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三个层次的再思考_恩格斯论文

社会主义三个层次的再思考_恩格斯论文

对社会主义的再思考——论三个层面上的社会主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层面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什么在当今时代人们总是不断地、深入地思考社会主义?究其缘由,简而言之“历史就是我们的一切”。因为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思潮,从1516年托马斯·莫尔的《乌托邦》发表至今已近500年了。作为科学理论,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至今已近160年了。作为社会制度出现,从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算起至今已近90年了。作为成功的独具特色的实践即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已经有了半个世纪的历史。而社会主义运动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遭受重大挫折也已经过去15年了。马克思说过:“对人类生活形式的思索,从而对它的科学分析,总是采取同实际发展相反的道路。这种思索是从事后开始的,就是说,是从发展过程的完成的结果开始的。”[1](P92)社会主义源远流长,波澜起伏的历史促使那些先进的人们一代又一代地对它加以理论上的思考和总结,并在实践中不断将它推向前进。几年前或十几年前,人们更多地问: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究竟有哪些根本区别。今天人们越来越关心:社会主义到底包括哪些最基本的内涵。本文拟从这个角度展开,阐发对社会主义的再思考并求教于同行。

一、作为核心价值理念的社会主义

以往人们大都从以下三个层面认识社会主义:一是学说,二是运动,三是制度。这并没有错,但是,从与时俱进的角度来说,今天我们应当也有可能从核心价值理念层面对社会主义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经过较长时间的思考,笔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可以概括如下:民主、平等、集体主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应该说上面每一个问题都是一篇大文章,本文只能勾画出它们最基本的内容。

1.民主。民主是个外来词(源于希腊文,亦称德先生),它是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非常重视民主这个问题。把它与工人阶级的奋斗目标密切联系在一起。《共产党宣言》指出:“工人革命的第一步就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2](P293)实现工人阶级奋斗目标的第一步是“争得民主”。那么在工人阶级夺取政权以后是不是可以不讲民主,甚至不要民主了,决非如此。列宁有句名言: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有社会主义。“胜利了的社会主义如果不实行充分的民主,就不能保持它所取得的胜利,并引导人类走向国家的消亡。”[3](P168)恩格斯晚年曾针对党内民主状况讲过一段意味深长的话,争取民主自由,首先应当在党内享有充分民主,充分批评讨论的自由,“难道我们要求别人给自己以言论自由,仅仅是为了在自己队伍中又消灭言论自由吗?”[4](P687)邓小平也说过:“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5](P168)现在,我们共产党人是把民主这个话语权拿回来了,但是在实践和理论上都还做得不够。今后我们要高度重视民主,继续努力建设民主。正如毛泽东说过的,我们充分地发扬了民主,就能把党内、党外广大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做到了这些,我们的工作就会越做越好,我们遇到的困难就会较快地得到克服,我们事业的发展就会顺利得多。”[6](P838)因此,深化社会主义民主理论的研究,要求我们必须把民主作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

2.平等。在马克思、恩格斯著作中“公平”和“平等”都是他们经常使用的概念。两者联系紧密,又有区别(当然,从一定意义上可以把平等延伸为公平)。但马克思、恩格斯更多或更重视研究“平等”。马克思、恩格斯的平等理念主要包括三个要点:一是人类千百年来追求的真正平等,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恩格斯在1884年写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运用否定之否定规律论述了他对自由、平等、博爱的精辟认识。恩格斯认为,在古代社会即原始社会中人类已经出现了自由、平等、博爱的萌芽。但是,进入私有制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后,自由、平等、博爱就蒙上了虚伪的面纱。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自由、平等、博爱才能实现“在更高级形式上的复活”。二是科学社会主义讲的平等,最主要的是指消灭阶级和阶级差别。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指出,无产阶级提出的平等有双重含义:第一,消灭私有制社会中的阶级不平等。第二,吸收和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某些正当的平等要求。马克思认为,只要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差别,人类社会就仍然处于史前史。三是在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平等和平等的实现是不一样的。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马克思认为,从共产主义社会高级阶段看社会主义社会的平等是不完全或不充分的。

