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胡总镇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所 安徽 阜阳 236600
摘要:本文从农村留守人员的现状分析出发,总结出农村目前常出现的以健康为诱饵、以发财为诱饵和以“介绍”为诱饵等六大类骗局;进而提出戒除贪婪心理、强化警戒心理和正规途径办事等预防留守村民被骗的措施,以期对新农村建设有从添砖加瓦的作用。
关键词:新农村;留守人员;新骗局;措施与方法
一、农村留守人员的现状分析
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以下简称“三留守”人员)主要集中在经济欠发达和经济不发达地区,这些人居住环境较差、生产能力较弱、家庭收入偏低。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离土离乡,纷纷外出到发达地区务工经商。这对增加家庭经济收入、摆脱贫困桎梏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使农村人口大幅流动,衍生出庞大的“三留守”人员。笔者为安徽省太和县的一名基层工作人员,常年工作在基层一线,从我多年观察的16个村子来看,“三流人员”中老人占到71.87%,妇女占到13.76%,儿童12.43%,其余为壮年男性。这些老人,年龄较大,身体或多或少都有某种疾病,受教育程度低,对外面的世界不算是很了解,平常和子女的联系较少;留守的年轻妇女较少,受教育程度较低,平时忙于带孩子和照顾老人,较少了解外面的新鲜事物。
基于以上原因,在广大农村地区,农民朋友信息获取不畅,极易被一些不法分子利用。骗子在农村行骗的套路五花八门,可谓是挖空了心思,让人防不胜防,尤其是那些农村的留守老人更是没有防备能力。
二、农村新骗局的形式调查
农村骗局类型繁多,花样百出,让村民防不胜防。在这里笔者把各种骗局总结归纳,大致有以下六类。
(一)以健康为诱饵的骗局
1、以免费体检为由,忽悠老人买保健品
打着免费的旗号进村里“治病”,或在村里“讲座”,诱导当事人购买药品或理疗器械。这种骗局通常是团队作案,假扮医务人员,下乡帮农村老人免费体检身体。在体检过程中他会告诉你这儿有毛病那儿有毛病,总之都会有各种疾病。然后就忽悠村民买一些保健品。这种骗局很常见,不仅是农村,城里也比较普遍。很多老人在他们的忽悠下都买了所谓的保健品等。
2、以听免费讲座送礼品为由的骗局
通常,这些诈骗分子会悄无声息的来到农村,以某某保健公司的名义,到处发传单,称“为回馈社会,举办健康知识讲座,参加还能获得一份小礼品”等等。会上,所谓的“专家”会口若悬河地介绍公司某种保健品的神奇功效,而且非常讲义气地给每个来参加讲座的人几个鸡蛋的作为赠送品。随着讲座的推进,在博取老年人第一步信任后,团伙们同时向老人们推出公司的另一种活动,交押金拿1盒保健品,然后每人将领和押金数量相当的现金。一分钱没花,收到了昂贵的保健品,还赠送鸡蛋、面条,老人们纷纷奔走相告。连续几天的“回馈”活动,令参加过讲座的中老年人对该公司和专家老师深信不疑。又过几日,公司承诺会有更大力度的“回馈”,这一次的金额往往比以前翻上好几倍,少则几千,多则上万,附赠价值的礼品就更多了。这次老人们可没这么幸运了,公司没有直接返还现金,而是每人赠送这样那样的号称“极具收藏价值和升值潜力”的纪念品。许多老年人哪怕觉得对方没有实现诺言,但想着自己毕竟买了足够多的保健品和纪念品,也不好意思去要回现金。
过了一段时间,陆续有老人发现,他们花几千上万购买的保健品礼盒中,所谓的灵丹妙药在保健品市场同类产品只需几百元;赠品也不值钱,没有价值。这时候才意识到自己被忽悠,但这时候,他们多半人去楼空了。
