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在博物馆展览中的应用
王欢
(甘肃省博物馆,甘肃 兰州 730050)
摘 要: 近些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博物馆作为我国文化的“传承者”,使我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数字技术的应用已成为博物馆展览的重要风景线,数字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为参观者提供最佳体验,实现展品与人之间的真实互动。
关键词: 数字技术;博物馆;应用
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也在日益发生着质一般的飞跃,数字技术的大力发展使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方式得到快速提高。博物馆中数字技术的有效应用使其挣脱了传统模式下的展柜、展台形式的束缚,进而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通过网络和移动终端设备将博物馆中的展品有效地进行展示,最大程度地增强展品的表达效果。人类社会的文明也在逐渐向信息化时代纵深,数字技术的增强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信息的传播方式和速率,为社会不同领域的发展带来挑战和机遇。
1 博物馆展览中数字技术的发展
博物馆作为人类历史文明的“延续者”,通过不同模式的展示来进一步彰显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让悠久的历史文明得以传承。随着社会化大生产大繁荣的日益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现代博物馆的展览形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传统的展板、展柜形式转化为更加人性化的互动数字技术体验模式[1]。
博物馆展览形式的转变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数据技术在实际生活中通过科学方式将实物转换为信号,进而借助数字设备将其由信号模式转化为能够被人们识别的数字技术[2]。博物馆中数字技术的有效展示使人们能够深刻体会到身临其境的感觉,最终实现博物馆与大众之间的实时互动与历史对话所获得的深刻感受。
2 博物馆展览中数字技术的应用原则
2.1 明确数据技术应用目标
首先在博物馆展览中数字技术的应用,需要明确数字技术的实际应用方向和目标[3]。在博物馆展览的设计初期阶段需要明确区分不同数字技术的主要优势和实际应用范畴,还需要将选定的数据技术与相应的展品进行匹配,使其在实际中得到最大的使用价值。其次,对于博物馆展览的不同需求,可以将多种模式的数字技术组合在一起加以使用。当已经明确每种数字技术的特点、属性等相应信息后,可以尝试将其与不同的展品进行匹配,最终使博物馆的展示达到最优的效果。
2.2 充分应用数据技术的优势
目前,知识的传授不再单单满足于过去的“单向型”传递,而是将受教育者与教育者两者之间建立共同联系,进而实现“双向型”知识传递。对于博物馆展览的展示形式来说该应用模式也同样适用,数字技术的应用将传统“单向型”的信息传递转化为“双向型”信息传递,人们在博物馆中欣赏展品的过程中可以与展品进行互动,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最佳的真实体验。因此,充分应用数据技术的优势,使博物馆得到更广泛的发展。
2.3 设计数字技术展示应用空间
参照Hakanson(1980)的计算方法,对草海湖泊沉积物中7种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进行计算,结果如表6所示。
数字技术中的多点控制技术实际上就是通过手指等触感来有效控制计算机等终端网络设备。多点控制设备的主要构成部分包括计算机显示屏、桌面及背景屏幕等设备,采用触感方式来有效地识别人的行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利用现实中的光学原理技术方式,将需要展示的物品投影至大屏幕中,在整个投影屏幕中需要连接多个红外发射管,红外发射管在触摸屏幕的过程中主要通过行列模式进行展现,此时一旦有实际物体进入红外光网中,对应的摄像头就在第一时间内捕捉光线,从而捕捉到的实际物体传输至计算机的终端设备,终端设备进行系统的综合操作模式处理,最终形成有效的数据信息。
例如,我国在世博会中将《清明上河图》通过数字技术方式动态的展示出来,对于张择端版本《清明上河图》的内容而言,其篇幅较长,因此在本次的展示过程中整合的12台投影仪,合理地将《清明上河图》放大30倍,最终投影至屏幕中,使参观者可以360度全方位地进行观看,让整个北宋时期的繁荣完全地呈现出来。
3 数字技术在博物馆展览中的应用
3.1 借助巨幕投影技术,呈现无缝隙视觉效果
