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知识管理_隐性知识论文

高校知识管理_隐性知识论文

大学的知识管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知识管理论文,大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8-0460(2003)01-0115-07

大学是知识生产部门。要提高知识生产的效率,必须加强对知识资源的管理。然而,知识管理的问题,在大学里还没有真正提上议事日程。本文拟对这个问题作初步的探讨。

一、大学知识管理的宗旨是为大学知识生产服务

知识经济是知识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力要素和经济资源的经济,也是知识产品成为重要消费品的经济。在知识经济中,国家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知识生产力。发展知识生产事关国家的兴衰。

1.三类知识生产

经合组织(OECD)定义的知识生产仅指发展和提供新知识的科学研究。[1](P19)这是狭义的定义,只把科学事实和理论视为知识。而经合组织在1996年报告《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将知识分为四类:关于事实的知识(know-what),关于原理的知识(know-why),关于如何做的知识(know-how),关于信息、知识来源的知识(know-who)。前两类是显性知识(explicit knowledge),后两类是隐性知识(tacit knowledge)。

显性知识是可以用文字、符号、音像媒体等进行编码处理的知识,主要包括有关事实和原理的知识。图书馆、信息库、数据库中的知识都属于这类知识。显性知识经过分类整理后可以方便地加以检索,可以在信息网络上快速传输。隐性知识则只存在于人的头脑中,难以用文字、符号、音像媒体等进行编码,可以意会,难以言传。有关如何做的诀窍类知识就属于隐性知识。英国物理化学家波兰尼(Polanyi,M.)首次揭示了隐性知识的存在。他说:“人类有两种知识。通常所说的知识是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来表述的,这只是知识的一种形式。还有一种知识是不能系统表述的,例如我们关于自己行为的某种知识。如果我们将前一种知识称为显性知识的话,那么我们就可以将后一种知识称为隐性知识。”[2](P12)隐性知识在人类知识的历史上,长期不被承认,因为它既不符合古代知识的标准,也不符合现代知识的标准。但它却对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产生复杂的影响。科学家洞察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技巧、对研究结果的评判中运用了大量难以言传的知识,其成功和失误往往与他们不自觉地运用的隐性知识相关。[3](P222-230)

两种知识都是人类知识总体的重要部分。而经合组织关于知识生产的定义只包括了显性知识的生产。为了把隐性知识也包括进去,本文对知识生产作广义的理解:知识生产指发现新知识的研究活动和使知识同人相结合的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活动、使知识同经济相结合的转让与应用开发活动。

教育与培训活动是知识的传播过程和活化过程。知识在传播过程中存在明显的量的增长。与物质的获得和拥有具有排他性不同,一部分人获得和拥有知识不仅不会减少其他人获得和拥有这些知识的可能,而且会增加这种可能性。因此,知识的力量因传播而膨胀。微软的力量就是在它的windows操作系统广泛传播的过程中膨胀起来的。各种思想、理论的价值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理解和接受它的人的多少。因此,知识的传播是生产性的传播。教育和培训还在知识的活化过程中产生大量新的隐性知识。教育和培训并不是简单地将知识输入学生的头脑,而是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将各种知识转化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这不仅使编码的知识成为可用的活性知识,而且形成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相关的价值观念、情感态度,其中包含着大量的隐性知识。

高等教育活动有时也同时发现新的科学事实,发展新的理论。这在19世纪柏林大学的研讨班和实验室教学中就已经体现出来了。历史学家兰克的研讨班和化学家李比希的实验室都在教育活动中产生了重要的研究成果。[4](P59-62)现在的大学,不仅在研究生教育中引入了来自现实生活和生产的研究课题,而且在本科生教育中也在努力这样做。

知识的转让与应用开发活动则是按人类的需要利用科学知识的过程。利用科学知识依赖于科技人员的创造性劳动,这种创造性劳动的成果主要是新的产品和新的生产工艺、生产技术,这些也是公认的知识产品。此外,科技人员创造性劳动的过程也是一个边干边学,获得和积累隐性知识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科技人员增长了关于如何进行研究和开发的知识。有长远发展战略的企业,日益重视这类隐性知识的积累。因为这类知识比专利之类的显性知识更难以在市场上获得。它只存在于科技人员的头脑中,存在于研究和开发群体的集体意识中。购买隐性知识往往需要购买研究和开发活动的核心人物,乃至整个研究和开发群体。正因为如此,即使购买专利相对比较便宜,许多企业还是愿意花更大的代价,独立开发关键技术。

