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企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战略研究

管道企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战略研究

王爱峰[1]2002年在《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指出作为石油管道运输行业大重组后的存续部分,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面临着极大的挑战。首先,本文对管道局的历史和现状的成因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管道局在产业结构和资源结构方面存在的问题。 其次,综合应用产业组织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研究了管道局的外部产业环境和内部实力,预测了管道局的市场前景。对主要的竞争对手进行了识别,研究了他们的反应模式。分析了管道局的资源体系,对核心能力进行了辨别。 应用改进的SWOT模型,对管道局总体和各业务板块进行了分析,研究了管道局的优势、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确定了它们的相对强度。 在综合考虑内外两方面因素的基础上,本着“内部因素为主,外部因素为辅”的战略思想,确定了管道局的经营领域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 最后,根据前面的分析,以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对管道局的发展战略以及实施途径进行了探讨,并且确定了各业务板块的具体战略和调整途径。

张立文[2]2003年在《管道企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在石油行业进行了大重组后,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承担了非核心业务,主要包括管道施工、多种经营业务以及原企业沉重的历史包袱。在新的形势下,管道局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艰巨任务,必须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并且积极寻求企业今后能够依存的新增长点。 本文在探讨了企业产业结构调整与战略管理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管道局的现存产业,即六大板块:管道设计施工、机械制造、输油气、技术服务、多种经营和后勤社会服务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在做了上述分析后,本文又归纳了管道局产业(业务)结构主要存在的叁方面问题,即量的问题、获利能力问题及产业间的关联问题。之后,作者在论文中提出了管道局发展战略分析框架,进行了外部环境分析、内部实力(核心能力)分析及SWOT分析,最终,作者确定了管道局的经营领域,指出了管道局产业结构调整途径。

尹海林[3]2004年在《当代区域规划理论与天津市域空间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的城市竞争已经不是单一的城市间的竞争,而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与其周边城镇共同构成的城市区域或城市集团的竞争。当前,在我国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中,构筑一个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区域,是充分发挥中心城市辐射作用的重要举措。区域规划的核心任务是搞好区域发展的综合协调,包括社会经济发展和有关的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基础设施等。城市是区域的中心,区域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发展必须处理好与所在区域和周边地区的关系,促进城乡之间和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目前,我国珠叁角、长叁角和环渤海叁个沿海发达地区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都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环境问题和土地利用问题。因此,有必要借鉴国外区域研究与规划的有关理论,探讨我国区域发展的协调机制和空间结构特征,并通过相关的调控措施,提高城市的区域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京津冀地区是环渤海经济圈内最大的城市积聚区和经济核心地带之一,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高科技水平和技术后备力量。环渤海地区面临新的发展契机,天津市如何在这一发展机遇期借势起飞,首要的任务就是确定天津在更大地域范围中的地位和作用,协调与北京及周边城市发展的关系,进而才能对天津市域内部各地区的分工合作进行调控。本文正是从这一点出发,展开了对天津市域空间发展战略研究。本文以天津市域的空间组织着手,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讨了区域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的主要线索按如下思路展开:第一章为国内外区域规划和研究相关研究综述。该部分系统阐述了国内外区域规划的发展历程及不同发展阶段区域规划的主要研究成果与内容。第二章为本论文的理论依据,首先是对区域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阐明了建立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概念的意义; 接着对区域整体协调发展、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区域空间结构重组和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同第一章综述提到的相关理论一起共同构成实证部分的理论基础。第叁章至第五章以天津市域为研究区域,开展了区域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的实证研究。主要内容包括:探讨了天津市所在区域发展的宏观背景,天津的发展如何与京冀地区协调的问题。在借鉴国外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天津市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域内各主要城镇的协调分工策略,对天津市域的空间结构进行了重组,以适应新的宏观背景与发展态势。第六章借鉴国外战略规划与空间规划的管理经验,构建了天津市域空间发展的支撑体系。主要包括:①构建与区域空间结构一致的交通系统支撑体系。②统

