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图书馆的新模式——智慧图书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图书馆论文,新模式论文,智慧论文,未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325X(2011)12-0001-05
随着全球智慧地球与智慧城市的发展,智慧图书馆的理念与实践已经在国内外图书馆界有了初步的探索。作为未来图书馆的新模式,智慧图书馆将成为图书馆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和新实践。
1 智慧图书馆的提出
1995年,比尔·盖茨在《未来之路》一书中率先提出了物物相联的雏形。1999年,物联网的概念被正式提出并迅速波及全球。而以物物相联的智能技术为信息基础的智慧城市(Smart City)则是20世纪末特别是21世纪初以来在全球展开的未来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和新实践。
1.1 智慧与智慧城市
智慧(Smart)一词可解释为对事物认知、应对和创新的聪明才智和应用能力,也作“智惠”。智慧的古英语“smeortan”源于西日耳曼语支,与德文中的“激痛”有所关联,在古英语中原是“引发剧烈疼痛”的意思,现在用得最多的义项是智能。1972年,Smart一词首次被解释为“智能型的并具备独立工作的技术设备”。根据牛津英语语料库统计,此后“Smart”成为与“Card”(卡)搭配最多的词语[1]。
根据2007年10月欧盟委员会发表的《欧盟智慧城市报告》[2],智慧城市可以从六大坐标维度来界定,即智慧经济、智慧流动、智慧环境、智慧人群、智慧居住和智慧管理。从全球智慧城市建设的实践进行分析概括,智慧城市可以定义如下:“以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信息技术设施为基础,以社会、环境、管理为核心要素,以泛在、绿色、惠民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韬略。”[3]
1.2 智能图书馆的提出
在智慧城市发展的前后,国内图书馆学界就已经出现“智能图书馆”的学名。目前,我国已发表有10多篇直接与智能图书馆相关的论文(还有不少是间接相关的论文,并未使用智能图书馆的学名),多是从建筑与技术的角度讨论图书馆的系统实施。如张洁、李瑾于2000年发表的《智能图书馆》一文认为,21世纪的图书馆应建成智能大厦,智能图书馆是把智能技术运用在图书馆新馆舍建设之中形成的一种现代化建筑,它是高新技术(计算机、多媒体、现代通讯、智能保安、环境监控等)与建筑艺术的有机结合[4],这是我国较早的关于智能图书馆的研究文章。陈鸿鹄于2006年发表的《智能图书馆设计思想及结构初探》一文认为,“智能图书馆(Intelligent Library,简称IL)是把智能技术运用在图书馆建设之中形成的一种现代化建筑,是智能建筑与高度自动化管理的数字图书馆的有机结合和创新,是在二者共同发展的基础上产生的,它应同时具备两者的设计思想、基本要求、特征和功能。”[5]这些关于智能图书馆的初期研究体现了我国图书馆学界对信息技术的敏感性和前瞻性,但尚局限在建筑和技术领域,还缺乏对于智慧图书馆的灵魂与精髓层面的研究。
1.3 智慧图书馆的提出
“智慧图书馆”的理念和实践率先出现在欧美的大学图书馆、公共图书馆和博物馆中。2003年前后,芬兰奥卢大学图书馆提供的一项新服务称为“Smart Library”,这一服务隶属于“Rotuaari project”项目[6]。芬兰奥卢大学图书馆的学者发表了题为《智慧图书馆:基于位置感知的移动图书馆服务》的会议论文,指出Smart Library是一个不受空间限制的、可被感知的移动图书馆服务,它可以帮助用户找到所需图书和相关资料[7]。与此同时,澳大利亚昆士兰州也曾探讨了智慧图书馆与智慧社区建筑的关系问题[8]。其实早在2004年之前,加拿大首都渥太华的一些图书馆和博物馆以及多所大学和公共图书馆就已经建立起了以“智慧图书馆”(Smart Library)命名的联盟,利用同一个搜索引擎为读者提供一站式服务[9]。2004年,米勒等学者在国际会议上发表了有关智慧图书馆的研究报告,题为《智慧图书馆:强调科学计算的图书馆的SQE最佳实践》。米勒等人认为智慧图书馆是指运用大量软件质量工程(Software Quality Engineering,简称SQE)的实践,力图使用户和开发人员避免犯各类错误,包括使用、配置、安装中的错误,以及因应用程度的变化而导致的绩效下降或死锁等方面的错误[10]。可见,世界图书馆界关于智慧图书馆的研究已从技术趋向了服务与管理以及社区的建设,体现出智慧图书馆的本质追求。
