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呼唤高技能人才:新世纪农村成人教育的重点_农村论文

农村呼唤高技能人才:新世纪农村成人教育的重点_农村论文

农村呼唤技能型人才——新世纪农村成教工作的着力点,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村论文,新世纪论文,着力点论文,成教论文,技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25

文献标识码:A

所谓“技能型人才”,即常年活跃于农村,在种植、养殖、加工等行业中有技术专长的人才。技能型人才要求头脑灵活,思路开阔,善于捕捉技术信息,对新技术勤于学习,勇于实践。随着WTO的加入,我国的农业发展有了新的机遇,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农村,“科盲”已远远适应不了激烈的市场竞争,“死种田”的模式应该彻底改变。为此,农村成教工作者,首先要进行深层次的思想解放和观念更新,从农民的角度树立市场竞争意识,以活跃的姿态,真正把培养技能型人才这个工作着力点放到促进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之中。

一、技能型人才的原始状态

这里的“原始状态”,是指某种技术专长还处于未定型前最初的状态。在这些“人才”中,一部分思想僵化,一部分安于现状、一部分虽有一技在身,却无所作为。其“技能性”大都具有下列消极因素:

(一)守旧性因素。这些人终日与“农”打交道,“小农经济意识”极浓,因循守旧,见少识窄,只求眼前利益,没有长远规划,甚至经不起挫折和打击。

(二)粗糙性因素。这些人文化素质不高,大多未经专门业务培训和系统学习,缺乏理论知识基础,其技能大多靠自己摸索和源于劳动实践的经验积成,科技含量较低。

(三)私有性因素。这些人大多缺乏主观能动性,满足现状,不思开拓进取,常将自己的一技之长作为自己的致富门路,从不愿轻易传授别人而“一花独放”。

(四)零散性因素。这些人居住不集中,所持技能主观上不思交流,客观上难以交流,其技艺状态得不到发展,技能水平得不到提高,群体优势得不到发挥。

二、技能型人才的潜在优势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广大农民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都将会发生根本的变化。技能型人才,一旦克服消极因素,提高思想觉悟,通过组织培训,正面教育引导,加上理论和实践的指点,就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并同时产生多面潜优势:

(一)土生土长——土专家的优势。技能型农民源于农村,植根于农村,吸取养分于农村,只要政府政策优越,扶持得力,他们大都能以己之长服务于农村,奉献于农村,成为农村科技兴农的带头人。

(二)多才多艺——多面手的优势。技能型人才通过政府的积极举措,不仅能掌握多种种、养技术,而且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具备产、加、销的决策能力,为地方经济发展起着桥梁作用。

(三)有胆有识——有心人的优势。技能型人才善于思维,勇于创新,肯吃苦,善钻研,一旦形成学识,就会产生一定的胆量,并有心致力于农村的发展,将自己的技能全部运用到农村的经济建设中。

(四)自尊自立——自强者的优势。技能型人才能克服小农经济意识,克服世俗的自卑观念,奋发图强,自尊自立,成为乡邻的主心骨,在一处,富一方;在一方,富一片。

(五)务工务农——务实者的优势。技能型人才既是农业生产的能手,又是乡镇企业的生产者和管理者,能亦工亦农,为农村的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勤奋操劳、务实工作。

三、技能型人才的开发渠道

在农村,开发技能型人才的渠道很多,最主要的渠道是开展多种多样的技术培训:

(一)抓主体,分层培训。由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组织技术骨干集中培训,然后再将受培人员分流到各企业、各村进行培训辅导。这种“滚雪球”式的培训方法,很适宜于农村大面积推广技术,能收到“星火燎原”的效果。

(二)抓专题,电教培训。随着电化教育的兴起,充分利用音响、幻灯设备和科技录像资料进行培训,这是新形势下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教学模式。培训时,可携带电教设施深入农村播放。

(三)抓操作,现场培训。这种培训直观性强,有真实感,能调动学员学习的积极性,不仅能充分发挥教学基地的作用,而且能充分发挥各地专业户、示范户、能工巧匠的作用,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四)抓落实,依托培训。不仅要以乡镇成人教育中心校为办班培训基地,还要以农业技术学校、农业函授大学、农业广播学校等高校为依托,进行高层培训,提高技能型人才学历层次和理论水平。

四、技能型农民的技能转化

农村成教要不断完善技能型人才技能转化的举措,充分调动技能型人才的积极因素,使技能型人才有技术不保守,有经验就传授,真正将自己的技能主动、全面地发挥到各行各业之中。从理论上说,可采用下列步骤:

(一)协调发展。随着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劳动力将有一大批转向非农业生产,乡镇企业也将有更大发展。对此,农村成教又要顺应这一形势,将技能型人才的技能运用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做到循序渐进、协调发展,为促进新世纪农村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典型引路。在充分利用技能型人才的同时还必须抓好典型引路。可选择“三户一区”作为乡镇的操作典型。选择种植户、养殖户、加工户作为农民致富的示范户;选择农业产业化开发基地作为乡镇技能型人才操作的示范区,使技能型人才产生实实在在的科技效果,同时不断强化、发挥示范户、示范区以点带面抛砖引玉的作用。

(三)适时讲座。根据农村季节、气候的变化特征,在种殖、养殖等的关键时期,利用技能型人才深入到田头,到农户,到操作基地,进行现场指导,并适时组织大小范围不等的技术讲座,给农民上理论课,为农民送科学、送技术、送财富,激发农民学科学、懂科学、爱科学的热情。

五、技能型人才的网络体系

施行技能型人才的网络体系,有利于“走出去请进来”,进行人才的流动互补;有利于农业科技的推广,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农副产品品质的优化,参与市场竞争。具体做法是:

1.建立人才档案。人才档案的材料,可以技能型人才的住处、技能特长、实践经验、理论基础、发挥能力、适应场所等为内容,为乡镇内外的人才交流提供服务依据,并以“科技能人”为栏目,通过县、乡镇广播电台(站)定期广播,不断跟踪报道技能型人才的成功经验和致富信息。

2.确定管理对象。建立成教、乡镇、村三级技能型人才市场网点,并确定各自的管理和服务对象。成教以培训的方式,培训一定数量的实用人才,并将其作为管理和服务对象提交乡镇人才服务部;乡镇采取选拔的方式,选拔一定数量的实用人才,并将其作为管理和服务对象提交企业、村人才服务站;企业、村级以联络的方式,联络一定数量的实用人才,作为管理和服务的对象落实到人。

3.明确服务宗旨。技能型人才的市场网点,应不断向人才市场提供人才保障,运用多种形式,提高技能型人才思想素质和技术能力,挖掘、发挥技能型人才的潜能和群体优势,明确服务宗旨,逐步形成一个以技能型人才市场为依托、以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为目的的网络体系。

总之,农村成教,在以开发培训技能型人才为工作着力点的操作中,应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进行培训。在培训方向上,坚持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服务,使农村成教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在培训对象上,坚持面向农村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以回乡初、高、职中毕业生,镇企业职工,多种经营技术骨干为重点;在培训内容上,坚持政治、文化、科学技术及社会生活等多种内容相互兼顾;在培训形式上,坚持课内课外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现场操作与跟踪指导相结合;在培训基地上,坚持以乡镇企业、村级成人分校为基础,以镇成人教育中心校为主体,逐步形成多级立体办学网络,多渠道地完善培训条件;在培训组织上,坚持由成教中心牵头,地方政府督导,村级组织落实,相互协作,齐抓共管,形成一股为培训服务的合力。

标签:;  ;  ;  ;  

农村呼唤高技能人才:新世纪农村成人教育的重点_农村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