陈群元[4]2009年在《城市群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城市群是城市区域化和区域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独特的地域空间组织形式,是城市化达到一定水平的标志和产物,是21世纪参与国际竞争与分工的基本单元。而我国的城市群由于受行政分割和管理体制的束缚,城市群内各城市间的不协调发展现象大量存在。这些不协调发展现象严重地影响和制约了城市群的快速、健康发展。当前,我国城市群的建设和协调发展已经上升到了国家层面,城市群已被作为国家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也是国家实施东中西区域协调发展大战略的核心载体。但是,我国对城市群协调发展的理论研究还比较薄弱,因此,研究城市群的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念意义与现实意义。泛长株潭城市群是带动整个湖南省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和“两型社会”建设的核心区域和支撑点,也在广大欠发达地区具有一定的典型代表性,以其为实例研究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论文首先在总结国内外有关城市群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研究的总体技术路线,并论述了城市群协调发展研究的相关理论、相关方法论、相关思想渊源。通过综合借鉴系统论、协同论和控制论的理论方法,在理论方法上提出了协调论与城市群协调论,论述了协调论和城市群协调论的内涵与本质,比较了协调论与协同论和控制论的异同,并构建了协调系统的作用机理关系模型,以此作为城市群协调发展研究的重要指导方法论。其次,针对国内外对城市群发展阶段的划分标准不统一,参照生物有机体的生命成长规律,结合城市群发展演化的特征,把城市群发展划分为:雏形发育阶段、快速发育阶段、趋于成熟阶段和成熟发展阶段共四个阶段,并论述了城市群不同发展阶段具备的共性与个性特征,提出了城市群不同发展阶段的开发模式。通过对一般引力断裂点模型进行改进,以及通过要素流分析法对引力断裂点模型的界定结果进行误差纠偏,再考虑到城市群的地域邻近性特征,综合界定了泛长株潭城市群的空间范围。并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法,判定长株潭城市群已处于快速发育阶段,判定泛长株潭城市群仍处于雏形发育阶段中的中期阶段。接着,比较分析了我国发达地区城市群、欠发达地区城市群和泛长株潭城市群的不协调发展现象,探析我国城市群不协调发展问题产生的根源,对发达地区城市群、欠发达地区城市群和泛长株潭城市群的协调发展机制的现况进行了总结分析,提出了泛长株潭城市群协调发展机制的构建设想。并从城市群系统协调发展的目标、动力、主客体、效应等方面分析了城市群系统的协调运作的内部工作机理,构建了城市群系统的一般协调关系模型,发达地区城市群的治理式协调关系模型和泛长株潭城市群的预防式协调关系模型。继而,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城市群或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关组织管理的总体模式,以及有关以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为专项内容的协调发展模式,比较了各种协调发展模式的优缺点,结合对泛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的总体发展现状的分析,以及对其基础设施、区域产业发展和区域生态环境现状的评价分析,构建了泛长株潭城市群协调发展的总体模式、基础设施协调模式、产业发展协调模式和生态环境协调模式。最后,系统论述了我国城市群协调发展的政策保障、制度保障和组织保障。其中,政策保障主要从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和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建立对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影响进行了论述;制度保障主要从城市群区域规划制度、利益分配制度和市场制度的创新叁个方面进行了论述;组织保障通过借鉴国外城市群协调发展的几种典型组织模式,提出了适合我国城市群协调组织创新的几种模式类型,并结合泛长株潭城市群的实际,构建了泛长株潭城市群协调委员会的组织模式。

胡景山[5]2016年在《都市建材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文中提出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资源、环境压力日益明显,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呼声越来越高。都市建材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支柱产业之一,特别是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传统的以“消耗资源、污染环境”的建材产业的增长方式已经难以为继,迫切需要解决建材产业发展中的难题,用新的发展方式促进都市建材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可持续发展理论、节能减排理论、循环经济理论和生态系统理论为理论基础,在分析都市发展与建材产业生命周期的关系和我国建材产业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探索性的提出了都市建材产业发展定位的CHB模型,指出都市建材出纳员应当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叁中心、叁载体、一基地、一平台”,明确了都市建材产业发展的路径和方向。这叁个中心分别是绿色建材产品和技术研发中心、都市固体废弃物利用中心、节能减排环保中心;叁个载体分别是都市发展的承载体、都市文化的蕴含体、都市景观的组成体;一个基地是建材产业生态化基地;一个平台是建材产品展示交易平台。论文采用定型研究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构建了都市建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综合模糊生态评价模型,提出了模型的层次结构和指标体系,并以2008-2011年我国和天津市建材产业为研究对象,运用综合模糊生态评价模型进行了生态评价分析。本文的研究丰富了都市建材产业可持续发展生态评价研究的方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同时,通过实证研究,对生态评价模型进行了验证,为指导建材企业转变发展方式提供了一种思路,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

