以和原子弹及雷达相媲美。在临床疾病治疗中抗生素有神奇的功效,拯救了无数的患者。因此,抗生素是临床医师最常用、最重要的一类药物,也是家庭药箱中的必备药物。 随着抗生素的不断发现和使用,感染性疾病不再是不治之症,人类慢慢地掌握了克服感染性疾病的武器。现代医学科学家甚至预言,病原微生物将不再是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他们很快将从地球上消失。
2 抗生素的副作用及临床滥用的危害
抗生素虽然对人类有极大的好处,但是逐渐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随着抗生素的滥用,细菌逐渐产生了耐药性,人类不得不重新研发新的抗生素,细菌正在与抗生素的对抗中慢慢进化,一场人类与细菌的大战才刚刚开始。抗生素本身对身体也有危害,特别是不正当使用,如用药时间过长或剂量过大时,抗生素会导致各种副作用,甚至会引发严重后果,如卡那霉素和庆大霉素可引起耳聋、眩晕、耳鸣,链霉素有肾毒性、耳毒性、神经接头阻止作用。我国数千万听力残疾者中,有近百万的耳聋患者是因抗生素使用不当导致的,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万古霉素、杆菌肽、多黏菌素对肾脏有严重的损害作用,林可霉素、红霉素可引起一系列的胃肠道反应[8],喹喏酮类药物会引起轻度的胃肠道反应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尤其是老年人,氯霉素可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医学家研究发现,红霉素、链霉素、氯霉素等多种抗生素能抑制身体免疫系统。部分抗生素药物还可引起皮疹。最危险的是抗生素的过敏反应,最常见的当属青霉素,严重的过敏患者会引发休克,甚至导致死亡,所以在应用前应做好过敏试验。
抗生素的长期使用,尤其是广谱抗生素,可导致身体内菌群失调,产生耐药菌。 科学家们的研究表明,人体口腔、鼻、皮肤、咽部、肠道等表皮部位存在大量的细菌微生物。而这些细菌微生物在宿主上定居、生长和繁殖,可以防御外来病原体的侵犯,对宿主细胞有保护作用。它们还参与激素转化和合成、物质代谢、胆固醇代谢、胆汁代谢和激素转化等作用,还可刺激宿主产生抗体,使其具有免疫能力。并且也可使致癌物质转化为非致癌物质。所以细菌的存在对于人类的生长发育有着重要作用。由此可知,正常情况下,抗生素是不能滥用的,人体正是处于一个庞大微生物系统,而这些微生物处于一个平衡的状态,所以它们存在是不会有致病作用,如果打破了这种平衡,会引发致病机制。
抗生素根据抗菌种类的多少可分为窄谱和广谱抗生素[9]。只对一种菌有效果的为窄谱抗生素,如青霉素G,而广谱抗生素是对多种细菌有活性的抗生素,如头孢曲松,对人体内的多种有益菌都有抗菌作用。所以,抗生素的抗菌谱越广,抗菌种类越多,越容易产生菌群失调。因此,在治疗感染性疾病时应该做药敏试验,但是药敏试验一般要几天才会有结果,所以开始时选用广谱抗生素,然后根据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抗菌治疗。
广谱抗生素的临床使用,会使身体内的敏感的有益菌受到抑制,使耐药菌乘机在体内繁殖生长,引发二重感染,也称“菌群失调症”。主要是因抗生素的特异性不强,导致大量的有益菌减少,引发更严重的细菌感染。具有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革兰氏阴性杆菌是二重感染的主要细菌。临床上二重感染的主要症状为发热、腹泻和口腔霉菌感染。国内普遍存在抗生素应用不合理的现象,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调查显示,抗生素不良反应占全部药品不良反应病例近一半。 除此以外,广谱抗生素会抑制肠道内多种细菌,其中有些细菌具有合成维生素的能力,所以,菌群失调后会导致身体内维生素缺乏,并引发一系列的临床症状[10]。
从抗生素的发现,到多种抗生素的临床应用,人类在医学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抗生素所带来的危害仍然等待着人类克服,也是医学中一大难题。除此以外,今天抗病毒药仍然是人类面临的一大难题,目前临床应用的干扰素是主要的抗病毒药物,只是阻碍病毒的繁殖,并不能将病毒杀死,临床满意度很差。现代医学主要以预防为主,如接种疫苗。随着社会的发展,癌症、糖尿病、心脑血管等疾病发病率不断增加,危害着人类的健康。
3 自然生物降解素的效果及临床意义
经过我公司团队的不懈努力,终于为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的研究开辟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也为多种慢性疾病的治愈提供了新的治疗方式。经过多年锲而不舍地研究攻关,终于成功地在传统食物链中找到并获取了这种物质。这种物质数千年来一直被人类食用[11-13],人体各方面都已适应,对人体没有任何毒副作用。经过实验验证和大量临床验证,这类特殊物质可使人体从病态转化到健康或不继续恶化状态。作者及研究团队将这类特殊物质定义为自然生物降解素。
自然生物降解素具有超强的活性和吸附力,可以快速捕捉吸收癌细胞、致病病毒、病菌、肌乳酸等有害物质;快速捕捉吸收细胞信号转导变异因子、信号传导变异因子、氧化应激因子等物质,并肢解和修复这些被捕捉的非健康物质。它可以有效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致病菌;有效杀灭人乳头瘤病毒、疱疹病毒、带状疱疹病毒、流感病毒、鼻病毒、腮腺炎等致病病毒;对一些免疫性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有很好的疗效;可以有效阻止各类癌症癌细胞的转移,阻止发烧、疼痛、感染等癌症后期综合征的爆发。
