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立交桥植物景观设计研究——以河源迎客大桥立交桥为例论文_王巧珍

河源市规划设计院 517000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在城市立交桥方面,其规模和数量也进一步壮大,为城市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其中社会各界对于城市立交桥的景观设计,特别是植物景观设计越来越关注,并在相关方面着重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和标准。结合这样的情况,本文有针对性的以河源迎客大桥立交桥为例,着重分析和探究城市立交桥植物景观设计研究相关内容,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为未来的城市立交桥植物景观设计提供相应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城市立交桥;植物景观;设计;河源迎客大桥立交桥

引言

在城市的景观体系中,城市立交桥是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城市中十分重要的识别标志和重要符号,而城市立交桥的植物景观设计对立交桥的美观性和艺术性都有着至关重要的直接影响。在当前的全新时代背景下,立交桥的功能也由之前的更注重交通功能逐步转向进一步有效重视视觉空间和个人感受方向发展。大型立交桥体系,不仅是确保交通顺畅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有效构成城市的景观整体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元素。城市立交桥植物景观设计如何,对于立交桥的局部景观设计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直接影响,同时也关系到城市景观的整体规划效果。下文以河源迎客大桥立交桥为例,有针对性的研究城市立交桥植物景观设计。

1案例简介

在文中所举的案例是河源迎客大桥立交桥。该立交桥在河源市中心城区中部,在老城区的南端东江西岸上,在滨江大路和迎客大路的交汇处,交通十分便捷,可以通过滨江大道桂山迎客大道的主要道路和河源市的各个组团和境外联系,它的区位可达性特别高,随着桂山迎客大道的修建完成,作为河源新的对外门户,使得迎客大桥段立交桥将在整个河源市处于重要节点位置,对河源市的整体形象有着至关重要的直接影响。因此,利用其优越的区位交通条件,进一步打造出河源市的旅游迎客重要节点。由此确保河源迎客大桥立交桥成为河源城市的重要名片。

图1 整体规划范围图

2.河源迎客大桥立交桥景观设计理念

2.1安全性原则

在立交桥的建立过程中,其根本宗旨是确保立交桥基本功能的同时,保障其安全性,从根本上有效满足交通功能的需要。立交桥是一个快节奏的穿梭型空间,要具备足够的安全性,从根本上有效规避或控制危险事件出现。首先,在植物景观的营造方面,要以行车安全性为基础,首先,植物空间需预留足够的安全视距,使司机可以方便看清入口;弯道外侧种植成行的乔木,诱导司机的行车方向;主次干道汇合处,不宜种植遮挡视线的树木。其次,充分利用植物图案和植物的配置,采用明快、爽朗的植物图案形式,调节司机和乘客的视觉神经和心情。使司机的视觉疲劳得到有效缓解,进一步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几率。最重要的是要极力避免产生不安全感、恐惧感、压抑感、威胁感,尽可能为司机和乘客提供更加良好舒适的心理条件。

2.2立交桥的造型美原则

针对体型比较大的立交桥来说,其本身并没有供行人欣赏把玩的机会,因此整体视觉效果要比细节更加重要。针对主要的观赏主体而言,要确保其基本功能和美的感受有效融合,要在桥梁的整体造型方面着重考虑,在空间形象的塑造方面,要尽可能确保虚实结合,使线条更流畅简洁。所选的植物要和立交桥的形态以及功能高度吻合,在量度方面,如大小、长短、高矮、粗细、宽窄、厚薄、轻重等方面要形成恰如其分的对比关系,要着重体现出桥梁和周围环境互相融合的空间关系。

2.3绿化景观设计原则

在对立交桥进行绿化设计的过程中,首先要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探究桥梁建筑整体上的层次、高度、车行方向、阴影范围和时间等一系列的相关情况,并由团队技术人员进行不断推敲和分析,有针对性的根据生态园林原理进一步明确最适宜的视线焦点,由此选择相对应的树种和植物,并配备相对应的喜阳与耐荫、常绿与落叶、速生与慢生、开花与观叶、花色各异相关方面的植物,能够符合植物的生长习性,确保植物有更加良好的生长条件,在平面设计过程中要充分结合车型交通和视觉关系,用一种更简洁大方而又流畅巧妙的曲线组合成具备导向性的植物景观构图。在立体层面上,要以自然式的森林植物群落为景观构图,把植物的配备打造成立体层面,形成低中高的不同理念,进一步营造出自然生态环境的植物层次,要确保植物的线条美观,有起伏感,并且能够呈现出天际线的变化感。

