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经过认真的思索而总结出来的。作为一名物理教师,在教授学生物理知识的过程中,如能正确地演示和指导学生实验,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还可以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所以实验教学能很好地实现“三维”目标。实验要从以教师演示为主 向以学生实验为主过渡,由验证性实验向探究性实验过渡,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的“新课改”的教学理念。
一、教材配套实验的局限性
作为面向全体学生通用的教科书,物理教材在实验编排上要考虑它的通用性、严密性和科学性,这样就会在照顾全体学生这方面有欠缺。要强调严密性和科学性,就会出现器材繁杂、操作繁复、脱离生活、不易理解等问题。
1.有部分学生惧怕做实验甚至羞于在人前动手做实验。初中学生由于刚刚接触到物理这一学科,经常会出现不能完成甚至放弃的现象,影响实验课的顺利进行,达不到实验教学的目的。
2.由于学校客观条件的限制,有部分学生无法参与做实验,感知不明显,印象不深刻,甚至出现错误认知。如:演示实验装置太小,后排学生观察不清;分组实验器材不足,有的学生轮不到亲手做实验……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不但不能通过实验帮助正确理解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还削弱了实验兴趣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3.由于受时间限制,在课堂上总有一部分学生不能按时、按要求完成实验,使实验不了了之。一堂短短几十分钟的实验课,要充分组织并完成好实验,无论对教师的组织能力还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都是很高的。
二、重视物理实验的激趣效应
1.利用实验在导入新课时激趣。每节课的前十几分钟,学生情绪最高昂,精神最旺盛,注意力最集中。如果老师在这时通过实验提出问题,用悬念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必能牢牢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教学“如何改变压强的大小”这一课时,我们将一个充满气体的气球压在一只钉子上,结果气球轻易地就破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然后将相同的气球用相同的力压在布满钉子的木板上,结果会怎样呢?让学生大胆地进行猜想,再演示。老师演示后,再提及社会上的“硬气功表演”,利用学生的好奇心造成悬念,就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引入实验要力求趣味新奇。学生对没见过的实验都感到新奇有趣。
2.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安排探究实验激趣。如为了说明飞机升空原理,实际显示“凸弧形的地方流速大”,我与学生合作制作了一个显示器:把长约12cm的透明胶管正下方开孔, 与大号注射器筒连通, 把泡沫塑料球平分为二, 把凸弧面与平板面分别连接在两个水平胶管口,在注射器筒内点燃檀香。当室内空气不流动时,檀香白烟从胶管两端凸弧面和平直面同时流出,冉冉上升;若人拿着装置向前匀速走动, 或正对微风放置时, 白烟只会从凸弧型半球一端流出。这样就直观地显示了流体压强规律和飞机升空原理,提升了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3.用实验代替传统的课后作业激趣。在物理作业的安排中,我们可以安排一些能拓展学生知识面、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课外小实验。例如,在学习重力的计算时,与其布置几道计算题,不如让学生课后测一下自己的重力。还有在学习杠杆知识中,可以布置让学生自制杆秤。学了大气压强后,可以让学生用身边的器材设计几个证明大气压存在的实验。形式多样的课外实验不仅能让学生面向社会和生活,最主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做作业的兴趣,使学生对学习物理的兴趣得到了延续。
三、充分发掘生活中的实验素材,让实验更贴近生活
有些实验虽然简单,但可以最直观地证明或解释一些物理现象。如:
1.双掌互击产生痛感、两同学互相用力推同时后退等现象可证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手按喉头发声感到声带振动,证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3.双掌用力互搓发热,证明摩擦生热。
4.使相同大小的力用手指和拳头压脸部,前者产生的痛感强,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
凡此种种,尽可在课堂上边讲边做,省时、直观、简便易行。可以使用身边随手可得的物品进行实验,“瓶瓶罐罐当仪器”,如:(1)使相同的力用小刀的刃和背分别切削土块、裁纸,帮助理解压强与受力面积的关系。(2)用易拉罐制作简单的小孔成像实验仪器,观察小孔成像的倒立的实像。(3)在几只相同的塑料瓶中装上不同深度的水,然后用嘴对着瓶中吹气,会发出音调高低不同的声音,从而可以说明音调跟频率的关系。(4)在一只塑料瓶中装入一定量的水,在其中加入适量的奶粉,拧紧瓶盖,充分摇匀,将激光笔发出的光透过瓶底,对着瓶盖照射,会看到光沿直线传播的光柱。(5)利用身边的塑料瓶等制作喷泉、闭口浮沉子等实验装置。
生活处处有物理,只要我们善于发现,细心观察,勤于思考,勇于实践,不断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充分利用身边可以利用的物品,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教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长久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并使学生有意识地将物理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真正体现新课标“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利用常见的生活用品做实验,不受实验设备的限制,可拉近物理学与生活的距离,同时较好地解决了那些动手能力差的学生参与实验的困难。
论文作者:程税华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10月总第19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2
标签:学生论文; 物理论文; 压强论文; 知识论文; 演示论文; 严密性论文; 现象论文; 《教育学》2019年10月总第19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