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新墩镇卫生院 邮编:7340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近期在本院心内科接受治疗的60例住院患者作为探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协同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和预后,总结相关管理措施,分析结果。结果:实施协同护理模式管理后,实验组预后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多护理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心内科对心脏病患者采用协同护理的可以有效改善了患者预后,提高护理质量,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协同护理;心内科;护理管理;应用
心内科就诊的患者均为心血管疾病,常见病种为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各种心律失常等。除动脉粥样硬化等相关基础病变外,发病特点还与情绪、进食、天气等有关。因此,心内科的护理操作较其他科室有很多不同之处,需对患者进行综合的、全方位的护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文献证实,协同护理模式在神经内科、外科及儿科等相关科室应用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协同护理模式是一种开放性护理模式,目的是指导和支持患者进行疾病的自我管理,加强医疗健康专家与患者互动,提高患者及家属的自我护理能力,并对患者进行心理、情绪及生活等多方面的调理。本文对本院心内科2017年3月~2018年3月在编护理人员实施协同护理模式的情况进行研究,探讨该模式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作用。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60例在本院心内科2017年3月-2018年3月期刊住院患者设为探究对象,将其均分为实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其中,实验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45~70岁,平均年龄(78.31±42.51)岁。实验组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龄44~79岁,平均年龄(79.32±43.23)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常规的护理,主要包括:当研究对象入院后,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身体的其他指标做全面的检查,然后由医护人员与患者之间进行必要的交流,了解患者的基本病情,对患者进行基础健康教育宣传与饮食指导。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协同护理措施,实验组具体护理步骤如下:
(1)①加强心内科护士业务技能训练,不断提高护士整体素质。②建立护患一体模式,制定以患者为中心,家属、患者、护理人员为一体的护理制度,强调护士的健康护理任务以及协调、督促工作。③加强家属与患者之间的协同护理,护理人员耐心指导患者及家属关于日常护理的要点,并要求家属监督落实。如协同患者起床、洗漱、吃饭等日常活动,同时家属还应该开导患者,缓解患者紧张的心情,让患者感受到关爱。④加强患者和护士之间的协同护理,增加查房次数,以平和的语气、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沟通交流,加强二者心理上的交流,逐步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认知水平以及治疗依从性。⑤加强患者与患者之间的交流,塑造和谐的医护环境,让患者彼此鼓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开展相关的健康教育,塑造和谐,轻松的氛围,让患者在沟通交流中掌握更多人性化的自我护理方法,减轻不良情绪。⑥合理配置护理人员,改善超负荷工作状态等。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和预后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中所涉及数据及统计运算均由统计学软件SPSS 22.0整理,且力求统计数据准确,所有数值均取3次处理的平均值。统计运算中计量、计数采用(±s)与%表示,组间比较行t或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效果比较
根据实验结果统计,两组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分别为,实验组为%,对照组为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χ2=25.750);详见表1.
2.2护理满意度比较
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为,实验组为96.67%,对照组为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χ2=32.195)。
3、讨论
研究结果显示,实施协同护理模式后,住院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关注更全面,除病情外,还帮助患者解决生活及情绪等方面的问题,提高了患者恢复健康的自信心,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患者病情转归。结果显示,实验组并发症产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因加强了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提高了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故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促进了科室发展。由于对患者及家属加强了相关科学知识的普及,使患者再次急性发病时,家属能在第一时间实施有效的抢救,为患者的救治及后续医疗手段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得患者的生命健康更有保障。只有患者及家属对医护人员充分信任,两者相互合作,才能保证患者健康安全。、
协同护理模式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在充分沟通、理解及相互帮助的情况下,医疗手段才能更有效地发挥其作用。协同护理模式也促进了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虽然比传统护理管理模式的工作内容更全面,工作量相对较大,但同时也取得了患者及家属的信赖,故而更有利于临床护理工作的展开,患者也在一定程度上更加体谅医护人员的辛苦,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同样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也促进了医护人员不断学习,以利于为患者及家属提供更准确、更前沿的医学知识,正确指导患者的工作和生活
【参考文献】
[1]王显霞.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医药前沿,2018,8(9):337-338.
[2]张艳,涂健铭,谢礼能.协同护理模式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8,3(6):57.
[3]龚凤翔,段冰雪,李明珍,等.协同护理模式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6,30(2):519-520.
论文作者:丁雪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5
标签:患者论文; 实验组论文; 家属论文; 模式论文; 对照组论文; 满意度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第01期论文;