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职业教育跨世纪发展趋势探讨_农业论文

农村职业教育跨世纪发展趋势探讨_农业论文

跨世纪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趋向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职业教育论文,跨世纪论文,农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农村经济正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重要转型时期,整个农村经济正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根据教育与经济必须保持动态适应的原理和教育效应具有滞后性的特点,农村职业教育只有积极改革,超前发展,才能与经济发展保持同步的适应,并促进职业教育与经济良性循环机制的形成。本文试图以21世纪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特点和趋势为背景,立足经济发达地区,展望跨世纪的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向。

一、农村经济发展态势分析

(一)工业化:突破产业结构单一的状况,非农业化程度日趋提高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产业结构急剧变化。8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产业构成发生了重大变化,改变了单一的农业结构状况,出现了三类产业全面发展,并渐趋协调、合理的新局面。据统计,1994年我国农村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和建运商饮类分别占20%、62%和18%,与上年相比,农业下降了7个百分点,工业则提高5个多百分点、建运商饮上升1个多百分点。在农村劳动力中,农业、工业和建运商饮占农村劳动力比重分别为73%、16.4%和10.6%,与上年相比,农业下降2.6个百分点,工业上升1.6个百分点,建运商饮上升1个百分点。农业内部也正由单一的种植业结构,向农林牧副渔和二、三产业全面发展转变。1994年农业总产值13700亿元,比上年增长5%多,其中,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分别增长2.8%、6.2%、9.7%、12.5%。从业人数分别占90.6%(29000万人)、1.2%(390万人)、6.9%(2200万人)、1.3%(410万人)。

2、非农产业迅速发展。我国农村产业构成基本完成了以农业经济为主向以工业经济为主的战略转变。1994年我国农村非农产业总产值达39000亿元,比上年增长35%,非农产业从业人数达到12780万人,比上年增长6%左右。值得注意的是,在非农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兼农现象,主要是一些大中农场兼营二、三产业。

3.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94年全国乡镇企业总产值已达42588 亿元,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75%,占全国社会总产值三分之一强。乡镇企业职工总数达1.2亿,超过了国有企业职工总数,若按近年发展速度推算,到本世纪末,乡镇企业产值将占农村社会总产值的85%左右,其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开创了农村工业化的道路,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社会结构及城市布局等一系列重大变化。

(二)集约化:突破传统农业模式,规模化经营日趋增多

近些年来,由于二、三产业的迅猛发展,促成了大量劳动力转移,同时由于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在经济较发达的农村,相继兴起了农业的适度规模经营,并逐步向基地化、集约化、企业化的方向发展。目前,全国有近9万个村,90000多万亩土地实行了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经济发达的苏南地区,正呈现出“土地加速集中,行业加速分工,劳力加速分流”的趋势。各地适度规模经营的模式多种多样。有闽北等地的“公司+专业户”型,“企业+农民”型,“工厂+农民”型,京郊的村合作社型,安徽的责任田返租倒包型,苏南的村办农场和乡办农场型,山东的农村股份合作制型,广东、湖南的家庭农场型等。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将从根本上改变沿袭几千年的零星分散的小生产经营方式,并将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的生长点和突破口。

(三)城镇化:突破城乡分离的格局,一体化步伐日趋加快

城乡一体化既是我国经济现代化的方向,又是现代化自身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经济发达地区,城乡一体化趋势日益显露,步伐正在加快。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将促进农村各类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着力点的变化:(1)农业现代化建设将以建立贸工农一体化为取向,从加速推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入手,提高农业的专业化、集约化和社会化生产经营水平;(2)第三产业现代化建设将以建立适应城乡生产、生活和对外开放为取向,积极拓展服务性产业领域,推动服务化产业的内涵和外延向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发展。

(四)科学化:突破生产率低水平徘徊的局面,新技术应用日趋广泛

我国农业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实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的基本特征是科学化,即以科学技术和现代化工业为支柱,把传统农业转变到以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管理为基础的现代集约型农业上来,用现代工业装备农业。从发展来看,21世纪,生物技术、电子计算机、卫星监测遥控技术等高新技术将广泛应用于农业,一大批动植物新品种将大面积应用于生产,农业生产方法与手段将发生质的更新,那些手工操作的、低效的传统技术,将被机械化的、高效的现代化高新技术所替代。病虫害预测及防治、气象预测、种植资源管理都将具有更多的高科技色彩。