2005年以来,我国图书馆界也开始从智能图书馆的研究深入到智慧图书馆的研究与实践,如上海图书馆率先开展了手机图书馆的移动服务,台湾台北市立图书馆则应用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建成了无人服务的智慧图书馆[11]。2010年,严栋发表了《基于物联网的智慧图书馆》一文,他认为智慧图书馆就是以一种更智慧的方法,通过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来改变用户和图书馆系统信息资源相互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灵活性和响应速度,从而实现智慧化服务和管理的图书馆模式[12]。2011年,董晓霞等人发表了《智慧图书馆的定义、设计以及实现》一文,认为智慧图书馆综合了感知智慧化和数字图书馆服务智慧化[13]。
1.4 智慧图书馆尚处于初始阶段
综观2003年以来全球智慧图书馆(前期为智能图书馆)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目前全球的智慧图书馆尚处于起步阶段,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实践探索都有待深化。Wiki和百度百科还未设立“智慧图书馆”(Smart Library)和“智能图书馆”(Intelligent Library)词条,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这一主题领域的研究与实践还未达到世人普遍关注和成熟的程度。国内智慧图书馆的研究较多地注重与物联网、云计算及数字图书馆、复合型图书馆等概念相联系[14]。2011年初,笔者在主编《智慧城市辞典》时曾将“智能图书馆”列入了辞典的条目,作为智慧教育的一部分[15]。但无论是智能图书馆还是数字图书馆,无论是物联网还是云计算,这些都是从信息技术的维度出发的技术型图书馆;而智慧图书馆注重的是在信息技术基础上的整合集群与协同管理,注重的是新信息技术支撑下的泛在、便捷和跨越时空的读者服务,注重的是图书馆的创新发展、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2011年10月27日,在2011年中国图书馆年会暨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的分会场上,笔者作了题为“智慧图书馆初探”的演讲,初步分析了智慧图书馆的主要特征。当一个公共图书馆既重视信息技术的重要作用,又重视用户的知识服务和公共文化的社会与环境担当;既重视文献资源的智能管理,又将读者参与式的互动管理与服务等融入其中,并将以上要素作为共同推动公共图书馆可持续发展并追求更高品质的图书馆服务时,这样的公共图书馆可以被定义为“智慧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是智慧图书馆的信息技术基础,人与物的互通相联是智慧图书馆的核心要素,而以人为本、绿色发展、方便读者则是智慧图书馆的灵魂与精髓。智慧图书馆的外在特征是泛在,即智能技术支持下的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的人与知识、知识与知识、人与人的网络数字联系;其内在特征是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读者的知识需求。智慧图书馆就是对图书馆走向未来科学发展的战略认知和明智应对的具体方法,这对于图书馆而言,无疑是一场发展理念创新、服务技术提升、管理形态转型的革命。
2 智慧图书馆的核心要素
2.1 书书相联的图书馆
书书相联的图书馆是智慧图书馆服务与管理的技术基础。书书相联需要建立文献感知服务系统和整合集群管理系统。这里讲的“书”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包括印刷型、数字型、网络型的各类载体的多媒体文献。书书相联,就是将S馆中的各类文献之间建立起跨系统应用集成、跨部门信息共享、跨库网转换互通、跨媒体深度融合、跨馆际物流速递的服务与管理新形态;就是将S馆与P馆及X馆中的各类文献也同样建立起类似的联系。例如,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大学图书馆允许读者在座位上实现印刷型、数字型、网络型的文献检索、书刊阅览、复制传递;又如,上海图书馆同城一卡通的237个总分馆中,用于一卡通借阅的文献实现了跨越空间的单一集群系统的书书相联,使读者可以跨时空地实时了解文献存储和流通的状况。
2.2 书人相联的图书馆