(二)以发财为诱饵的骗局
1、以投资项目为由的骗局
犯罪分子一般会拿出伪造的投资协议或经营许可证,取得被害人的信任,谎称将经商或承包工程,利用一些人想投资赚取高额利润的心理,诱骗被害人入伙,钱一旦到手即逃之夭夭。如汪某诈骗案,2012年3月20日,犯罪嫌疑人汪某谎称其在随县新县城建设中接有工程,遂邀请王某一起合作。汪以签订合同、招待、中标需“打点”为由多次从王某手里骗得人民币15万余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中奖”为由的骗局
这类诈骗主要利用农民法律意识淡薄,文化程度低等特点,采取电话、短信、书信邮寄等方式将中奖信息告诉农村村民,称其已中奖,要求支付中奖费、手续费或者预交个人所得税若干元,就能得到彩电、空调、电脑、汽车等物。有部分偏远地区农民接到类似电话,有些人抱着“宁可信其有”的心态汇款过去而上当受骗。
3、设局卖假黄金、假文物
几个人在农村集市上或者到村里卖假黄金假文物。他们都有几个托儿的,设了一个局就等不明真相的村民往里面钻。他们会告诉村民这些黄金或古董是从工地挖出来的,或者是从一个“没落贵族”那买来的,反正不能让很多人知道等。旁边的托会配合卖家,说这东西真的值钱,可惜自己钱不够,否则自己肯定要买的,甚至忽悠村民出部分钱和自己一起购买等等。骗子所设的局花样很多,总之是劝村民购买,让你上当受骗,黄金、文物都是假的。
(三)以“介绍”为诱饵的骗局
1、以介绍媳妇为诱饵的骗局
现在农村光棍越来越多,很多大龄男青年娶不到老婆,于是婚姻介绍应运而生。往往也是团伙作案,团伙成员有不同分工,如有介绍人、女孩及女孩的亲戚(如舅舅、姨妈、姑姑等)。在行骗的过程中,“介绍人”再找个当地的人作为男方的介绍人,这些人相互配合,谈好合理的礼金数量和介绍费后,男方交付之后“介绍人”和女孩的“亲戚”会先行回去,留下女孩和男方成亲。结婚时女孩会再要一些金银首饰,之后就是伺机逃跑,农村相当一部分人受骗。2016年4月份,安徽太和县郭庙乡前进村的一家人,就是这样被骗去了近6万元,一家人后悔不已。
2、以介绍或调动工作为由的骗局
骗子往往会通过各种途径宣称自己的亲戚、同学或者朋友是什么重要的领导,可以帮助别人安排或调动工作。这些人能说会道,“热心肠”、肯帮忙,且比一般人知识面宽,善于和各类型的人称为朋友。有人上钩了,就会说这个事情需要花点钱打理一下,少则几千,多则几万甚至几十万。行骗期间有时还会找人冒充某领导和被骗者见面,以进一步蒙骗受害者,打消其疑虑。等感觉被骗者不愿再拿钱出来或者其行骗的行为露出马脚时,就会逃之夭夭,不再和被骗者联系。
(四)以亲情为诱饵的骗局
1、家人出事了
骗子利用农村留守老人很多没有手机或听力不好等因素,信息沟通不方便,通过打听知道其家里没有其他人同住,子女都在外地工作。就会跟老人聊天,骗老人说其在外打工的某子女出事了,自己是其子女的同学或同事等,让老人赶紧拿钱出来去救命。为了降低老人的警惕性,还提出亲自骑车带老人去医院。一旦带着钱上了骗子的车,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2、以虚构“朋友”关系的骗局
这类骗子也是利用农村留守老人很多没有手机或听力不好等因素,虚构自己发生了事故急需用钱,告诉老人自己是其子女的同学或同事,甚至说小时候还到过老人家。为增加可信度,骗子会拨打一个号码,告诉老人他的孩子要和他(她)说话,电话那边的人会告诉老人是他(她)同学或同事,让老人先借点钱给他(她)。老人听力不好,再加上在匆忙情况下老人来不及思考,就真的认为电话那头的人就是自己的子女于是骗子就得手了。
(五)以恐吓为手段的骗局
1、冒充公检法机构、银行等,通过电话、短信或网络告知当事人触犯法律,银行卡密码被盗等。由于当事人的无知,遇到这种事不知如何处理,就会轻信骗子交钱了事或把银行密码告知骗子。