3.集体主义。这是社会主义明显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可以这么说,资本主义社会是个人本位的,社会主义社会是在不否认个人利益基础上强调集体本位即集体主义的。虽然马克思、恩格斯没有使用过集体主义这个提法,但是他们有这方面的丰富思想。马克思年轻时写的《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就充满了集体主义的思想。他指出:“人们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经验赞美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7](P7)马克思、恩格斯是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者。他们认为,集体主义这一核心价值理念是由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基础决定的。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二、无产者和共产党人”中反驳种种对社会主义的攻击和歪曲时指出:“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概念,一句话,人们的意识,随着人们的生活条件、人们的社会关系、人们的社会存在的改变而改变”。[2](P291)集体本位取代个人本位是由于社会生活条件和社会关系发生根本变化的结果。集体主义这一核心价值理念是社会主义生活条件和社会关系在意识形态中的升华。恩格斯曾将这个理念表述为:社会利益高于个人利益,而且使两者处于一种公正而和谐的关系中。集体主义的理念一旦形成,它便成为人类社会中极其先进的价值理念,影响和鼓舞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为共产主义的理想而奋斗。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的历代领导集体都非常重视用集体主义价值理念武装广大党员和干部。

4.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个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内涵丰富,极其重要。首先,这一核心价值理念极其重要。这是因为,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最能体现未来社会的基本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多次用自由人的联合体来界定未来社会。对于这个核心价值理念的重要性以往我们对它重视不够,甚至理解有误。今天我们党对这个核心价值理念的认识是来之不易的,这也是我们党与时俱进的生动体现。

1894年1月3日,意大利友人卡内帕给恩格斯写信,请求他为即将在日内瓦出版的《新纪元》周刊的创刊号题词,而且要求尽量用简短的字句来表述未来的社会主义纪元的基本思想,以区别于伟大诗人但丁对旧纪元所作的界定即“一些人统治,另一些人受苦难”。恩格斯在回信中指出,马克思是当代惟一能与但丁相提并论的社会主义者。对卡内帕的要求恩格斯指出,除了从《共产党宣言》中摘出下列一段话外,再也找不出合适的了:“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8](P189)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党校举办的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研讨班上所做的重要讲话中,全文引用了《共产党宣言》中的这段话,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这一核心价值理念的重视。

其次,这一核心价值理念内涵丰富。本文在前面论述三个核心价值理念时,并没有展开对自由与和谐的分析。因为笔者是把它们包含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个核心价值理念中。这是一个很高级的概念,又是一种最高的社会境界。因为在共产主义社会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不但不影响别人,而且还是别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前提。这不就是我们所追求的最高境界的和谐社会吗?列宁曾经说过,共产主义社会的生产力不是我们今天的生产力,共产主义社会的人不是我们今天的庸人。江泽民同志在2001年7月1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这里没有加“自由”这两个字,笔者认为是非常正确的。因为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社会是做不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对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我们党也是把它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目标或奋斗纲领提出来的。这是我们党坚持最高纲领和现阶段纲领相统一的有力佐证。

当然,社会主义还有许多重要的价值理念。但不能都笼统地称之为核心价值理念。笔者认为,至少要符合如下三条标准才能进入核心价值理念范畴。一是它们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并为后人不断发展了的科学社会主义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二是它们必须优越于或高出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三是它们的作用和影响应该是跨越时空的。

二、作为新事物本质的社会主义

无论从人类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上看,还是从哲学意义把握事物发展趋势上看,社会主义无疑是新事物。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多次用新事物或新生事物来表达社会主义或共产主义的“幼芽”。既然社会主义是新事物,就有它发展的特点和自身的本质规定性。

1.社会主义发展的趋势。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严密地论证了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简称“两个必然”)。马克思1859年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还论述了“两个决不会”。即“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9](P33)这“两个决不会”实际上揭示了作为新事物的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的长期性和曲折性。所以,我们要把“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结合起来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此外,新生事物在自身发生过程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也会遭受挫折。列宁指出:“当新事物刚刚诞生时,旧事物在某些时候总是比新事物强些,这在自然界或社会生活中都是常见的现象。”[10](P17)虽然新事物的生命力在其幼芽时期就已充分显示。但并不能保证它在发展过程中不会夭折。邓小平结合苏东剧变的教训把社会主义发展趋势讲得非常透彻,体现出一个伟大战略家的远见卓识。他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复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11](P383)