书人相联是智慧图书馆服务与管理的关键。书书相联需要通过书人相联来激活。书人相联体现出以人为本的图书馆发展理念与实践。这里的书人相联,包括文献与馆员的互通相联,文献与读者的互通相联。以深圳图书馆的“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为例,有一些业界人士认为只要花费数十万元在城市中的某个地点放上一台储存数百本图书的服务机就可以了。其实不然,殊不知深圳图书馆的这种自助服务是建立在此服务机与彼服务机互联(书书相联)的基础之上的,更重要的是他们将前台的服务机与负责后台的集群网络化布点、信息化管理、一体化物流的人的管理相联系(书人相联),没有书人相联的后台高智能化的集群控制,前台的独立服务机将处于孤岛状态,缺乏感知技术、机械传输、自动控制、数据通讯技术的支持,不预先实现书书相联、书人相联的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转型,不预先进行即时化与敏感度的管理提升,一哄而上的服务机终将成为摆设,中看而不中用。书人相联还可拓展为物人相联。多年前,法国国家图书馆已开通读者座位预订系统;2011年11月,厦门大学图书馆也开设了自动选座系统服务,使读者与图书馆设施联系起来,体现了智慧图书馆的全面互联互通的服务管理品质[16]。
2.3 人人相联的图书馆
人人相联是智慧图书馆服务与管理的核心。人人相联包括馆员与馆员的相联,馆员与读者的相联,读者与读者的相联。21世纪初以来,在中国各大图书馆开展的网上联合知识导航站及各类移动服务,开创了图书馆界人人相联的服务新形态。在网络的支持下,这种馆员间的人人相联使服务咨询平台整合了馆内外乃至境内外参考咨询的人力资源,并与读者形成了便捷、专业的互动。这种人人相联的图书馆理念还体现在图书馆的内部管理及专项的读者服务等实践之中,也将为图书馆管理走向社会化营造良好的信息技术环境。
2.4 任何时间可用的图书馆
任何时间可用的图书馆是智慧图书馆服务与管理的时间延伸。物理空间的图书馆有闭馆的时间,但虚拟图书馆可以全天候地开放并为广大读者提供服务。有了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基础建设,图书馆如同一台便捷式电脑随时可以打开使用,使读者可以在方便的任何时间与知识进行对话。尽管物理空间的图书馆依然会有公共空间的魅力和吸引力,但智慧图书馆会给读者带来网络空间在时间上的更多自由与选择,使原本以图书馆开放时间为逻辑点的服务模式发生变革,让读者感到图书馆随时存在和可即时利用。
2.5 任何地点可用的图书馆
任何地点可用的图书馆是智慧图书馆服务与管理的空间拓展。传统图书馆给人以建筑的象征,即它是一个空间位置的存在。智慧图书馆则颠覆了这种观念,在泛在城市(无线城市)的信息技术支持下,读者在任何地点(如办公室、地铁、机场候机厅、家庭居室等)都可以利用图书馆,图书馆真正成为广大读者身边的图书馆,让读者感到图书馆的随地存在和便捷利用。如美国佛罗里达机场与布劳沃德县图书馆(Broward County Library)合作,为旅客提供有15 000种免费电子书,读者通过笔记本电脑与智能手机等载体即可免费阅读。通过这个项目图书馆可以在一个用户一份拷贝(one-copy/one-user model)的原则下提供“永远可用”的电子书服务,读者不再需要等待别人归还拷贝才能借阅,让书与人跨时空地联系起来[17]。
2.6 任何方式可用的图书馆
任何方式可用的图书馆是智慧图书馆服务与管理的形态创新。在书书相联、书人相联、人人相联及馆馆相联的前提下,图书馆将呈现出新形态,读者在利用方式上将会有多种选择,无论是传统的印刷型还是新型的数字型,无论是前一代的数字阅读还是新一代的移动推送,无论是互动型的文字还是多媒体的呈现,无论是索引文摘还是深度挖掘,无论是网上直播还是视频点播,智慧图书馆的载体给馆员和读者带来无穷尽的、互通的新途径与新方法,从而也构成了图书馆服务与管理的新形态。
3 智慧图书馆的主要特征
3.1 数字化是智慧图书馆的技术前提
未来公共图书馆纸质资源的增长会越来越少,数字资源将逐渐成为主要的知识资源载体,以数字资源为基础的虚拟图书馆将逐渐从专家的预测和局部的现象发展成为整体的图书馆服务与管理的主要表现形态。21世纪的第1个10年,全球电子书的销量开始逐渐超过纸质图书,这是图书馆数字化发展的重要信息。1997年中国开始了数字图书馆试验工作,2001年中国国务院批准国家数字图书馆工程立项,先后投入了巨额资金,用于建设世界上最大的中文数字信息保存基地,构建支持数字资源采集、加工、保存、服务的技术支撑平台,通过国家骨干通讯网向全国和全球提供高质量的以中文数字信息为主的服务,建设世界上最大的中文数字信息服务基地,构建以国家图书馆为服务中心,以中国各大图书馆为服务节点的数字资源传递和服务体系。截至2010年9月,国家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保有量已达480个TB,包括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网络资源等多种类型,同时,县级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已使中国2940个县级图书馆初步具备了数字图书馆的服务能力[18]。