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江油市人民医院,621700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早期踝泵运动的有效护理对TURP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研究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2-2014.2在我科TURP患者70例为对照组,2014.2-2015.2TURP患者72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增加踝泵运动。比较2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无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观察组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差异。2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踝泵运动简单、易行,能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了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值得在临床辅助治疗中广泛推广使用。
关键词:踝泵运动;前列腺增生症;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护理
踝泵运动是踝关节的过屈、过伸的一种主动活动,是一种动力型的关节功能运动;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是一种静脉内血凝块阻塞性疾病,是外科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多发生于下肢。尤其以左侧多见,外科大手术后未采取预防措施者,DVT的发生率高达25%,DVT经常隐匿起病,临床上常造成不良后果。术后并发DVT者,有50%发生于术后第一天,30%在术后第二天,所以要预防其发生就需要尽早采取措施。尽管人们已认识到早期下地活动的重要性,实际上从麻醉开始,一直到被认为是尽可能旱期下床活动,这段时间之内仍然是一段“空白”,而小脚肌肉泵在此期间一直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这点我们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我科对70例TURP患者术后患者采用对其有效的护理评估,按时监督指导,有效的进行踝泵运动,总结临床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2013.2-2014.2在我科TURP患者70例为对照组,2014.2-2015.2TURP患者72例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增加踝泵运动。前列腺增生(BPH)是男性老年人的常见病。两组142例,年龄52~89岁,平均63.8岁,病史2~14年。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年龄、手术时间、麻醉方式、下肢靜脉输液史、存在高危因素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比较2组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无深静脉血栓形成,对照组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观察组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差异。2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传统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手术前劝导患者戒烟、保持大便通畅。术中下肢约束带松紧适宜。术后多食清淡半流质饮食,多饮水,以增加体液,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速度。避免在下肢穿刺及在同一血管反复穿刺。留置靜脉留置针时间不宜过长,每次输液应用肝素冲管、封管。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对同一血管反复穿刺、采血≥3次的,常规用50%硫酸镁局部湿敷,局部有硬结的再配以红外线灯照射,20 min/次,2次/天。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患者术后即刻给予被动足踝环转运动,麻醉清醒后即改为主动活动,患者身体能耐受时,可协助其早期离床活动。踝泵运动分为屈伸和绕环两组动作。屈伸动作:病人躺或坐在床上,下肢伸展,大腿放松,缓缓勾起脚尖,尽力使脚尖朝向自己,至最大限度时保持10秒钟,然后脚尖缓缓下压,至最大限度时保持10秒钟,然后放松,这样一组动作完成,稍休息后再次进行下一组动作。反复地屈伸踝关节,最好每小时练习5分钟,一天练五至八次。绕环动作:病人躺或坐在床上,下肢伸展,大腿放松,以踝关节未中心,脚趾作360度绕环,尽力保持动作幅度最大。绕环,还可以使更多的肌肉得到运动。
2数据处理
2.1观察标准根据临床表现及B超检查结果做为观察标准。运用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对数据进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结果2组DVT发生率比较见表1。
表1 2组DVT发生率比较
3讨论
3.1血流缓慢、靜脉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是下肢深靜脉形成的三大因素。由于患者麻醉后周围血管扩张、出血、创伤等导致组织因子释放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因子增多,使血液凝固性增加;术中血液、体液丢失,血液不同程度浓缩;术后使用止血药,使血液处于高凝状态;中心静脉置管或使用留置针导致血管内皮的损伤,导致血管腔狭窄,静脉压力和流速的下降;易造成血栓甚者合并肺动脉栓塞而危及生命。
3.2老年人是发生下肢深靜脉血栓的高危人群。老年人下肢肌肉张力减低,靜脉回流缓慢,血液淤滞。Hansson等的报告证实,男性50岁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为0.5%,80岁则高达3.8%。这可能与老年人由于血管壁老化现象日趋严重,血液流变有明显改变,加上老年人在不同程度上都存在凝血功能亢进有关。另外,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血栓后遗症等老年基础病均是引起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研究认为,肥胖是DVT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可使DVT的风险增加到3.094倍。因此,老年患者给予有效预防下肢深靜脉血栓的护理措施尤为重要。
3.3早期活动、早期离床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原则。踝泵运动可降低下肢深靜脉血栓的发生率。静脉血流回心的动力主要取决于3个泵机制:心肌收缩力;呼吸时胸、腹腔的压力;行走时腓肠肌泵的活动。小腿静脉血流能对抗重力而向心回流,主要取决于小腿肌泵的收缩功能。有报告,正常肢体腓肠肌泵一次可排出60~90 ml血液,小腿血液回流超过心脏活动排出量的50%以上,且骨骼肌的节律性活动将使约200 ml的血液重新分配,从而减少下肢血液的蓄积。下肢运动时肌肉收缩,挤压深静脉内血液向心回流。研究发现肢体的长期制动使血流明显减缓,当制动的危险因素持续存在时,发生术后DVT的危险性持续增高。腓肠肌静脉窦内的血流是依靠肌肉收缩而向心回流的,所以大多数深静脉血栓始发于腓肠肌静脉丛。通过运动踝关节促使腓肠肌有节律的收缩,加强腓肠肌内静脉血流的速度,以减少静脉血流淤滞。TURP患者早期踝泵运动可增强血管壁弹性减轻血液瘀滞及水肿,促进下肢静脉回流。表1结果显示,对照组发生1例DVT,观察组未发生,观察组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差异,说明踝泵运动能促使下肢静脉血液回流,能减少TURP患者DVT发生。临床资料显示,对照组1例患者于术后7天在左下肢发生DVT,最初的症状是左下肢的肿胀、疼痛不适,彩超显示:患侧腓肠肌间静脉及股深静脉血栓形成,管腔堵塞。采用按摩、踝泵运动等方法使肌肉改变状态,促使比目鱼肌与腓肠肌的舒缩,将淤滞在静脉或静脉窦的血液泵出,促进血液回流,能有效地预防DVT的发生。
3.4 DVT是由多种危险因素动态相互作用产生叠加所致,因此,给予综合科学的治疗护理至关重要。应用护理程序对患者进行客观评估分析,制定个体化措施并组织实施,可得到最佳的预防效果。根据患者入院时的详问病史评估,包括有无下肢浅静脉曲张、既往静脉血栓史、动脉硬化及循环系统疾病史、基础代谢率和肥胖度、左右下肢周径、手术持续时间、下肢靜脉输液史、存在高危因素或基础疾病史等。另外,术后给予踝泵运动,并做好宣传教育,劝导患者戒烟、保持大便通畅、术后多食清淡半流质饮食,多饮水,以增加体液,降低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流速度等,可有效预防DVT的发生。
综上所述,踝泵运动方法简单易行,没有创伤,不需要增加辅助工具,不需要增加人力投入,患者卧床时自己可以单独完成,能帮助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预防DVT形成,减少TURP患者DVT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住院天数,避免了药物所带来的副作用,促进患者术后顺利康复,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张培华.重视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与臃梗死的防治[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03,23(4):193.
[2]陈廖斌,顾洁夫,王华,等.足踝主被动运动对下肢静脉回流的影响[J].中华骨科杂志,2001,21(3):145-147.
[3]关振鹏,吕厚山,陈彦章,等.影响人工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风险因素分析[J].中华外科杂志,2005,43:13171319.
[4]曹伟新主编.外科护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38.
论文作者:胥晓英,李惠蓉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5/8/21
标签:下肢论文; 静脉论文; 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血液论文; 腓肠肌论文; 血栓形成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