2.社会主义的本质。虽然在现有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中还没有发现马克思、恩格斯使用过有关“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但不能说他们就没有这方面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在预测未来社会特征时就包含有共同富裕的思想。恩格斯在《反杜林论》“第三编 社会主义”中指出,未来社会“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裕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和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12](P633)在《列宁全集》中有“社会主义本质”这个概念。但实际上列宁是讲社会主义的特征。1899年,列宁在同俄国社会民主党人论战时指出,社会主义本质就是“把土地、工厂等等即全部生产资料变为全社会的财产,取消资本主义生产,代之以按照总的计划进行有利于社会全体成员的生产。”[13](P229)

社会主义本质是在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过程中由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提出并加以回答的。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此作出了重大的贡献。邓小平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兴衰成败历史经验基础上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1](P373)这个新概括除了突出强调发展生产力外,还体现了三个“统一”。即体现了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统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现实任务和奋斗目标的统一。十五大对邓小平这一理论贡献评价很高,认为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揭示,“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虽然现阶段所达到的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有待于在实践中进一步充实、完善,但是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无疑是当代社会主义重大的理论成果,尤其是对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巩固、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三、作为基本制度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社会无疑有它的基本制度。马克思、恩格斯并不想凭空设计未来社会,因为他们认为,空想社会主义者从理性出发设计的社会主义是不能实现的。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时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出发点,从而使他们根本区别于空想社会主义。一是从社会化大生产出发。恩格斯曾经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与封建社会生产方式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社会化生产。资本主义是运用社会化大生产战胜了封建社会。二是在批判资本主义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的。马克思说过:“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是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14](P416)把握了这两个出发点我们就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未来社会的参照系是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1.生产资料社会占有。这是未来社会很重要的基本制度。马克思、恩格斯这个设想的提出是直接来自于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并由此产生的严重弊端的批判。他们认为,社会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当然在于,在实行全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上组织生产。”[15](P433)对于他们的这个设想有两点需要强调说明:一是马克思、恩格斯最初是使用生产资料社会占有这个提法的。后来把它与生产资料公有制、财产共有等提法等同使用(笔者认为,提生产资料社会占有更能贴切地表达马克思、恩格斯的所有制思想)。二是马克思、恩格斯对生产资料社会占有形式的论述和认识有一个过程。他们认为,工人阶级刚刚夺取政权时是以国家的名义占有生产资料(即国有制)。但是,无产阶级国家是要逐步消亡的。所以社会占有生产资料的形式是要发生变化的。马克思、恩格斯晚年对两种社会所有制形式是很欣赏的:即股份制和合作制。对于马克思、恩格斯这方面思想,应该说我们还研究得不够。

2.消费资料在不同阶段实行不同的分配原则。马克思、恩格斯把共产主义社会抽象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 (就是后来列宁概括的社会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就是列宁概括的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社会消费资料实行按劳分配的原则,而到了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行按需分配的原则。马克思、恩格斯是在深刻分析并彻底否定了资本主义按资分配制度基础上得出的结论,马克思、恩格斯在一百多年前论述的这两个分配原则在实践中证明仍然是正确的。马克思、恩格斯认为,社会主义社会由于社会制定的分配依据即劳动(亦称权利)是平等的,那么分配的结果却是不平等的,这主要是由于各个社会成员的能力和家庭负担不同造成的;如果社会要做到分配结果平等,那么社会制定的分配标准只能是依据需要,也就是说权利是不平等的。当然,后者只能到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这个深刻思想在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中有充分的表述。但是以往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出现过混乱。今天仍然需要深入研究,准确把握。