英国国家图书馆2011年6月20日在伦敦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了该馆与Google达成的历史文献数字化协议,协议内容包括将25万册最早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的历史文献在数年内全面数字化。英国国家图书馆馆长达梅·琳内·布林德利表示:该馆的前辈们就设想让所有人都能够获取知识,而如今的这一计划是让所有人都能够随时随地获取知识[19]。我们的目标是提供这些历史材料的永久性访问权,并且希望借助我们的藏书和Google的技术来实现这一目标[19]。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将不断夯实书书相联的智慧图书馆的发展基础。
3.2 网络化是智慧图书馆的信息基础
网络已成为未来公共图书馆服务的重要载体和空间,被称为第四代媒体的互联网媒体正在与物理空间和社会空间一起成为公共图书馆服务的三大空间。网络化的发展趋势使公共图书馆的远程服务量不断增加。公共图书馆通过互联网、手机等信息手段和载体,可以开展不受时空限制的网上书目检索、参考咨询、文献提供和各类信息的获取和视听欣赏。据国际电信联盟分析,至2010年年底,全球互联网用户人数超过20亿,手机用户达到53亿,3G注册用户达到9.4亿[20]。在中国,截至2010年年底,中国网民已达4.57亿,手机网民达3.03亿,均居世界首位[21]。在信息化的技术环境下,网络化与数字化的融合以及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的三网融合,使公共图书馆的服务发生了泛在化的变化,即任何读者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任意信息传播载体可以获取其所需要的信息。由于公共图书馆的计算机数量不断增加、更多的读者通过网络查阅数字文献及通过手机接收图书馆的各类移动服务、图书馆的宽带速度不断加快、图书馆的网上信息日益丰富,图书馆的网络化进程发展前景无可估量,网上服务量将成倍增长,网络空间的地位将更加重要。这些正是智慧图书馆发展的前提。
3.3 集群化是智慧图书馆的管理特征
图书馆的集群化综合服务平台可以实现知识与信息的共建性整合、集约式显示、便捷性获取、无障碍转换、跨时空传递等,从而使公共图书馆向智慧型图书馆转型。图书馆的集群化发展势将表现为以下三大特征:
(1)整合 通过整合,可以集地区图书馆文献信息,汇全国各类图书馆知识库群,聚全球自然人文智慧。公共图书馆及各类图书馆系统都有数量众多的特色文献和数字资源,但相当数量的信息处于沉睡状态,既不互通互联,也不共建共享,获取很不便捷。这就需要打破行业条块“老死不相往来”的格局,将各自馆藏和馆建的信息资源加以联通,打通行业条块和馆际之间的信息壁垒,畅通地区与国家间的信息通道。通过整合使知识资源的视角从点拓展到条线、块面和区域,使服务和管理也从孤立的点转移聚焦于条线的交流、块面的联系和区域的互动,这些正是新形势下促进图书馆服务创新所必须具备的信息服务环境。
(2)集群 集群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迈克尔·波特教授于20世纪90年代初首次提出的,图书馆的服务与管理集群是图书馆服务和管理转型发展的有效工具。通过服务与管理集群,图书馆的规模效应凸显,协同联盟共享拓展,知识内容更为丰富,传递成本大大降低,服务品质显著提升,从而使广大的读者受益。例如,上海原本条块分割、相互独立的市区县图书馆、街镇图书馆以及大学图书馆和专业图书馆,在一城、一网、一卡、一系统的创新理念指导下,经过2000-2010年10年的创新驱动和整合发展,一卡通读者持证率和网上服务率成倍上升,形成了全球最大的城市图书馆单一集群系统。可见,强大的集群将推进创新并优化服务。
(3)协同 协同服务将为公共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注入活力。协同服务体系在国内外图书馆界已成为一种共识,并正在成为日益明显的发展趋势。这种协同服务体系有行业协同、地区协同、国家协同、全球协同等各种形态。例如,中国“国家科技文献信息资源与服务平台”在全国科技信息文献系统、国家图书馆系统、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系统、高等院校图书与信息系统、国家专利文献系统等之间进行了协同信息服务,成为国家科技基础条件五大平台之一。这种将分散趋向集约、将异构趋向统一、将自治趋向分布的信息协同服务机制,需要在顶层设计层面予以整体规划和推进,从而克服布局分散和重复建设的弊端。这正是智慧图书馆的管理使命所在。
4 智慧图书馆的本质追求
4.1 绿色发展