人从生命的诞生到死亡是一系列极其复杂的生物反应过程,这个反应需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平衡)进行。变化是生命的特性,平衡是生命存在的保障。任何有生命的物种,内部都存在诸多控制平衡的物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一定条件下一些危害健康的物质如病菌、病毒、癌细胞、有害分泌物等,战胜了抑制它们的物质如巨噬细胞、淋巴B细胞、淋巴T细胞、转录调节因子、负调控转录因子、DNA修复因子等,就会出现各种疾病[14-18]。
各致病病毒在人体内与致病菌,特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有着紧密的联系,与癌细胞发病初期及后期联系紧密,与免疫性疾病联系紧密。虽然各疫情来势汹汹、癌细胞越来越难以控制,但多数人群却安然度过,说明人的食品链中存在有效克制癌细胞和致病菌的物质。这些物质以人类未知的方式组合并降解人体内造成疾病的有害物质。
我们首先将金黄色葡萄球菌作为靶点进行研究探索,对提取物(药食同源)反复筛选--优化配方--科学处理—2012年得到伊妙恩抑菌洗手液(该液体达到食品级)。2013年底该产品送往北京疾控中心检验,检验结果为:该产品对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第6代抑菌率为49.06%;对大肠杆菌(8099)第6代抑菌率为46.68%[19-21]。结合实践不断改进配方和优化工艺,2015年得到第八代系列产品,2016年经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检测,送检的两个品种对流感病毒A型PR8株灭活对数值可达到4.3,病毒杀灭率达到99.99%;对疱疹病毒I型灭活对数值可达到4.7,病毒杀灭率达到99.99%;对疱疹病毒II型灭活对数值可达到4.6,病毒杀灭率达到99.99%。根据国药监注【2002】160号文的规定,可以确定该样品属有效灭活病毒的样品,证明提供的样品中包含有效的病毒灭活有效成分。
大量病例也得到了有效验证:该系列产品可以快速医治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流感病毒、疱疹病毒、带状疱疹、乙肝病毒等造成的各种疾病;有效阻止各类癌症的转移和发烧、疼痛、发炎等后期并发症的产生;对以血糖为首的血液三高症或低血糖、低血压有着很好的平抑作用。
实践证明自然生物食品链中存在可以降解致病病毒、病菌、癌细胞、伤害免疫的物质,此类物质可被称为自然生物降解素。在不同物种中得到的该类物质生物功能存在一定差异,实际应用时配方和配伍显得尤为重要。
自然生物降解素来自传统食品,对正常的人体细胞和功能有很好的认同性,所以使用安全性非常高,可以快速被人体吸收(包括肠胃吸收和皮肤吸收)。2014年7月经北京市药检所检验,急性眼无刺激性,急性皮肤无刺激性。
本研究认为自然生物降解素具有如下机理和特性:
它具有超强的活性和吸附力,可以快速捕捉吸收癌细胞、致病病毒、病菌、肌乳酸等有害物质;快速捕捉吸收细胞信号转导变异因子、信号传导变异因子、氧化应激因子等物质[21-22]。
变异因子是指癌细胞、病毒、肌乳酸等致病物发出的非正常因子。
检验及临床验证:
(1)所有使用生物降解素的癌症患者无一例出现病灶转移,并且精神状况都有好转。这就很好的证明了癌细胞被其吸收后,失去复制能力,随其排出体外。
(2)带状疱疹患者食用自然生物降解素后,当天停止水痘疱疹爆发,几天后代谢弱的患者(女士较多),会出现对称性红疹,两周左右停止;
乙肝病毒患者食用后,HBV-DNA在一个月后转阴,三个月后表面抗体HBsAb转阳,免疫恢复;
经中科院武汉病毒研究所检验,自然生物降解素对H1N1流感病毒、HSV疱疹病毒1型、2型杀灭率达99.99%。
这些临床病例和检验报告充分证明了致病病毒被其吸收后分子结构遭到肢解或改造,毒性消失或减小,随其排出体外。
(3)运动过多的人,在肌乳酸患处涂抹自然生物降解素,肌乳酸炎症很快消失;
对晕车、牙周炎、咽炎、鼻炎的见效时间也是一样快速;
对食道癌阻碍吞咽食物的见效时间同样快速;
能有效减少、减轻癌症患者化疗、放疗的副作用;
在口服自然生物降解素后,在没有接触的敏感部位如嘴唇等会出现瞬间麻木;
无论是慢传输型便秘,还是出口梗阻型便秘,不管导致因素是什么,最终都是造成了信号传导变异,食用自然生物降解素2克,会很好解决便秘问题。
这些论据证明,自然生物降解素还可以吸收和修复了细胞信号转导变异因子和信号传导变异因子。
(4)长期使用自然生物降解素,免疫力明显提高,分泌状况改善(荷尔蒙、胰岛素等),头发色素增加,七、八十岁的癌症患者都能重新长出黑发(亚洲人)。生命逆周期现象明显,说明了其吸收和修复氧化应激因子的机理。
(5)使用自然生物降解素,对大肠炎有很好的疗效,但每一个人都有一个大便干燥值。对这个人在这个时期使用不能超过这个值,超过这个值就会出现大便干燥,这是因为过多自然生物降解素存在于肠道,就会吸附肠道物中的水、油脂等润滑物而造成。这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自然生物降解素的吸附能力。
4 讨论
这类在食品链中得到的物质(自然生物降解素)对病菌、病毒、免疫、癌细胞、肌乳酸等产生如此大的作用,提示人们,大自然是人类医学的重要宝库[23-25]。
概括一下自然生物降解素对于人体的好处:当疾病发生时,它帮助人体强力清除癌细胞、病毒、细菌和其它致病物质,同时防止滥用抗生素造成的菌群关系失调,保持肌体良好适中的菌群系统;当人体亚健康状态时,它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加强肌体平衡能力,使人处于健康带中。任何科学都要顺应自然,都要尊崇、符合自然规律,都要在实践中认识、借用、掌握自然规律。
实践证明自然生物降解作用和自然生物降解素不仅客观存在,而且对医药研究、医学发展方向、模式等产生重大影响。希望今后医学界能够充分的了解发掘生物降解素,以便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参考文献
[1]郭富芹. ICU呼吸机相关肺炎56例病原菌分析[J]. 齐鲁护理杂志, 2014,(11):123-124.