李澜[6]2003年在《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镇化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当今世界上重要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它推动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结构、城乡空间布局和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质变,并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以及不同的历史时期内形成不同的推进特点和发展特色。由于城镇化的推进过程实际上就是区域内社会经济发展与进步的演变过程,因此城镇化水平的高低就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科技水平以及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重要标志。 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是我国城镇发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城镇化推进战略中的重要方面,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城镇化进程、城镇化水平以及城镇体系结构,影响着西部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是我们进行中国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必须重视的大问题。实际上,尽管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已经实现了由温饱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但是东西部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依然存在,而且巨大的发展差距仍在加大;西部民族地区的城乡二元性结构问题日益突出,滞后的城镇化已经成为西部经济发展的“瓶颈”,这已为众多有识之士广为关注。因此,从研究民族经济发展战略,推进民族经济加速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理论高度出发,构建西部民族地区城镇经济和城镇化推进的发展模式与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六个部分,分述如下: 第一部分为城镇化基本理论研究部分,共分四个要点,一是对城镇化的内涵与外延进行理论界定,揭示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工业化的进程、第叁产业的兴起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对城镇化的推动作用;二是从城市化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追溯世界城市化与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历程,概括世界城镇化进程中的普遍规律以及中国城镇化推进中特殊规律,分析与探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互关联性;叁是重点对城镇化的发展模型进行定量化模拟,阐述了城镇规模序列原理,模拟了城镇体系发展模式;四是分析、探究城镇化的发展效应,既从城镇的集聚特点出发,分析城镇兴起与发展的经济效应,又从集聚经济产生圈层辐射作用的角度,探讨城镇以圈层推进为主的区域发展空间效应。同时,结合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实际,分析了城镇发展与郊区经济发展的相关性以及城镇发展对乡村经济发展的必然影响。 第二部分理论阐述与分析推进城镇化对西部民族地区经济起飞的重要意义:一是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农业建设;二是加快西部民族地区工业化进程;叁是为扩大农民就业与增收致富提供发展空间,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第叁部分主要从历史的角度分析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的发展现状。通过对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进行成因分析,理论透视其发展的主要现状:一是低水平的城镇发展与低密度的城镇分布;二是发育不完善的城镇体系结构;叁是嵌入式城镇与城镇经济孤岛效应;四是功能单一的小城镇职能结构;五是多样化的城镇建设问题;六是城镇化推进中的策略性问题等,为有针对性地构建具有西部民族地区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方略提供现实依据。 第四部分针对西部民族地区城镇经济的发展条件与发展特性,着重探讨西部民族地区城镇经济发展的几种模式,其一,属于传统开发型发展模式,即以资源利用为特点的城镇经济发展模式;其二,属于市场开拓型发展模式,即以产业结构优化为特点的城镇经济发展模式;其叁,属于现代创新型发展模式,即以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为特点的城镇经济发展模式。 第五部分侧重对西部民族地区推进城镇化进行战略构想,分为两大要点,一是探讨推进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的发展战略与发展道路,对西部民族地区城镇体系进行宏观规划,并对西部地区高等级中心城市发展进行发展定位,提出西部民族地区特色城镇的发展取向,即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并构建突出地方城镇经济开发特点的六大城镇发展模式。二是突出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的可持续发展观,重点探讨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即在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努力实现城镇人口的可持续发展、城镇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城镇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第六部分选择西部民族地区的沿边城市进行实证研究,为借城镇发展兴一方经济的发展观提供可借鉴的范例,创新加速西部地区民族经济成长的发展思路。 笔者的研究以理论研究为基础,应用研究为目的,强调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的理论思维方法,唯物地、历史地、辩证地去思考城镇化发展问题,尤其是针对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的具体问题,则更以客观的分析为基础,力求科学地提出发展的规划与实施战略。同时,研究中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理论分析与田野调查研究相结合;并注意民族地区群体利益分析法的具体应用,从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角度思考、认识与探索推进城镇化的具体问题,为加快西部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提供可行性参考依据。

