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熙(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330006)
【摘要】目的:漂浮导管在心脏外科监护室的应用与相关护理方案分析。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4 年04 月~2015 年04 月收治的120 例心脏搭桥术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优质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漂浮导管操作时间结果。结果:护理组中出现了2 例心率失常患者,1 例感染,1 例气囊破裂,1 例导管扭曲以及1 例肺栓塞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0%,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脏搭桥术后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后,可以对患者的病情实现准确、科学监测,正确的判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有效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漂浮导管;心脏外科监护室;应用;相关护理方案【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567-02
漂浮导管是心脏外科监护室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监测方式[1],其最大的功效就是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各项相关指标做好密切监测工作,这种手术操作技术可以很好的为心脏术后重症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和依据,因此在临床中得到了广泛利用。下面本文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的120 例心脏搭桥术后患者,分别进行优质护理方式和常规护理方式,现资料统计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本次试验选取的患者均为2014 年04 月~2015 年04 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0 例心脏搭桥术后患者,男100 例,女20 例。护理组,年龄30 岁到82 岁之间,平均年龄(60.22±6.45)岁。对照组,年龄30 岁到82 岁之间,平均年龄(60.23±6.47)岁。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相比,无显著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漂浮导管放置方式两组患者选用我院当前使用的三腔漂浮导管及其相关监测仪器开展治疗过程,对患者的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脉搏等多项指标进行密切监测,并且做好不同时段的监测结果记录工作,建立静脉通路,采取右侧颈内静脉入路方式[2],麻醉医师需要对患者的穿刺位置进行消毒处理,之后确定是否对称,保证各个管腔内通畅,注入肝素盐水,之后准确确认患者的血压系统相连接,并且连接准确和完好,在采用监测仪器监测患者的压力波形变化情况时,需要慢慢的放置导管,深度达到150 毫米后可以立即将气囊充足[3],然后让导管沿着血流漂入,这样就可以在监测设备上准确的观察患者的右心房、右心室等压力波形的变化情况[4],并且做好相应的记录。
一旦出现特殊危险情况后,可以将患者的静脉血抽取进行血气分析和检验,进一步对相关的监测指标进行观察和记录。
1.3 护理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护理组采用优质护理方式。
第一,放置漂浮导管时护理。在放置漂浮导管过程中,必须要对患者的肺部压力波形图变化情况进行详细的观察和记录,能够在操作过程中做好相应的护理管理工作,清洗干净,避免引起堵塞情况[5]。
同时在穿刺过程中,需要做好穿刺位置的消毒操作,更换敷料。
第二,放置漂浮导管后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对漂浮导管长度进行详细的记录,确定周围皮肤及其组织没有出现不良反应,对于一些躁动不安患者需要对其四肢进行固定,在更换敷料过程中也需要小心谨慎操作。保证整个治疗过程的安全、高效,严格保证室内无菌,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进行密切监测,同时准备好相应的器械设备,这样可以保证放置导管的准确性,减少不良反应症状出现。一旦患者出现不良症状后,比如皮肤发红、少许渗液等情况后需要给予重视,及时开展医护工作,并且通知相应科室的临床医师加强护理管理。
1.4 统计学处理本研究应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 检验或χ2 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 两组患者的漂浮导管操作时间结果对比护理组漂浮导管操作时间是(48.43±2.26)分钟,对照组漂浮导管操作时间是(57.40±4.13)分钟,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比护理组中出现了2 例心率失常患者,1 例感染,1 例气囊破裂,1 例导管扭曲以及1 例肺栓塞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00%,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 所示:表1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比(%)
3.讨论本文选取了我院进行治疗的120 例心脏搭桥术后患者,分别进行优质护理方式和常规护理方式,结果发现这护理组漂浮导管操作时间是(48.43±2.26)分钟,同时护理组中出现了1 例心率失常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两组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了心脏搭桥术后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后,可以对患者的病情实现准确、科学监测,正确的判断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有效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 谭蕾. 漂浮导管在心脏外科监护室的应用与相关护理方案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2014,04:240-241.[2] 周玉虹. ICU 护士护理技能体系的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进修学院,2009.[3] 金岩,王辉山,邓东安,于岩,姜辉,张南滨. 超声心动图和Swan-Ganz 导管在冠脉搭桥患者术后右心室功能评价中的对比研究[A]. 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Acoustics,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2010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国际论坛暨《中国医学影像技术》编委换届会论文集[C].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Institute of Acoustics,ChineseAcademy of Sciences)、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中华医学会超声医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2010:1.[4] 于萃. 漂浮导管在成人房间隔缺损修补术后的应用与护理[J]. 现代医院,2014,12:96-97.[5] 郭振华. 无线连续体温监测系统在危重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院,2014.
论文作者:韩熙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6月第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28
标签:导管论文; 患者论文; 不良反应论文; 术后论文; 两组论文; 方式论文; 心脏外科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6月第1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