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_孟丽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_孟丽

摘 要:人类在经过漫长的奋斗历程后,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社会经济方面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与此同时,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已构成了现实威胁。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人类社会的持续发展,是全人类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因此,环境保护与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任务。保护环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也只有实现了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才能真正得到有效的保护,保护生态环境,确保人与自然的和谐,是经济能够得到进一步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保证。

关键词: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

1 可持续发展的实质

可持续发展既是满足当代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含二个重要的内涵:一是需要,指满足人类基本需要和提高生活质量的需要,将基本需要放在特别优先的地位来考虑;二是限制,指人类的发展和需要应以地球上资源的承受能力为限度,通过人类技术的进步和管理活动,对发展进行协调与限制,要对环境满足眼前和将来需要的能力施加限制,以求与自然环境容量相适应。没有限制的发展,便不能持续。生态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经济持续发展是可持续发展的手段,社会持续发展是可持续的最终目标。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倡导可持续发展模式更是迫在眉睫的。当今世界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一系列重大问题。可持续发展概念是在人类深刻认识环境与资源的可持续能力基础上提出的。它是源于环境保护的。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与自然界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必须与自然协调才能持续生存。不适当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是地球环境所面临的最严重问题之一。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方国家竞相追求经济的高速发展,通过大量消耗不可再生资源,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维持较高消费水平的需要。工业生产虽然增长了几十倍,但却出现人口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破坏、贫困加剧和各国发展失衡的社会矛盾。可见,经济要持续发展,社会能够和谐发展,保护好环境是关键。

2 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在城市建设中采取很多方法保护生态环境,但是,不可忽视的是,尽管花费了很多人力物力,效果却依然有限,至今,还是存在着很多问题。

2.1 水污染日趋严重

水污染一直是比较严重的问题,虽然国家对于这方面问题颁布了很多法律,然而水污染的情况还是日趋严重,其中工业废水与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严重污染着水质,另外工业固废和生活垃圾的非法处置也对水环境造成重要污染。严重的水污染会造成水资源的匮乏,增加水净化加工的费用,不利于城市的发展。

2.2生态建设被破坏

在城市的建设与发展中,人口的迅速增长,土地资源相对匮乏,与此同时在缺少科学合理规划的情况下,城市大量建造住宅,对城市原有的绿化与生态建设造成极为严重的破坏,不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3大气污染

汽车尾气、工业锅炉废气等生活和工业废气的大量排放对空气造成非常严重的污染,严重时甚至会降下酸雨,酸雨对城市的建筑与土壤都会造成极为严重的破坏,是生态环境保护中严重的问题,不利于城市的建设与发展。

2.4噪声污染

据相关调查,我国绝大多数城市的噪声都是超过国家标准的,而且最近几年,噪声污染问题还在日趋严重,无论是生活噪声还是工业噪声都对城市居民的生活造成不利的影响,从而对城市居民的健康造成损害,不利于城市生态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2.5农业污染较为严重

就目前的农业生态环境发展情况来看,一方面是由于农业生产过程中,对各种农药和化肥的大量应用,导致各种化学制剂长期残留在土壤当中,对土壤结构平衡造成破坏,在污染土壤环境的同时,降低了土壤的肥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一些乡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废物、废气和废水,对农村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特别是工业废水的排放,导致农业灌溉用水被污染,进而影响了农业生产的质量和产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6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之所以会出现生态破坏问题,主要是因为农业生产缺乏合理性或者是农民生存需求造成的,当前阶段,我国在农业方面的生态问题包括土地荒漠化以及水土流失,受到居民环境意识的影响,过度的砍伐林木资源,降低了植被对土壤的保护作用,导致水土流失问题不断加剧。另外,为了满足生存需要,农民大肆开荒种地,在这种情况下,会使水分较少的区域出现严重的荒漠化问题,在破坏农业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3 促进可持续发展对策

3.1加强环保督察,强化环保工程宣传教育

环境保护工程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作,不是只靠某一个人和某一个企业,亦或者是靠政府部门就可以完成的,其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只有全民环保,才是环境保护工程的真正意义所在。首先,政府在政策制定以及法律法规落实上,必须明确环保问题由谁监督,监督对象是谁,对环境破坏严重的企业和个人需要制定明确的、细化的惩处标准,且基于多样化的环境宣传活动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以及环境保护的相关措施进行宣传。其次,公民和社会团体在思想和行为上更需要做到自觉、自律,主动监督社会生活中的环境问题,守法懂法,在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积极履行环保的义务。

3.2建立完善的管理防治体系

环境保护工程的落实不仅需要针对现行的环境问题,如通过减少车辆出行或限号的形式治理尾气排放和雾霾,通过取缔企业组织污水排放,针对发现的具体问题采取措施的过程是一个微观的小众治理过程,并非社会范围内以及行业范围内的宏观治理,但环境问题的出现是一个长期积累和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在治理现有环境问题的同时,更需要提高预防治理的意识,以可持续发展战略为治理标准对未来将会出现的环境问题做出及时性、预防性的预案制定。

3.3要大力推动环保产业的发展

环保产业是解决环境问题必需的物质、技术基础,是环保事业的实力所在,也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关键环节。从当代世界产业结构来看,环保产业是一项非常有前途、有广阔市场的新兴技术和高技术产业。目前,世界环保产业发展很快,每年环境保护投资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通过环保产业提供产品来实现预期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在我国,环保产业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能吸收一大批劳动力,创造新的就业机会。随着对外开放,国外环保产业和产品也随之进入我国市场,使我国环保产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对此我们要注意抓好两件事。一是加强对环保产业的领导和规划工作。各部门都要为保护环境、防治污染和其它公害提供物质和技术支持,认真搞好发展环保产业的规划和宏观指导,坚持提高环保产品和环境工程质量,防止产品粗制滥造和低水平重复。二是要加强管理和协调工作。环保产业涉及许多部门和行业,绝非一家所能包办得了的。

3.4要从严执法

有了好的环保方针、政策、计划、法律、法规,没有严格执法的机构和人员去执行也不行。我们现在强调要重视环境管理,加强环保依法监督。要把法律和国务院赋予环保部门的职责完全行使起来,就要有为保护和建设环境而不惜献身的、高素质的人,切实做到“执法如山,不容犹豫”。当前,我们面临的国际形势和国内任务都要求加强队伍的训练和管理制度的建设。加强法制,达成全社会的共识,提高人民的环境意识,是环保工作的三个关键问题。

4 结语

要想实现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国际上树立一个爱护环境的友好大国形象,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必然途径。通过普及环保理念、加强法律建设,以及倡导循环经济等方式,从不同的层面加强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资源高效利用,有利于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产业支撑、生态保护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以乌鲁木齐为例[J].李光明,邓杰.干旱区地理.2016(04)

[2]城市生态管理概念、模式与资源利用效率[J].张倩,邓祥征,周青.中国人口 资源与环境.2015(06)

[3]试论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J].郝方涛,郭文林,常鹏周.资源节约与环保.2017(03)

[4]龙晶晶.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分析[J].魅力中国,2019,13(26):340.

论文作者:孟丽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20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17

标签:;  ;  ;  ;  ;  ;  ;  ;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_孟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