[2]林尤宁.儿科上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的应用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12):2576-2577.
[3]张志强,李晋,王静茹,等.抗生素管理对抗生素使用强度及细菌耐药性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3,53(37):75-76,79.
[4]孙涛.抗生素的使用与细菌耐药性[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4,30(2):151-155.
[5]王菁婧.临床抗生素的应用不合理现象和合理用药思路研究分析[J].健康之路,2014,13(2):22.
[6]周冬瑾.试论抗生素的耐药性与抗生素的应用[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2(12):321.
[7]林小凤,李静玲,林汉华,等.临床不合理用药分析及预防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2012,5(4A):75.
[8]李春娇,姜洪满,陈进城.临床不合理用药问题分析 [J].临床合理用药,2012,5(4A):76.
[9]崔晓燕,张敏,刘晓明.黄芩含药血清对3种巨噬细胞的抗炎免疫活性[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1,27(4):287-290.
[10]刘勇.抗生素降阶梯治疗在重症肺炎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8,10(12):90-91.0
[11]朱孝琳.锌制剂联合布拉酵母菌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疗效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14,20(1):22-24.
[12]陈乔良.益生菌预防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33(2):437-439.
[13]渠述生.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防治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5):12-14.
[14]曲华,李玢.不同锌制剂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及预防腹泻的临床效果比较[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8):940-942.
[7]蒋豪明,顾承萍.不同锌制剂治疗小儿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疗效比较[J].现代实用医学,2015,27(10):1338-1340.
[15] 隆利娟.盆腔炎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128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2(12):23-24.
[16] 杜传清.中医药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研究现状[J].国际中医中药杂志,2013,35(5):463-465.
[17] 李荣,李志亮.中西医结合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500例[J].吉林医学,2013,34(35):7391-7392
[18] 冯彦彦.慢性盆腔炎的药物治疗[J].当代医学,2014,20(1O):115-116.
[19] 聂冰.慢性盆腔炎246例综合治疗疗效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6月上旬刊):536-537.
[20] 潘敏.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进展[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4,3O(4):255-256.
[21] 蒙元珍.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1,15(4月中旬刊):332-333.
[22] 买苗,曾淑萍.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炎合并盆腔积液的临床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3,34(3l):6512-6513.
[23]张千娥.柳氮磺胺吡啶口服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33(22):1902-1904.
[24]范如英,盛剑秋,杨欣艳,等.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分析[J].北京医学,2013,35(11):925-927.
[25]王静,徐萍,徐凯,等.柳氮磺吡啶口服联合仙白汤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3,21(7):366-368.
论文作者:高洁珺 蔡信和 张敬柱 高枫林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5
标签:抗生素论文; 病毒论文; 细菌论文; 自然论文; 生物降解论文; 人类论文; 物质论文; 《世界复合医学》2017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