绿色发展将成为未来图书馆的发展战略。绿色发展可以从自然、环保和安全等要素予以观察。从自然要素来观察,绿色发展就是在公共图书馆建筑中融入自然元素,让读者和馆员更加亲近自然。如2005年7月对外开放的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新馆,在建筑的5楼和10楼的外台建有数百平方米的绿化带,并种植有数层楼高的香树,可起到减轻视力疲劳的功效;还设计有鹅卵石小路,读者在阅读思考之余,可以在这里散步和休息。美国华盛顿州西雅图市图书馆也在馆内种植了许多品种的植物,使读者在阅览休闲中感受绿色的气息。上海图书馆在建筑南端起伏的大片绿地中用植物组合成了“求知”二字,将图书馆的文化与绿化自然地结合起来。中国的常熟市图书馆、苏州市图书馆、甘肃省图书馆、上海浦东新区图书馆等都在建筑设计中体现出园中有馆、馆中有园的文化理念。从环保的角度来观察,绿色发展就是在公共图书馆管理中注重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古今中外的许多图书馆大型建筑都采用了巨型空间无间隔的设计,四周均采用了玻璃幕墙,在给人以雄伟壮观、气势恢弘的感受之余,也给节能减排、资源节约带来了困难。绿色图书馆的发展战略呼唤资源节约型图书馆的设计和管理,如采用智能型的窗帘和感应式电梯,以节约电能;防止书库的过度装修带来的浪费和环境污染。从安全的角度来观察,绿色发展就是在公共图书馆面向读者和馆员的管理中,注重将方便读者与安全防范结合起来,将美观典雅与卫生安全结合起来,将方便读者与信息安全结合起来。
4.2 数字惠民
以读者为本始终是图书馆服务和管理的根本追求。智慧图书馆的数字惠民,就是在网络环境下体现出惠及读者和方便读者的图书馆服务。这种服务,是一视同仁的服务,是就近便捷的服务,是温馨细致的服务,是一体化高效的服务,也是可选择的多样化的服务。通过图书馆的信息泛在技术和无线网络技术,读者可以不受图书馆开放时间的限制,在馆外查阅图书馆馆藏文献;通过信息整合的网络一体化平台,读者可以在城乡的任何一个公共图书馆服务点进行文献的通借通还、网络信息检索。智慧图书馆这一生长着的有机体,为读者利用图书馆节约了时间,提供了便利。
5 智慧图书馆新模式的重要意义
智慧图书馆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和前提的,但它超越了技术的层面,更多地从服务管理、人力资源、智能惠民、环境友好着眼,是图书馆实现科学发展、转型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理念和新实践。如果说智慧城市“可以带来更高的生活质量、更具竞争力的商务环境和更大的投资吸引力”[22],那么,智慧图书馆则可以带来更高的服务管理质量、更具魅力的公共文化环境和更大的信息共享空间。智慧图书馆将为图书馆界注入新的活力,带来新的愿景和新的希冀,也将为读者带来新的体验和新的收获,并有助于构建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智慧图书馆的便捷、多样、灵活、高效、绿色以及更着力的数字惠民、更积极地参与互动、更深入的共享协同、更广泛的感知集群将使图书馆实现四大转型:一是从数量规模扩展向质量内涵提升转型;二是从主要依靠增加馆舍和硬件投入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馆员和读者素质提升、服务管理创新转型;三是从自发、独立、分散的图书馆发展向协同、整合、规范的科学发展转型;四是从追求不计成本和能耗的建筑规模向资源节约和安全保障转型。智慧图书馆正是实现以上四大转型的未来图书馆发展新机遇,将使图书馆真正迈向未来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20世纪后期就有学者预言图书馆的消亡,但经过了数十年的发展,全球图书馆依然存在,全球城市图书馆新建筑不断涌现。尽管在网络环境下读者利用信息可以有多种选择,但图书馆专题的深度咨询、导航式的专业分析研究等都是数据平台和搜索引擎难以完全取代图书馆的原因。深入性、专题性、针对性和特色性正成为网络环境下图书馆吸引读者的魅力所在。图书馆可以为个人、企事业机构及政府部门提供多样化的、灵活的、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服务。
也有人曾描述了未来数字图书馆的发展愿景:“数字图书馆就像一个大熔炉,所有的数字信息在其中煅烧、冶炼,然后水银泻地一般,通过覆盖世界各个角落的互联网传播开去。大众阅读将彻底碎片化、多媒体化、动态化,任何手持设备都能够显示内容,计算机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瞬间将任何内容,在全球范围内,以任何载体、形态、格式和体验传输给任何需要它的‘读者’。”[24]这里所描述的正是转型发展后的智慧图书馆的创新形态。
*本文系作者在2011年中国图书馆年会暨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报告的基础上撰写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