3.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对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这个基本制度的认识,既不能简单化,又不能教条化。简单化是指现在有一种“时髦”的观点,即认为马克思、恩格斯这个观点是空想,是不正确的。笔者不同意这个观点。只要我们从社会化大生产出发,就会感到决不能轻易否定这个基本制度。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是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内在要求。在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自由资本主义时代由于做不到这一点,因而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愈演愈烈,从而使经济危机四起。简单化还指有一种代表性的观点,就是把这个基本制度等同于后来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计划经济甚至是指令性计划。这根本不符合马克思、恩格斯的原意。不能教条化是指马克思、恩格斯在这个问题上的论述有一定的局限性,也就是他们断言资本主义无法做到有计划地组织社会生产,这不符合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因此,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能教条化,而应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4.国家开始消亡。这也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一个很重要的思想。一些人因为它与我们今天的现实反差较大,所以产生了一些片面的认识。实际上这个思想是符合马克思、恩格斯的逻辑思路的。前已述及,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的前提是社会主义革命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考虑到这个前提就比较容易理解他们的这个思想。列宁非常重视并展开论述了无产阶级国家开始消亡的思想。列宁这方面的重要思想要点有四个方面:一是无产阶级国家是新型民主和新型专政的国家。因而它最终也要走向消亡。二是社会主义民主优越于资本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由于它是无产阶级国家形式,也必然随着国家消亡而消亡。三是无产阶级国家还不能立即消亡,这主要是由它所承担的内外职能所决定的,国家消亡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四是要正确认识国家和国家的权力。

今天正确把握列宁这方面思想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它启示我们: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国家决不能立即消亡。正如邓小平指出的:“历史经验证明,刚刚掌握政权的新兴阶级,一般来说,总是弱于敌对阶级的力量,因此要用专政的手段来巩固政权。”[11](P379)但同时也不能迷信国家,迷恋国家的权力。恩格斯有句名言:“国家再好也不过是在争取阶级统治的斗争中获胜的无产阶级所继承下来的一个祸害。”[12](P13)恩格斯还具体分析了国家权力对经济发展有三种反作用,即沿着同一方向起作用,沿着相反方向起作用,阻止经济发展沿着既定的方向走。对于这些深刻思想,我们也研究得不够。

四、两点重要的启示

综上所述,笔者从三个层面上重新思考了社会主义。至少可以得出两点重要启示。

首先,要旗帜鲜明地坚持社会主义。如前所述,社会主义是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新事物,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尽管在这个进程中有挫折、有低潮,但社会主义发展的总趋势是不可逆转的。也就是说,社会主义值得一代又一代先进的人们去坚持,去为之奋斗。邓小平晚年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深情地说:“社会主义是可爱的,为社会主义奋斗是值得的。”[16](P1348)与此同时,我们要不断搞清楚要坚持什么。我们认为,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坚持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是最基本的,不能变的。邓小平说过,老祖宗不能丢,就包括这些最基本的东西不能丢。当然,这与我们要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的再思考是并行不悖的。因为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是不可能穷尽真理的。

其次,要与时俱进地发展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生命力除了体现在它的核心价值理念和本质规定性以外,还体现在基本制度层面的社会主义需要也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和发展。从基本制度层面切入可以清楚地看出,社会主义需要丰富和发展。一是因为马克思、恩格斯是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革命胜利为前提来设想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而现实社会主义都是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因此,建设社会主义的前提很不一样。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本国实际出发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彻底性的生动体现,也是当代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二是因为马克思、恩格斯设想的基本制度层面的社会主义有两个出发点即社会化大生产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显然这是一种理论的抽象。当它还原为现实时肯定是丰富多彩的。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在总结短暂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后深刻指出:“对俄国来说,根据书本争论社会主义纲领的时代也已经过去了,我深信已经一去不复返了。今天只能根据经验来谈论社会主义。”[17](P466)我们党对此也是感触良多。在总结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得出了这个深刻结论:搞社会主义“照搬书本不行,照搬外国也不行”。因此,必须与时俱进地发展社会主义。

标签:;  ;  ;  ;  ;  ;  ;  ;  ;  ;  ;  ;  ;  ;  ;  

社会主义三个层次的再思考_恩格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