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杰
75240部队 广东/潮州邮编:521041
【摘要】目的:评价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在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整体获益。方法:2015年1月~2015年12月,全麻组、腰硬联合麻醉组各纳入患者43例,分别给予相应的麻醉。结果:全麻组理想麻醉72.09%、腰硬联合麻醉组93.0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麻组术后并发症例次率59.14%,腰硬联合组44.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采用腰硬联合麻醉麻效果更理想,且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关键词】股骨颈骨折;腰硬联合麻醉;全身麻醉
股骨颈骨折是临床常见病,约占全身骨折的3%~4%,好发于老年人。手术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主要方法,但手术风险仍相对较高,其中麻醉是重要的风险来源。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麻醉主要可分为全麻或局部阻滞、腰硬联合麻醉(Combined spinal epidural anesthesia,CSEA)等[1]。腰硬联合麻醉结合了两种麻醉的优点,起效速度快、镇痛肌松效果好,对呼吸、循环影响较少,是一种理想的老年人手术麻醉方式,特别适用于合并心血管疾病患者。但有报道显示,腰硬联合麻醉运动功能恢复时间较长,不利于早期康复训练。而对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入院,术后早期康复训练意义重大,直接影响预后。临床上对于ASAⅡ-Ⅲ度风险老年下肢手术患者采用何种麻醉方式尚无明确定论,本次研究试就此进行探讨。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2015年1月~2015年12月,医院收治的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临床确诊,择期手术;②采用股骨头置换术、关节置换术治疗;③ASAⅡ-Ⅲ级;④年龄>60岁;⑤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不符合纳入标准;②有药物禁忌症;③合并凝血功能障碍;④合并肝肾功能障碍;⑤BMI超出标准体重±20%;⑥合并贫血、风湿性疾病等其他可影响血流动力学疾病;⑦严重外伤性骨折;⑧合并其他部位骨折;⑨陈旧性骨折;⑩长期服用激素类、类固醇、非甾体类药物。共纳入患者86例,其中男35例、女51例,年龄60~89岁、平均(69.3±4.1)岁。ASAⅡ32例、Ⅲ级54例。饮酒34例。合并高血压51例、糖代谢紊乱35例、慢性支气管炎24例、COPD14例。BMI(23.3±3.1)kg/m2。据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全麻组、腰硬联合麻醉组各43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麻醉风险等级、合并症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相同术前准备,入室后,开放静脉通道,静脉注射戊乙奎醚0.1mg/kg,常规监测HR、SBP、MAP,桡动脉穿刺置管。全麻组:给予全凭静脉麻醉,0.05mg/kg咪达唑仑+3μg/kg芬太尼+0.3mg/kg依托咪酯+维库溴铵0.1mg/kg,去氮给氧后,2~3min,快速插管,机械通气,持续静脉给予丙泊酚100~150μg/(kg?min)与瑞芬太尼0.2~2.0μg/(kg?min),间断静注维库溴铵。腰硬联合麻醉:术前静注咪达唑仑0.07mg/kg+依托咪酯0.3mg/kg+顺苯磺酸阿曲库铵1.5mg/kg+15μ舒芬太尼诱导麻醉,健侧卧位,穿刺管穿刺L3-L4间隙,向蛛网膜下腔注射0.75%布比卡因2ml+50%葡萄糖0.5ml,15min后经导管硬膜外给予2%利多卡因3ml,5min后评价阻滞效果,10ml利多卡因持续硬膜外麻醉,待平面达成,平微量泵入丙泊酚(20~30ml/h)维持麻醉,面罩给氧,流量3L/min。
1.3观察指标
理想麻醉例(术中无体动等麻醉不良事件、呼吸循环紊乱等并发症),术后并发症,包括机械心血管事件、急性呼吸系统事件、中风、谵妄、术后栓塞、肾功能障碍、电解质紊乱等。
1.4统计学处理
收集数据建立WPS xls数据表,计数资料以数(n)或率(%)表示,比较采用 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3
2结果
全麻组理想麻醉31例、腰硬联合麻醉组40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麻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腰硬联合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全麻、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均为骨科大手术常用麻醉方式。全麻起效速度快、诱导平稳,患者舒适度较高,适用于合并呼吸系统老年患者[2]。腰硬联合阻滞麻醉对患者自主功能影响小,有助于呼吸、循环稳定,考虑到老年患者麻醉耐受较差,术中呼吸循环紊乱等并发症发生率较高。本次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全麻麻醉理想率低于腰硬联合麻醉。从整体上看,两种麻醉方式均较安全。
麻醉是低体温、术后静脉血栓、认知障碍、感染等多种并发症的影响因素,从本次研究来看,全麻组与腰硬联合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与纳入患者例数不足有关。有大量流行病学调查显示,下肢静脉血栓、认知功能障碍等并发症与全麻有关。一项回顾性调查研究显示,全麻组住院患者肺栓塞死亡率约为0.12%(7/5874)高于硬膜外组0.02(2/9675)[3]。有报道显示,腰硬联合麻醉患者术后炎症水平更低、血管管径更大,有助于稳定术后血流循环,降低缺氧缺血、血栓等事件发生风险[4]。腰硬联合阻滞麻醉主要优势可能为:①术中呼吸、循环更稳定,可稳定血压、心率[5];②镇痛效果更理想,可降低应激反应;③具有一定的扩张下肢血管作用,减轻血管损伤。
综上所述:老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采用腰硬联合麻醉麻效果更理想,且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参考文献】
[1]胡文洁.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股骨头坏死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名,2014,12(10):1688-1689.
[2]陆晓刚,李忠全,瞿登红.不同麻醉方式用于老年全髋置换术效果对比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2014,42(2):209-211.
[3]Mauerman WJ,Shilling AM,Zuo Z.A comparis on of neuraxial block versus general anesthesia for elective total hip replacement:a meta-analysis[J]. Anesth Analg.2006,103(4):1018-1025.
[4]戚雪琴,汤国亮,王忠诚,等.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并发深静脉血栓的麻醉研究[J].实用老年医学,2015,29(1):32-35.
[5]Dallasen R M,Bowman J D,Xu Y.Isoflurane doesno cause neuroapoptosis but reduces astroglial processes in young adult mice[J].Med Gas Res,2011,1(1):27.
论文作者:匡杰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4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7
标签:全麻论文; 股骨颈论文; 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并发症论文; 老年论文; 统计学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4月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