2、以算命、“消灾”为幌子的骗局
当今社会,很多人依然存在迷信心理,而这种心理很容易被“有心人”利用。骗子们以“消灾免祸”为幌子,对迷信者实施诈骗。虽然这些骗术并不高明,但还是不断有人上当。专门找农村留守老人为对象,抓住这些留守老人关心在外务工的家人,又都相信迷信的心理特点,诱骗这些老人拿钱供“神”消灾除难,从而实施诈骗。犯罪分子往往选择偏僻落后的乡村,打着算命、“消灾”的幌子骗取老年人和妇女钱财。
三、农村留守人员防骗的措施思考
(一)戒除贪婪心理
加固心理防线,不贪图小便宜,不相信一夜暴富。从以上各种骗局中不难发现,农村留守人员之所以被骗,很大程度因为部分农村留守人员爱占小便宜,相信免费治疗疾病、免费送药、免费试用、投小钱能挣大钱等,结果吃了大亏。
(二)强化警戒心理
遇事保持冷静,不轻信陌生人,个人信息要保密 。由于留守人员知识有限,遇事慌张,不知道先调查清楚确认后再采取应对措施;另外对新事物不是很了解,不知道个人信息的重要性,轻易将个人信息如身份信息、家庭成员情况和银行卡信息等泄露给陌生人。基于此,受骗上当就在所难免了。
(三)正规途径办事
多从事可靠渠道接触信息,不抱侥幸、走捷径心理。很多留守人员获得信息的渠道往往是口口相传,而不考虑这些信息的真实性。如上文中提到的补贴发放,村民轻易就信了是县里干部下乡办理补款的发放,银行卡号和密码告诉了骗子,而不知道补贴款的发放有一系列的严格程序;还有这些村民相信只要花钱找到领导,工作安排和工作调动可以一个人说了算等等。因为抱着侥幸、走捷径心理,上当受骗在所难免。
(四)常与亲友沟通
遇事不急于决策,不固执己见,多征求亲友的意见。很多留守村民的亲人大多在外工作,平时联系不多,家人在外干什么工作,大概几点下班,几点上班几乎一无所知,相互之间了解较少。老人遇到紧急事情,应首先和子女联系一下,征求下子女的意见,或者找村干部或邻居商量一下再做了主张。在外工作的家人也应经常和老人联系,及时沟通信息,让老人了解我们在外的基本情况,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骗子成功的可能性。
(五)讲科学勤学习
科学养生,不迷信;多读书看报,开阔视野。农村受骗的大多是老人,年龄大,身体不好,又不太懂得养生之道,迷信思想严重,相信各路神仙狐仙等能为其消灾祈福。基于此,基层政府应加大对留守人员的宣传和教育,留守人员之间也应多交流,多学习,破除封建迷信思想。
参考文献:
[1]赵允.骗局“下乡”,亲们注意!公安机关提醒:莫贪小便宜,提钱要警惕[J].农家参谋,2016,0(1):36-37.
[2]公安部公开48种常见电信诈骗犯罪案件[J].中国防伪道,2016,0(1):51-54.
[3]赵立刚,穆军成.农村非法集资的识别与防范[J].农村财务计,2015(4)49-52.
[4]创业前需要了解十个常见骗局[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3(26):89-89.
[5]楚小孟.农村创业小心10个骗局[J].农家科技,2010(8):31-31.
[6]欧阳江南.一个“婚托”的忏悔[J].农村青年,2014(5):54-56.
作者简介
郭俊杰,男,1976年生,安徽太和县人;工作单位:安徽省阜阳市太和县胡总镇劳动和社会保障事务所,职称统计师;研究方向:农村农民,基层社会保障。
论文作者:郭俊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0
标签:骗局论文; 农村论文; 老人论文; 骗子论文; 村民论文; 人员论文; 诱饵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