(五)外向化:突破了封闭的农村经济,开放型经济日趋发达

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传统的、封闭的农村经济正在向商品化的、外向型的现代农村经济转变。主要表现为:1.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外向型水准迅速提高。据统计,1992年苏南地区实际利用外资达13亿美元,占江苏全省总量的61.9%,其中农副产品收购额占全省总量的23.2%。2.农村非农产品出口倾向明显加强。全国目前已取得进出口经营权的农村非农企业超过了200家,仅1994年就新增60多家,到境外办企业的有400多家。另外,还积极兴办国外农场。3.积极进行新品种的引进与开发,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逐步提高。4.突破传统农业的弱质性、封闭性和狭窄性,多功能、全方位地开发农业自然资源,把生产、加工、科研、贸易、培训、推广、观光、旅游等诸多功能融为一体,向具有综合功能的农业方向发展。

二、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取向

农村职业教育是农村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农村经济发生巨大变化的形势下,农村职教只有进行积极的调整、全方位的改革,才能做到超前发展,同步适应。

(一)培养目标复合化

农村职教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培养“新型农民”这个目标没有变,但立足经济发达的农村,放眼21世纪的发展,“新型农民”这一概念正在发展,内涵愈益丰富,呈现出复合化的趋向,主要表现为人才类型的多向化及素质的高移化。

1.多向化。即职业学校必须为农村经济发展培养多类型、多层次的人才。既要培养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熟练农民,更要为二、三产业,尤其是乡镇企业的发展培养具有熟练操作技术的工人、技术员和管理人员;既要培养中初级人才,还要培养一定量的高级人才;既要为传统经营的一般农户培养人才,还要为规模经营的农业大户培养特殊人才,包括以往难以想象的家庭农场主和农业综合企业人才。

2.高移化。即为农村经济发展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包括:(1)培养“一专多能型”人才。即培养既能“农、林”,又能“牧、副、渔”的人才,以适应农林牧副渔及生态农业发展的需要;(2)培养跨产业的“交叉型”人才、“边缘型”人才。即培养既能“农”,亦能“工”和“商”的人才,以适应农林牧副渔,工商建运服协调发展的需要;(3)培养既会生产,又善经营;既懂技术,又会管理的“智能型”“通才”,以适应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对农业综合企业人才的需要。

(二)专业设置协同化

教育的供给结构必须与经济发展的需求结构相吻合。根据我国农村经济的变化特点和发展趋势,专业设置将呈现出两大趋势。

1.调整结构。包括三个层次的调整:

第一层次:调整为三类产业服务的专业结构,积极发展为乡镇企业服务的第二产业类专业。1994年我国农村一二三类产业比例结构已调整为1.11:3.44:1,并呈现出第一产业逐步下降,第二、三产业逐步提高的趋势。随着我国农村产业发展政策的实施,农业现代化的全面实现,第一产业比例将进一步下降,第二、三产业将更进一步提高。所以,从长远来看,为二三产业服务专业的比重将会逐步提高。

必须指出的是,调整专业结构,提高为二、三产业服务的专业的比重,并不意味着可以放弃第一产业专业的设置。众所周知,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战略地位始终不会动摇。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由于农业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规模经营的发展,第一产业专业比重下降属正常现象。所以,从根本上说,职业学校不仅不能轻视第一产业类专业的设置,相反,应提高其专业设置的质量。

第二层次:调整大农业内部农林牧副渔的专业结构,提高养殖类专业的比重。从农业发展轨迹来看,种植业比例在大幅度下降,而养殖业比例却有较大增幅。如经济发达的广东东莞市,在农业总产值中,农林牧副渔各业的比重从1978年的70:1:13:9:7调整到了1993年的46:2:28:8:16;种养业也从81:19调整为51:49,养殖业已成为与种殖业比翼双飞的重要产业。从国家1994年农村经济发展的年度报告也可看出这种发展趋势。这种趋势在经济发达地区更为明显。

