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病采用镇肝息风汤加减治疗的疗效观察论文_赵国涛

( 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宣化镇中心卫生院 甘肃 高台 734300)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高血压疾病患者通过镇肝息风汤进行治疗的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9月到2014年9月高血压患者资料74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7例,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者通过西医抗高血压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之上使用镇肝息风汤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疗程全部为2个月,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之前以及治疗之后的动态血压、血脂以及症状积分情况,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诊室血压对比,观察组患者收缩压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舒张压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动态血压对比,观察组患者24小时平均收缩压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高血压患者通过镇肝息风汤进行治疗效果显著,降压效果明显高于单独西医抗高血压药物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血脂代谢,应该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 高血压;镇肝息风汤;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96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高血压属于临床中非常多见和多发的疾病,现在高血压发病率逐年升高,越来越向年轻化发展。高血压作为心脑血管疾病最关键的危险因素,会引起患者出现肾脏损害、脑卒中以及心脏病等,患者的致死率以及致残率非常高,现在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有很多,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部分患者对于常见降压药物治疗效果不理想,或者是由于副作用不适用。高血压疾病采取中药进行治疗的作用比较持久,副作用相对比较少,通过现代药理证明,很多单味中药具有降压作用。本文选取高血压患者资料74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7例,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者通过西医抗高血压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之上使用镇肝息风汤进行治疗,两组患者治疗疗程全部为2个月,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之前以及治疗之后的动态血压、血脂以及症状积分情况,现将具体报告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3年9月到2014年9月高血压患者资料74例实施回顾性分析,74例患者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34例,患者的年龄区间在47~82岁之间,平均57.08±10.33岁,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7例,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的年龄区间在47~80岁之间,平均56.57±9.22岁,患者的病程时间在2~12年之间,平均5.6±2.2年,高血压西医分级:轻度高血压7例,中度高血压19例,重度高血压11例,中医分辨证分型:肝火上炎型患者8例,气血两虚型患者20例,痰湿内阻型患者9例;对照组37例,其中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7例,患者的年龄区间在48~82岁之间,平均57.01±10.13岁,患者的病程时间在2~11年之间,平均5.4±2.1年,高血压西医分级:轻度高血压8例,中度高血压19例,重度高血压10例,中医分辨证分型:肝火上炎型患者8例,气血两虚型患者21例,痰湿内阻型患者8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没有明显的区别(P>0.05),可以实施比较。西医诊断标准,按照高血压防治指南中高血压诊断标准[1]:规定血压水平在120~139/80~89mmHg属于正常高值血压;中医辨证诊断标准,按照中医新药治疗高血压指导原则中高血压诊断标准[2]:腰膝酸软、眩晕、肝肾阴虚、面红目赤、少寐多梦、舌红、头痛、肝阳上亢、便秘、急躁易怒、脉弦数、口干口苦、苔黄。纳入标准:患者符合西医正常高值血压诊断,中医辨证属于阴虚阳亢证患者。

1.2 方法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全部使用西医降压治疗:双氢氯噻嗪,每天2次,每次12.5mg,螺内酯,每天1次,每次25mg,美托洛尔,每天2次,每次50mg,比索洛尔,每天1次,每次2.5mg;观察组37例患者在此基础之上通过镇肝息风汤进行治疗,组方为:代赭石30g、天冬15g、怀牛膝30g、生麦芽10g、生龟板15g、白芍15g、生牡蛎20g、甘草10g、川楝子10g、茵陈10g、玄参15g,用水煎服,分2次服用,两组患者治疗疗程全部为2周。

1.3 观察指标

记录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之前以及治疗之后的动态血压、症状积分、诊室血压以及血脂情况;症状积分标准[3]:记录患者眩晕、头痛、五心烦热、眼花、舌质、脉象、腰酸、舌苔、口干、耳鸣十项症状得分,每项分数为5分,得分越高,显示患者症状越严重。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1.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其中将P<0.05归纳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诊室血压对比,正常值为收缩压90~140mmHg,舒张压60~90mmHg,观察组患者收缩压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舒张压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值见表1;动态血压对比,正常值为24小时动态血压平均值小于130/80mmHg,白天小于135/85mmHg,夜间小于125/75mmHg,观察组患者24小时平均收缩压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值见表2;观察组患者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值见表3;血清总胆固醇正常值2.9~5.17mmoi/l,高密度胆固醇正常值为0.94~2.0 mmoi/l,低密度胆固醇正常值为2.07~3.12 mmoi/l,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之后,观察组患者高密度胆固醇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血清总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胆固醇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中1例患者出现干咳,1例患者出现颜面潮红,观察组患者中1例患者出现轻微腹泻,两组患者治疗安全性比较没有显著的区别(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高血压在中医中属于头痛和眩晕范畴,主要是由于情志失调、劳逸过度、体质偏盛偏衰以及饮食不节引起人体气血失调、风火内生、脏腑阴阳失衡以及痰瘀交阻。现代药理学证明,镇肝息风汤能够调节人体的机体状态,恢复平衡能力和调节能力,从而起到恢复正常血压的目的[4]。通过对本文患者的研究显示,高血压疾病通过镇肝息风汤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的血脂代谢以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没有明显副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郭新峰,赖世隆,梁伟雄. 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中结局指标的选择与应用[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9(4):251-255.

[2] Moher D,Hopewell S,Schulz KF 等. CONSORT 2010 说明与详述:报告平行对照随机临床试验指南的更新[J]. 中西医结合学报,2010,8(8):701-741.

[3] 马绍波.镇肝息风汤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病疗效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1,6(7):221.

[4] 郭新峰,赖世隆,梁伟雄. 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中结局指标的选择与应用[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2,2(4):88-89.

赵国涛,男,中医内科主治医师

收稿日期:2015-09-14

论文作者:赵国涛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文摘》2015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7

标签:;  ;  ;  ;  ;  ;  ;  ;  

高血压病采用镇肝息风汤加减治疗的疗效观察论文_赵国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