刘剑平[7]2007年在《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转型与可持续发展是我国资源型城市面临的涉及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资源等诸多方面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我国大多数资源型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是国家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对可耗竭性不可再生资源开采的产物,资源性产业的兴起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与促进城市化进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由于长期的、高强度的对资源不合理开发及改革开放后国家经济体制的转变,大部分资源型城市面临着资源衰竭、环境污染严重、产业结构单一、地方财政困难、下岗失业压力大、经济增长缓慢、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在经济全球化、新型工业化、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与环境下,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规避资源型城市对资源“刚”性的“路径依赖”,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是新时期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与主题,具有很强的现实与政策意义。本文在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在借鉴与总结国内外理论研究与实践成果的基础上,根据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发展实际,充分运用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资源经济学、系统学、管理学等基础理论,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制度学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几个关键领域进行了重点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运用定性与定量、实证与规范等研究方法对资源型城市的基本概念、形成发展机制、面临问题、衰退成因、发展出路等进行了分析与界定。在此基础上,对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模型、主要内容及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提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几个关键与核心问题。(2)运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提出经济转型是资源型城市全面转型的关键,而产业转型则是经济转型的核心内容。对产业转型的流程、城市衰退产业的识别与调整、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培育及城市产业竞争优势的度量与培育等进行了实证与规范研究。(3)从辩证唯物主义角度出发,系统构建了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内生造“血”机制——创新体系与外在支撑保障机制——政策法规两大体系,并对其创新体系与政策法规体系的完善与培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4)据不同资源型城市差异,构建了个性与共性、动态与静态相统一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对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状态、发展程度、发展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估,旨在对资源型城市的转型偏差进行纠偏与决策功能。(5)运用上述的相关理论成果,对典型资源型百年矿城——江西萍乡成功转型进行了实证个案分析。在先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主要有以下创新:(1)内容创新。第一,在创新思想与理论的指导下,系统地构建了资源型城市内生造“血”机制与发展动力源——创新体系;第二,据系统原理,建立了比较完整的资源型城市转型政策法规体系;第叁,提出并构建了个性指标与共性指标相统一的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并将制度与政策影响因素纳入其中。第四,借鉴M.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构建了资源城市产业竞争优势的度量体系,并就资源型城市产业竞争优势的培育进行了深入研究。(2)应用方法创新。首次运用制度学分析方法,对资源型城市形成与发展机制、制度安排对资源型城市创新建设的重要性及作用机制、制度因素在政策体系建设中作用机制进行了阐述与分析。