第三层次:调整种植业内部专业结构。主要是要采取一些倾斜、扶持政策,适当提高直接为粮棉油类服务专业的比重。

2.拓展专业内涵。即要拓宽专业面,使培养的人才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拓展专业内涵的动因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一是当今科学技术正向着既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方向发展;二是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使农村经济结构由产中向产后产前延伸;三是产业结构正由单一向复合转变;四是生态农业及持续农业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这些变化都要求职业学校拓展专业内涵。要淡化专业界限,拓宽专业口径,加强综合性专业的设置,如“亦工亦农”的跨产业型专业,为生态农业发展培养人才的“立体型”专业,培养既会生产,又善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的专业。

(三)课程体系综合化

课程体系是农村职业教育改革的核心。课程体系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着农村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以及服务功能的发挥。从当前农村职教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及农村经济发展对职教课程改革的要求来看,迫切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1)当代科技加速发展,传统的农业科技正以生物技术、信息科学为中心进行重组、改造与发展;(2)传统的课程体系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过分强调学科体系的自我完善,忽视了加强基础和重视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而且,由于各学科自成体系,课程结构松散,因而存在着纵横重复的问题。不仅如此,传统的课程体系,还偏重静态的、描述性的知识,缺乏动态性、发展性,与科技加速发展的态势不相适应;(3)农业科学技术的基础广而深,交叉学科多,需要进行综合传授;(4)农村产业结构呈现出了多门类、多关联的特点,要求各专业教育内容交叉渗透;(5)复合型的培养目标也对课程体系改革提出了要求。

以上要求体现到课程改革上来,就是要加强综合性课程体系的设计。

1.淡化专业界限,增加课程的跨度。要依据农村经济发展对复合型人才需要的趋势,开设跨专业的课程,尤其是专业课程和实践性课程要加强,使“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适度结合,以培养出具有较强就业适应性和职业转换性的人才。

2.淡化学科界限,提高课程的兼容度。主要有二层意思:一是根据职业岗位的需要及科学知识自身的特点,把相关的一些课程进行内容的优化与重组,形成一门新的课程。重组包括纵横两向的合并。新课程集原有课程主要的基本概念于一体,把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中所需要的知识集结起来,删除陈旧的或不适用的内容。二是设置一些交叉型的综合课程,如根据机电一体化、种养相结合的需要开设综合型课程。如此,既可避免学科内容过度重复,反复“炒冷饭”的现象,又可节省教学时间,加强核心课程的教学。

3.组建模块课程。一是按课程类别组建课程群模块。主要包括基础课程群、专业课程群和实践课程群三大模块。二是优化每一模块的课程组合,确定每一模块的核心课程。优化组合和确定核心课程的原则是,突出三基(基础文化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注重应用。如基础课程群可把语文、数学及与该专业密切相关的基础课作为核心课,在专业课程群模块中确定2门左右课程作为核心课程,技能课程以1—2个专业技能为主。

(四)城乡职教一体化

所谓城乡职教一体化,就是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及职教发展的需要,通过中心城市教育优势作用的发挥以及城乡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动,构成城乡职教的整体结构,促进城乡职教的互相沟通,形成城乡一体化的职业教育与经济良性循环的机制。

纵观农村经济、社会及教育自身的发展特点和趋势,城乡职教一体化是必然趋势。(1)它是农村现代化过程中,农村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和要求;(2)它是农村职教对自身培养目标、服务功能认识深化的必然反映,也是农村职教走出困境,寻找支撑点和确定新的生长点的必然要求;(3)它有利于城乡职教优势互补,充分利用人力、财力、物力资源,解决农村职教师资、仪器设备不足的矛盾。

城乡职教一体化有多种选择模式,具体采用什么模式应因地制宜。从各地发展职教的经验以及试验来看,以下几种模式值得研究和借鉴。

1、市、郊(县)辐射式。这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以中心城市骨干学校为中心,向市郊或周围县城辐射;二是以县城(或县级市)骨干学校为中心向乡镇辐射。通过市——郊(县)辐射,县——乡辐射,形成城乡职教一体化的格局。如江苏武进市的中心辐射模式。