教育与培训活动和转让与应用开发活动都是对科学研究所获得的知识的进一步加工,并在加工过程中创造了新的知识。因此,应该将这两种活动与科学研究活动一样纳入知识生产系统。所以说,有三类知识生产。

2.大学知识生产的优势

三类知识生产是相辅相成的。科学研究以探索自然、人及社会的基本规律为目的,不受狭隘的商业需要的束缚。科学研究获得的基础知识只具有潜在的经济价值。要实现这种价值需要通过教育培训使科学知识与研究和开发人员、劳动者相结合,还需要通过应用开发利用基础知识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育培训中传授的知识则来自科学研究与应用开发,教育能力的提高(包括教育方法、模式的改进,教育技术手段的更新等)也依赖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取得的进展;应用开发所需的基础知识来自科学研究,所需的科技人才则来自教育培训。教育培训与应用开发还是将知识生产与物质生产结合起来的中介。知识生产力不仅仅是科学研究能力,还包括教育培训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以及三项知识生产活动之间的协同程度。高校的三项基本职能活动——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正好与三类知识生产相对应,从而构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生产体系。这是高校知识生产所具有的独特优势。正是由于其独特优势,大学成为各国知识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柱。

3.大学知识管理的意义

知识管理在20世纪末兴起于企业,是对企业生产所需知识资源的管理。知识资源包括储藏在图书馆、数据库及人的头脑中可编码的显性知识和储藏在个人头脑中不可编码的隐性知识。研究和开发、人事、培训、财务、营销等部门的管理活动都涉及到知识资源的管理。但在生产高度依赖知识的情况下,分散的管理活动已不能满足需要。为此,企业通常在最高管理层设知识主管,负责统筹技术专利的获得、技术培训、客户信息的收集和传播、对蕴藏在组织文化中和掌握在关键技术人员头脑中的隐性知识进行整理和传承等,使分散的知识管理活动专门化、系统化,并促进知识的交流与转化,使各部门拥有的知识能为整个企业所共享。

尽管大学一直是知识密集的机构,但大学的知识资源同样缺乏全局性的、系统的管理。教务、科研、招生、就业、院系等各部门所掌握的知识资源同样缺乏交流和共享;以院系为单位的创收与分配制度、工资总额包干制度等,妨碍跨院系的教学合作;多学科的协作研究难以展开;本科生和部分研究生很难有机会观摩杰出学者的研究活动。这些问题根源于大学的现行制度,妨碍大学的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活动,不利于提高大学的知识生产率。提高大学知识生产率,需要从学校全局出发,强化知识管理,协调学术系统和行政系统,克服知识的学科分割和部门分割,共同致力于大学知识资源数量的积累、质量的提高、结构的优化,实现知识的充分交流与共享。

二、大学知识管理的任务是管理各种知识资源

大学知识生产所需的知识资源可能并不都是已经获得的、可以利用的。大学知识管理的职责是要采取措施,努力获取知识生产所需的知识资源,同时对已获得的、可用的知识资源进行分类整理,使之信息化、网络化,便于利用。

1.大学知识管理要把校内、校外的知识资源纳入管理范围

伯顿·克拉克通过对高等教育的跨国比较研究发现,高等教育是一个由学科专业同院校单位组成的矩阵结构。学者们属于一门学科,及更广泛的学术专业,也归属一个特定的讲座、系,及更大的院校、高等教育系统。[5](P124-125)这一组织结构也是高等教育中重要的知识与信息交流结构:知识信息既在学科专业范围内进行跨院校的交流,也在系内、院校内进行跨学科的交流。系内、校内的跨学科交流为交叉学科的发展、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及多学科综合应用奠定了基础;学科专业内的跨校交流为最新知识的传播创造了大量的机会,对保持教学、科研和开发应用的前沿性有着重要作用。显然,这两种交流对高校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都是极为重要的。

另外,在知识经济时代,高校与政府、企业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多,既有多部门的合作,也有多学科专业的合作。这样,大学的知识管理就不能仅仅局限在校内的知识资源,必须沿着本校各专业的学术联系网络和学校与政府、企业的协作联系网络向校外延伸,将校内、外的知识资源纳入管理范围。

大学的知识管理可以通过两种渠道向校外延伸,向未获取的知识资源延伸。其一是学术交流。在本校举行学术会议可以将最新的知识汇集到本校;派出学者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也可以收集最新的知识成果;加入全国、全球的知识信息网络,可以使知识的汇集和收集广泛地、不间断地进行。其二是教学、研究人员的聘用与交流。专家学者是隐性知识的载体,获取校外的隐性知识资源也必须以人员为依托。大学应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而不是局限在本校在职人员中,招聘专职和兼职教学、研究人员;同时将本校教学研究人员派往重要的知识生产中心作长期的学习和访问。