蒋国旗[8]2013年在《中国综合能源市场体系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能源不仅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命脉。它既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与原材料来源,也是国民经济中的重要产业之一。研究能源问题的根本目的是探索如何用有限的能源资源满足人类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并保持能源市场供求的动态平衡。传统的能源问题研究一般根据能源的外在形式将其分为石油、天然气、煤炭、电力等单一能源市场进行分析和研究。人们为科学研究方便所划分的各种能源种类其本质是相同的,它们都是通过一定技术手段为周边环境提供动力、光、热并可以实现互相转换的储能物质。本文认为能源市场建设应该把握能源的本质属性,在传统单一能源市场理论的基础上,把能源作为一个统一的概念进行思考,探索综合能源市场定义与内涵,研究构建综合能源市场的要素建设、结构设计、运行规则等以及与此相关的支撑体系,并分析这种综合能源市场体系运行状态,展望未来对综合能源市场进一步拓展的实施路径。本文第一章阐述了选题的现实背景及其意义。在总结和借鉴国内外能源市场相关理论的研究现状及国内外学者所做大量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系统研究法、探索研究法、定量与定性研究法等按照本文的研究思路对中国综合能源市场体系建设进行了研究。第二章分析、研究、总结能源市场体系建设所依据的基本理论,对能源、能源市场、能源市场体系的定义、分类、特殊属性以及能源与国家经济安全的关系按照分层递进的方式进行全面的阐述。由于能源市场对于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客观条件和表现形式,目前尚没有形成普遍适用于所有国家和地区的能源市场理论,因此必须结合所在国的具体情况具体研究。第叁章对中国能源产业的历史变革进行系统梳理,从中总结出我国能源产业变化的历史经验和发展脉络,并对我国未来能源生产消费的发展趋势作了预测。第四、第五章主要结合对国外主要几个有参考价值的国家的能源市场研究,分析我国现有能源市场运行状态以及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我国能源市场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行政垄断造成能源市场条块分割、互设壁垒、市场机制无法正常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体制机制已经成为我国能源市场继续发展的主要瓶颈。本文研究的国外几个主要参考国家中既有超出我国资源基础条件的国家,也有不如我国资源基础条件的国家,还有与我国国土面积、资源状况等相似度比较高的国家。这些国家对于能源产业的发展所采取的战略与政策都不尽相同,但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引入竞争机制,不同点只是市场管制程度与具体管制措施的差异。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快速发展,我国能源产业规模已经发展成全球第一。即使我国拥有世界最大规模的能源产业却仍然满足不了我国持续增长的能源需求,这种能源供求矛盾对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严峻挑战,甚至威胁我国未来经济安全。本文针对我国现有能源市场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根源,将能源供求关系进行了重新划分,提出构建我国综合能源市场体系,对综合能源市场体系的概念、内涵、目标框架、实现路径、战略选择、要素建设、结构设计、运行规则等进行全面阐述,并对综合能源市场体系的运行模拟方法进行说明。本文所研究的综合能源市场对我国传统能源市场来说既是一种进化也是一种创新性重构,为我国未来能源市场建设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新思路。要实现能源市场继续发展就必须对现有体制机制进行改革。但能源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深化能源改革需要制定正确的改革目标和详细的改革计划、步骤,按照重点突破、有序推进的办法去实施,才能在保持整个能源市场稳定的基础上实现既定的改革目标。本文最后对我国能源发展方针、开发战略、能源供给与消费政策、能源战略主导产业的培育与发展政策提出了具体建议。

刘艳军[9]2006年在《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机制与路径研究》文中指出城市化是区域产业结构演变及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解决“叁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也是激发区域新一轮财富充分涌流的载体。随着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提出,东北地区经济振兴与社会和谐进步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借鉴国内外老工业基地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本文强调,通过城市化模式转变、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等城市化体系的调整,响应与拉动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是东北振兴的战略选择。本文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运用区域经济学、经济地理学以及区域规划学等学科的理论,对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与城市化发展的脉络进行梳理,通过研究方法和研究思维的创新,以更好地将城市化响应产业结构演变理论与东北地区发展实际相结合。第一部分:阐述了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研究背景。根据城市与区域日益整合发展的态势判断,指出了新时期区域产业-空间日益优化与重组的发展趋势,明确了城市化滞后的各种负面效应。提出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互动是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互动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战略选择。第二部分:分析了区域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理论。在产业结构演变城市化响应的概念界定的基础上,从要素与结构对应、时空过程耦合、形态与动力共轭的角度,论述了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过程、响应强度、响应形态、响应效应以及响应变化趋势,初步构建了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理论框架。第叁部分:分析了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相应过程及其驱动因素。通过对东北地区城市与区域发展过程的梳理,着重把握东北地区城市化与产业结构演变相互作用的特征,指出资源禀赋、交通条件改善、“外力”开发、国家投资以及对外开放是东北地区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第四部分:系统研究了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机制。从区域城市发展道路、模式、路径、动力机制对产业结构演变的影响入手,系统研究了城市化进程推进、城市化模式转变、城市体系调整、近域城市整合、城市空间结构调整以及外向化城市培育等对区域产业结构有序演变的驱动机制与响应方式,并初步建立起了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动力体系。第五部分:提出了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有序演变的城市化响应趋势与路径。对东北地区近年来城市化空间变化的产业结构效应进行评价。基于产业结构的整合化、知识化、

