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临床应用现状分析论文_王雪梅

(江油市骨科医院 四川绵阳 621715)

【摘要】目的:分析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肛肠外科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护理总满意率96.56%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与临床具有良好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临床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2-0241-02

罹患肛肠外科疾病的患者临床中会出现便血、肛门直肠疼痛、肛门直肠坠胀、肛门流出分泌物、肛门瘙痒、腹痛、腹胀等症状[1],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身心健康。快速康复外科通过在围手术期期间采取有循证医学证据的一系列优化护理措施[2],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患者生理与心理上的创伤应激,从而达到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的目的。本文针对180例肛肠外科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与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护理效果对比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分析2013年1月—2016年1月进入我院肛肠外科的患者18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患者了解本次试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

(1)神志不清、无法正常沟通者;

(2)不同意参与本次试验者。180例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90例,男性68例,女性22例,年龄在22~72岁之间,平均年龄(48.11±8.08)岁。对照组90例,男性70例,女性20例,年龄在26~83岁之间,平均年龄(49.08±8.12)岁。两组研究对象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包括基础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等。

实验组采取快速康复外科护理:

(1)做好心理护理工作,将心理护理贯穿与整个围手术期过程中,向患者以及家属讲解病情、疾病治疗的方法,做好术前准备、术后功能锻炼等,向患者讲解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增加患者治疗依从性。可采取多媒体方式向患者和家属讲解,减轻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减少失眠情况的发生,增加患者应激能力。

(2)缩短术前禁食、禁饮时间:护理人员指导术前晚饮800ml流质,但不可饮用牛奶、豆浆等食物。术前2h可进12.5%葡萄糖溶液250ml。

(3)术中护理:传统护理理念并没有关注到患者体温的保护,但是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中,手术过程中患者手术部位的暴露,加上麻醉和手术会导致机体散热增加,术中体腔冲洗大量未加温冲洗液及输入的低温液体和血液制品,因此在术中需要做好患者的保温工作,将术中体腔冲洗液温度控制在37℃左右, 可以在术中使用充气保温毯,手术室温度控制在24℃~26℃,湿度控制在50%~60%左右,术中检测患者鼻咽部温度控制在36℃~37℃之间,有效减少术中出血、术后感染的可能性。

(4)术后护理:做好术后的阵痛工作,优化麻醉方法,降低患者术后疼痛。术后可对患者急性持续硬膜外止痛或自控止痛,有效降低手术创伤引起的应激反应,改善患者舒适度。加强术后早进食,快速康服务外科理念中认为术后应该早期恢复进食,通过早进食可以促进切口愈合,增加内脏血流量,刺激肠蠕动,减轻肠管瘀胀,促进肠道功能恢复,可以适当给予3~5ml温开水湿润口腔,0.5~1h一次,术后6~8h可开始进食清流质食物,术后24h可进食流质饮食,循序渐进。可在术后给予患者一天3次咀嚼口香糖的“假饲”治疗,通过这种方式早期恢复进水和进食,从而促进术后肠道蠕动,缩短术后肠道麻痹的时间。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认为需为患者制定术后康复运动计划,让患者逐渐下床走动,促进其恢复。

(5)做好出院指导工作:考虑到患者对护理知识的缺乏,患者对在家护理没有想法,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制定各种疾病的健康教育处方,指导患者以及家属的护理计划,护理人员在患者出院后进行随访工作,答疑解惑,提升患者以及家属的住家护理能力。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制的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分析,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0.0软件分析,计量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数据对比采取χ2校验,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实验组护理总满意率96.56%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将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与常规护理模式对比,可以发现在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过程与常规护理均不同。在术前护理中,通过加强坚朗教育与心理护理减轻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帮助患者积极应对手术,增强患者以及家属对康复的信心。在传统观念中,认为术前应该禁食8~12h,禁饮4~6h,认为这种方式能够避免麻醉过程中误吸甚至窒息、肺部感染的风险[3]。但是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中认为术前6h可以自由禁食,术前2h可以进清流质。这是因为患者术前长时间禁食、禁饮以及加强术前肠道准备,或全肠道灌洗,导致患者水电解质紊乱,患者内环境失衡,降低机体抵抗力,降低手术的应激能力,导致术后胰岛素抵抗,从而增加感染风险。缩短术前禁食、禁饮时间实际上能够提高患者的应激能力,降低术后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关于术中保温,在常规护理中并不关注患者的体温护理,然而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则认为需要重点加强术中保温,通过采取各种保温手段为患者做好保温工作,从而减少术后感染以及降低分解代谢的作用,促进快速康复。术后护理也是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中十分重要的一步。术后的阵痛已经在临床中受到越来越多的灌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中希望通过优化麻醉的方式降低患者术后疼痛。通过适当控制患者术后疼痛有效降低患者因手术创伤引起的应激反应,改善患者的舒适度,促使患者早日下床活动,有效避免术后肠麻痹及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在传统护理观念中认为肛门排气后才可进食,认为这样能够避免肠麻痹和吻合口漏,而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认为术后应该早期进食,可以减轻患者口干舌燥、咽喉疼痛、胃部不适。同时早期进食能够促进切口愈合,增加内脏血流量,刺激肠蠕动,缩短术后肠麻痹的时间。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护理总满意率96.56%明显高于对照组76.6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临床,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拉近护患距离,促进护患关系和谐,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张蓉,王慧,张茜,等.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临床医学工程,2013,13(11):1427-1428.

[2]杨万玲,黄家丽.快速康复外科护理临床应用现状及启示[J].安徽医学,2013,23(10):1581-1583.

[3]陈旭.探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6,17(03):210-211.

论文作者:王雪梅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8

标签:;  ;  ;  ;  ;  ;  ;  ;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的临床应用现状分析论文_王雪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