2.大学既要管理显性知识,又要管理隐性知识

知识生产通常是在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实现的。人在掌握显性知识的同时发展了有关的能力,形成隐性知识,这是显性知识向隐性知识的转化;人运用掌握的知识、能力解决各种问题又增进了理论的和应用的知识,这是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知识生产离不开两者的结合。显性知识是知识生产的原材料,隐性知识则是处理这些原材料的工具。[1](P11-12)缺少两类知识中的任何一类,或者两类知识不能结合,知识生产都是不可能的。所以,知识管理不仅仅要管理可编码的显性知识,还要管理不可编码的隐性知识。

3.高校既要管理作为生产资源的知识,又要管理与服务对象、市场需求有关的知识

现代知识生产,无论是研究、教育培训,还是应用开发,都不以满足好奇心和自娱为主要目的,主要不是自我满足式的探索活动,而是通过满足他人的需求来实现自身价值的商品生产活动。知识生产日益商品化是不争的事实。即便是功利色彩淡薄的基础研究,如果没有来自政府、企业的需求和购买也难以为继。商品生产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否则,其价值将难以实现。知识生产也不例外。获得有关知识产品需求的信息,如政府研究项目指南、企业的科技知识需求、学生的受教育需求等对大学的知识生产日益重要。因此,大学对与需求有关的知识的管理不仅要了解现实对知识产品和服务的需求,而且要预测将来对知识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引导和创造对知识产品的需求。在政府、企业、学生日益通过市场模式影响大学知识生产的情况下,大学要通过宣传、游说使政府、企业、学生不过分被眼前利益所束缚,增强对具有长远价值的知识(如基础科学知识)的需求,以克服市场和政府的短期行为对大学知识生产的不利影响。无论是对需求的预测还是引导,都需要掌握政府、企业和学生的行为特点和发展规律。对这类知识的管理也是高校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

三、大学知识管理的核心是促进知识的交流与共享

知识是通过交流、结合而发展的。科学总是在人类已经积累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这表明知识的生产需要跨时空的知识交流与结合;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新的科学知识越来越多地产生于跨学科的交叉领域,这表明跨学科的知识交流与结合促进了知识生产;学生在学习显性知识的过程中发展了隐性知识,这表明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结合与交流产生了新的知识;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科学技术知识与社会生产、生活知识的交流与结合导致了大量的产品与生产技术的发明,这表明显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交流与结合也促进了知识生产。总之,知识只有被人所掌握,并且被人所利用,才能产生新的知识。各种显性知识、隐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对知识生产十分重要。大学知识管理的核心就是促进各类知识的交流与共享。

1.促进显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

发展信息网络,为显性知识的交流奠定现代化的物质基础。由于有现代信息技术可资运用,显性知识管理比较便利,显性知识可以转化为信息,以图书资料、论文、研究报告、电子文件之类的形式储存在图书馆、数据库、信息库中,供人们检索、查阅和利用。借助信息网络将高校内外的大型图书馆、数据库、信息库联结起来,还可以远距离检索、查阅和利用信息化的显性知识。我国正在建设和发展的高等教育信息网就已经将许多高校的图书馆、资料室联结在一起,当高校教师都在网上拥有自己的终端时,大学内外、国内外的显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就有了现实的物质基础。

完善知识产品的权益分配制度,促进知识的发现、转化和传播。论文、专著、专利等是大学知识生产的重要产品。对尚处于保护期内的著作权、专利权等加以开发,往往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这类发明创造具有潜在的商业用途,但其本身还不是商品。必须让使用者获得和使用,才能实现商品化、产业化,从而将潜在的商业价值转化为现实的商业价值。这类显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是在市场体制中实现的,有偿使用是基本原则。这就涉及到发明者、资助者、系、院校及公司企业等诸方面的利益。只有在利益的分配对上述各方都具有激励作用时,才能顺利实现交流与共享。大学的知识管理应协调有关各方,通过谈判达成协议,以各方都能接受和满意的方式分担责任、分享利润。这是促进具有商业价值的显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所需要的。为此,大学须在国家和地方有关知识产权的法律框架内建立和完善本校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明确院校、系、教师的责任、义务,保护各方的利益。国内外的一些大学已经开始重视对这类知识的管理,并制定了管理制度。