在博物馆展览的数字技术应用过程中,巨幕投影技术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巨幕投影技术是通过多路径的展示模式,将不同画面形成的投影组合成为一体。巨幕投影技术的最大优势主要在于其相比于普通模式的投影而言,能够在相同的应用范围内呈现尺寸更大、视野更宽、显示内容更丰富、分辨率更高的视觉效果。与此同时,若是投影在展示的过程中出现重叠的情况,那么此时可以通过边缘融合数字技术方式降低投影重合光线部分,进而在最大程度上呈现出最佳的光线效果。通过适当的光线调整,投影机在一定的使用过程中突出不同的颜色差异,确保投影画面的无缝隙连接,让整个画面的亮度和整体保持统一性。
因此,通过数字技术进行展品的展示,最好能够选择较为密闭的应用空间范畴,或与已经设计完毕的参观线路之间存在一定的距离感,这样的话,可以在保存原始展览风格的过程中,满足更多群体的需求。
3.2 采用多点控制技术,增强观众直观体验
毕赣电影中的意象,构成了他诗化电影风格的一部分,也给观众带去了回味和解读的空间。在《路边野餐》里,意象有钟表、火车等,在《地球最后的夜晚》里,出现了苹果、焰火、手表、晃动的水杯等意象。毕赣说,这些意象的使用,有些是最初写在剧本里的,有一些则是在拍摄现场即兴加入的。
例如,美国的克利夫博物馆采用数字化技术方式将展馆内部包括的全部数字技术展品呈现在Collection Wall屏幕上。该屏幕的实际长度设置为12.2米,宽设置为1.5米,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让大部分参观者同时参观。数字技术在博物馆的展示过程中,将图片的周围放同样内容的展品,这样可以让参观者在观看的过程中直接放大图片进行有效的观看。除此之外,参观者该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自己的偏好等将喜欢的展品下载至自己的终端设备中,进而通过相应的技术方式形成列表。
乡村是县域的根本,乡村振兴有赖于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因此,加快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为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
在实际的博物馆展览中,对于博物馆不同的参观者而言,参观的形式之间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性。通常情况下,年龄低于20岁的人大多数更加关注展品的趣味性和陈展方式的个性化,在参观的过程中更容易被具有新奇技术的展示吸引;对于年龄稍大的成年专家群体来说,他们更加重视展品的内涵和底蕴,更加喜欢参观较为原生态的展品,这样觉得才能透露出展品的非凡价值。
3.3 增强现实感官技术,呈现真实环境
采用适当的方式将数字技术应用到博物馆展览中,通过构建生动的展品形象,从而在视、听、触觉等多个感官中建立最佳虚拟环境,将实际的物体与虚拟环境相互叠加,最终为参观者提供真实的展示环境,使参观者身临其境。例如,中国古船博物馆通过大型的数字技术投影设备,将古船在未被打捞之前的海底环境和状况真实的展示出来,进而借助该技术方式使人们对于沉船等展品有了更加深刻的影响和认知,对古船的历史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在博物馆中通过应用数字技术,借助人脸识别功能捕捉每一位参观者的表情,让其表情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有效地与博物馆中的展品相匹配,然后进一步将匹配的结果通过照片的形式展示在屏幕中,这样参观者可以通过该模式将自己的喜悦在第一时间分享与朋友和家人。
1.2.3技术作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椎弓根置钉导向器,它能够提高置钉的准确性,提高其安全性,减少其手术失误率,有效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4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和创新,数字技术打破了传统博物馆受到的空间和时间的约束,通过一定的技术手段将博物馆的展品动态地呈现。与此同时,数字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结合触摸控制技术,在相应的使用程度上增强参观者与展品的互动,更加方便参观者对展品给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传统博物馆展览的方式受到了极大的挑战,而数字技术的展览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地为参观者提供最佳的感官实际体验。因此,数字技术在博物馆展览中的应用必将得到更高水平更广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靳文珍.数字媒体技术在博物馆展陈设计中的创新应用[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8(4):97-99.
[2]何妍.浅析博物馆陈列展览中的信息表达[J].大众文艺,2018(9):48.
[3]唐艺.多屏时代下交互设计在博物馆中的应用研究[J].东南文化,2019(1):109-112.
【作者简介】 王欢(1984—),女,本科,甘肃省博物馆文博助理馆员,主要研究方向:博物馆学和古籍图书的保护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