唐源[10]2015年在《基于能源贸易的口岸城市群协同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是人类的一切经济活动落实在空间地域中所形成的产物。城市群是城市发展到较成熟时期的阶段性发展趋势。因此,城市群发展的重要性得到多个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城市群的协同发展反映了一个区域空间中不同城市整合形成的经济实体对内对外的空间发展和演进方式。口岸城市群作为城市群中较为特殊的空间实体,它既是国内外能源流动的通道,也是国际能源流动格局中的节点。这些特征使得口岸城市群不仅在国家能源贸易方面有着极高的战略重要性,同时在实际的能源经济活动中具有极大的区位优势和对能源进行流动、储存、吸纳、调控的作用。本文运用城市规划、城市经济学、能源经济学、城市群发展研究、统计学、区域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的基本原理,从文献和理论出发,在归纳和总结前人结果的基础上,在以下方面进行研究和探索。在理论上提出一些自己的观点和定义。本文通过研究和探索城市发展和城市群发展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框架,根据区位论的研究方法和地理学、经济学等学科知识,对城市群的理论发展进行相关总结评述,定义城市群的核心内涵是一个特定地理区域范围内多个城市的空间组合结构。其核心特征为地理因素、经济因素、产业因素和城市职能。通过能源安全研究和能源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方法,根据能源获得、能源流动和区位空间等能源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其他学科知识,定义能源安全的核心内涵是利用其经济影响力,通过能源供需和能源稳定流动保障国家经济发展。其核心特征为能源供需关系与经济影响力。在此基础上,提出能源贸易的定义与内涵,能源贸易的核心内涵是指能源要素之间的交换或者能源要素转换成经济要素的双向变化。其核心特征在于经济承载能力、区位条件、综合发展实力叁个方面。在具体研究方面。本文通过对城市群与能源贸易的核心内涵及特征的定义与总结。在对能源贸易与口岸城市群协同发展的理论机制探讨之后,以珠叁角城市群作为理论框架的实例验证。在验证口岸城市群处于协同发展的前提下,就经济空间、产业空间、产业结构和功能空间定位四个方面分别探索和研究口岸城市群对能源安全的作用机制,通过数据整理与影响分析,证明口岸城市群的经济、产业空间、产业结构与城市功能定位这四个方面都对于能源的四个不同方面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并且在能源经济、能源物流、能源加工产业和能源进出口能力等多个不同的方面具有极强的影响力与作用力。在实例研究上。本文基于能源贸易的视角对广西北部湾口岸城市群的能源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认为广西北部湾口岸城市群的能源经济影响弱、能源流转弱和能源定位重迭形成无序竞争等问题。最后在基于能源贸易的北部湾口岸城市群协同发展的战略对策上,根据广西北部湾口岸城市群的实际情况,提出重构能源经济空间,重点发展能源加工产业与衍生产业,强化能源仓储物流功能空间发展,确定能源差异化功能等战略对策。

参考文献:

[1]. 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战略研究[D]. 王爱峰. 河北工业大学. 2002

[2]. 管道企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战略研究[D]. 张立文. 武汉理工大学. 2003

[3]. 当代区域规划理论与天津市域空间发展战略研究[D]. 尹海林. 天津大学. 2004

[4]. 城市群协调发展研究[D]. 陈群元. 东北师范大学. 2009

[5]. 都市建材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D]. 胡景山. 天津大学. 2016

[6]. 西部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研究[D]. 李澜. 中央民族大学. 2003

[7]. 我国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研究[D]. 刘剑平. 中南大学. 2007

[8]. 中国综合能源市场体系建设研究[D]. 蒋国旗. 中共中央党校. 2013

[9].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演变的城市化响应机制与路径研究[D]. 刘艳军. 东北师范大学. 2006

[10]. 基于能源贸易的口岸城市群协同发展研究[D]. 唐源. 广西大学. 2015

标签:;  ;  ;  ;  ;  ;  ;  ;  ;  ;  ;  ;  ;  ;  

管道企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发展战略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