2.促进隐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

隐性知识在知识生产中是不可或缺的,但它难以编码的特点阻碍着交流与共享,可能成为知识生产的瓶颈。高校知识管理只能知难而进,最大限度地促进隐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

隐性知识难以编码,主要保存在学者、专家们的头脑中,随学者专家的移动而移动,如果缺乏管理,还可能因学者专家的逝世而消失。隐性知识能为高校的科研、教学和应用开发作出多大的贡献,取决于拥有隐性知识的学者专家们的意愿,取决于他们对与他人交流和共享知识的态度,取决于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取决于他们对高校的知识生产目标的认同程度。为了促进隐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在大学管理中应重视人的因素,建立有效的管理方式,激励教师主动工作,对具有奉献精神并奉献了知识的教师给予合理的回报。由于知识生产是非标准化的、创造性的生产,对高校教师的工作最有评价能力的只能是高校教师。这就使从外部控制学者、专家的努力收不到预期的效果。这种外部控制失灵是由知识生产者与管理者在信息上不对称所决定的。因而,有效的管理方式不是命令、规范、要求他们如何工作,而是激励他们主动工作。激励因素存在于体制、组织和文化中。大学要努力促进信息资料、图书资料和学术的共享和交流,保证教师能及时了解有关研究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提供给教师先进的仪器设备,良好的生活条件等;在学校管理中,减少中间管理层,加强决策层与操作层之间的信息沟通,让教师在知识生产活动中有更大的发言权、决策权等。同时要营造良好的学术气氛,特别是要克服急功近利、好逸恶劳的习气,形成对研究工作执着、热忱并全心投入的气氛;克服在学术讨论中谁也不愿冒犯谁,同时谁也不服谁的习俗,形成平心静气讨论学术问题的气氛,等等。

知识管理中很重要的一个任务是要识别学者专家们拥有哪些隐性知识,以及这些隐性知识对学校的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有何意义,并提高这些知识的交流水平和共享程度。以激励为原则的人事管理、师资管理可以提高教师们交流和共享知识的意愿,但知识管理还必须探索隐性知识交流的具体途径、方法、手段等。如,面对面的交流、学术辩论会、课题讨论会、专家咨询会、研讨式教学辩论;师徒式的学习;信息网上的交流与咨询,等等,这些形式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隐性知识的交流与共享。

面对面交流、学术辩论会、课题讨论会、专家咨询会、研讨式教学等形式,使参加者共享时间和空间,所有的表达方式如语言、表情、姿势等都在传递信息,所有的感觉器官都在接收信息,思维和直觉也积极参与,同时,交流被及时的刺激和反馈所激发和引导,许多难以言传的知识在这种交流结构中可以被意会,隐性知识在这些活动中得到交流与共享。大学知识管理要大力提倡这些形式的学术活动和教学活动。这是促进隐性知识共享的一种有效途径。

师徒式的学习是导师引导、指点与个人修炼、体验相结合的。大学生、研究生、助教跟随学有专长的学者、专家参与其科研、教学和社会服务活动,长期视察、探索和体会处理各种问题、各种知识信息的技能、技巧和诀窍,导师及时给以指导与点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领悟到许多难以言传的诀窍。师徒式的学习能在师生间更加系统地传递隐性知识。大学提倡师徒式的学习是促进隐性知识共享的又一有效途径。

信息网络系统也能在隐性知识的传播与共享中发挥一定的作用。一方面,学者、专家在网上参加各种问题的讨论,提出论点、论据、解决办法的时候,其隐性知识就发挥了作用,得到了某种程度的共享。在网上利用隐性知识还能克服种族、政治、文化等人际障碍。另一方面,专家们掌握着大量的检索类、know-who类知识,面对具体问题,他们知道从哪里获取相关资料,向谁寻求有益的建议和启发。这类知识并不是文献检索之类的显性知识所能替代的,它是把具体问题同具体文献和人联系起来的知识,比文献索引更具有针对性、选择性、时效性和灵活性,利用起来更经济有效。这类知识可以通过编码转化为索引,但与此同时,上述优势也就减少了。这就是为什么OECD将这类知识列为隐性知识。信息网络为就具体的问题向众多专家求教,以利用他们掌握的检索类知识,为know-who类知识提供了便利。

(本文为教育部世行贷款21世纪初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高等学校教学运行模式及配套管理研究”和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重大课题“大学教学运行机制改革研究”成果)

标签:;  ;  ;  

高校知识管理_隐性知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