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绿化新宠——紫蝴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园林绿化论文,新宠论文,紫蝴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紫蝴碟又叫红太阳花、红叶草,为多年生常红宿根植物,是稀有的红色新奇品种。因叶紫红色、形似蝴蝶而得名,我国近年从巴西等地引进。它是非常艳丽的彩色植物,适应性强,易栽好管,植株低矮,叶色鲜艳而稳定;不受气候光照的影响,叶片全年红色,被广泛应用于地被草坪花坛庭院的彩色搭配及盆栽观赏,景色鲜明艳丽多彩,颇受人们欢迎,成为园林绿化的新宠。
1.形态特征及生态习性。丛生,株高15~20厘米,叶为三枚掌状复叶,呈心脏形、蝶翼状,叶量多,每棵从根部抽生几十至上百束叶片,嫩叶玫瑰红色,老叶紫红色,叶面上有革质亮光,雨后天晴或晨露下特别明显。叶柄及花梗均呈粉红色,花朵玫瑰红色或粉红色,花开于叶丛之上,花量繁多,娇艳绚丽,色彩迷人,花期特长,4~11月天天盛开,花后结种。秋后每棵根下可繁殖25~50个长圆形鳞茎状的块根,供繁殖用。它抗逆及适应性强,不择土质,南北地区均可种植,栽培简便,管理粗放,耐热、耐寒、耐荫、耐旱,对光照要求不严,喜在温暖而湿润的环境里、在肥沃的沙性土壤里生长。早春5~7℃萌芽生长,不怕高温酷暑,盛夏40℃叶色仍然非常红艳,最佳的生长及开花温度为12~30℃,南方地区冬季能正常生长,叶不枯、叶色不变,北方寒冷地区冬季置入室内或扣塑料拱棚保护,保持5~7℃以上,仍能正常生长。北方入冬以后长期低于-2~-3℃叶枯花落开始休眠,休眠时地下块根可耐-8~-10℃低温。
2.栽培繁殖及管理。采用分栽地下块根,早春气温在5~7℃以上即可栽培。大田地栽行距30~40厘米,穴距10~15厘米,每穴栽3株。盆栽选用15~20厘米口径的小盆,每盆栽2~3株。栽植块根要浅(埋深1~1.5厘米),栽后浇透水,以后见干再浇。它的种子细小,幼苗细弱,当年不能开花,很少采用种子繁殖。平时远离苗根,挖窝埋施氮磷钾多元素肥料或腐熟的禽畜粪等,少量多次,防止肥多伤根。生长期间适加磷钾肥料,勤浇水,可使叶片更加红艳,增强观赏效果。夏秋多雨季节排水防涝,根部勿长期积水。
3.贮藏种球(地下块根)。南方及北方大部分地区(北京及黄河中下游流域),均可在室外自然越冬,冬季在露天地任其生长,翌年春挖出种球分栽即可。东北极寒冷地区冬季落叶以后挖出地下块根,从老根上剥离球状块根,晾晒1~2天,置放在背阳的室内,埋入干燥的沙里,下部垫沙20厘米,块根堆厚15~20厘米,上部埋沙25~30厘米,温度保持在-5~10℃。埋沙平时保持干燥不湿为宜(潮湿易过早发芽,不利于贮放)。
4.特点及优势。紫蝴蝶具有极强的生命力,球根(即地下块茎)有蜡质层保护,在室内常温下(干燥处)可全年长期贮放,不失水、不霉变,均可正常发芽出苗。在自然环境里,可全年长期贮放的球根,堪称植物学上的奇迹。此外,它的每个球根均由15~20个鳞片组成,每个鳞片的夹缝里,均可抽生2~4束叶片,长势极其强盛,棵型丰满,景观组成效果极佳。地下球根具蜡质层保护,特别耐旱,长期干旱叶片不蔫,球根不干。地下球根鼠不咬、虫不食,全株无异味、无毒、无病虫害,无污染、无公害。
栽培紫蝴蝶投入少、成本低,省工省事,不用农药,省水,开支少,节省能耗。叶与花均呈红色,红色表示热烈豪放、成果辉煌,催人向上,观赏效果好。本品还有良好的环保作用,花与叶能吸附粉尘、空气中的甲醛、苯等有毒气体,清新空气,在现代园林绿化中有长远而很重要的意义。
电话:0917-5554978 013669176265
联系电话:0771-5328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