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美术课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论文_熊莉娜

初中美术课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论文_熊莉娜

熊莉娜 广西南宁市上林县白圩镇白圩初级中学 530507

摘 要:初中美术课程是不可缺少的,学好美术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要想使学生学好美术首先应培养其学习兴趣,学生有了一定的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去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发展创新能力,从而推动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关键词:初中美术课 学习兴趣 创新能力

兴趣是一个人发展的动力,是通往成功的前提条件。一个人只有对某种事物感兴趣才会用心去做、去研究。对于学生而言,只有对某一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去学,才能才好它。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为学生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营造一个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对美术教师来讲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现总结以下几点方法:

一、尊重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传统的师生关系均体现出了师道尊严、唯师是从,而这种关系只会束缚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标准提出,要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学生为主体,尊重每一位学生,让学生在宽松自由的氛围中学习。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首先学会尊重学生。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尊重需要是与生俱来的,而且是相互的。只有教师尊重学生,学生才会尊重教师,甚至产生“爱屋及乌”的积极心理效应,把老师提供的知识作为一种宝贵的礼物来领取,而不是作为一种艰苦的任务去完成。相反,如果教师不尊重学生,势必与学生在心理上产生对立,学生对教师的教学也会产生厌烦心理,这种关系下的课堂效果是可想而知的。

二、创设教学情境,开展教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美术课不是单纯地教给学生如何绘画等,因此,教师仅在台下枯燥地讲画是不能激起学生兴趣的。作为教师的我们,应想方设法利用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努力创设求知情境,让学生产生探索新知的强烈兴趣,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获取知识。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多采取游戏的方式让学生逐步掌握美术语言、技法;多采取师生合作的方式,答疑解惑;在课堂教学中,采取“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把对美术技法的领悟、学习与学生对美术语言的探索创新结合起来。心理学认为,学生都有争强好胜的特点,都喜欢参与各种有趣的小游戏。根据这一特点。有意引进游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激情中作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调动多种感官,提高学习兴趣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被广泛运用到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能够使学生通过视觉来获取信息,从而加强直观教学。而多媒体教学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方式,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直观、灵活、形象;传统的教学方法常常令人感觉枯燥乏味,而多媒体教学却是融形、色、光、声于一体,能很好地刺激学生的感官,是一种高功效的教学手段,它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提高教学效率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多媒体技术的使用可以很大程度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来参与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学生都喜欢活动、变化的东西,喜欢有声有色的东西,喜欢形象具体的东西。在美术课中,教师要尽可能通过各种生动、形象、灵活的多媒体演示,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来增强学生对美的感受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四、与多学科相联系,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教学活动只有具备让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才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教学效果才会最佳。在教学中,教师只有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是否有吸引力、是否有效,然后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教学,不断地改革和创新自己的教学行为,才能使教学富有生机,更有实效。美术课要想吸引学生可以和生活实际联系密切一些,让学生利用手头现有的一些资源创造出美的东西,这些东西可以是废旧的药品、纸盒、塑料、泡沫、易拉罐等,把这些东西变成造型优美的艺术品。不仅变废为宝,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样就对教师的要求很高,能涉及到工艺美术越多,越能联系生活,也就越能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最后,还要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一个好的教师能以自身品格和学识影响一批又一批学生,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以及多方面的才能,将政治、经济、科学文化、中外历史融入课堂之中,使自己的教课更富有美感,更有亲和力和个性魅力,从而使学生得到知识的感染和熏陶,从而对美术课产生浓厚的兴趣,爱上美术课。

五、鼓励学生进行绘画创作,发展其思维创造性

每个学生都有展现自己的欲望,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在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让学生进行艺术创作,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不随意扼杀学生作品里所体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因为美术不同于某道数学题只能有一个答案,美术作品的美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否则条条框框太多会限制学生的创作思路,使学生的作品显得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活力。所以,不管学生的作品显得夸张还是平淡,细腻还是粗犷,热情还是宁静,奔放还是含蓄,它都是有其内在的含义,是学生思维创造性的结晶,是学生心灵的反映。作业评价时注意多讲优点,多肯定学生具有创造性的一面,激发学生创造、表现美的欲望,多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机会,从而使得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

参考文献

[1]付振邦 论中学美育与美术课有效教学[J].美术教育研究,2012年,24期。

[2]刘乃宝 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J].科学大众,2009年,07期。

论文作者:熊莉娜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5年9月总第8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16

标签:;  ;  ;  ;  ;  ;  ;  ;  

初中美术课如何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论文_熊莉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