2.4动态景观为主原则

因为该立交桥区域内最主要的是动态行驶的车辆,为了从根本上有效满足大部分路用者的视觉需求,在立交桥的植物景观设计中,要以动态性的绿色景观设计为主,也就是说在立交桥的范围之内,通过更流畅的植物线条,以及比较轻型的结构物形成有规律性的重复,确保路线反复跨越,能够有效形成空间结构的虚实明暗有规律的重复交替,在这样的情况下,构成相关要素之间有序的变化,使平面与纵面线形、结构物尺寸及比例等内容,有节奏的循序渐进的变化,再加上车流的运动,使其立体感更强烈,并使立交桥具备较强的节律感,如同美妙的音符一样。再加之桥梁本身所呈现出的精力和紧张感,使立交桥呈现出一种无比雄伟壮观的气势以及坚韧不拔的品质,和人一样具备无限的青春活力和鲜活的生命力。

3、河源迎客大桥立交桥植物配置情况

1设计标准。河源迎客大桥立交桥植物配置过程中要尽可能使植物搭配更科学合理,造型多变,确保高、中、低错落组合,植物景观层次更加分明,并且在色彩以及季像等相关方面有更多变化、色彩更丰富多彩。在植物图案方面要尽可能明快爽朗,使司机和乘客的视觉神经和心情得到相应的调节,在树种的选择方面要尽可能结合当地的气候和自然条件选择抗风能力更强,分枝点更高,并且具备十分显著的抗污染性能的树种,从整体上来看,要确保植物景观更安全实用美观。图2平面图

图3 断面图

2设计手法

图4 立交桥鸟瞰图

(1)在具体的植物景观设计过程中要确保乔灌木和花草有机融合充分配合,实现最优化的组合,要以常绿植物为总体的基调,以四季的花草树木组合成相对应的图案,从整体上呈现出更现代更大气的地景艺术,进一步突出绿色河源、百花绽放的主题意境。确保乔、灌、花、草能够进行合理的搭配,并且在比例方面要适当,形成内高、外低、四周更低的绿化层次,让司机和乘客能够时刻欣赏到错落有致的更富有艺术美感的植物景观。

(2)确保植物组景形式更加多变,丰富。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要确保绿植常绿乔木加之开花和色叶乔木,在树种的选择方面,尽可能选用常绿乔木,例如秋枫,尖叶杜英,大叶桃花心木,非洲桃花心木等等。在开花树种方面,尽可能选择紫荆、大花紫薇等,在大树方面,要尽可能选择凤凰木、大腹木棉,在图纹花坛方面,要选用花灌木加草坪加开花灌木的形式,花灌木主要包括红色的红花继木、小叶红草以及毛杜鹃等,在绿色方面主要选择小叶女贞、山指甲、九里香以及鹅掌柴,在黄色方面选择金叶假连翘等,在深绿色方面选择海桐球、福建茶,粉化夹竹桃等,在开花灌木方面,主要选择小叶紫薇,海桐球,红千层等。在波浪图案的设计方面选择开花小乔木和花灌木以及草坪,开花小乔包括宫粉紫荆,黄花风铃木,复羽叶栾树。在背景树方面尽可能选择常绿乔木,加上开花乔木,在树种的选择方面要选择开花乔木,例如木棉、美丽异木棉,常绿乔木包括海南红豆,尖叶杜英,秋枫等等。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要确保绿化植物的组合形式更加多变,并根据具体的建筑环境,在匝道内采取孤植、群植等相关形式,也可以有效采取树木花卉与山石、雕塑搭配进行组景。

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上面的分析和探究,可以很明显的看出,在河源迎客立交桥的两侧绿地采取对称的种植形式,靠桥的两侧运用常绿乔木和开花的植物形成绿色基调,红色点缀的背景林。另一侧靠车行道采用颜色艳丽,节奏感和明快图案的花灌木和开花小乔形成的图纹花坛,既引导交通,又可起到装饰的效果。中间绿地以常绿乔木为基调,配以开花(色叶)乔木,开花大树点缀的组团植物作为过渡。整个绿化色彩丰富,四季有花,空间疏密有致。当前,立交桥的植物景观设计越来越呈现出生态化、城市化、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为了使立交桥的绿化景观效果得到更有效的呈现,还需要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以实际效果为基础,使各项功能得到充分的彰显,为确保人们拥有更加舒适美观的出行条件和绿化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梁竞.城市立交桥地段景观设计与改造原则[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14. 8(5):51-52

[2]郭松,方翠莲,李在留.南宁市公园绿地园林植物调查及应用研究[J].中国园林,2016.8(2):84-85

[3]师卫华,申亚男.园林植物生态系统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J].山东农业科学,2012.8(7):62-63

[4]孙福申.立交桥美学设计探讨[J].吉林交通科技,2015,8(3):24-25

[5]刘滨谊.城市道路景观规划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2.8:95-97

论文作者:王巧珍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30

标签:;  ;  ;  ;  ;  ;  ;  ;  

城市立交桥植物景观设计研究——以河源迎客大桥立交桥为例论文_王巧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