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富豪”凸现中国银行业信贷管理缺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富豪论文,缺陷论文,中国银行业论文,信贷管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年来连续发生的“问题富豪”案件,如刘晓庆、杨斌等等,无不与银行信贷密切相关,从这些相关案件可以获知的情况看,这些案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当前中国银行业信贷管理缺陷的一次次“完美风暴”,就在各家商业银行都声称建立了具有国际水准的内部风险管理制度时,这些“问题富豪”似乎轻松地突破了这些制度。我们姑且不去讨论“问题富豪”的庞杂的来龙去脉,仅仅从银行内部信贷风险管理的角度看,这些“问题富豪”事件反映了当前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哪些缺陷?
一 商业银行开始面临民营企业的信贷风险
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银行,长期以来在国有企业投入了相当规模的贷款,这使得国有企业转轨过程中出现的经营困境很容易转嫁为银行的不良资产。应当说,目前国有银行的不良贷款中,有相当比率是因为国有企业的转轨所造成的。
在许多富豪引人注目的财富积累过程中,往往与金融机构、特别是银行形成了十分密切的关系。金融机构的外部性,特别是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机构所支配的大量金融资源,往往成为这些富豪拓展财富过程中所必须借助的。在这个过程中,银行能够保证内部管理人员和信贷人员的专业水准和廉洁自律吗?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 商业银行应当特别关注知名人士的"name lending"
可以说,一个过于注重贷款者的虚名而不是偿还能力的银行,一个盲目跟从其他银行的贷款行为进行贷款的银行,根本不是一个具备了完善信贷风险制度的银行,银行必须要为这一制度的缺陷付出不良贷款等的代价。因为一个投机的骗贷者,可能以较低的成本骗取较大的虚名,然后向遵循"name lending"原则的银行套取贷款,从而为银行贷款形成风险。
三 商业银行的信贷管理缺乏清晰的权力责任制度和激励约束制度
反观“问题富豪”案,如果商业银行的内部权力责任和激励约束机构完善的话,那么,这一笔贷款出现问题究竟是谁负责?是谁审批的?是否合规?就能够十分轻松地追查责任人,根本无需长时间的所谓调查。
四 “问题富豪”案所反映的银行在信贷风险识别体制上的缺陷
对于银行信贷活动来说,风险的识别是指通过统一的标准分析确定可能导致风险的因素的行为,其主要的判断依据则是客户的综合信息、财务信息、账户信息和授信信息等寻找和确定风险因素。民营企业骗取银行贷款,往往着重从上述几个方面的信息着手,提供虚假的信息来误导银行的风险识别。
五 “问题富豪”案所反映的信贷风险衡量方面的缺陷
所谓信贷风险的衡量,就是指通过制定统一标准来测算及比较所有的授信风险,将风险的可能性进行量化。这可以说是目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普遍面临的难点之一。如何运用适当的资料,对申请贷款企业进行适当的风险评级,衡量其可能违约的概率和违约时可能的损失,也是目前商业银行面临的难题。我们感兴趣的是,在对“问题富豪”贷款的银行中,有哪些是内部建立了适当的内部评级体系并对“问题富豪”的公司给予了评级的?这些评级在多大程度上反映了“问题富豪”公司的实际风险状况?其间出现的偏差究竟多大?出现的偏差如果过大,究竟是人为的原因,还是内部评级模型本身的原因?基于目前披露的信息有限,这些方面的研究还有待深入。
六 “问题富豪”案所反映的银行信贷风险监督方面的缺陷
所谓信贷风险的监督,主要就是指商业银行在授信业务的全流程中对风险因素进行全方位的检查、反映的行为过程,其目的就是要求商业银行对日常经营活动中可能产生风险的环境加强监督,充分、及时、全面、有效的反映和披露可能造成损失的风险。
七 “问题富豪”案所反映的银行信贷风险控制和调整方面的缺陷
从“问题富豪”案的具体情况看,当前银行在信贷风险的控制和调整过程中还应当关注集团客户的贷款规模控制问题。所谓集团客户,主要是指通过投资、担保等关系形成的企业群体,这些集团客户往往在一个家族、一个富豪的掌控下,相互之间形成密切的、但是往往又难以为外部所了解的资金关系。为了扩大整个集团客户的融资能力,掌控整个集团客户的人士往往会动员子公司及其不同层级的下属公司到银行借款,从而放大整个集团客户的借款能力,这种放大之后的借款能力往往超过整个集团客户的实际偿还能力。这就涉及到客户授信整体风险的控制,而不能仅仅局限在对单笔授信的管理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