2.跨域联合式。指改变以往以行政区域为界的封闭状态,实行市县间、县际间、县乡间、乡际间的横向联合与沟通。这种模式有利于解决乡一级独立办学困难,以及某些专业人才各地需要与需要量有限的矛盾,有利于专业的合理布局及专业优势的形成。

3.立体网络式。这是一种以县(市)城为纽带,上挂中心城市骨干职业学校(包括中专、职中)和高校,下向区、镇、乡、村逐级辐射的模式,这是由多个层面构成的立体网络模式。这种模式具有辐射面广、信息传递快而有效的特点,有利于专业的统筹规划和合理布局。江苏宜兴的分片网络式就属这种模式。

(五)农民教育制度化

我国农业正处于一个重要的转型时期,主要表现为:从温饱农业向小康农业转化,从单纯追求产量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转化;从传统农业向初步现代化农业转化,从传统的耕作技艺向依靠科教兴农转化,从追求产品效果向注意经济效益转化。这些转化的实现关键是要依靠科技的进步,而科技的掌握与应用,不仅需要农民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需要进行专门的技术培训和指导。

但是,目前农业劳动者的整体素质较低,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在全国农村4.57亿劳动者中,文盲、半文盲占22.5%,小学文化程度占45.4%。乡镇企业是农村经济的中流砥柱,但乡镇企业职工队伍却存在三低一少(文化水平低、技术水平低、管理水平低和专业技术人员少)的问题。据北京市乡镇企业局1992年底对12334个企业,661395人的调查,在决策层中(厂长、经理、书记、总工程师,共23750人),大专以上、中专、高中及初中以下的人数分别占5.4%,7.7%,27%和59.9%;在管理层(车间主任、班组长,共48634人)中,具有相应学历者分别占2.5%、6.8%,28.7%和62%;在工人层(共589011人)中,高中、初中、小学、文盲和半文盲分别占18.4%,65.4%,14%和2.2%。

农村劳动者文化水平低的状况对于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首先,它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中、小城镇的转移,从工业化发展过程来看,只有具备一定文化水平的劳动者才具备工作的胜任能力。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事实也向人们表明,率先转移,并真正致富的是具有较高文化水平的农业劳动者;其次,它制约了农业劳动者吸纳科技成果的能力。劳动者是知识、科技的载体和传播媒介,没有现代文化素质的农业劳动者,也就无法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业的现代化。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平均不到40%,从根本上来说,这是由于农业劳动者素质低下而造成的。

面对农村劳动者文化素质不高的现实;职业学校应义不容辞地担负起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科技进步的重任,以促进农村社会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最为关键的就是要使农民教育制度化。

1.职前教育制度——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制度。要根据《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精神,优先录用经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学生就业,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岗位,应在获得岗位资格证书后上岗。对未经培训已就业的,要进行岗前培训。唯其如此,方可保证就业人员的基本素质。

2.在职教育制度——实行终身教育制度。要通过各种形式、各种途径对农民进行在职教育,及时把最新的科技信息传授给他们,使科学技术能及时在农业生产中推广应用;通过在职教育,满足农业劳动者,尤其是乡镇企业职工转业、转岗以及提高自身素质的需要。

3.资格证书制度——实行绿色证书制度。这是农民获得从事某种专业岗位工作技术资格的凭证。它不同于学校的毕业证书,也不同于专业技术职务的职称证书,而是经当地政府认可的专业技术资格凭证。今后,凡要取得该证书的劳动者必须经过指定的培训,经考核合格,方可获得。获得证书的劳动者可在指定的地区,享受有关权利和义务。实施绿色证书制度,有利于促进农村成人职业教育的发展,从根本上保证农业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有利于科教兴农战略方针真正落到实处。所以,实行绿色证书制度,是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加快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标签:;  ;  ;  ;  ;  ;  ;  ;  

农村职业教育跨世纪发展趋势探讨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